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小商河 >

第11部分

小商河-第11部分

小说: 小商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兄弟!”岳飞一拍杨峻肩头,把正在研究地图的杨统制惊醒:“辎重营中只得重弩200具,适才报到帅营,说是杨兄弟所需器具不足,我才知道杨兄弟准备的是这等器具。怎么?杨兄弟打算去攻临颖城门?步军所带攻城器具,须午时过后才能到得临颖,兀术大营俱在城外,杨兄弟带重弩作什么?”

杨峻一阵暴汗,却幸好早已经准备好说词:“岳大哥,此次踹营,不同于以往两军相持,那时两营不过相隔数里,人衔枚,马摘铃,夜间行事,片刻可到敌营!这一去数十里,乃是全军主力尽出,莫说是在白日里,十里外就可听到上千军马,兀术用兵多年,也必沿路安置哨探,一过五里店,说不定便会遇上探子,赶到临颖时,大营早有戒备!若不出意料,拒马、重矛、箭阵都已经准备停当,我若没有冲阵的准备,只怕进不得兀术大营!”

“呵呵!杨兄弟还是这般勇不可当!”岳飞长笑:“我只要杨兄弟所部抵达金营,大旗一展,营中必定大乱,到时兀术须安排勇将出营作战,杨兄弟略搅一搅金营,我大军随后即到,却不需杨兄弟孤身入营!不过既然杨兄弟身为先锋,自有方略,岳某不会阻止,且看杨兄弟明日如何扬威金营!”

杨峻心中一阵暴汗:大约岳飞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下令提前一个时辰出发!

高林正巧在这个时候赶到:“相爷,杨统制的铁枪取到!”

“好!”岳飞伸手接过铁枪:“杨兄弟受伤已经数日,不知道痊愈得怎么样了,正好让岳某看看杨家枪法!”

遂一手执枪,一手牵着杨峻出了中军帐。

月明如水,满营俱是银光,走到宽阔处,岳飞远远将铁枪抛到杨峻手中。

“杨家枪?!”杨峻一头雾水。

要说狙击步枪,杨同志还听说过,至于这杨家枪?——姥姥滴,是什么东西?

不过说话间,铁枪在月光下黑黝黝地看不真切,却已经从岳飞手中轻轻一颤,如一条抖动的灵蛇,向杨峻横飞过来,在杨峻远没有思考清楚的时候,手已经下意识地一翻,将有如活物的铁枪抓在手中。

“好沉!”

这是杨峻的第一感觉,铁枪入手,扎扎实实地往下一坠,估摸怎么着也得在三十多斤以上,通体铁材打就,若不是杨某人眼下这副好身板,换成是前世的杨同志,就岳老大抛这一下,已经把人都砸倒了——看来这东西不是谁都玩得转的。

枪一入手,杨峻手握铁枪中段光滑可鉴处,脑内如中雷殛,一个跨步,长枪在双手中略一旋转,枪尖处风声啸起,一个停身,枪头浸满敌血的红樱如花怒放,现出一个斗大的铁蒺藜来。

一瞬间,如醍醐贯顶,本属于这具肉身的杨再兴脑中,关于这柄枪的记忆潮水般奔至,手中铁枪如一条复活的蛟龙,杨峻身不由己,身随其足,臂随其身,腕随其臂,脚踩六合,枪尖划出道道白虹,连人带枪,在营地间掀起滔滔杀意,高林等人不自觉地随着枪花所到之处缓缓退后,只有岳飞一边任铁枪带起的腥风吹拂起面下长须,一边颌首微笑,却在枪花外围不动如山。

“金猫扑鼠,鹞子扑鹌鹑,燕子夺窝,凤凰单展翅,柳叶分眉,鲤鱼穿腮,倒打紫金冠,翻枪按枪,双龙入洞……”杨峻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得到这些名词,口中喃喃,手上不停,直到百余式杨家枪使完!

蓦然间漫天枪影一收,铁枪消失不见,杨峻立在场中,铁枪反手紧贴在背后,从腿至肩贴成一线,人与枪如融为一体,精气神合一,再见不到铁枪,此刻人即中枪,枪即是人!

“好!哈哈哈哈!想那兀术如何用兵,也敌不过我杨兄弟手中神枪!”

“这就是杨家枪?”杨峻耳中,全没听见岳飞说些什么,此刻已经神游物外,被自己所施展的枪法骇得呆了!

※※※※※※※※※※※※※※※※※※※※※※※※※※※※※※

丑时三刻,月上中天。

中军营内,一千精骑,已经作好出发准备。

“操!这甲怎么这么重!”

一声低沉郁闷的喝骂从中军帐中传出,营外诸军不禁莞尔。

小商河

第二十一章 … 无敌勇将与杨半仙。违令!

杨峻此前也试过这套盔甲的重量,大约也是二三十斤的样子,谁知道放在帐中的盔甲居然不是全套,等小校们把所有部件全部挂上来一试:靠!至少也得五十斤上下!

虽然以杨统制的体能,这点重量也不算过份,但这个重量也超出了此前的想像。

加上人和铁枪,马背上的负重达到了250斤以上!

