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我说参同契 >

第59部分

我说参同契-第59部分

小说: 我说参同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握住,这个不算“神人炁 中”。当“神人炁中”时,外面呼吸完全停止了,气脉完全 通了。这时的现象是身体感觉没有了,身体的障碍没有了。 我们现在都觉得有个我坐在那里,有这个肉体,如果没有感 觉这个肉体,呼吸完全宁静,一切的思想寂灭停止了,就连 那个灵明知觉之性也清净了,因为气的凝住,神与气两个结 合了,也就是“神人炁中”。
“寂然不动”,这个时候清净寂然,佛家的说法是“空”, 所有念头一切清净了,内外完全如如不动,这就叫做人定 了。依佛家来讲这是正定的一种,这个时候人的外形好像槁 木死灰。所以修行用功不到这个程度,都不要谈,那都是大 家哄着玩!你恭维我,我恭维你,彼此交相骗,以为修道之 人就是这么两句话,骗过去算了。 
那么,这个定要用多少时间才会到达呢?不知道!如果 你的运气好,应该说是你的善行功德够,就不会遭遇挫折, 一路就上来了。假定你的工夫到这个程度,但是善行功德不 够的话,还是要出毛病,各种所谓魔障、障碍会磨难你,所 以修道人到这个时候屡成屡败。经常到达这个境界还不算 
难,可是呢,破坏掉了又要再来,再来就是要筑基,重新来 过。再来比较快,但是你善行功德没有的话,再度遭遇魔障 而失败,却没有机会再来了。这个要特别注意,这个地方是 讲工夫的实际境界。
入定后的变化
可是要特别提醒诸位,真正得定如槁木死灰,这个时候 要注意了!外形看这个人瘦得不得了,枯槁了!你们可以参 考《庄子》、《列子》,其中讲到列子碰到一个人,本事很大 能知过去未来,是得了道的。列子就带他回来见老师壶子, 那人一看壶子就走了,告诉列子说,你那个师父不行了,没 有几天就要死了。列子就告诉壶子,壶子一笑说,我给他看 的是一个境界,你明天再带他来。第二次一看,那人说,现 在你老师看到我有生气了,有救了。第三次再带他来看,那 个人回头就跑,下不了结论,跑掉了。所以,你看我们一般 读《庄子》、《列子》,都认为那些是假托比喻的话,其实讲 的都是真话,是实际的境界。不过没有人有那些工夫,一般 读书人哪里懂得!所以都认为是比喻。到这个境界一一 “似 乎槁木死灰”,这几个字要注意,外行人看到好像那人就要 死了。



下面你注意啊! “久之生机复转,一点真炁,希微隐约, 激然上升”,这个定不知要定多长时间,定久了以后,这就 真叫气脉通啦!这是再进一层的一阳来复,再进一层的活子 时来了,这是真正的活子时。以道家的术语来讲,这一阳来 复,一个新的生命重新开始,所谓“生机复转”。本来人定 
是槁木死灰,现在一点真气,他形容“希微隐约”,这四个 字并不是有现象,也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不是感觉得 ^ 到的,是若有若无之间。这就没有办法了,要靠你的智慧, 到那个时候自然会知道。
“潫然上升”,从哪里上升?以现在流行的术语,有印度 的瑜珈、密宗等等的翻译,是所谓从海底。在道家古书说, ‘一点真阳从虚无中来。虚无是莫名其妙的空洞之间,空到极 点,静到极点,从下面发上来。但是一说下面两个字,你可 能会抓到一个肚脐,或抓到一个海底了,那都不对的!不要 抓个部位。海底、丹田当然有影响,但不是从这里来,是要 静极而来的。老子讲的“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 归其根”,就是说要空到极点,静到极点,才会归根复命, 恢复自己原有的生命。老子讲得很简单,儿句话一个原则, 没有讲详细的工夫。
这里所说的,等于批注了老子那一段的工夫。这个时 候,“一点真炁,希微隐约,潫然上升”,要注意啊!古文不 是随便引用,朱云阳用这个“潫”字,不像现代人写文章, 随意用字,写古文一个字下得非常慎重。“潘然上升”有水 蒸气的意味,蒙蒙的这样上来,就是密宗所谓得了拙火,慢 慢一路自然冲上来。
“有如野马尘埃之状”,年轻同学注意啊!很抱歉,我发 现许多年轻同学,不论你们有什么学位,乃至博士可以教书 了,中国字都认得了,可是不通。“野马”不是指一匹马, “野马”是什么呢?这是《庄子》第一篇《逍遥游》所提出 的名词,“野马也,尘埃也”。所谓“野马”就是佛经上讲的 
“阳焰”,就是太阳的光影。这个时候阳气上升,万一有人工 夫到了这个程度,看到光影上升,不要认为这个就是阳气! 这是阳气的投影,它的本身还不是这个。就像是你眼睛不舒 服了,揉一下马上所看到的现象,那个不算数的。所以说 “如野马尘埃之状”。
