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梦回米兰 >

第184部分

梦回米兰-第184部分

小说: 梦回米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年朱球收购的英国《世界足球》杂志,是世界足坛最具权威的飞官方的评选机构。他囊括了世界最佳球员、最佳球队和最佳教练的评选,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完全顺应“民意”的评选方式,受到了球迷阶层的广泛认可。在由广大球迷和读者主宰的这项评选中,严谨公正的《世界足球》杂志,长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评选平台。

    朱球当初个人收购《世界足球》的行为,虽然不是为了操纵这项评选活动(那是不现实的,《世界足球》起的不过是评选平台的作用,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的权力),但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了这份权威性杂志在世界足坛的特殊作用。

    世界最权威的足坛评选活动的主办方?这样的殊荣想想倒是蛮值得骄傲的,不过,朱球的“野心”可不仅限于此。

    如果说当初听说《世界足球》杂志状况不佳有意出手,而朱球随着而来的收购是临时起意的话,那么从决定介入到国际足联内部的权力斗争中时起,朱球就在想尽一切办法,来低于来自欧足联主席约翰松方面的强势打压。

    整肃意甲米兰派系、结盟法国足球、讨好德国足球,这可以看做是宏观的外交手段;不断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和造血功能,这着眼的是欧洲足坛不可逆转的市场一体化趋势;还有,社会舆论的力量也是朱球最看重的武器之一。

    在抵御约翰松的打压面前,尽可能的多的争取到更多的舆论支持,是朱球一直以来都在考虑的问题。既然《世界足球》的最佳评选需要进行变革,那么为什么不在这上面多多多文章呢?

    什么样的评选可以完全力压住官方评选的光芒?什么样的舆论形式,可以让欧足联这样的足坛巨物也感到忌惮?

    朱球想到是联合式的评选,整体化的舆论!

    实际上,记忆中后来的由法国《足球》举办的欧洲金球奖的评选,就是渐渐采用了这种联合评选的方式,虽然实行的时间不长,但它的风头,却在很短时间内就大有超越国际足联金球奖评选的趋势。

    而此时的欧洲金球奖还是主要以法国《足球》意见为主,虽然也邀请了其他国家的媒体记者参与投票,但那种松散式的“联合”,影响力却不可于后世同日而语,最关键的一点,法国《足球》在其中的权力太大。

    朱球需要的,并不是这样的评选,但是如果《世界足球》和法国《足球》真的能够实现联合的话?那样不仅仅是两大评选机构的联合,更是两种评选方式的良性融合,那种难得一见的“联合体”效应马上就体现出来了。

    想到就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忙碌的兰妮丝,也没有放松处理这方面的事情,光是法国《足球》社总部就亲自跑了不下十次,经过艰难的协商和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合作意向。

    不过,朱球没想到的是,法国《足球》的高层在这方面比自己的“野心”还要大得多,一句“媒体应该团结起来”,顿时让朱球茅塞顿开。

    真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在两大权威评选机构的倡议下,欧洲各国一些权威的体育报刊,纷纷接受了这样一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邀请,加入了联合评选机构的阵营。

    除了《世界足球》和《足球》两个带头大哥外,《米兰体育报》、《罗马体育报》、《马卡报》、《阿斯报》、《踢球者》、《镜体育》等欧洲各路足球权威报刊也纷纷表示,决定加入全新出炉的“最佳”评选机构。

    为了更好的运作和管理这项空前的评选活动,不仅原定的评选结果揭晓时间向后推迟了两个月,而且,一个被暂时命名为“欧洲体育报业联盟”的简易机构,被推出来全权负责这项评选活动。

    欧洲媒体的这一举动,在足球圈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来受到冲击最大的国际足联金球奖评选机构,却意外的对此保持了沉默,不过,官方可以无动于衷,民间的力量可就没那么好相与了。

    很快的,这个“联盟”中,又多了来自日本、中国、巴西、阿根廷等国的新鲜力量,而欧洲的地域限制,也被“世界”所取代。
第3卷第351章 五大候选人
    第3卷第351章五大候选人

    ……

    全新的“世界最佳”评选,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活动主办方公布不少于50人的候选人大名单,这样一份庞大的名单,其目的在于,将过去一年中在各项赛事以及各国联赛中,有着突出表现的球员,全部一网打尽!