但这也让杨峻明白过来,为什么一员勇将可以在千军万马中七进七出,这套盔甲的防御能力实在变态得有点离谱:从头到脚,除了腿贴马腹的位置和面部五官,其他地方都覆盖在精铁打就的铁片和铁环扣之下,甚至连手背上都有一块护铁,只差手指头上带铁环了。

“呵呵!要是带个铁面具……”感觉自己已经保命有望的杨统领意淫地想到后世的电视剧。

“人衔枚,马摘铃!咱们出发!”杨峻威风凛凛地喝道。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杨统制居然找不到上马石,最后是在两名小校的帮助下,才翻身上了坐骑。

营门处的岗哨,看到“杨”字旗,忙不迭地把门打开,一千余骑缓缓出营,居然没有发出什么声响,毕竟还不到寅时,多数战士还在熟睡中。

月华如水,满地银光,正是一天里最荫凉的时候,杨峻暗地里庆幸,若是大白天最热的时候披上这五十多斤护甲,该是什么味道!

按杨峻的吩咐,一千骑中有850人拿了重矛,150人拿了重弩。

本来应该有200具,但是王兰比较细心,把有伤损的50具还给了辎重营,换成了重矛,再多领了些弩箭。

一个多时辰后,按路程已经过了五里店,前方出现一条小河。

盛夏正是雨季,前两日还下过一场雨,河水满溢,月光下大约能看到40米左右的宽度。

“高林——”杨峻低声喝道:“这是什么河?”

“杨统制,这是小商河!”

“呵呵!”杨峻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大乐。

如果按岳飞所说的时间,寅时三刻出发,到这里时应该已经天亮了吧,书上说的杨再兴与兀术不期而遇,应该就在这里!

“兀术!现在你睡醒了没?”杨峻看着天上明月,坏坏地笑起来:“这里是不是有座桥?”

“是!这河不深,可是河里淤泥厚,马都过不去,大军前来,必是过前面的小商桥!”高林在这里可不是过一次了,路熟得很。

“好!咱们去找那座桥!”杨峻在马背上高叫,后面的陴将们相顾一谔:杨统制怎么这么兴奋?

走不多远,前面果然出现一座石桥,宽不过五六米,高出河面不到两米。

“这就是小商桥?!”杨峻转过头问高林:“从临颖到偃城,一定得过这座桥么?”

“冬天不必,哪里都可以过,这个天气,却是只能从这里过!”

“好!咱们就是到这里了!”杨峻第一个翻身下马,上马很是费力,下马就比较潇洒了。

王兰、高林、罗彦、姚侑、李德等人大惑不解,高林催马上前:“杨统制,不是说直扑兀术大营么?”

“懂什么?!听我的就是了!”杨峻卖起了关子。

岳飞下令前锋听杨峻调遣,眼下杨峻的话最大,王兰他们几个只得叫骑兵们下马。

按杨峻的要求,所有人退到小商桥边上的芦苇丛后,正对着小商桥的草丛中,距离不过三十米处,三百支重矛密密地插入土中,矛尖对着小商桥,形成大约60度的倾角,这番作业高林他们再熟悉不过:步兵方阵抗骑兵冲击时的标准动作。

每排一百支,一共三排,矛后插入土中近三尺,这样的布置,就算是重装甲骑兵贸然闯进来,也讨不了好去。

密密的芦苇丛一人多高,从桥上看过来,插好的重矛踪影全无。

150具重弩在芦苇丛中排成一个圆弧,焦点对准小商桥上不足六米宽的桥面。

重矛插好后,已经不需要人去管,每一具重弩则需要三个人操作:一个负责平衡与稳定弩身,一个负责拉弦(这东西得用脚踏上去拉,蛮紧的),还有一个负责安装弩箭与瞄准。

“其余的人,100人照管马,全体随我退后一里!”

转眼间,450名骑兵就变成了步兵,负责组成对桥面的伏击圈,还有100名变成了马伕,负责照顾马匹,过千人的骑兵仅余450人还骑在马上。

“好了!”杨峻下令:“咱们在这里等兀术!”

王兰、高林都沉不住气了:“杨统制,你怎么就知道兀术会来?我们今天不是要去踹营么?若是元帅大军赶到这里,我们还没有见到兀术,可就是违了军令啊!”

一军先锋,按理应该首先接战,若是大军到了,却发现前锋居然在做伏击的工作,根本就没有先驱寻敌作战,这的确有违军令。

可是杨峻却心里有数:“靠!除非写哪本书的人都在骗我,否则这里就是兀术挂掉我(杨再兴)的地方!怎么会有错!”

不论《说岳》是真是假,从哪里得来的知识都无一例外地告诉杨峻:杨再兴是在小商河挂掉的,而且就是颖昌会战之前!

