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笛落雨潇潇 >

第11部分

笛落雨潇潇-第11部分

小说: 笛落雨潇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一匹马上是一名中年侍卫。

张勇心下一动:难道这里是南苑猎场?这必是哪位亲王贝勒外出巡猎!

只听那中年侍卫笑道:“主子爷,那太监所说的小木屋就在前头!”说着翻身下马。

那少年亦是跃下马来,此时二人已距这马车不逾数尺。

张太监与吕堂主突然从车中疾蹿而出,那少年面色一变,喝道:“什么人?”

话音未落,吕堂主闪电般扣住了他右臂脉门,同时左手运指如风点了他胁下“璇玑穴”和哑穴。

那中年侍卫方自一呆之间,张太监右掌疾出拍在了他头顶,同时左手抓住他肩膀用力一绞,那侍卫闷哼一声,当即毙命。

吕堂主将那少年挟在胁下飘身纵回,掀开车帏低声笑道:“你有这样一个美人儿陪伴,也不寂寞啦!”说着双臂轻轻一送,将那少年塞入了车中。

车厢之内甚为狭窄,那少年险些一头撞在崔安身上,两人四目交投,都是大吃一惊,那少年竟然便是黄烨!

吕堂主和张太监挟持的竟然是当今的康熙皇帝!

此时吕堂主亦钻入车中,张勇见二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劫持亲王贝勒,惊得目瞪口呆。张太监又是在他肩上重重一拍,沉声道:“掉头!”

马车堪堪走出十余丈,前面隐隐传来人声,似乎又有清兵巡逻。张太监踌躇道:“吕堂主,要不要改道?”

吕堂主冷哼道:“怕什么?莫要说现下事情还未败落,就算是被发现,咱们人已在手,千军万马又何足为惧?”

话音甫落,眼前突然之间精光大盛,一柄寒光闪耀的短剑疾如闪电般迎面刺来,剑尖微颤,胸前数处要穴尽在剑光笼罩之下。

吕堂主终究是武林高手,在如此狭仄的车厢之中陡遇杀招,仍是处惊不乱,十指成钩疾抓而出,竟要凭空手入白刃的功夫夺下这柄短剑!

没料到指到中途,突听“砰”地一声大响,马车后壁陡然向后打开,原来这后壁也是两扇车门!

吕堂主一怔之下这才看清出剑之人正是方才被点中穴道的美貌少女!

就在他一怔之间,崔安已一把捞过那少年向后倒掠而出。

张太监听得车中有变,正待回头,蓦地里一柄单刀挟着劲风斜削而至,张太监反应甚快,右掌在车辕上一拍,身子斜斜蹿起,只见眼前人影晃动,那赶车之人手持一柄单刀赶到车后,单刀一竖,与那少女并肩而立。

吕堂主跃下马车,上下打量崔安几眼,阴恻恻地笑道:“我倒走了眼,没看出姑娘也是武林同道,还没请教姑娘尊姓大名?”

崔安微笑道:“我是江湖中的无名小卒,名字即便说了只怕吕堂主也不知道,不说也罢。”

吕堂主盯着被崔安护在身后的少年,冷笑道:“姑娘若是将这人还给我,咱们今天便一拍两散。倘若一意孤行,莫怪吕某手下无情!”

崔安嫣然一笑,道:“吕堂主的功夫自然是高明的,我可不是对手,但这人我却是非救不可!”说着探手衣袋,只见金光一闪,手中已多了一只金光闪闪的圆筒。

吕堂主心下一凛,这才想起圆筒已不在手中!

第29章 紫禁城

9点!海红裳前来报到!今晚还有一次更新,敬请关注!

崔安悠然道:“你们两个只要再上前一步,可就都没命了!”

吕张二人都是脸色一变。

张太监冷冷地道:“你又不知那筒中究竟有什么,怎能确定小筒有这般大的威力?”

崔安微笑道:“好,你来试试。”将筒口徐徐移动,指向张太监。

张太监额上冷汗津津,身子登时僵住,一步也不敢踏出。

这圆筒中是毒龙堂的剧毒汁液,喷到身上当即肉腐见骨,他胆子再大,也不愿用自家性命冒险。

崔安悠然道:“二位要干的事如此凶险,这小筒若无极大威力,吕堂主又何必巴巴地带在身边?我就算是不知筒中究竟是何物,但这个道理总是懂的。”

吕堂主面色阴沉,森然道:“姑娘究竟是哪一派门下?何以能解开在下的独门点穴手法?”