    活动第二阶段,在大名单的范围内,进行全方位的线下“海选”。经过前期的酝酿和准备,“海选”活动已经全面展开:

    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二十五国,以及亚洲和南美的100多家新闻媒体(不止是专业的体育媒体),根据各自心目中标准,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

    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三十多个国家的球员工会,也积极加入了这一评选活动,他们投出的选票,被乘以了双倍数,与专业媒体的投票遥相呼应。

    这一阶段的活动,由欧洲权威的统计与公证机构,进行全程监督,最后,在总共63名的候选人大名单中,五名球员的名字,从其中脱颖而出,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的角逐。

    以往的评选活动。越到后面集中度越高,参与的人众也越来越少,而这个全新推出的“世界最佳”评选。在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后,带来的结果却是参与人数的全面爆发!

    最后的决定权掌握在球迷手中!

    在最后入围的五名候选人中,球迷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位,通过100多家媒体公布的任意一种评选方式,参与到最后的投票过程中来。

    不得不说一下最后入围的五大“候选人”:

    在朱球想来,毫不觉得意外的,第二轮得票数最多的。便是来自米兰的利比里亚籍球星乔治*维阿,他的票数达到了惊人的36多票。几乎占据了第二轮总票数的三分之一。过去的一年,利比里亚人的表现是惊人称道,上半年帮助巴黎圣日尔曼,在法甲联赛和欧洲冠军杯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半年加盟米兰以来更是表现优异,目前利比里亚人在意甲和联盟杯射手榜上高居榜首。

    在朱球看来,这些维阿个人取得的成绩还不是最重要的,最近十年来非洲足球的进步有目共睹,在足球的政治舞台上,“非洲力量”也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许,对维阿本人的肯定,更代表这对非洲足球和“非洲力量”的肯定。

    五大候选人中,最有个人魅力的。便是来自德甲拜仁慕尼黑的金色轰炸机——尤尔根*克林斯曼,克林斯曼在过去一年的经历,与乔治*维阿惊人的相似。上半年他在英超的托特纳姆热刺度过。并荣膺当年的英国足球先生,下半年他就加盟了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并在本赛季德甲和联盟杯赛场上有非常稳定而优异的表现,德国人的入选也毫无争议。

    接下来,去年欧洲冠军杯冠军阿贾克斯的当家前锋利特南宁,也当之无愧的占据了五大候选人的一席之地。

    什么?里面还有英国人阿兰*希勒的名字?在英伦媒体和球迷的大力追捧下。以及希勒本人完美的赛季表现下,他的入选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一位。一位五人中最大的黑马,一个过去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病床上度过的“牛人”,他的名字叫奥玛*巴蒂斯图塔!

    为什么会有巴蒂?成绩上看,过去的一年,阿根廷人取得的“成绩”乏善可陈,除了一个意大利超级杯冠军外,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不过,就是在过去一年,更多的球迷送给了他这样一个称号——战神,战神巴蒂斯图塔!这与成绩无关,更多的媒体将手中的选票,毫不犹豫的投给了巴蒂,这是对巴蒂式战斗精神的完美褒奖!

    除开入围的五大候选人,最让朱球感觉不可思议的,便是排名第六的球员。如果说巴蒂这样的黑马,尚且是可以预料中的话,那么排名第六的这位球员,却是在过去一年里,居然只有30分钟的出场记录。

    这样一位球员,还需要说出他的名字吗,那个充满了五味杂陈的冠军杯之夜,一个超越现象级的存在,用30分钟演绎的绿茵江湖曲,征服了无数的当世者与后来人。。。。。。

    尽管在第二阶段的评选中,除了乔治*维阿外,来自米兰的球星纷纷落选,但朱球身为球迷的热情,却是之高不低。本来还在犹豫自己到底把选票投给维阿还是克林斯曼呢,突然又冒出个黑马巴蒂斯图塔,这可让朱大老板更加的犯了难。

    。。。。。。

    绵长的评选活动,不可能一直都处于*,在“推迟”的两个月时间里,为了更好的保持这一全新评选活动的热度,活动评选出的其他“最佳”奖项,在专业活动团队的精心安排下,每个星期公布一项,按照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的话讲,这样的奖项发布方式,“似乎最大程度的克隆了诺贝尔奖的习惯”。

    与世界最佳球员的评选不同的是,其他奖项的评选只经历前两个阶段,就将产生最终的结果:

