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我说参同契 >

第41部分

我说参同契-第41部分

小说: 我说参同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出现了,不是有个人影子,而是样样灵通了。怎 么样讲法呢?我们还是引用禅宗祖师的一句话,百丈禅师 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这个境界要来时,“灵光独 耀”,不靠肉体;“迥脱根尘”,不靠六根。那么同这个肉体 的关系呢? “乍沉乍浮”,若有若无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你 怎么做工夫呢?进一步,“退而分布,各守境隅”,你要听其 自然,四大归四大,各归本位,五脏六腑的气脉动也好,不 动也好,你要搞清楚,你知道动的那个不属于气脉上面,然 后气脉尽管让它转。自己呢? “各守境隅”,不管它,气脉走
到哪里都好。
然后到达什么境界呢?我在《楞严大义今释》里有十几 首诗,最后有两句:“一笑抛经高卧隐,龙归沧海虎归山。” 各归本位,让它自然,是龙回到海里,是虎回到山林,这就 是“降龙伏虎” 了。道家所谓龙,有时候代表血,有时候代 表那个心念、思想。我们的妄念变化无常,捉摸不住的,这 是龙。虎代表气,身体健康,欲念冲动了,老虎下山要吃人 了,很可怕,所以要“降龙伏虎”。到这个时候要“退而分 布,各守境隅”,就是“一笑抛经高卧隐,龙归沧海虎归 山”,佛学形容这个境界是“如如不动”。
所有东西方哲学研究完了,觉得佛学真高明,“如如不 动”四个字,没有办法换半个字。我们学佛的看到“如如不 动”,就把他看成死的不动了。不动不叫“如如”! “如”是 好像不动,再加一个“如”字,好像不动其实还是在动,动 而不动,不动而动,所以叫做“如如不动”,没有讲绝对 不动。
这个时候进一步,“采之类白,造之则朱”。在这个境界 上,气脉已经到了家,稳定、充满了,气住脉也停了。这个 时候,真正的道家采药的工夫来了。谁去采呢?是我自己这 个主人去采,主人者就是灵知知觉之性。这个时候,神、 气、元精不能让它散了,要把它凝聚。这个凝聚的工夫,在 佛学是第四禅舍念清净;在道家是有收藏的意思,有股力量 把它吸收回来。佛学叫“摄”,就是把它抓回来,收摄回来, 这个就是采的作用,有点内敛的作用。“类白”,慢慢地宁定 下来,舍念清净,这个就是丹了,好像一点灵光。
在密宗呢?到了这个时候,是真正的明点,不是观想出 来的,是自然来的。就是道书上所谓“丹头一点”来了,点 铁成金,自己身心内外证到了。“造之则朱”,到这个时候要 做做工夫了,十月怀胎差不多已经快要过了,到了三年哺|乳 的阶段,修道的人要闭关了,道家叫做“入阛办道”,完全 进人关房。
道家的进人关房难了,要得“法财侣地”,“法”是要有 明师指点。“财”是要道粮,你要闭关三年、十年不定,虽 然可以好几天不吃饭,但是总要吃的。“侣”是招呼你的人 很难,不能找普通人,这个人要懂得道,甚至他的道比你 高。你在关里头到什么境界他看得出来,不该叫你的时候不 叫你,不该动你的时候不动你,这才能够做道侣。“地”是 地点,到了一定境界要密不通风,冷气是绝对不准许,在关 房中有时候是完全像死了一样,所以修道这一条路很难走。 我们这样吹吹牛的好办,真修道慢慢锻炼,“造之则朱”,朱 就是红色、赤色,并不是真变红。那是说,最后锻炼成内外 有光,形容它像大太阳一样。
功德圆满脱胎换骨
“炼为表卫,白里真居”,这个时候叫做“一粒金丹吞入 腹”,还不敢说“始知我命不由天”,还不一定,在这个过程 中还可能败道,如果垮掉的话,会一垮到底。所以佛家讲要 “福德资粮”,看你有没有这个福分,有没有这个善根。福德 功德圆满的话,障碍就少,不然处处障碍。所以真正修道, 佛家道家都一样,到了这一步工夫,你才看出来功德、善
根、福报之重要。有善根、福报的话,是一路顺利成就。譬 如释迦牟尼佛,六年雪山苦行,连五个基本弟子都离开了。 他雪山下来,一个人孤零零地谁招呼他啊!七天菩提树下成 I 道,是有福报而成就了,不需要人招呼,否则的话就是困难
重重。
到这一段,“炼为表卫,白里真居”,这时肉体也脱胎换 骨了,连骨头都换了。根据医学的道理,一个人每过七年一 身血肉都换过了。十二年以后,连骨头也换了。十二年是一 纪,修道的工程也是一样。所以道家讲“百日筑基,十月怀 胎,三年|乳哺,九年面壁”,一共十三年,一路都是顺风没 有障碍的话,则脱胎换骨。“白里真居”,这个“白”是炼成 纯阳之体,成为真人。佛教本师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仍 要十二三年才在菩提树下成道,这个时间是差不多的。这都 是呆定的过程时间,所以讲修道的路途是很艰难的。
“方圆径寸,混而相拘”,这有两重意义。先讲第一重, 它是代表身体心脏部分方寸之地,中国人形容良心,文学上 常讲方寸之地。我们小时候过年,经常给乡下人写春联, “但留方寸地,传与子孙耕”,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社会教育, 教人做好人做好事,心不要坏了。古人有句诗,“当路莫栽 荆棘树”,“当路”是在人生的大路上,少栽一些讨厌的刺人 的树;“他年免挂子孙衣”,做人一辈子要心地宽厚,做人不 好,后代的子孙受报受罪啊!中国文化讲三世因果,父母、 自己、子孙;佛家的文化则讲个人,前生、现在、来生。两 个文化合起来,就是十字架,都是讲因果报应。“混而相 拘”,古人讲这个心念思想,在心里头阴阳混合,善恶都在 