“故曰,形体为灰土,状若明窗尘”,所以他说外表这个 时候定了,像槁木死灰,没有什么光华,“此为坎离始媾, 大药将产之法象”。要注意这个!这个叫做“坎离交媾”,也 是形容这个童男童女,阴阳交媾,这是大药将产时的现象。 这个大药就是金丹,自己本身生命中有的,经过自己的锻 炼,恢复了,得了这个药就长生不死。
乾坤文大还丹
现在回到《参同契》的原文,“捣冶并合之,持入赤色 门。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炎火张于下,龙虎声正勤。 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成。候视加谨密,审察调寒温。周旋 十二节,节尽更须亲。气索命将绝,体死亡魂魄。色转更为 紫,赫然称还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神。”这段原文我 们假使拿白话做批注发挥,又是一套了。我觉得古人讲得很 好,不需要画蛇添足。像宋代的朱夫子朱熹,研究这个就想 批注,一辈子痛苦,因为没有搞通,只好化名来写批注。这 是要真正做工夫才能达到的,不是空洞理论。这一节原文我 们念过了,下面是朱云阳真人的解释,每一句都有发挥。
“此节言乾坤交媾,还丹之法象也。”注意啊,上一节是 “坎离交媾”,是大药将发生的一个现象。坎离两卦,代表了 日月,坎卦为月,离卦为日。离卦从哪里来呢?从乾卦来, 乾为天;坎卦从坤卦来,坤为地。天地不是有形的天地,是 抽象的天地。乾卦是纯阳,乾卦的中爻变成阴爻就是离卦, 阳中之阴,所以离卦代表太阳。这太阳中间,拿《易经》的 现象上来讲,它有黑点,为阳中之阴。坤卦是纯阴的代表, 中爻一变就变成了坎卦。坎为月亮,月亮本身不能发光,要 吸收了太阳的光明才发光。我们今天人类社会在地球上,所 看到的天地宇宙的光明,是靠日月运行而来的。太阳月亮本 身哪里来呢?是宇宙自然有个法则来的,这就叫做天地,卦 的现象叫做乾坤。现在他拿这一个法则说明人体就是个小宇 宙、小天地。所以,开始结丹的现象叫“坎离相交”,进一 步超越这个坎离的境界,就是“大还丹”,也叫“乾坤交 媾”,这比“坎离交媾”更进一步了。 
“坎离既交会于黄房,抟炼两物,并合为一,养在坤炉 之中”,前面刚才讲到坎离相交,神进到里头,念也不动了, 那真是一念不生全体现,禅宗有个悟道的偈子就有这两句 话:“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六根就是眼耳鼻 舌身意,要怎样才使他能够不动呢?非要气住脉停不可!气 住脉停就是命功,“一念不生全体现”就是性功。拿道家的 立场说这两个,结合垅来就是“坎离交会于黄房”。黄房在 中宫,在人体来讲正好在脾胃这个部位,心窝以下肚脐以 上。这个中间中心点的部位,神气自然凝结了,中宫充满 了。大家自己摸摸看,这个部分凹进去,即使你是一个胖 子,这里还是能摸到的。如果这一段凹的,就是没有打通。 真到了这个时候,打通于“黄房”,还要定下去,还要凝静 
下去。“抟炼两物”,“抟”,好像揉面粉搓汤圆一样,自己在 身体的内部揉这两样东西,在混合,等于画太极图一阴一阳 的旋转。“抟炼”这样旋转,要经过多久?经过多少境界? 经过多少层次呢?每人不同,就看个人的机缘、个人的身 体、个人的功德成就。在内部“抟炼两物,并合为一”,所 谓神气凝结了,无中生有,没有实质的东西,但是却有那个 作用。凝合在一起了,然后“养在坤炉之中”。
吕纯阳的诗:“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 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就是到达了这个境界。 “一日清闲自在仙”,哪里去找神仙呢?人能够做到有一天清 闲自在就是神仙了。“六神和合报平安”,眼耳鼻舌身意要能 和合,心境都在平安境界中。所以“丹田有宝休寻道”,不 要另外去找一个道了。“对境无心莫问禅”,心念也空了。 “养在坤炉之中”等于吕纯阳祖师这个诗的境界。这一段很 重要的!世界上打坐用工夫真正能够到达这样的,几乎 没有。
不死之苑
“时节一到,大药便产,所谓水乡铅,只一味是也。”这 个时候,一定多久呢?每人都不一定,所谓本身生命产生大 药,这个是长生不死之药,不是长生不老之药。根据道家的 《黄庭经》,这不是外药,是自己本身有的“内药”,叫做 “内丹”。道家所谓“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精、气、神真 正地结合了,这是长生不死之药。我们为什么会死,因为精 是精,气是气,神是神,三样分开不能凝结。凝结拢来,佛 
