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蒋四小姐 >

第417部分

蒋四小姐-第417部分

小说: 蒋四小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时候在国内已经小成气候的奇瑞公司,则是率先像周元超伸出了橄榄枝,当时可谓是天时地利都非常成熟了,周元超几乎是没怎么多想,就答应了奇瑞的邀请。

而在他的带头之下,dsi的研发部门几乎是立刻就走了个精光,二十多人的研发团队,几乎是没人留下,大家都是打着行李卷儿立刻就直奔奇瑞而去。

于是过了没几年的功夫,人家奇瑞就搞出了自产的cvt变速器。。。

所以李逸帆这时候想要挖dsi的墙角,也不是没有前科的,反正就算那ion收购了dsi,那dsi的日子过的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既然这样,那还不如自己早早的就开始下手了。

这几年的功夫,dsi公司,可以说是频繁的易主,而dsi的这帮员工,心里也肯定是对公司的前景早就没了底了。

再加上周元超领导的是一帮技术宅,大家对于公司拨款的不爽利,恐怕早就已经不满了,这时候自己在过去撬撬墙角,说不定就会给他们那边引发一场地震呢!

677。放血

李逸帆通过各种神乎其神的忽悠,说什么自己前段时间无意间认识了一位京华大学的朋友,而这位朋友,之前恰好听说过这个周元超,他们两人是校友,虽然不是朋友,但是也听说过他的事迹。

正好那时候自己和他提了一嘴所想要收购dsi的事情,那个朋友就挺热心的让自己去联系那个周元超云云,于是自己就对周元超进行了调查,于是就掌握了目前这么多的信息云云。

这番解释下来,总算是把李安妮给糊弄了过去。

“嗯,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总算是有点底气了,那好既然那帮澳洲佬不愿意买,那咱们就试试挖他的墙角好了,回头我就去和那个周元超接触一下,看看他是不是有意离开这家dsi公司,如果他要是真的愿意走的话,那咱们可就赚大了,挖角几个人,可远比收购一家公司来,要省事的多。”

李安妮微笑着对李逸帆说道,李逸帆也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确实现在dsi还没到后世那样山穷水尽的地步,当年他们实在是坚持不住,破产的时候,吉利只花了四千多万澳元就拿下了这家公司。

但是现在这家公司,还能够坚持着勉力维持,所以这时候如果想要收购他们的话,在加上澳洲佬,一贯喜欢狮子大开口的毛病,搞不好他们敢和自己要五亿澳元也说不定。

既然特么的他们都不仁了,那自己还和他们客气什么,挖了他的核心。就算给他高薪厚职。再把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都挖出来。重新成立一家变速器设计公司,恐怕也花不了五个亿的澳元吧?

嘿嘿,恐怕有一个亿人民币都足够了!

一想到这次挖澳洲佬墙角的事情,李逸帆心里就是一阵大爽。

“这件事咱们要徐徐图之,不用着急,毕竟他在dsi也工作了十几年了,要说一点感情没有那肯定是假的,更何况咱们还要靠他去说服他的团队的那些人一起出来。所以咱们可以慢慢的和他接触。不要逼急了他,反正就算他暂时不愿意出来,继续在dsi待下去的话,也没多少好处。现在dsi的乱象,还有公司的政策,早晚会激怒他和他的团队的。只要在未来两三年之内,咱们能够搞定他,那就最好,当然如果你有其他的手段,那就是越快越好。最好能够在明年就把他和他的团队给挖出来。”

李逸帆微笑着对李安妮说道,李安妮也点了点头。确实想要挖一个在dsi工作了十几年的人,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他带领的团队里,还有二十多个澳洲佬呢?

想要劝说这些人背井离乡的,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李逸帆对这件事倒也不是特别的着急,毕竟就目前而言,国内的所谓自主品牌的车企,还根本就没有发展起来,他们真正的开始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上亮相,恐怕要等到2003年之后,而就算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再出手的话,也并不算迟。

“对了,既然这dsi的事情,你已经有想法了,那么那力拓公司的事情呢?这件事可没那么简单的吧,你挖墙脚那一套,用在dsi上面也许还可以,可是用在力拓身上,恐怕就不那么好使了吧?尤其是他们还有很浓厚的日本人的背景的情况之下?”

