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梦回米兰 >

第81部分

梦回米兰-第81部分

小说: 梦回米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于自我慰藉的老队医,本想找个机会,向那个时常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年轻老板汇报下保健中心近段时间的运行情况,可现在看起来这样的机会还不如不要。

    一切都源于昨天球队送来的一个“重伤”号,那人正是老队医最不希望受伤的球员之一巴乔。开始紧张忙碌起来的托纳奇尼,不出意外的话,将练习错过几场担任米兰临场队医的机会。

    诊断期间中心突然陡增的紧张气氛还不算完,在巴乔入住中心后不久,布拉伊达、加里亚尼等高层相继打来了问询诊断情况的电话。

    至于朱球,问询的方式就更简单了,他要求托纳奇尼队医第二天带上诊断报告,直接到米兰总部去一趟。似乎在“俱乐部的一些工作都以球队和球员为中心”的指导方针下,汇报一下保健中心的运行情况,也成了顺便而为的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从忙碌了一夜的梅舍尔曼医生手中拿到诊断报告的托纳奇尼,第一时间赶往了距离米兰内洛几十公里以外的米兰总部。

    …………

    “怎么样,巴乔诊断结果出来了吗?”看着托纳奇尼脸色有些潮红的进入办公室,朱球顾不上客套,急切的以最直接的方式问道。

    托纳奇尼似乎已经有所准备,没有犹豫的就“汇报”道:

    “这次的受伤很严重。”看到老板急切的脸色突然一变,赶紧省却了详细诊断情况的说明,转换了一下语气接着说道:

    “但是,总的来说,情况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严重。”

    呃?一会说“严重”一会“不严重”,这叫什么话?本来就想知道个诊断结果的朱球,却被老队医的“汇报”弄的更加迷糊,尽管有些不耐烦,但仍然理智的出于对这位为米兰工作了多年的老队医的信任,强压住一些复杂的情绪追问道:

    “你能说得更清楚一点吗,到底你们的诊断结论是什么?需要动手术吗?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重返球场?又或者是……”有些可能朱球实在没心思再想下去。

    “是这样的,巴乔这次所受的左腿膝伤比较严重,最好马上进行手术,手术后初步估计需要休养四个月时间,但是不幸中万幸的是,这次他受伤虽然牵动的也是老伤,但受伤的部位并没有牵动几处大的旧伤,八年前他的那次大手术时左腿留下的老伤这次并没有受到牵连,而去年世界杯半决赛时留下的左腿内侧的旧伤,这次也侥幸的逃过一劫,不然的话,后果真是难以想像。。。。。。根据初步诊断得出的结论,巴乔的这次受伤,与缺乏系统的恢复性训练,一些旧有的老伤并没有完全治愈,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有很大关系。”

    不知不觉的介绍中,托纳奇尼的“职业病”又有些发作,沉浸其中的他,一时间没有察觉到朱球阴沉下来的脸色。

    朱球难得一见的“阴沉”,是因为巴乔的受伤“天灾之外更有*”的怀疑,通过专业的队医托纳奇尼之口,得到了最终的证实。

    谁该为巴乔的受伤埋单?除了为自己的麻痹大意而自责外,他也同样意识到被自己赋予了“是否允许球员出赛”一票否决权的米兰实验室,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什么现在才想来总结你们的过失?为什么巴乔的伤病没有提前的预防?为什么在他身体肌能不佳的情况下,没有动用你们的‘一票否决权’?”

    一连串的“为什么”下来,问得托纳奇尼脑袋有些发懵,感情老板把巴乔“意外”受伤的责任都归结到米兰实验室的“不作为”上来了啊!虽然从球员保健到为球员提供保健服务的米兰实验室,都得到了新老板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次巴乔的受伤实验室也确实负有一定的“监督”责任,但这次给实验室扣上的不作为的帽子也着实大了点吧?

