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小商河 >

第164部分

小商河-第164部分

小说: 小商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感慨间,踏白军孙恩骤驰而至,拱手报:“相爷,泽州府洪先生处有紧急鸽书!”

    鸽书以金漆密封,这是军中急报才可能使用的规格,杨再兴展开看时,上书:“帝口谕:若子孙与江山相较,以后者为重,有可救之机则救,若然不能,舍轻取重!江南来使已返,帝无争位之意,愿安居河北而后已。”

    “陛下!…………”杨再兴勒马遥望泽州方向,感慨万端,虽自家来自后世,对这位带给宋人千古遗恨的皇帝没有太多好感,所以竭力营救者,多半也还看在岳飞地“迎还二圣”遗愿份上,更没想过要以此为据,在河北另立朝廷。但赵桓所在,则对河北宋民而言,实是一个莫大的心理安慰,杨再兴前世里虽粗陋不通文,至少晓得这宋代乃是儒学之风极盛的朝代,若没有在“忠”字上立稳脚,不免为千夫所指,朝不保夕!

    抛开这层利用的关系,赵桓只能算得自家的一个三舅哥,别无其他瓜葛,轮不到杨再兴对其礼敬有加,只要看到柔福与赵桓相见时喜极而泣的模样,对杨再兴而言,所做的一切都值回来了。没有料到地是,经历百般辛苦的赵桓居然在晚年这等大度,不仅可以舍却原本属于他的大位,更能舍却亲生子,换来万里江山!

    不过,谁晓得这是不是赵桓聪明之处呢?

    纵然他想南下争位,能够敌得过已经立稳足跟的赵构么?纵然他不想牺牲赵谌等三子,能够说得动杨再兴罢兵么?与其让自己难堪,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还要自在得多!

    杨再兴实在不能把握赵桓此刻的本意,但能够深刻体会到的是,赵桓此时必然笑中有泪,心中酸楚已极,对这位舅哥,杨再兴只有无限同情!

    “相爷,这是?…………”孙恩见杨再兴神色落寞,不解地问道。

    杨再兴把鸽书递给他:“自家看吧!”待孙恩接过去阅罢,大骇抬头时,杨再兴已经纵马远去,随大军前行了。

    十二月七日午时,燕京城外蹄声动地,大队兵马骤驰至城下,数百面龙旗高卷,后方不下三万骑军,城头上守军近来见惯了岳家军不断搅扰,早早就张强弩以待,等龙旗自风雪中现身,个个喜出望外,在城头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消片刻,满城皆知,完颜亮率御前军到了燕京。

    晚间,燕京城中旧殿上,完颜亮尽召燕京城中将帅欢宴,眼下新殿工程皆因此战而暂停,所有工匠木石都已经服务于防御工事建设,城头上处处是床弩、投石机之类,墙垛破损处也一一补充完备,连城壕内都插了许多尖木,以防宋人填河。完颜亮此来,守军一扫颓势,此前地惶恐畏惧去了大半,晚宴之上,倒是喜气洋洋。完颜亮看在眼里,心怀大慰,虽不敢说已有必胜成算,却远比此前想像的军心更加可用。

    “近来天气寒冷,粮草转运艰难,闻说宋军中冻伤者不下数千,敢在严冬北上与王师对垒,乃不知天时,杨再兴何其愚钝!陛下亲临燕京,更胜千军万马,料那南蛮有何能为哉!臣敢奉此杯,祝大陛下天威所至,贼虏灰飞烟灭,大金国祚万年!”萧裕精神抖擞,上前敬酒。

    完颜亮大笑之下,一饮而尽,却突然触发心事,喝问道:“孛迭何在?!”

