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351部分

大唐极品闲人-第351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恪闻言,冷笑起来:“父皇,父皇又何曾正眼瞧过我,你生下来就是秦王世子,父皇登基称帝,你又成了太子,李承乾!你自问你做过什么,你什么都没做过,你懦弱胆小,大唐的天下,你如何挑的起来!我哪里比你差了!就因为你是嫡子,了不起啊!可我就是不服!我就是要争!”

    李承乾怜悯地看着他:“三弟,可是,你输了!”

    李恪笑得有如厉鬼,他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哈哈,成王败寇而已!我若是不争,我一辈子都不会甘心的!兄弟们,如今已经没有退路了,给我杀!杀了李承乾,我等才有活路!”

    说完就当先冲了上来!

    跟随着李恪的人多是死士,当下悍不畏死的顶着箭雨冲了上来。

    杜睿手快,一把牵住了李承乾胯下马匹的缰绳,退后几步,退入了后面的军阵中,冷声道:“顽抗着死,投降者生!尽量不要伤了吴王殿下!”

    李承乾摇头叹息,苦笑了一声道:“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杜睿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冷笑:“殿下!无非是权势二字而已!吴王殿下已经疯了,他是不会收手的!”

    李承乾闻言就沉默了,闭上了眼睛,他实在是不忍心看着李恪死。

    此时的李恪不过是困兽之斗罢了,虽说是背水一战,也要看背水的人是什么样的,两边相差实在是太悬殊了!

    眼见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李恪地眼睛里露出一丝疯狂来,或许他的本质就是个赌徒,眼见得赢不了了,突然抓起一直挂在马鞍旁边的弩,举了起来,对准李承乾,大喊了一声:“李承乾,我要让你陪我一起死!”

    机关发动,一支泛着蓝光的短箭带着破空声直向李承乾这边飞来。



    “殿下小心!”

    杜睿也没想到李恪居然还有此一招,急忙大喊着,见李承乾还兀自发呆不动,他一下子急了,直接扑了过去,将李承乾扑倒在地上,一直在地上滚了两圈,才停下,毕竟晚了一步,一支短箭插在了杜睿的背上。

    “承明!”李承乾见杜睿被箭射伤,一下子呆了,大声叫道,“承明!你不能有事!”

    杜睿强撑着看李承乾没事,突然脑袋一阵发陈,很快就失去了意识。

    在晕倒之前,他隐约听到了一声惨笑:“天不与我!奈何!奈何!”

    李承乾转头看去,正看到李恪横剑自刎,鲜血溅起,猛然跌倒在地。

    再去看怀中的杜睿,此时面色已经变得有些苍白了,看着杜睿背上流出一股黑血,顿时就慌了,居然是毒箭!

    杨妃在得知李恪自尽身死之后,顿时心如死灰,原本她是有机会制止李恪的,但是心中的一分期待,让她选择了沉默。

    杨家失天下已经三十年了,就像封德彝,岑文本那样的前隋旧臣一样,她的心里也期盼着,有朝一日,这天下能回到有着隋室血统的人身上。

    结果到头来又如何呢?

    赔进了李恪的一条性命,彻底断绝了隋炀帝在人间的血脉,三十年的筹谋,一朝化为泡影。

    “完了!完了!全都完了!”

    杨妃失魂落魄的挥退了宫女内监,一个人进了寝宫,半晌也没有动静,等到有人战战兢兢的推开房门,进里面查看的时候,才发现,杨妃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这个前朝的公主,当朝的皇妃,用这种方法和他的儿子一起疯狂到底。

    杨妃死了,那些参与了此事的人也一个个没能有好下场,长安附近的几处佛寺已经被重兵包围,看着那些将士们满脸愤恨的模样,那些两股战战的和尚就知道,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老僧看着寺庙外的兵将,长叹一声,道:“阿弥陀佛!劫数啊!”

    “阿弥陀佛!”另一个愁眉苦脸的老僧叹息一声,“佛门今日一败,恐怕在难有出头之日了!此事均由老衲而起,老衲愿意领罪!”

    “唉!此事乃是我等共同商议之后同意了的!”另一个老和尚转着佛珠,颓然道,“那位太子殿下受了宋国公的蛊惑,一向对佛门无甚好感,而吴王礼敬佛祖,若是事成,自然是佛门兴盛,如今,天不佑我,我等还是自动出首,莫要连累僧众,也算是给我佛门留下些许香火吧!”

    东宫之中,李承乾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紧锁着眉头,一副颓然的模样,李恪还是死了,可这还不是让他最伤心,他伤心的是,杜睿受伤,中了毒箭,虽然说,处理的及时,可誰知道结果如何,杜睿能不能脱此大难?