    好在朱球还没有要把实验室以及保健中心的责任追究到底的打算,顶多对于还尚显“稚嫩”的米兰实验室,有些许的失望罢了,看来之前把关系到球员能否上场的“一票否决权”机械的交给米兰实验室,还显得草率了一些,至少这说明了自己管理上的不成熟——要知道现在米兰实验室仍然处处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俱乐部很多部门都有对他施加影响、要求协助的权力和需求,就拿与球队的关系而言,一个简单的“一票否决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前形成的并延续至今的“服务性”部门从属于球队的局面。

    “看来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决策和管理上的不成熟,导致了实验室并没有形成理想中的独立决策地位,是时候把实验室调整到对自己直接负责的地位了。”找到了实验室“不作为”症结所在的朱球,终于决定下狠心从内部体制上确立米兰实验室“至高无上”的监督地位。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卷第160章 体育品牌向文化品牌的过渡
    上一章标题码拐了,应该是“受伤巴乔之谁来埋单”,好在没产生歧义,见谅了。

    ……

    带着朱球的种种信誓旦旦的保证与威吓,托纳奇尼队医惶恐中带着几分愉悦的离开了米兰总部。

    因为巴乔受伤而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朱球,毫不拖泥带水的将几条有关米兰实验室的“整改”意见,通过门外一直候命的秘书小雪之手,相继交到了几位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之手。

    关于米兰实验室整改意见之要点:

    第一,实验室的上一级管理权限,今后将不再隶属于米兰内洛基地。

    第二,任何部门对米兰实验室提出的一切指令和要求,不经过俱乐部主席及主管经理的同意,实验室方面一律直接无视。

    第三,实验室提出的涉及各部门一切合理要求,各部门有无条件协助的义务。

    …………

    这几条朱球只花了几分钟时间搞出来的意见,看上去十分的粗陋,但其中要表达的强化实验室保健中心监督功能的意图已经清晰而彻底的表露了出来。

    朱球当然不会傻到事事去亲历亲为(也没这个精力嘛),相信米兰高层中“聪明干练”如加里亚尼、布拉伊达,会很尽心的将朱球的这种意图和决心坚持的贯彻执行下去。

    实际上。本来朱球对于米兰实验室这番处心积虑的“动作”,只针对了拥有了球员出场一票否决权保健中心而言,与实验室的信息和控制这两大中心。没有多大的干系。但是考虑到规模越来越大的信息中心和建设中的控制中心,将来也很可能会遇到像保健中心那样受制于人的情况,所以朱球索性顺带的“扩大”了实验室整改的范围,兰妮丝掌管的信息中心和内斯塔负责牵头建设中的控制中心,也成为了这项内部改革的受益方。

    …………

    站在高楼内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走出米兰总部的托纳奇尼队医匆匆的坐上汽车,疾驰而去。朱球又平添了些许的淡定——这下,以托纳奇尼为首的这帮人该满意了吧。至少以后他们专业上的权威将获得更大权力上的尊敬。

    朱球同样很满意,送走了托纳奇尼,稍微放下了一些巴乔受伤的担心,办公室里又迎来了第二位前来“汇报”的员工。

    这一次叩开办公室大门的是回国述职的东亚事务部主管科隆波。科隆波踢球时就以好动脑子闻名。进入米兰管理层后察言观色的本事更是见长。一进门就看到老板因为自己的眉宇间透出的愉悦,而引发了更胜一筹的共鸣,科隆波觉得自己来的正是时候。

    “噢,原来是咱们米兰的封疆大吏到了,自己找地方坐吧……小雪,咖啡伺候。”科隆波经过突击培训已经可以半生不熟的讲上一些汉语,黑眼睛黄皮肤的小雪更是不在话下,朱球也难得卖弄一下自己在“老外”眼里高超的有些没谱的中文水平。

    “什么事让我们的科大主管眉角含春啊?”

    噗!朱球一上来的一句心情不错的调侃,让刚刚咽下了一口咖啡的科隆波。险些喷洒出来。科隆波很是清楚的记得,前段时间向他的老朋友德国球星利特巴尔斯基询问这个词语含义时,自称掌握了东方文化“精华”的德国人。很是卖弄的告诉他,那个词语在日本通常用来形容女人即将开始“银荡”时的表情。

    尽管是日语,但科隆波至少也清楚日语不过是汉语的一个分支,理解得一知半解的科隆波将那列入了“限制级”词汇存入了自己有限的记忆中,而此时被朱球猛然间提起,就不能不让他产生些许异样的想法:

    没说的。不是年轻的老板够嚣张,就是狗日的日本人够银荡!