    战太行

→第二百七十二章 … 绿蚁新醅酒,约战定乾坤。选择!←

    “陛下!…………”孛迭跪倒席前,虽未泣下,却再不复当年无敌无畏的大金第一悍将模样:“臣为杨再兴所乘,失却赵桓,实无颜面见陛下,忍死至今者,惟乞陛下容臣死于燕京城下宋营中尔!臣…………”

    完颜亮偷觑孛迭,却再没半点怒意,竟然还有些爽快。

    孛迭恃其武勇,对完颜亮虽以手足视之,却不甚服其征战之能,前者完颜亮尝将御用弓箭赐与孛迭,孛迭屡张弓至全满,竟然对完颜亮道:“陛下所赠赐弓,俱孱弱不堪使用。”

    完颜亮当时一笑而罢,后乘醉间试拽孛迭所用弓,果不能开至六七成,遂心下惕然。再联想到未即大位前,孛迭曾屡在狩猎中炫耀武功,更生大忌。若论旧恨,则兀术在日,擅朝多年,连完颜当日也颇不愤,常于完颜亮,兄弟俩在宫中提及兀术,往往又怕又恨。却喜孛迭不过一勇之夫,远不及乃父远矣,否则也不会重用至今。

    但眼下孛迭模样,显然是在杨再兴手中重挫之后,骄横之心尽去,再不复往日嚣张了。

    这样的孛迭,若是当真成长起来,倒真是一个不可轻视的心腹之患,不过眼下自寻死路,倒不必再担心,且由他厮杀一阵,便是立下大功,此后要论起旧恶,还怕找不到处死之道么?

    完颜亮整理心情,回嗔作喜,大笑道:“孛迭何出此言,大金国无敌勇将。搜山检海撵宋主的大金国师之子,岂能为一时挫折击倒?失却区区一个赵桓值得甚么?孛迭性命在朕眼中,贵似那赵桓百倍!松漠间的猛虎,也有被鹿倒地时候,当真便爬不起来么?女真的英雄从来都只能死在敌人的兵刃下,不能死在自己手中,明白么?来人!赐酒!为大金忒母孛堇满上,与朕共饮!…………”

    满朝文武本待欲看一出“斩马谡”的武戏,谁料到竟成了“君恕臣”的喜剧。加上完颜亮这番话颇得人心,遂山呼万岁,举杯盏狂饮欢呼!孛迭热血上涌,哪里晓得完颜亮早存了杀人之心,只道君臣相得,万世无一的因缘聚会,慨然道:“谢陛下教诲,臣来日上阵,必要寻那杨再兴决一生死,若后退半步时。请陛下着弩箭手射死臣于阵前,以为逃阵者诫!”

    完颜亮大笑道:“好!如此方不负完颜家风!”

    是夜君臣尽欢,只有萧裕暗中摇头叹气,晓得完颜亮绝非面子上这么有容人之量,可怜孛迭此命难逃矣!

    此后大定府兵马流水般运往燕京,杨再兴去不加袭扰,一一放过,甚至吩咐踏白军遥见金人诸部兵马时,只要不靠近岳家军大营三十里内,便不须理会。只小心算好兵马粮草数量即可。诸将每见金人添兵,便转忧色,杨再兴却不同,闻说金军每到一部,则大喜命酒,与诸将畅饮。

    刘私下劝道:“贼势浩大。杨相似未可掉以轻心。恐百密一疏,有误大业!”

    这日恰逢岳雷平定开封之后,奉命率数骑赶来军中,杨再兴聚众欢宴,半酣之际,对刘笑道:“刘兄莫笑话,杨某此战之后,愿马放南山。兵甲还库。归耕垄亩间,焚香夜读。鸡鸣起舞,快活渡日。若是贼军不肯尽来时,岂不枉费许多功夫搜检?吾辈虽一时称雄,却难逃须发斑白,哪里有许多闲暇却与这伙贼子周旋?来得好!来得妙!一战功成,不亦快哉!”

    刘苦笑,道:“怕君恩未许,不肯放杨相去过这等逍遥神仙日子!”

