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梦回米兰 >

第291部分

梦回米兰-第291部分

小说: 梦回米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的?”布洛欣与别拉诺夫同时好奇的问道,“我先声明,如果你是想打瓦列里(洛巴诺夫斯基)教练主意的话,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更擅言辞的别拉诺夫更是不嫌啰嗦的补充了一句。

    “呵呵,不会不会。。。。。。。喏,你们看,就是那名球员了!”朱球指了指训练场另一边,一名正在进行休息的球员。

    “安德烈*舍甫琴科?”基辅老双枪再次默契的惊奇道。

    “是的,就是他了!怎么样布洛欣教练,再帮我多弄一件那名球员的球衣吧,这样的话,兰巴诺夫斯基教练三大弟子的球衣,我算是凑齐了!”

    “三大弟子?就他?”别拉诺夫不解的摇了摇头,在他想来,舍甫琴科那个毛头小子,显然还无法跟他与布洛欣这两大亲传弟子相提并论,即使非要再弄个三大弟子的话,那个雷布罗夫似乎也比舍甫琴科有资格得多。

    不解的别拉诺夫,此时并没有注意到师兄布洛欣的表情,后者在察觉察觉的惊异中,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不为别的,因为此前他的恩师罗巴诺夫斯基的确告诉过他,那位年轻的安德烈*舍甫琴科,在未来的成就很可能不低于身为其师兄的别拉诺夫甚至布洛欣。

    也就是说,那个年轻人在恩师心中的分量,在未来很可能达到与自己详尽甚至更重的地步,而按照恩师心中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也就是未来的舍甫琴科将有很大可能的成就乌克兰足球历史上的第三位欧洲足球先生。尽管恩师对此很有信心,但布洛欣本人心中却不少的保留,但他没想到的是,朱球对于那个年轻人的判断,竟然与恩师隐隐约约的预言如出一辙!

    安德烈*舍甫琴科,真的能成就恩师洛巴诺夫斯基三大弟子的英名吗?

    ……

    耐心的观看完欧冠对手基辅迪纳摩的最后一堂训练课,朱球知道训练场的教父是不能被打扰的,而这位无私的教父,在他一切认可的对手面前,都是完全开放的。

    开放的教父,许多未知的答案,等待着朱球去发现。。。。。。
第3卷第527章 重解经典
    第3卷第527章重解经典

    …

    抛开躲避老贝的纠缠这一层因素不说,朱球的乌克兰之行,的确还带着一定的目的性。

    观看冠军联赛小组赛与基辅迪纳摩的比赛,这个理由更多的是用来应付老贝的;至于跑来近距离观察舍甫琴科噱头,朱球知道也不过是顺带而为;与布洛欣、别拉诺夫两位世界级巨星的不期而遇,并不是朱球刻意而为,而他来到乌克兰后,最刻意而为的一件事,便是拜访前苏联足球的教父瓦西里*洛巴诺夫斯基!

    结束训练后,洛巴诺夫斯基就径直回了休息室。对这位教父的如此表现,朱球心里并没有丝毫被怠慢的感觉,在他看来,一位真正的足坛教父,在他的领域内,就是要无视一切世俗与规则的存在。更何况,朱球听布洛欣介绍,虽然训练场逐渐寂静了下来,但洛巴诺夫斯基一天的训练工作并没有完全结束,在回到休息间吃上几颗药后,他将在日记本上记录下一天的训练总结,并根据当天训练的情况,对未来的训练进行更细致的完善,对每一位球员的训练,提出更准确的训练建议。

    “时间差不多了。法比奥主席,我们进去吧!”

    在布洛欣与别拉诺夫两位嫡传弟子的陪同下,朱球走向了洛巴诺夫斯基的休息间。正式拜访这位神交已久的绿茵教父。

    “尊敬的洛巴诺夫斯基教练,见到您让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在银屏上从来就只见到过穿运动装的洛巴诺夫斯基,这一回在回到休息间的一阵工夫里,竟然破天荒的换上了一套正装,朱球顿时有了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看来布洛欣之前表达出的意思完全没错,自己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在与洛巴诺夫斯基进行第一次会面之前,就已经获得了对方极大的认可。

    “客气了。法比奥主席,请跟我来。”没有盛气凌人,更没有卑躬屈膝,教父就是教父。在朱球这个完完全全的后辈面前,仍然能表现得不卑不亢、从容自如。

    推开休息间一扇虚掩的侧门,在教父的指引下,朱球走了进去,新的房间内,别有一番天地。

    “呃,这里是?”朱球回头望了望随后跟进来的布洛欣和别拉诺夫,而此时洛巴诺夫斯基已经做到了座位上。

    啪!