以杨某人穿越过来这几天的作为看,也实在不可能引发大的历史变化,这一点杨峻还是比较自负的,他也深恐什么“蝴蝶效果”之类的东西,若是一不小心,引发了兀术的战术改变,自己的小命就悬得很了。

天边已经现出一点鱼肚白,岳家军大军应该早已经发动了吧,不过从偃城到这里,加上骑兵主力不能把步军拖下来太多,大队到这里应该至少两个多时辰以后,那时天已经大亮了,现在应该是卯时左右,大军应该是在辰时三刻左右到,若所料不错,兀术的主力会早一些,也就是会在辰时抵达!

“还有一个时辰,高林,派侦骑前往临颖方向,看看兀术赶到哪里了?”

王兰、高林、罗彦、姚侑、李德难以置信地看着杨峻。

杨统制是怎么啦?不但肯定兀术要来,连时辰都算得如此精准!什么杨统制成了“杨半仙”?

但军令就是军令,五个小队,每队两骑还是陆续出发,如风般朝临颖疾驰而去。

天边的光线渐渐变强,一轮红日已经慢慢浮出天际,一时间红霞满天,映得这一支铁骑如披血袍,人人面上都是红光。

厮杀就在眼前,岳家军身经百战,不过四百余人的队伍,只能偶尔听到战马的响鼻,阵中隐隐浮现出骇人的杀意。

杨峻满意地看着所率领的这只骑兵队伍:“岳老大能够纵横不倒,训练的这支队伍的确有点名堂!”

半个时辰后,三骑如飞返回:“报!兀术大军已到,距此不过八里!”

后续的侦骑一个个返回,最后一个报的是兀术已经在五里以外。

不过这里已经不用再报了,地面不断颤动,天边烟尘扬起,庞大的金兵主力已经在视野里现身。

小商河

第二十二章 … 千军万马入伏来。重弩!

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不再怀疑,杨统制所做的一切早有预谋,而且计算精准。

从第一批侦骑返回时开始,这数百岳家军精骑就已经在芦苇丛中作好隐蔽,姚侑、李德则返回到重弩阵上,负责指挥150具重弩作战,另有两骑快马将敌情报知后续的岳家军主力。

这批重弩都是木架铁胎,一具的重量不下60斤,一般是在守城的时候用于击破对方的手持盾牌,以及步兵装甲,有效射程在200步以上,弩箭也与寻常弓箭不同,差不多有一般步兵箭枝的三倍粗,一支弩箭居然达到一斤多重,精铁打就的箭簇寒光闪闪,这块铁差不多就有半斤重。

杨峻在营中这几天,已经大致了解了岳家军的装备,这样的重弩是经过他反复选择后才决定使用的保命武器。

杨峻对这一战有自己的想法。

按史上的记载,这应该是一场遭遇战,也就是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发起主动进攻,都在计划攻击对方大营,却中途不期而遇,最后以杨统制的殒命载入史册,其他的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战果,而主战场就是在这小商河畔。

在事先了解这个事情的前提下,杨峻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让岳飞提前布阵,对兀术大军进行一场伏击,这样也有可能提前取得颖昌会战的胜利,后面的仗会更好打些。

可是以岳飞同志的领导能力,凭什么不相信手中的侦骑情报,而是相信一个才从医营里恢复过来的伤兵?而杨峻又以什么方法让岳飞下令七月十三的凌晨不得睡觉,全军出动打伏击?

最重要的是,自己所率的这一千来人,小心一点,不多走一步,就在这小商河畔设伏,应该不会被兀术的探子发现,若是数万人的大军出动,难保不会被兀术的侦骑看出端倪来,到时候一旦战况不利,杨某人应该负什么罪责?

思前想后,杨峻决定还是不要轻易触动太多环节,把自己的小命保下来再说。

要想达到后世记载中小商河一战差不多的成果,杨峻已经采取了几乎万无一失的措施。

史上的小商河一战,杨再兴所部300骑全部战死,消耗掉金兵主力2000余人,忒母孛堇撒八毙于此役,猛安孛堇、谋克孛堇、蒲辇孛堇等中低阶金将死掉百余人!

虽然相对于兀术十万余人的主力而言,这样的损失不算得太大,但更重要的战果则是坚持到了张宪率援兵主力抵达,迫使兀术放弃了攻击偃城的想法,转回临颖,并最后进军颖昌。

所以杨峻给自己下的任务是:尽可能效地杀伤敌人,同时等候岳家军主力抵达,迫退兀术,最重要的一条则是保住自己穿越才五天的小命!

其实这一切筹谋都是在过去的两天里才成形,眼下,战况正按杨峻的设想一步步展开。

紧随在最后一批返回侦骑之后踏过小商桥的,是金兵的侦骑。三骑金兵差不多前后脚冲过桥,这时岳家军的侦骑也才冲入到芦苇丛中。

这时兀术大军已经距离小商桥不过五里地。

三名金兵侦骑眼看着宋军侦骑冲入芦苇丛,在河边犹豫了半晌,来回转了一小圈,却没有发现设伏的重弩,还有芦苇丛中的重矛阵,最后一无所获地沿河往偃城方向疾驰而去。

大约他们以为只不过碰到小股的宋军侦骑,不足为虑,加上芦苇丛也让他们有所顾忌,没有大胆冲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