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蒋四小姐 >

第599部分

蒋四小姐-第599部分

小说: 蒋四小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不说了,你七拼八凑,反正国人就喜欢用这一套来糊弄上级,可是你这所谓的动力机车,用的居然还是集中型的动力,这都特么是几十年前的技术了,目前国际主流的技术,都是分散性动力技术,你还那这几十年前的破烂货来忽悠人,你们还有没有良心。

难道就这么喜欢伙同外国人一起,来糊弄咱们国内人?

当时因为在高铁项目上,没有采用南车的这套所谓的华国之星技术,王部长可是顶了好大的压力,因为光是否定了这个项目,就让南车请来的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们,在电视上跳了脚,骂了娘,甚至就差指名道姓的去骂王部长的八辈祖宗了。

由此可见,在国内,你当了官之后,想干一点实事到底有多难,别说你做了一个工作,会引起其他冲突行业的不满,就算是你自己所掌管这一滩的内部,也会有很多不和谐的人或声音,因为你阻挡了他们圈钱或者升迁的道路,而和你叫板。

而且就说他在铁路部到任之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就足以让很多人无话可说了。

按理说你当了一任部长之后,这可就相当于是过去前朝的时候,当上了朝中的一品大员,和九品芝麻官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

到外面的时候,那个还不得是八抬大轿抬着,前面喊着回避,肃静之类的啊,和皇上出相比起来,也就差了黄土铺路和净水除尘那么几个细则了

想想这些年来所谓的省部级干部出行,那个不是封路,警车引领,然后到了地方上,考察一番,也是在作作秀,主要是在新闻记者的陪同下,到某些划定的地点去考察一番,看看情况,发表几句感慨,然后就丢之脑后了。

而这位王部长可不一样,尤其是和他的前任不一样,他在位八年,每次到铁路部的下属去考察,无一例外就是坐机头,火车的机头。

能做到这样的铁路部部长,可以说是开过一来绝无仅有的一位,但凡是在铁路上干过的,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火车的机头什么环境大家都知道,噪音,嘈杂,而且脏,这可绝对不是所谓的君子们应该去的地方,反而是应该远离的地方。

其他的部长来考察,也就是坐上专列车厢,在沿途转一圈,看看好风光,然后享受一下下级送上来的美酒,美食,相当于出来旅行一圈。

可是这位部长可不一样,就是到机头一站,这样一来,沿途的各个分局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就都瞒不过他,沿途各个火车站的分局情况,铁路岔道口的情况,他这个从底层上来的部长,都是一清二楚。

这样的行为,虽然也有作秀的嫌疑,但是总比那些到下面转圈去享受孝敬的作秀,要好得多。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他还是一个非常务实的部长的。

最关键的就是,自从他上台之后,对铁路系统的一系列的猛药改革政策,这也是铁路系统有史以来,离任部长,为数不多能够做得到的。

当初一夜之间就裁撤掉了五十多个铁路分局,裁撤掉了将近一万多的冗员,这样的魄力,别说是铁路部了,就算是在国内的官场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甚至比当年那个喊着去趟地雷阵的所谓铁腕沙皇,都要强得多。。。

在十年之后,李逸帆也会上网,每每看到有人喊着沙皇万岁的时候,他总是会感到阵阵无语,洗脑教育,和五毛猖狂,真是这个民族的悲哀。。。

975。功过谁人说(2)

就说那位沙皇,很多人都说他铁腕反腐,就是个大清官,殊不知这样论调的可笑之处。

说起他也是个两面性的角色,首先在当时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让国内的经济软着落,确实是一大功绩。

可是他所留下的隐患,也同样是让后世的国人吃尽了苦头,就比如他提倡的三大改革,房改,医改和教育改革,就着着实实的成为了十年之后,压在国人头上的新三座大山。

虽然这里面不能说,全是他的错,但是他最起码要为这些错误,担负起百分之五十的责任。

还有最搞笑的就是,有人说他清廉,说他反腐,这一点正是很多愤青们最让人感觉到可笑的地方。

如果他真的有他所说的那么清廉,那么那些所谓的愤青爱国者,还有五毛们知不知道,他洪家的天下怎么来的?

比如他的儿子,在中枢的宗人府,搞出来的到国外频频去交学费的那一套,光是金融危机那几年,就在国外扔了不下十几亿美元的学费,而他还舔着脸给自己开出过亿的年薪?

在说说他女儿,在香江的某个上市国企里面担任高管,每年靠着政策,从国内能捞到多少钱?