    一束强烈的灯光骤然射出,投射到一面凹凸不平的雪白墙壁上。很快适应了强光的朱球,赫然发现这里原来还是个老式的小放映厅。

    “法比奥主席,一起看场比赛录像如何?”洛巴诺夫斯基庄重的邀请道。淋漓尽致的诚恳中,却诡异的透射出一股难以拒绝的气息。

    “好的,荣幸之至!”朱球回答之干脆,连他自己都感到了一丝惊异。

    在“教父”洛巴诺夫斯基友好的示意下,朱球坐在了前者左手边一个极佳的位置上,而教父的两位弟子。则在朱球的左手边依次入座。

    在录像放映前的短暂时间里,洛巴诺夫斯基闭上了眼睛。这种近似“忘我”的状态,朱球似曾相识。而身边的别拉诺夫也在悄悄告诉他,这里很少邀请“外人”来看片,更不要说与教父同志一起看了。

    看来,在西欧足球圈也闯荡过一些年的别拉诺夫,也担心朱球不能理解洛巴诺夫斯基这种独特的待客之道。对此,朱球倒是不会产生什么“不适”,足球这门特殊的“语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相通,当初自己在意大利国内第一次拜访乌迪内斯老板波佐时,对方也是用与此类似的待客方式,欢迎自己的。

    足球人之间的交流,固然可以采用如同其他世俗交往一样的方式进行,但朱球最欣赏的,却是这种最直接、最本源的方式。

    当初在老波佐那里对方是借花献佛的话,那么这一次呢,不知道洛巴诺夫斯基这位真正的绿茵教父,又将在朱球面前,重新回首与注解一段怎样的传奇呢?

    一阵星星点点的“雪片”闪过,荧屏上出现的第一组画面,就让朱球积蓄已久的记忆,一瞬间在脑海中炸开。

    球场,球衣,国旗,熟悉而陌生的人。。。。。。

    这是一场朱球绝对不会忘记的比赛,这场比赛的场景,第一次呈现在朱球眼前。

    1988年欧洲杯决赛,这场经典决战的精彩画面,曾经一次次的出现在朱球的眼前,一次次的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然而,荧屏中的画面与朱球记忆中的又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在这数尺见方的空间里,朱球相信,这绝对是自己第一次看到的如此完整、真实的历史情境再现。

    很夸张吗,很不可思议吗?绝不!朱球在这一刻,突然理解了自己记忆中一些相关的疑惑,比如为什么贝肯鲍尔在经历了66年英格兰世界杯决赛后,却愣是在几十年后,在对手博比*查尔顿的私人放映厅里,才第一次重温了那段记忆犹新的历史。

    与幕后导演者之一的洛巴诺夫斯基坐在一起,重温历史的经典,朱球从心底里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

    一场成就了荷兰人的经典中,朱球发现,在比赛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都处在洛巴诺夫斯基的掌控中,即使在巴斯滕打进了那惊世骇俗的一粒零度角进球时,也同样如此。

    给人的感觉,以往大赛总是“时运”不佳的荷兰人,在这场经典之战里,终于时来运转的获得了幸运女神的垂青,尽管所有人都认为,他们获得这样的“幸运”,当之无愧。

    画面上,当前苏联前锋别拉诺夫射失了点球后,一切终于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给朱球的感觉,如果点球射失后,以别拉诺夫为首的苏联人,能够继续坚持下去的话,这场比赛的结果或许仍未可知。

    重解经典,朱球不禁恍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卷第528章 盟友
    第3卷第528章盟友

    

    看到坐在自己身旁的别拉诺夫,突然微微低沉下去的头颅,朱球很清晰的感受到,年轻了十多岁的“苏维埃闪电”,在画面定格的那一刻,选择了放弃。

    在别拉诺夫选择放弃的那一刻,画面中无巧的给了洛巴诺夫斯基一个镜头,虽然只是一个侧影,但朱球却似乎从时空的传递中,感受到了这位绿茵教父心中轻轻发出的一声叹息。

    足球的世界里没有神灵,在这一刻,无时无刻不被神化的洛巴诺夫斯基,显现出了真人的一面,在最后的比赛时间里,一直被他用铁血坚持打造的红色球队,终于脱离了他的掌控。

    。。。。。。

    影毕,光熄,小放映厅内的照明灯重新亮起。

    在重温这段历史中始终全情投入的洛巴诺夫斯基,终于如释重负的站起身来,第一次对朱球这个客人露出的真诚的笑容:

    “怎么样,法比奥主席,有什么收获吗?”