李安妮微笑着看着李逸帆问道,李逸帆也只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件事确实是非常棘手的,先不说来至澳洲佬的阻力,光是来至日本人的阻力,就肯定不小。

原本他还琢磨着,等在过几年,自己时间宽裕了的情况下,再去日本溜达一趟,毕竟因为比现在有着多出十几年的经历,他对于这段时间日本国内的变化,还是非常了解的。

尤其是日本社会里的一些人士方面的变动,他可是非常了解的,这些家伙的手里,可是有着不少的好东西呢,原本他是想几年之后,在过去收割一番的,不过现在看来,自己的计划好像不得不提前来进行了。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过段时间,春节的前后,我会亲自去日本一趟,看看能不能找个机会来化解日本人的压力,相信只要化解了来至他们的压力,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李逸帆说这话的时候很自信,不过李安妮听得却很迷糊,日本人是那么好对付的吗?怎么这家伙说起来这么自信?

不过最后她还是选择相信这个家伙,毕竟他总是能够搞定一些自己不敢想象的难题的。

“对了,既然现在收购dsi的事情,已经暂停了,咱们为了收购dsi准备的资金也就用不上了,我看咱们应该去早点别的出路。”

“哦?什么出路?你来说说听听。”

李逸帆的投资眼光算得上非常独到,这时候他所想要搞点投资,李安妮也来了兴趣,她很想知道,这家伙这次又瞄上的是哪一家企业。

“你帮我查查riversdaleminingltd这家澳洲企业,现在这家企业的盘子应该是不大,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把这家公司,给我全额的拿下来。”

李逸帆微笑着对李安妮说道,同时心里也算是发了狠,既然你力拓这边不想要我好过,那你们也同样别想好过,你想让我出血,那咱们就看看,到时候谁出血出的多。

“riversdaleminingltd?这家企业是干什么的?”

名声不显的riversdaleminingltd公司,显然李安妮之前根本就没听说过,现在一听李逸帆对这家公司感兴趣,她也就跟着来了兴致。

“这家公司是一家澳洲本土的焦煤提炼产业公司,公司有几座质量非常不错的焦煤矿,不过现在经营的状况却不是太好。”

李逸帆淡淡一笑对李安妮解释道,在2001年,世界的经济指针,还没有因为华国的经济疯狂转动爆表的时候,世界范围内的钢铁狂潮也同样没有到来。

众所周知现在的炼钢企业离不开焦炭,他们需要焦炭来对铁水提纯,所以焦炭可以说是钢铁企业需求当中仅次于铁矿石的存在。

目前华国的钢铁大潮还没有到来自己,国内的铁矿石完全可以自产自足,而华国产的焦炭,更是不仅仅够国内使用,甚至每年还大量的出口到国外,供国外其他的钢铁公司使用,等到2002年到2003年的一段时间内,华国产的焦炭,甚至一度占据到世界焦炭出口份额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不光是供应本国,还出口到欧洲,美洲,日本,甚至是澳大利亚等地的钢铁企业里。

原因也很简单,提炼焦炭这玩意,成本虽然不高,但是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大,而欧美,澳洲,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度,对于本国的环境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这样的企业,如果生存在欧美,日本,或者澳洲这样的地方的话,环境治理的成本就会非常高。

所以才会造成了华国的焦炭大量出口的,甚至是独霸市场的局面。

而随着华国经济发展车轮的转动,当新一任领导班子上台之后,华国进入了房地产和汽车发展的模式之后,国内的钢铁企业,开始掀起了新一轮的大连钢铁的狂潮之后,华国国内的焦炭基本也就只能供应本国的钢铁企业使用了。

甚至等到2004年的时候,华国发财委员会还干脆就出台了一纸禁令,直接宣布禁止本国的焦炭出口,这样的禁令不光是让华国本土的焦炭企业的产品价格一路飙升,从原来的不到三百元伊顿,直窜到一千三百元一吨,更是令国际上的焦炭价格是一日三涨。

后来欧盟还专门因为华国禁止出口焦炭的禁令,和华国展开了一系列的贸易大战。

而在那之后,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的焦煤企业,则是抓住了机会,开始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不但供应本国的钢铁企业使用,甚至还一度将产品远销国外,而当华国的钢铁狂潮愈演愈烈的时候,本国的焦炭产品不敷使用的时候,这家公司,甚至还开始大批量的向华国出口焦炭产品。

在华国焦炭企业开始推出国际焦炭市场的时代,这家企业接着机会一跃就成为了世界焦炭市场最大的出口商,最顶峰的时候,甚至占据着世界焦炭出口市场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份额。

最后就连力拓也是眼红了这家公司,感觉看不下去,直接出手四十亿美金,将这家公司拿下!