还有他孙子手里的京城银行的干股,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如果老人家真的有那么清廉,那么对**这样的丑恶现象嫉恶如仇的话,那么请先把他的儿子,孙子。还有女儿。全都送去吃花生米在说。

还有他上台之后。号称要改革国务院,裁撤冗员,精简机构,结果呢,最后看来就是个笑话,一个大话政客而已。

当然和他之后那个喜欢多难兴邦的影帝比起来,他还算是有些能力的,至于他后面那位。大家就只能呵呵了。

而王部长在救人铁路部部长之后,一夜之间裁撤了五十个分局,一万多冗员的手段,这样务实的做法,可要比那些只会喊口号的人要强得多。

当然他的结局也要凄惨的多,毕竟他做了实事,可是也得罪了人。

话说远了,就回到这个高铁项目上来说,这高铁项目,如果要是能够避免高速公路。和航空方面的掣肘,在定价机制上。回到原来的机制,哪怕是比原来的定价机制,在稍微上调那么几个百分点,做到尽可量的亲民。

那么就有人估算过,在同样运能的情况下,高铁的运输成本,将会是告诉公路的六分之一,是航空运输的四分之一。

而在我国当前的人口基数情况下,从长远角度来说,投资建设高铁,在未来还是会非常有效益的投资。

毕竟我们不可能像美国或者欧洲那样,出行远程靠飞机,进程靠汽车,毕竟我们的人口基数,和世界的资源容量,不允许我们像他们那样的奢侈。

就比如当年日本人开始搞新干线的时候,最开始也是一路亏损运营的,一直有差不多十年左右的时间,当各方面的条件成熟了之后,这新干线的威力就开始发挥了出来,成了日本最盈利的几个重大公共项目之一。

而高铁的未来,在国内也是一样,当年别说高铁,就说动车,刚刚搞出来的时候,每次看着那所谓的和谐号,里面空空如也的一列列在铁路上呼啸而过,李逸帆就会在心里有千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这是那个王八蛋搞得工程项目,都特么没人座,你这不是浪费呢吗?

可是没几年,这作为初步验证的项目就被完整技术的高铁取代了,而几年之后高铁的上座率,也开始频频增加,虽然还是在亏损,但是已经逐步走出了亏损的境地,这时候李逸帆的思想也已经独立成熟了,也渐渐的明白了,当初搞这高铁的好处。

而那时候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个王部长,在当初是如何顶着巨大的压力,来搞这高铁项目的。

说起真正的高铁,其实是法国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搞了,五十年代第一次通车,时速是二百五十公里左右,而55年,电力机车正是通车时候的时速,就曾经达到过三百二十公里每小时,现在法国的tvg高铁的运营时速,一般是在三百公里每小时左右。

而日本新干线,在1980年的运营时速就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公里每小时。

德国1991年通车的ice系列高铁,更是从运营开始,就保持着二百五十公里左右的时速。

而这些难道我们的历任铁路部部长就难道都不知道吗?

可是在王部长上任之前的历任铁路部部长,就硬是没什么作为,可以说当时国内的铁路,也就是从建国开始铺设完成之后,就一直没怎么改变过。

当年王部长上任的时候,全国铁路的平均时速,也就是一直保持在八十公里每小时左右的时速上。

虽然曾经有所谓的直达,特快等等的车头,也曾经一再号称提速,可是即便是所谓提速过后的铁路的速度,大家只要是坐过火车的就都可想而知。

而在高速铁路方面,在王部长之前的部长们,也不是没做过尝试,在1994年的时候,我们就曾经从瑞典引进过,摆式列车,而且在粤东省某条铁路线上做过一百六十公里的测试。

可是即便如此,在这之后的十年时间里,我们国家的铁路运输方面,却依旧是一片空白,一点动作都没有。

那时候,那些铁路部的官员,都又是做了些什么?

反观这王部长上台之后,他就提出要搞高铁的念头,而在他提出了这些念头之后,铁路部的那些专家们率先干的是什么?

轮轨派,和磁悬浮派,率先是打成了一团,两伙意见不同者,是各持己见,最后甚至把官司打到了两会上。

最后连国家的几位重要领导人都惊动了,人家一问你们这是到底要干啥,这些专家各个很冲,就是要钱,要钱来验证一下,到底是那种动力最好?

可是特么的人家外国多年的高铁经验,就摆在哪里,轮轨派已经证道了,磁悬浮在浦海那边也已经被证明,就是个噱头了,你们还特么的挣个屁,还要论证个屁啊?

最后气的王部长干脆把他们给甩到了一旁,自己单干立项了,我这项目最开始不叫高铁,就叫什么提升运输服务组。

结果最后高铁搞出来了,也只能让这些纸面专家是硬吃了哑巴亏,验证尼玛个蛋,不就是为了要钱吗?