    1月15日,“世界最佳球队”揭晓,获奖的是众望所归的荷兰阿贾克斯俱乐部。。。。。。

    1月22日,荷兰籍教练范加尔,荣膺“最佳教练”头衔。。。。。。

    2月1日,美国的米亚*哈姆成为了“最佳女足球员”。。。。。。

    2月8日,竞争最为激烈的“最佳新人”奖项火线出炉,巴西人罗纳尔多击败了克鲁伊维特、伊巴加萨、埃切贝利亚等强劲的竞争对手,如愿的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项“世界级”奖项。。。。。。

    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最佳前锋、最佳中场、最佳后卫和最佳守门员等奖项,也陆续揭晓,直指三月,最后的终极大奖呼之欲出。。。。。。

    

    热闹的三月间,米兰也终于迎来了联盟杯上的“生死战”。在被无数的波尔多球迷视为了“魔鬼地带”一般的米兰临时主场阿尔*阿拉比球场,法国球队在欧战上的最后一线希望,被彻底的扼杀。

    首回合2:0的巨大领先优势,并没有将他们本土的球队波尔多,顺利的送进联盟杯四强,似乎全然不在状态的波尔多球员,被养精蓄锐了半个月的米兰,以一个毫无争议的4:0成功翻盘。

    乔治*维阿在这场生死战中上演了帽子戏法,非洲人似乎比其他人更适合阿拉伯炎热的天气,他的跑动、他的过人、他的长途奔袭,伴着阿拉伯球迷悠缓似催眠的助威乐曲,把水土不服的对手,带动得晕头转向。

    《波尔多深陷阿拉比沙漠》!

    赛后的法国《队报》打出了这样一个颇为无奈的标题,不过在自己球队失利的同时,也把祝福送给了对手,送给了乔治*维阿——相比起其他入围“最佳球员”评选的几人,法国的球迷和媒体更愿意维阿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在他们看来,26岁的乔治*维阿,无疑是在法甲联赛中成长起来的球员,假如他能最终成功,那么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成是法甲联赛、是法国足球的成功。

    。。。。。。

    又一轮欧战风暴过后,联盟杯四强火线出炉,除了米兰外,其他三支球队为拜仁慕尼黑、布拉格斯巴达和斯图加特。

    四强中德国球队独占其二,这预示着德国足球界发起的“拯救德国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大批效力意甲的德国籍球员纷纷回归德甲,加入到拯救到德国足球的行动中,德甲联赛的水平终于止住了下滑的趋势,德甲俱乐部的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意大利足球与德国足球的碰撞?

    敏感的媒体记者们,很快为接下来的联盟杯四强战,定下了这样一个浓重的基调。他们找到了拜仁慕尼黑的尤尔根*克林斯曼,探听这位德国前锋在最佳球员评选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想法。

    而一项严谨的德国人,这一次却非常爽快的告诉记者:

    “我希望拜仁与米兰在决赛中会师,希望与乔治*维阿,能有一次一对一较量的机会!”

    朱球知道克林斯曼的愿望是美好的,拜仁在布拉格斯巴达面前,似乎也已经一只脚踏进了联盟杯决赛的门槛,但米兰呢?还是先不要想拜仁了,另一支德甲球队斯图加特,已经在主场严阵以待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卷第352章 经理峰会与奔驰的三驾马车
    第3卷第352章经理峰会与奔驰的三驾马车

    ……

    斯图加特,位于德国西南,是巴登符腾堡州首府,是曾是符腾堡新公国的首府,北接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南临德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德国汽车巨头奔驰公司,不仅将斯图加特引领为德国重要的工业重镇,而且,它还是德甲豪强fc斯图加特最大的赞助商。

    按理说,有了奔驰这种巨型企业的赞助,斯图加特俱乐部应该不缺钱才是,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德甲球会最大的特点,就是秉承了德国人勤俭持家、办事严谨的一贯作风,虽然这些球会背后的赞助商来头一个比一个大,但在“烧钱”方面,却有着严格的限制。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绝不花冤枉钱,这是个德国俱乐部的风格,所以在那些意甲、西甲球会每年频频出现亏损之际,德国球会却在缓慢的积沙成塔式的积累。

    有奔驰赞助的斯图加特,同样如此,在过去五个赛季的转会市场上,斯图加特平均每个赛季的花销竟然没有超过200万马克(相当于150万美元)。而如果算上卖出球员的收入所得的话,甚至他们每个赛季都是略有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