不过那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当国际市场上还是华国的诸多焦炭企业,在一统天下的时候,随着大量质优价廉的华国产的焦炭不断的被推出到市场之上的时候,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的市场份额更是低的可怜。

别说是将产品出口到国外了,甚至就连本国的力拓和必和必拓旗下的钢铁厂,都不太愿意使用他们的焦炭,原因很简单,他们的产品价格比起华国的焦炭来太贵了。

所以这时候这家公司的日子,只能用举步维艰来形容,甚至随时都有可能会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局面!

这样一来,李逸帆有怎么会错过这个给力拓公司放血的机会?

678。国内焦炭玩不起

其实做焦炭行业,也完全是一个暴利型的行业,虽然这个行业的入门标准并不高,而且技术难度也不是特别的大,但是这个行业是个高污染的行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特别的严重。

所以在欧美,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度,他们对于环境的重视态度,就导致了这样的高污染企业,注定是生存不下来。

因为他们要面临着更加高昂的环境治理成本,而这样的环境治理成本,对于焦炭企业来说,往往就是生存的关键。

尤其是像现在这样,有着华国的廉价焦炭源源不断的供应市场的情况下,在现在的华国,关于环境成本这一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加上各地的政府的眼睛里,只有gdp这样的硬性指标,至于什么绿色环保,则根本就不再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所以原本世界各地还生存着的一些焦炭公司,在面临这廉价的华国焦炭的市场冲击之下,很多都已经是摇摇欲坠的生存局面。

甚至有很多,最后只能选择关门歇业,要么就是转投他行的局面。

而澳大利亚的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之所以到现在还能够苟延残喘的活着,一方面是因为澳洲实在是地广人稀,他们的工厂和矿山的所在地,人烟稀少,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有人会投诉,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手里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澳洲最大,也是质量最好的焦煤矿。这让他们的成本要远比其他发达国家的焦炭企业要低得多。所以他们才能够勉强在华国的廉价焦炭的冲击之下苟延馋喘。

但是即便是如此。这家企业的生存环境,也依旧是不太乐观,毕竟澳洲的人工成本可不是一般的高,而且即便是他们的工厂位于人烟稀少的地带,可是政府方面,却依旧在对他们收取着高昂的环境治理费用,这就让这家企业的生存环境愈发的恶劣。

再加上目前世界范围内钢铁冶炼产业,大多是萎缩的状态。这就导致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和国际环境都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所以这样一来,他们只能是在靠着微薄的利润,勉力的支撑着。

上辈子的时候,李逸帆也是在特勤组织开始关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产业的时候,才开始附带着了解了这家企业发展历程的。

这家企业的崛起,应该是在2004年之后,从2002年开始,华国开始调整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到2003年华国的钢铁联合体开始悄然发力,而等到了2004年的时候。华国的钢铁企业就开始发现,原本价格低廉,供应量充沛的焦炭,在全国大炼钢铁的情况下,好像有些不够用了。

于是就鼓动发财委下达了一纸禁令,全面的禁止国内的焦炭出口国外,因为这样的一纸禁令,甚至还一度引起了国际间的经济纠纷。

而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却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趁着华国焦炭退出国际市场的时候,开始大口大口的吞噬华国焦炭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白,而这段时间,因为世界范围的焦炭供应紧缺,焦炭的价格是一日三涨,从最低时候大概300元人民币一吨,最后涨到了超过1700元人民币一吨。

而且原来属于资源输出型的华国,甚至最后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焦炭进口国,而riversdaleminingltd这样的企业,怎么会放过这样一个,在华国身上很咬一口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从一家资本重量不过4亿澳元的企业,最后一跃成为了价值40亿美元的企业,没错只不过是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们的市场市值就翻了十倍,当然也许并不值得这么多,但是最后力拓公司入手这家企业的时候,他们是花了四十亿美元。。。

所以李逸帆当然是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与其等到十年之后,在插手,还不如现在就来捡便宜,更何况现在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的市场市值,因为华国焦炭的冲击,已经下跌到远远不值4亿澳元这么多。

这家在悉尼金融市场上上市的公司,最高的时候每股的价格,能够达到2。3澳元左右,不过那应该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经过十几年的和华国焦炭市场竞争的连连败北,现在这家公司的股价,已经下跌到每股也就是几毛钱澳元的地步了,他的市场市值,现在也就是两个多亿澳元左右的水平。

而且在华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没有调整过来的时候,他们的资金状况只会继续的恶化下去,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