    其实刘也自清楚,杨再兴此番将太行山中历年来所制神炮都拉了不下数千枚至此,岳家军河东精锐尽出,不论野战攻城,都有几分胜算,但久带兵马之人,总是顾虑得多些,是以难放下心去。杨再兴所为,也不过为了安抚众将士,主帅如此,可想而知,敌有何可畏哉?

    杨再兴这里故作逍遥,燕京城头上的完颜亮却越来越焦燥。

    萧玉早前曾至杨再兴军中,晓得些底细,后返大定禀道,杨再兴兵马不过五七万,可完颜亮眼睛不瞎,连日来在城上远眺,虽不能尽得杨再兴底细,却眼见连营数十里,岂会在十余万之下?况且城下往来的岳家军踏白军士卒个个兵甲严整,久经战阵的人,岂会看不出个端倪来?完颜亮心中叫苦,却不好与萧玉计较,晓得一来不可示弱于臣下面前,二来便是萧玉探明虚实,也只有硬撼一途,再无别条路可走。

    燕京乃河北至辽东锁钥,完颜亮南征北战有年,早前在兀术麾下时节,即对江淮风物恋恋不忘,哪肯就此在上京苦寒之地发展?纵然没有杨再兴北伐之举,待漠北战事一了,便须迁都南下燕京城,以窥江南,甚至下一步还有可能占据大宋国旧都开封,那里才真正是虎据龙盘之地,远在完颜亮所素知地诸城池之上。

    燕京城关系大金国百年国运,绝不容有失。是以杨再兴此战,完颜亮不可避,不可败!

    “杨铁枪,号称大宋神枪,嘿嘿,天下之大,尽在朕算中,岂会令一赳赳武夫,徒恃武勇而坏吾大计?”完颜亮遥看杨再兴大营所在,恨恨道:“事已至此,少不得一番厮杀,何不趁此良辰,令天下英雄一战而定乾坤!来人,与朕下书杨再兴处,约十日后决战!”

    此时燕京城中兵马已经不下十三、四万,后续兵马渐渐稀疏,完颜亮算来也不会有更多援兵了,天气渐寒,虽于杨再兴不利,但燕京城中粮草消耗也大,金国百姓这个冬天极其难过,决战早得一日。便可令大金元气少损一分,这笔账完颜亮还是算得来的。

    其时恰是绍兴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再过十天,便是岳飞十周年忌日,杨再兴得书,仰天长啸,道:“湛湛青天,真不可欺!”

    即召来使,批书曰:“二十九日。燕京城下,红炉绿蚁相候,莫误佳期!”

    “诸军听令!…………”杨再兴遣走来使,大集众将:“金贼不耐久等,约战二十九日,前军便由岳霖、岳雷、蔡晋、凌雪峰率领,精骑五万,于左右列阵。中军由高林、王兰、蒙冲、孙恩、李琪统辖,率步军八万,布下刀斧大阵。不许金骑越阵一步!本相与刘大人共率二万骑为奇兵,贺兰可汗为辅,相机出击,定要一举溃其主力!”

    诸将得令,欢呼呐喊,高叫:“杀贼!杀贼!杀贼!”

    待众将散去,杨再兴将高林、刘留下,先小心叮嘱:“高兄弟所担责任,还在诸将之上,神炮能否发威。全在高兄弟处,军中诸将知之甚少,然接战之下,某料贼子在步阵之前讨不了好去,定要回城防御,那时便全靠神炮破城。不可迟误!切记!切记!”

    高林嘶声道:“大哥放心。只要高林命在……”

    杨再兴挥手止住,补充了一句:“若是当真防不住时,为兄许汝以神炮击退敌骑!”

    高林拱手道:“得令!”

    刘不解,郁闷半晌,才道:“神炮功用,此前略有所闻,当真不畏坚城么?”

    杨再兴一笑,拍拍刘肩膀:“刘兄莫愁。今年的年夜饭。吾辈定在燕京城中高坐了!”