老子钱都不给你!

而且在引进技术方面,王部长也是异常的强势,硬是从那帮外国佬的嘴里掰下来几块牙来。

这么多年了,国内说道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时候,往往都是被人忽悠的不分东南西北,再加上内部还有些吃了回扣的人给你捣乱,最后往往是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最简单不过的例子,就是国内的汽车产业,喊了多少年的市场换技术,结果几十年过去了,换来的却是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能够撑面子的就那么几家自主民营企业。

反观那些国家一直大力扶持的国有企业,一个个却都成了付不起的阿斗,沦为了外资汽车的殖民地,成了人家的组装车间,还帮着外国人一起来骗国内老百姓的钱。

当初王部长要引入外国的高铁技术的时候,他身旁也是有一帮人,劝他差不多就行了,反正也是国家的钱,还能够从外国佬哪里拿到天价回扣呢。

可是这王部长偏偏不干,硬是给这些准备和他合作的外国企业,划下了红线,想要做我们华国的高铁生意可以,但是你们必须要转让核心技术,要不然,咱们一切都免谈。

而且价格上,你们还必须得按照我的来,要不然咱们就别谈。

在华国商界里扑腾了几十年的德国人,早就已经被华国人傻钱多的消费者,还有无能的官员,给惯坏了,一听你这家伙的规矩,人家当场就不鸟你。

当高铁技术转让招标的时候,一开始人家就开出来每列原型车三点五亿人民币,技术转让费三点九亿欧元的天价。

而这一次咱们华国人难得在谈判的时候是硬气了一次,根本就没鸟这帮德国佬,第二天招标的时候,法国人和日本人,甚至加拿大人都中了标,只有德国人颗粒无收。

最后西门子的这帮货色,第一次在华国是仓惶败退,而负责这次谈判的那个高傲的德国佬,在招标第二天就直接被召回到德国总部,当场吃了大份鱿鱼炒饭。

而在第二年,第二次技术招标的时候,这次德国人可就没敢像之前那么嚣张了。

在第二次招标的时候,德国人开出来的价格,可远远要比他们之前的价格低得多,甚至咱们还没张嘴,他们就已经开出了一个咱们不敢想象的价格,就是核心技术转让,他们也不过才要了八千万欧元的技术转让费而已。。。

正是靠着这些来至法国,德国,日本的高铁技术,咱们综合揉捏在一起,才弄出了咱们自己的高铁技术,而且还是不用被人家戳脊梁骨的独门技术!

976。二桃杀三士

德国人是高傲的,尤其是号称德国工业的骄傲的西门子,他们在电子工程领域,更是高傲的一比。

对于华国人,其实德国人骨子里是看不起的,就比如是那汽车领域,国人从和德国人合作开始,搞了二十多年。

开始宣称是市场换技术,可是二十多年下来,换来了什么,就连一个捷达车的发动机都没能换的过来,哪怕是这捷达的发动机技术,已经老旧不堪了,甚至连国内的工程师都看不下去,要在这款发动机上做一个小小的改动,都不被德国人允许。

由此可见,人家在工业高科技领域,对咱们华国的工业的蔑视。

而在高铁的技术转让上更是如此,话说国际上这些高铁的各种技术里面,其中还是要以德国人的号称最佳。

几大专利技术,就比如车体设计于空气动力学,高速道岔,板式轨道,列控系统,逆变器,变流器,电动机,以及转向车架等等。

这里面德国人在关键的核心部位,比如转向车架,以及列控系统上做的最好。

当初在第一次二百五十公里时速的车辆招标的时候,他们敢开出每列样车三点五亿人民币,而技术转让费,三点九亿欧元,就是和华国人合作的多了,知道华国人喜欢窝里斗,和占小便宜的恶习,所以才敢开出来的。

在他们看来,xxx党人,搞工业,无非是要给上面表功绩。并不一定在乎价钱。而且只要给他们谈判团里的人塞上一点小钱。搞搞公关,到时候这帮人肯定会有人在内部扯后腿,到时候肯定能够拿得下来。

到时候就算他们不愿意花钱,那自己这边也可以强硬的很,大不了不转让给你就是了,你在看看其他的几个公司,就比如法国的阿尔斯通,还有日本的川崎。还有日向,日立,还有加拿大的那个什么庞巴迪,他们可都是我们一伙的。

你要是不接受我的讹诈,到时候我就鼓动他们一起都不卖给你,看你咋办?

可是他们还是太小瞧了华国人,可以说是太小瞧的那位王部长,因为王部长可和以往那些不了解国际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