我说《参同契》(中) 这个里头。
至于第二重的意义,我先说一个状况:当年“抗战”在 大后方重庆,太虚法师的汉藏教理院就办在重庆的北碚,在 那里有个中国古老的铜盘展览,铜造的两层,里头一灌上 水,手这么一摸,发出那个音乐之好听呀!还有很多古怪的 东西,都是根据道家自然物理所造的。当年德国、美国各国 的科学家都来摸过了,想做出来这个东西,就做不出来。那 么我们古代怎么做出来的?古代的科学都是靠阴阳八卦来 的,“方圆径寸”是根据这个做的。“混而相拘”,所以那个 不是铜,是五金混合做的。其中不同金属各放多少就不知道 了,那真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全世界讲化学、物理的祖 师,中国道家炼丹、炼水银的应属第一位。
得了这个有形的器皿,对于修道的人外形有什么好处 呢?有好处,过去我遇到有些道家,手里或者拿个玉的如 意,或者拿个峨眉山上的风藤,一定做个“方圆径寸”的连 环圈。我问他用的是汉代的还是唐代的尺码?笑一笑不讲, 不肯传,就算磕头磕死了也不传。他这个还是小玩意儿,挂 在胸口,后来别人告诉我,这个一戴上,打坐入定快得很。 有一个修道的老先生,借给我试过一下,我挂在身上,就坐 在他房间,好像是有些不同。不过我晓得,做一个金字塔的 帽子戴在头上也有一样的效果。问题是那么小的一个东西, 同自然物理、同天地的关系是如何配合的,才能把宇宙的力 量吸收来? “方圆径寸,混而相拘”,这第二层道理我不懂, 所以只能告诉诸位不懂,你们去找吧。这也是中国文化科学 方面最好的一环,虽然我也找了几十年,好像他们比我懂得
的还少,只好不谈。
现在只讲内在的心,我们过去形容这个心,同心脏有关 联之处。“方圆径寸”就是心窝子这里,但不是心脏所在。 我们的心脏,每一个人都是偏的,没有一个人是正的。所以 人都是歪心思,因为心脏都是歪的。
脉解义开之后
“先天地生”,这是引用老子的话。庄子说,“先天地生 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就是形容这个心,本来不 死,就这么一个东西。“巍巍尊高”,形容它就像上帝的宫阙 一样。“旁有垣阙”,心脏看似一块,却是八瓣兜拢来,心脉 是八个支流,密宗形容它是八瓣的莲花;道家形容它有通 道,据说得了道的人,心窍就打开了。所以密宗讲脉解心 开,真悟了道,得了道,心脉九窍也打开了。脉解心开是实 有其事,打开的时候“啪” 一下,有爆炸的声音,会吓死 你。如果搞错了会以为自己真得了心脏病,不懂修道就会修 成魔而疯了;懂了以后无所谓魔,充其量是死。“状似蓬 壶”,它的形状如蓬壶,心脏这里像个莲蓬,像个酒壶一样。 “环匝关闭,四通踟蹰”,到这个时候,我们要把心守住,不 要动念。讲了半天,禅宗最干脆,就是达摩祖师讲的“外息 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魏真人用中国传统的文化来说明这一段,真是费力气, 他要我们“守御密固,遏绝奸邪”,这个时候任何一个妄念 都不准乱动。“曲阁相连,以戒不虞”,心里头绝对不能动 念。“可以无思,难以愁劳”,如果一动念就走人邪道了。到 这个境界,就是第四禅定舍念清净的境界,绝对的清净,然 后再等待另一层次的境界出现。“神炁满室,莫之能留”,这 个时候神炁满室,身心内又增进一层的神炁。等于化学锅炉 一样,提炼了又提炼,所谓“九转还丹”。这个提炼出来之 后,神与气的变化就不同了,顶门开了,不是密宗拿根草乱 插,硬把你头皮刺破了插进去。真正的道家工夫修到了这 里,“神炁满室”,顶门开了,“莫之能留”,阳神可以出窍 了,留也留不住,内外通了。那时出来的是阳神,不是阴 神。但是阳神出窍会乱跑,因为还没有纯熟到家。“守之者 昌,失之者亡”,不能让它乱跑,这个阳神就是修到身外有 身了。“动静休息,常与人俱”,要随时都在身边,这就是身 外有身。 
弟三十五讲
明辨邪正章第“
正道邪道 导引法祝由科 旁门左道也不错 拜北斗与奇门
明辨邪正章第八
是非历脏法,内观有所思。履罜步斗宿,六甲次日辰。 荫道反九一,浊乱弄元胞。食炁鸣肠胃,吐正吸外邪。昼夜 不卧寐,晦朔未尝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 驰,不得清澄居。累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见形象, 梦寐感慨之。心欢意喜悦,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 其形骸。
举措辄有违,悖逆失枢机。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余。 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明者省厥旨,旷然知所由。