    接下来便是全军备战高潮,各营砺兵秣马。修造兵甲,忙得不可开交,却是久有准备,眼下不过略加完善便好。二十三日,闻得营外喧哗,杨再兴过问时,孙恩入禀:“相爷,前些日子贺兰可汗救回来地宋民不肯在河间府安生,个个要来军前效力,望相爷赐示。”

    杨再兴出营时,见一伙百姓,大约数千余人,衣难蔽体,依营门而望,不肯散去,遂上前问道:“众位父老,大战在即,不到河间府躲避,如何到这军营前滞留?金人往返极多,若是相遇时,岂不枉受杀伤?”

    为首的乡老抖抖瑟瑟上前跪下:“杨神枪、杨相爷,老儿等本是漠北填沟壑的苦命,得贺兰可汗相救,杨爷收容,眼下要杀金贼,老儿与这一众儿郎虽不经战阵,然牵牛拽马,却有几分劳力,若军中有用得着处,只管发话,累死也不会误了杨爷大事!”

    杨再兴正待分说,却见数千百姓一齐跪下,雪泥间黑压压地排了数百丈,大是感动,遂扶起那乡老,沉声道:“老人家,带兵打仗,不可临阵磨枪,若到此时还未备妥功夫,须待诸位父老来助时,岂不晚了?眼下军中诸事皆备,众位这便返河间府躲避,待杀尽金贼之后,再与诸位父老共庆大捷!”

    那老汉眼中泪下,强挣着又跪了下去,大道:“老儿等不能为杀贼出力,只得远避,胡尘中宋民,盼这日盼得辛苦,若如杨相所言,老儿死也心甘!如此便在河间府,专候杨爷佳音!”

    一番劝解之下,众乡亲含泪而去,杨再兴忙吩咐二百骑踏白军于路护送,见百姓去远,对刘道:“当日朱仙镇上,便是这等光景,只是数万百姓,挡不住十二道金牌,功亏一篑,诚为千古大憾,岳大哥痛入骨髓,再不敢轻言北伐。是以拓皋之战,凡一进一退,皆遵旨而行,恐有忤旨处,遂令兀术北遁,恢复之机为之耽误十年,岳大哥更为奸邪所害,宁不哀哉!”

    刘笑道:“若非杨相一意北伐,哪里轮得到刘北上投效,似临安城中那位主子,眼下不晓得作何打算!杨兄弟,此间别无六耳,为兄问一句实在话:若来日一战成功,兄弟是回临安听封?还是拥立旧主于河北?”

    杨再兴一愕,反问道:“若换作是刘兄呢?”

    刘张口结舌,不知如何措辞,半晌才道:“易地而处,刘某绝不会南下!”

    杨再兴哈哈大笑,不置可否,就这么将刘抛在营前,扬长而入中军去了。

    战太行

→第二百七十三章 … 兀术果有后,岳飞岂无子?决战!←

    绍兴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已经殁于临安十年矣!

    天色未明,燕京城三十里外的岳家军大营已经通明,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寅时大军出营,骑军早早在通往燕京城下的战场途中沿拱卫,连日辛苦之下,这条大道早已经修整得极为平顺,大军全无阻碍地开往预订的阵地。十余里距离,不消一个时辰即可抵达,但辎重甚多,所以约定午时之战,一大早便须开拔,才能赢得宝贵的休整时间。

    燕京城中,也在此时喧嚣一片,完颜亮何尝不晓得争取时间的重要性,主战场便在燕京城至岳家军大营中间,两边要赶的路差不多,只是金人骑军更多些,步军不足五万,骑军却逾九万,加上野外作战时皆骑军为主,步军却要留下守城,不须带什么辎重,便比杨再兴轻松许多。

    九万对十五万,完颜亮并不畏惧,这十来日中连番打探,杨再兴的实力差不多已经在完颜亮掌握之中,大不了也就是六七万骑军,七八万步军,机动作战能力还不及金人远矣。

    完颜亮所虑者,却是万一野战不利,或者不能踏破宋人步军大阵,便只有返城坚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