学叫“定”,道家不叫“定”叫“凝”。实际上讲“定”是讲 原则,“凝”是讲那个现象,两个字各有它的妙用,“凝”比
较好。
这个大药也是本身来的,精、气、神在这个时候凝结住 了,已经在我们这个身体锅炉中酝酿很久了。所以道家比喻 像女人怀胎十月,这个“定”等于怀胎的现象,快要生产 了。所谓“水乡铅”,“水乡”又是代语了,所以看丹经道书 很麻烦,壬癸水,属于北方坎卦;“铅”也是代语,本来水 银的性质很流动,有了铅水银就固定不动了。就是说我们的 思想杂乱,妄想多,停不掉,一旦精气、元气凝住了,你要 想乱想也想不起来了。你说那不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吗?实际 上什么都知道!但是没有杂念妄想。
张紫阳真人说,“烦恼无由更上心”,你想要想一件痛苦 的事,或又生气又烦恼的事,都想不起来了。有人打你儿个 耳光,吐口水在你脸上,你想自己应该生气,可是没有气 了,这个时候就是这样。所谓“水乡铅,只一味是也”,只 有这一样东西没有第二样,这个就是“药”。
这个“药”是怎么来的呢?所有丹经道书你去研究完 了,只告诉你这个时候会有药来。实际上也用不着讲穿,讲 穿了也没有用,到那时自然会知道,是一个东西来了。刚才 已经跟大家讲了,我没有道,我是说书的,这不是谦虚,我 若有了这个药,已经跑掉了,何必在这里卖嘴巴呢?我是根 据学理告诉大家,这个时候只有你自己会知道这个东西来 了,这个就是真的到达结丹。
所以你不要去追问,追问也没有用!你打坐连普通的定 境都做不到,你懂这个又有什么用呢?拿去吹牛,然后装成 自己是一个老师的样子,到处去教人,传一个打坐,传一个 口诀,那是在造业啊!不可以这样做!所以你要注意,这里 是个大关键,丹经道书不是故意保留的。丹经道书难读,等 于读司马迁的《史记》一样,把全部《史记》都融会贯通, 你才会懂某个问题在某一篇、某一句已经有了,都已答复 了。丹经道书的情形也是这样,他说这个长生不死之大药, 就是金丹了。
采丹药的方法
“大药既产,即忙采取。当以真意为媒,迴风混合,徐 徐从坤炉,升人乾鼎,方得凝而成丹。”这个都讲得很明白。 注意啊,你们讲气脉通,中脉打通,通了又怎样?不过像打 通一个山路,通了好走路。气脉通了就是这个意思,不过通 了以后还有很多修持。“大药既产”,这个东西来了,“即忙 采取”,赶快要把握,错过就跑掉了,离开了身体生命,又 散之于虚空。如果先动手先用念头去把握,则变成妄想,没 有用,要出毛病,会走火入魔,因为用思想硬去想出来是不 对的。如何后来把握它呢?它已经升华飞掉了,所以这个重 点太难了。“即忙采取”是要像采落果一样,刚好落地就拿 到;刚好一个球抛过来就接到了,这是最难的。这种工夫像 伍柳派讲“水源清浊” 一样,等于夜里睡醒男人阳举或像女 人两|乳发胀,就要赶快起来打坐!如果慢一下,在床上多赖 一下、昏一下,晚一步起来,那就没有用啦!刚醒有那个现 象时,赶快起来,一凝定就对了。一次一次,身体越来越 好,这是“即忙采取”。我刚才说是比喻,你不要说自己每 天都有“大药”,你那个是“小药”,不算数。
所以,“采取”并不是有意去做工夫,有意做工夫都是 妄想。那么怎样采取,谁在采取呢?道家的旁门左道法门很 多的,我现在就公开把他打破:有些人传你,等于在犯手 淫,精快要漏时,在某一个|穴道指头一点,把它抠回来,认 为那个采回来叫“采药”。我告诉你,你这是想快死呢!越 练得好越快死!像这类人到前面,一看便知,一脸乌气,慢 慢会练到胸口发闷,后脑发胀,两唇发紫。那等于是闭精的 法门,他以为采回来,练到好像无欲了,不是的,男女这两 个|穴道不能乱用的。这一派好像有本书叫《性命法诀明指》, 就是专传这个,危险极了!可是很多人去练,这样修炼的结 果,多半会得肝病死,身体好一点的得肺病死,所以采药不 是这样采的。
还有些比较正派的,就没有点这个|穴道,而是在精要流 走的时候用气功,就是“忍精不放”。这也是会出毛病的, 经脉会闭塞,久了面黄肌瘦,脑力、记忆力减退,问题也很 多。这虽比刚才所讲的旁门好一点,稍稍正了一点点,但还 是旁门。所以道家的所谓旁门左道,在《参同契》里就说有 千条又万缕,演变下来,变成现在的什么一贯、二贯乃至五 贯,以及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