    一想到杜睿很有可能会因自己而死,李承乾便五内俱焚,杜睿是他的朋友,是他的知己,更是一向缺少兄弟亲情的李承乾,最为信任,倚重的兄弟。

    承明啊!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李承乾正想着,一双温软的小手覆在李承乾的头上,慢慢的按摩起来。

    李承乾闻到了一股熟悉的花香,清淡而幽雅,睁开眼睛,道:“是京娘啊!”

    “殿下还在为宋国公的伤势忧心?”武京娘也是满面忧色,她虽然恼杜睿不肯助他争夺太子妃的位子,可毕竟杜睿是她的姐夫,当初她还曾对杜睿动过心,要是一点儿情分都没有,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李承乾叹息一声道:“也不知承明此时如何了?要是承明有什么三长两短,我如何像安康,汝南交代啊!”

    那么一个千钧一发的时刻,李承乾完全没想到杜睿居然会舍身来救他,他现在安然无恙,可杜睿却到了生死边缘。

    武京娘忙道:“宋国公吉人天相,一定会没事的,几番征战,几经生死,都不曾伤了他分毫,一支小小的毒箭自然也不会将他怎样的!”

    李承乾叹道:“但愿如此吧!”

    武京娘又道:“殿下!杨妃娘娘也自尽了!”

    李承乾微微变色,道:“唉!都是何苦呢!”


()免费TXT小说下载
    武京娘柔声道:“臣妾知道殿下心中难过,兄弟阋墙,这天家,又能有多少亲情呢?”

    李承乾呼出一口气,道:“说的是!我也只是有些感慨罢了!我现在也不求别的,只希望我的孩子莫要这般就是了!”

    李承乾有着这番期盼,当年的太宗有何尝不是如此呢?!

    太宗在得知李恪已然身死之后,久久没有说话,好半晌才流下泪来,长叹了一声:“朕这究竟是做的什么孽啊!”

    几个儿子前仆后继的造反,实在是深深的伤害了太宗的心。

    李恪决然地当场自刎身死,更是让太宗无法释怀,虽然近些年太宗对李恪有些疏远,可也是为了平息他心中的野望,对李恪,太宗还是十分看重的。

    李承乾跪在太宗的床头,泣道:“父皇!都是儿臣没能制住三弟!”

    太宗叹息一声,道:“不怪你,李恪的性子,一向倔强,即便眼前就是生路,依着他的性子也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对你低头的!他做出了这种事情,除了这样,他还能怎么样呢?”

    “父皇,事已至此,伤心也是无益,还请父皇保重龙体才是!”李承乾劝道。

    太宗点点头,道:“杜睿如何了?”

    李承乾面带忧色,道:“听太医们说,性命虽然保住了,但是体内余毒未清,现在还在昏迷着!”

    太宗叹道:“承乾!杜睿此子对你忠心耿耿,此次更是以命相救,日后无论如何不能再让他受委屈了!克明啊!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当年你立主先发制人,救了朕的性命,如今你的儿子又救了太子的性命,你们杜家人的恩情,朕只怕是还不上了!”

    一个亲王谋反,牵连其中的人自然也不少,尤其是佛门在里面起了很不光彩的作用,尽管推出了几个所谓主谋,但是,在朝廷的责难,以及舆论的压力下,佛门几乎是一下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同时还有好几个世家也是参与了其中,心情糟的不能再遭的太宗为此大发雷霆,这次没有了杜睿的劝说,太宗降下的处罚也颇为严厉,有几个根基稍浅的家族被灭了九族,另外几家,也是伤筋动骨,家族实力起码缩水了一半,很多暗的里地势力也被挖了出来,那几个世家的族长几乎要吐血了。

    此外李恪被去了王号,杨妃虽然死了,也一样被贬为庶人,身后事寥寥草草的便完结了,太宗这一次看起来是当真气急了。


()
    人们也不明白这到底是怎的了,从李泰开始,李佑,李治,李恪,怎的这么多亲王造反,这大唐的社稷究竟将会如何呢?