()免费电子书下载
正道邪道
《参同契》这一章是“明辨邪正”,在道家的观念就是 说,哪样是邪道,哪样才是正道。但是,我们要把握一个原 则,这是东汉时代的书,应该说快到三国时代了,道家经常 有一句话,“旁门八百,左道三千”,就是说有三千八百条岔 路,这些都是道,究竟哪样是正道很难认得清楚的。不过 《参同契》提了好几个大原则。到了魏晋时代,有一部道书 《抱朴子》,作者葛洪,也是道家所谓神仙的人物。《抱朴子》 所记录的这些旁门左道,比《参同契》所罗列的更多,具体 
地说,是神话特别多。像我们常听人讲,道家有个师父八百 岁了,哪个人修道到什么程度了等等。佛家、道家每个宗教 都有这一套,哪个人看到过上帝啦,哪个人碰到过圣母啦, 结果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像《抱朴子》里说到,有一个修 道的人,年纪很大,人家问他多大岁数他已经不记得了,只 记得孔子还是幼儿的时候,他还摸过孔子的头,说你将来可 以成圣人。
宗教界的修道者都标榜自己是正道,别人都是错的,好 像中国的文人千古相轻,文章都是自己的好。这个里头还有 4个笑话,不妨说一下古人的一首诗:
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在我乡 我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跟我学文章
“天下文章在三江”,这个三江指浙江、江苏、江西,江 南一带。“三江文章在我乡。我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跟我学 文章”,结果还是他全世界第一,讲来讲去人都是自己第一。 以我人生的经验,把这句话多加了几句,“文人千古相轻, 宗教千古相嫉”,搞宗教的不管学佛学道,互相嫉妒,甚至 可以说这个“嫉”字用得还是太轻,应该说千古相仇还差不 多,彼此都是冤家。宗教界以及江湖上,打拳、卖膏药的, 做官的,你恨我我恨你,这是人类的弱点。
^^
现在比古人更严重,譬如修道学佛,十几年前,我在日 本一看,这些新兴的佛呀道啊,什么创价学会,现在巳经变 成政党,有很多门派;基督教、天主教等新兴的门派也有几 
百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种新兴的宗教,都是自称接 近上帝、接近佛、接近道,自己才是正派的,这充分反映了 人类文化的低落与时代的混乱。我常说,这个时代有两个东 西发达,一是娱乐事业,人人要求剌激娱乐;一是宗教的发 展。我们过去走在街上,这面一看是天主堂,对面是“绿灯 户”,两个遥遥相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怎么叫做正常呢?、 人,真正有智慧,在人生的路上走一条正路的,都不大多。 我常常跟朋友说笑话,我们行将就木,快要躺进那个木头匣 子里头去了,但是你老哥同我,人生观都没有确定,这样不 是很悲哀吗?唉!还是讲回本文吧,本书的作者在东汉那个 时代,当时已经开始有那么多方法、那么多的道门了。
导引法祝由科
我们现在开始讲“是非历脏法,内观有所思”,这个是 讲什么?后世叫“导引”,道家学问也有一个吐纳。所谓 “导引”的方法很多,它的原文是“是非历脏法”,是汉代文 章的写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各有各的主张。这一 派“导引”的方法,在我们中国古代修道很早就用7,是出 于医学,像《黄帝内经》包括了《灵枢》、《素问》两部分, 里头就有导引的道理。导引就是拿意识来观想,把人体内部 的奇经八脉、任督二脉打通。譬如这里发动啦,现在走到哪 一关啦,走到背上、走到顶上啦,怎么转河车下来啦,鱼都 属于意识导引。

另外还有类同导引的,就是祝由科。现在很少了,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