    感觉么?朱球突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想法,他终于可以体会到,譬如查尔顿与贝肯鲍尔坐在一起重温几十年前温布利影像时的情况。那样难得的体会不言而喻,而此刻能产生如此奇妙的体会,却是因为洛巴诺夫斯基并非刻意创造出的一个机会:

    “一场经典中的经典。假如坐在这里与您一起重温这段经典的不是我这个后辈,而是米歇尔斯教练以及他的弟子古利特、巴斯滕的话,那么一切就更加完美了!”

    “米歇尔斯。。。。。。。”洛巴诺夫斯基像是突然想起了一位故友一样,眼中流露出几分缅怀,而朱球可是清楚的指导,被这位红色足球教父记挂上的西方教练,实在是屈指可数。“也许吧。不过你已经完全找到了他们的感觉,说出了他们想要说的话。从这一点上讲,我没有遗憾。”

    红色教父的话完全说到了点子上,朱球所有的感觉也渐渐归于一点,那就是自己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角色代入。他代入了米歇尔斯、代入了那场经典之战中的古利特、巴斯滕!

    如果贝肯鲍尔在几十年后与查尔顿重温完温布利经典后,可以如释重负的说出“那场比赛的胜利理应属于英格兰”的话,那么有了全新代入的朱球,在重解了另一场经典后,也完全可以代表米歇尔斯向世人宣布:苏联,是个伟大的足球国度!

    有机会的话,还是让米歇尔斯与洛巴诺夫斯基——这两位分别造就了三位欧洲足球先生的传奇教头(对于未来舍甫琴科可能达到的成就,朱球深信不疑),能再次重聚在一起吧。毕竟,这两位都不是太受天命宠幸的人。

    走出小放映厅,重新回到休息室。朱球发现别拉诺夫的情绪有些低落。有些担心的看了看后者,又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洛巴诺夫斯基。

    “红色教父”会意的解释道:

    “不用为伊戈尔(别拉诺夫)担心,每次重温那个场景,他的情绪都会有些低落,不过很快就好了,这点你能理解吧?!”

    正如罗巴诺夫斯基为弟子解释的那样。别拉诺夫很快就从这种习惯性“低落”中回复了过来:

    “是这样的法比奥主席,这都应该感谢我的教练。没有他的帮助,我走不出这样的阴影。。。。。。”

    事后,在别拉诺夫的自我叙述中,朱球终于知晓了那粒射失的点球,对别拉诺夫的影响有多深。

    如果说是那粒被他射失的点球,彻底改变了一位球星未来的绿茵轨迹的话,一点也不为过,这种事情虽然发生的几率不大,但朱球在刚刚来到这个平行世界时,就经历了一回——94年世界杯决赛上,那粒被巴乔射失的点球,就改变了很多的人与事。而别拉诺夫亲自射失的那个点球,虽然没有巴乔那粒点球那么大的波及力,但仅就对当事人本身的影响而言,也实实在在的遗留深远。

    因为那粒恶魔附身的点球,在那届欧洲杯后,虽然别拉诺夫成为了登陆德甲的苏联第一人,但那个曾经叱咤一时的“苏维埃闪电”,却迅速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起起伏伏间一晃就是八年时光,直到一年前在其恩师罗拔诺斯斯基的帮助下,才最终完全驱散掉心中的这片阴影。

    由此朱球也理解了为什么当年巅峰状态下的别拉诺夫,会迅速的销声匿迹,更知道如果不是因为遭遇了这一命运的转折,别拉诺夫的成就或许会更加接近于他的师兄布洛欣。

    往事已矣,朱球此时最关心的,却是如何抓住这难得的拜会红色教父的机会,向其获得更多的讨教。

    “瓦西里教练,在我看来,您可以说的全欧洲数一数二的教练,可有一点我感到很疑惑,那就是在苏联解体后的那几年时间里,您为什么没有去欧洲五大联赛,而是选择了前往阿拉伯地区执教呢?据我所知,当时有好几家欧洲大俱乐部,都向您发出了邀请啊!”

    在朱球看来,洛巴诺夫斯基绝对不是一位崇尚拜金主义的教练,更何况当时有几家欧洲大球会开出的薪资待遇,并不比阿拉伯人的出价低。这种情况下,卓越的执教能力得到举世公认的洛巴诺夫斯基,怎么就令人奇怪的选择了到阿拉伯地区“淘金”呢?

    “这个原因并不复杂。。。。。。。”洛巴诺夫斯基没有顾及两位弟子眼神中一再的示意。很和缓的回答道,“第一,苏维埃解体后。我就回到了家乡乌克兰,期盼着我的家乡能尽早的回到欧洲足球的大家庭,并一直做好了为家乡足球继续贡献能量的准备,所以在等待的期间,我去了阿拉伯而不是西欧,在前者执教的自由度要大很多,可以让我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随时返回效力。。。。。。。”

    “至于第二个原因。。。。。。”洛巴诺夫斯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