    如此的小插曲让老板与员工之间的交谈轻松随意了许多。再加上比起刚才的托纳奇尼队医,两人之间本就相差不大的年龄优势,让逐渐喜笑颜开的科隆波,透露出“我很滋润”的本色。

    也难怪,有利特巴尔斯基那样的沾染过n个日本浪女的狐朋狗友影响(利特巴尔斯基在日本踢球时,跟不少日本女人传出过绯闻,最后还是娶了个日本老婆),都不能让科隆波感到“滋润”的话,那简直就没天理了。

    不过,与生活上的“滋润”相比,事业上取得的成绩更让年轻的科隆波脸上有“滋润”一些的理由,东亚事务部在他的管理下,很好的延续了他的前任巴尔达诺开创的良好发展势头。

    “好吧,先说说几家专卖店的销售情况吧。”朱球首先将谈话引入了正题。

    一谈到正事,干了几个月封疆大吏的科隆波,一下子“正经”了许多:

    “总的来说,东亚的八家米兰专卖店销售情况都不错,尤其是设立在日本的三家,有新货时经常会出现排队购买甚至卖断货的情况,而且日本人的消费水平好像并没有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95年时经济泡沫只是初露苗头),在商品的定价普遍高出中国那几家许多的情况下,销售形势依然喜人……”

    朱球对于尚且比较单一的米兰产品在日本市场取得的成功,并没有过多的喜形于色,这本就是预料中的事情,既然日本人为了足球水平的提高、为了先进足球文化的追求,可以疯狂的烧钱,可以做到一般人无法想像的欲壑难填,又怎能拒绝他们的这种“好意”?这样舒服无害的“干净”钱哪有轻易不赚的道理?!

    “这样的势头要保持住,像那些经常容易断货的产品,比如巴乔、马尔蒂尼等人的球衣,要有计划的事先多准备一些……噢,对了,顺便问一下,谁的球衣卖的最好?”

    “呃,这个,很遗憾,在日本卖得最好的,是我们代理热那亚俱乐部出售的日本球员三普知良的球衣?”科隆波不无遗憾的说道。

    “三普知良?”朱球倒是没想到日本人对于本国足球变相的自恋程度,如同高桥洋一的漫画书一样,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三普“妖人”登陆意甲这才几天啊,居然也能后来居上的让他的热那亚球衣在日本国内大卖。

    不过这倒没什么不平衡的,人家支持“国产货”本就再正当不过,再加上本以为赚到的热那亚俱乐部从米兰获得的代理费,在朱球看来实在是低的可怜,尽管三普的球衣堂而皇之的跑到了米兰专卖店去“代售”,但真正的大头还是被米兰赚去了。

    “不错不错,中国的那几家怎么样?”对赚小日本的钱开心之余,朱球更加关注中国市场的开发。

    “相对来说,中国的那几家店面,就逊色了许多,民众的消费能力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那里主要的消费者仍然停留在球迷群体中间,非球迷群体的购买*似乎并不强烈……”尽管中国专卖店的“成绩“也很不错,但科隆波已经没有介绍日本那几家情况时的轻松写意了。

    朱球当然多少知道点在中国非球迷群体购买*不强的原因,一则固然是假冒伪劣的盗版横行,二来现阶段几家专卖店面只是在单纯的销售“有关”米兰的产品,对于众多的非球迷、非米兰球迷群体来讲,这样的引导性消费意识并不明显,在各种文化思潮泛滥的中国,要想把单纯的专卖店做大做强,品牌意识的树立极为关键。

    早在朱球的那次中国之行时,就授意巴尔达诺在意大利使馆参赞马佐拉尼的帮助下,专门收购了宁波一家很有潜力的生产服装、胶鞋等产品的小厂,还有几家通过了质量认证、成本低廉的生产玩具、工艺品等的小企业,在此后巴尔达诺等人的努力下,成为了提供产品生产和加工服务的供应商。

    “嗯,这样下去可不行,中国那边还是应该趁着米兰这股热潮没有消退之前,尽快树立个独立的品牌出来,从单纯的无品牌意识的运动产品,向融合了品牌意识的综合文化产品过渡。”

    朱球不顾科隆波的疑惑,自顾自的抛出了一计品牌经营的猛料。

    “树立自己的品牌?呃,老板,这方面我不太明白,我们不是有‘米兰’最好的品牌吗?”科隆波很是不解的问道。

    “那不一样,简单的说,你觉得无名小厂出产的米兰球衣,与阿迪达斯制造的米兰球衣,售卖起来哪个效果会好一些?”

    “这……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可是我们没有时间去重新树立一个独立的强大品牌啊,而且这种纯粹的实业经营,像我这种搞足球出身的也是外行啊!”此前还喜笑颜开的科隆波,此时也不得不表现出他的心虚和忧虑。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卷第161章 li…ning的国际化与米兰的中国化
    天啊!这个踢球时聪明过头的科隆波,现在表现的怎么这么白痴啊!朱球很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解释道:

    “谁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