正文 第十五章 是非功过

    在华夏有史以来所有帝王之中,唐太宗李世民算得上是第一个被百姓真心称颂的人物,固然由于他的丰功伟业,也由于他本身具有其它帝王身上难以发现的美德,他治理国家的一言一行也成为以后所有帝王的规范。。

    在世的五十二年当中,太宗总共做了二十三年的皇帝,他不是华夏历史上得享帝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在他党政期间,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却是后来人无法企及的。

    自十八岁开始,太宗整整经历了三十五年的军事政治生涯。

    军事上,在起兵反隋过程中,太宗从太原延东河南下直捣长安。在统一的战争中,更是纵横弛骋数千里,他所表现的卓越军事才能和思想,可以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著名军事家相媲美。称帝登基之后,掩武修文,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关心民生疾苦,使得隋末即告破产的全国经济很快得以全面复苏。

    在政治上,更是鼓励臣下进谏,虚心听取不同和反对意见,同时不论出身,大胆选拔起用才能之士,就像魏征,原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甚至几次出谋划策,要置他于死地,可当太宗获胜之后,却不计前嫌,对魏征委以重任,可以看得出太宗的心胸开阔,也正是有了这份胸襟,才有了被后世称颂不止的“贞观之治”。

    一方面彻底解决了长久以来的北方外患,另一方面则政治清明,最初全国死刑犯每年不过29人,后来也不过增加到290人。

    此外,不论在文化提升,民族融合上,太宗也都有很大贡献,缔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无可讳言,太宗的一生当中难免也有瑕疵,像是“玄武门之变”,对子女的关系几乎重蹈高祖李渊的覆辙,以及晚年的独断、猜嫉和迷信轻向等,但是这些瑕疵并没有使他的丰功伟业因而减色。

    对于太宗的评价,《旧唐书》有一句话很客观中肯: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

    史书还称:太宗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神莫能测。

    然而在杜睿看来,这个评价虽然有逢迎之嫌,然确实不为过。太宗所创造的功业,也确实称得上是千古一帝,若以后世人的眼光来品评的话,还可以再加上一点,那就是:他同时也是一个见识宏远、有勇有谋的军事家、思想家、战略家、政治家。

    总管太宗的一生,他初出茅庐,第一次在显贵的视线中出现,是在公元615年,隋炀帝被围雁门,年仅16岁的太宗应募救援隋天子。当时之情形是突厥十万骑兵压境,围困隋炀帝的是其铁骑中的精锐。面对敌众我寡形势,援兵总司令云定兴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对这场救援战,他心里是没有底的。小小年纪的太宗在仔细分析敌情后,献计云定兴,称:“始毕可汗举国之师,敢围天子,必以国家仓卒无援。我军张容,令十里幡旗相续,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云集,望尘而遁矣。不然,彼众我寡,悉军来战,必不能支焉。”很显然,太宗当时对敌我情况分析是相当精准的,用其计,云定兴果然解了雁门之围。

    杜睿倒是觉得,太宗这招与诸葛亮的运兵战略有雷同之处。在冷兵器时代,这种“空城计”既需要头脑异常清醒,对敌方和己方的实力判断正确,也需要大气魄,有心理上的绝对优势,不然战争最后的结局就会要改写,但是历史证明太宗的决策是正确的。。


()免费电子书下载
    太宗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在青年时代就显露出了自己的“宿志”,拿后世的话来说,太宗小小年纪就有做国家元首的宏伟志向。

    其父李渊在太原为地方长官,人脉资源很广,他就利用这一局面就广交朋友,礼贤下士,当时的“群盗大侠,仰其名,纷纷投奔于他”。也就是这群豪杰,随同太宗出生入死,协力同心,逐一把隋末的地方割据势力剿灭殆尽。

    可以说,太宗在青年时代,就在为自己将来能做帝王做好了人才储备的铺垫工作,这是有为之君的远见之处。人们常说:得人才者,得天下。环顾当今之世界,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的人才争夺,其长远意义不也是如此吗?

    太宗对于认准了的事情,就会执著地做下去,原则的方面毫不含糊。首发太原起兵后,其父在霍邑受挫,粮尽欲退兵太原。太宗据理力争,认为:既然扛举义旗,目的也在于挽救苍生,现在应该进入咸阳,号令天下,哪有刚刚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半途而废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此刻退兵,响应义旗号召组成的大军就会立即解体。退兵太原,显然是自取灭亡之路。

    太宗的分析入情入理,可是李渊还是不予采纳,下令大军返回太原。此种情况下,太宗推出绝招,洒泪苦谏高祖李渊。李渊行军帐内传入太宗的阵阵惨凄哭声,召问其故,太宗对答:“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

    太宗的话,让李渊醒悟过来,立即撤销了退兵令,决定与宋老生展开决战。结果是反败为胜,斩杀敌军主将宋老生,平定了霍邑城,为唐军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后来平定地方割据势力时,太宗长远见识又一次得到印证。唐建国之初,宋金刚兵锋锐利,连陷许多州县,首都长安受到巨大威胁。这种情况下,李渊与群臣商议,认为:敌人来势凶猛,很难对付,黄河以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