崔安淡淡地道:“吕堂主点穴手法自然是极高明的,但若是出指之际生怕伤及对方,仅使出一成功力,那就算是用天下最普通的解穴手法也能轻易解开穴道。”

吕堂主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想要扑上前去却又忌惮崔安手中的圆筒,此时忽听身后不远处有人大声道:“前面是什么人?”

张勇忙大声叫道:“这里有刺客!”吕张二人相视一眼,一齐飘身而起,片刻间已消失在树林之中。

崔安直到此时,一直悬在半空的心方才放下。只听四下里步声杂乱,十数名侍卫突然自树丛中一跃而出,为首一人大喝道:“都给我拿下了!”

崔安身后的那名青年人缓步走出,冷冷地道:“你们这班奴才护驾不力也就罢了,怎么连救驾的人也不分青红皂白要捉?”话音不高,却已是隐含怒意。

众侍卫大惊之下急忙还刀入鞘,一齐上前跪倒叩头道:“皇上吉祥!奴才等罪该万死!”

*************

日暮,北京城。

在大队衣甲鲜明的清兵的前呼后拥之中,康熙皇帝的金漆盘龙大轿缓缓进了北京城。路途所经之处,百姓们跪伏在道路两侧,对皇上的圣驾只敢偷偷瞧上一两眼。

距康熙的大轿不远,一顶青布小轿亦随着队伍缓缓前行。

崔安将轿帘轻轻掀开一角,只见巍峨庄严的紫禁城已然遥遥在望。高大威严的城墙遮住了她的视线,唯一可见的只是那明黄色的琉璃瓦在落日余晖之中射出的灿灿金光。

她忽然叹了口气:难道这就是京城?难道这就是皇宫?

黄烨……康熙的样子倒是比三年前老成了许多,他……虽然对我很和善,又免了我的叩拜之礼,可是……他终究是当今的皇上。

想到此处,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噤,自从记事以来,纵然身世再坎坷,纵然连接历经生死关头,她也从未像现在这般感觉无力。

青布小轿一步步前行,崔安彷佛觉得自己正一步步迈向莫测的命运,而在那落日余晖中的愈来愈近的紫禁城,就彷佛是一只张大了嘴等待吞噬自己的巨兽。

可若不随康熙入宫,今后又有何处可去?

崔安双拳紧握,抑制住自己想要冲出小轿一逃了之的冲动,自从一个多月前逃下武当山之后,她便清清楚楚地知道:凭自己现在的武功,根本无力逃脱师父绿林令的追杀,天下虽大,已无自己的容身之处!

正自凝神思量之间,忽觉小轿轻轻一顿停了下来,一人在轿前低声道:“姑娘请下轿。”紧接着有人轻轻掀开轿帘。

此时已是暮色四合,小轿所停之处像是一条长长的通道,两侧俱是高高的院墙,前面影影绰绰有数名侍卫立在一个小门外,门上虽挂着两盏灯笼,但仍瞧不清门楣上写着什么字。

轿前那侍卫一见崔安下轿,当即趋前带路。崔安此时已换成了宫女装束,足下踏了满族妇女所穿的“花盆底”,走路深一脚浅一脚的甚不习惯。

那侍卫倒也有耐心,只是在前面缓缓而行。一片黑暗之中,只听到崔安“喀喀喀”的脚步声。

如此曲曲折折行了有一盏茶时分,迎面又几人提着灯笼匆匆奔至,低声道:“快!皇上方才又在催呢!”听声口像是几名太监。

那侍卫瞧瞧崔安,正要答话,突听左首一阵“喀喀喀”的步声传来,几盏宫灯从不远处迤逦而来,依稀可辨是几名衣饰华丽的贵妇。

只听一名老妇的声音道:“前面是谁啊?”说话间一行人又走近了不少。

几名太监急忙退到两边跪倒道:“奴才们给太皇太后、皇后请安!”

崔安万未料到刚一入宫便撞见了太皇太后和皇后,只得随众一道行礼:“太皇太后、皇后吉祥!”这皇宫中问安的礼节本是康熙刚刚让人教她的,崔安记心甚好,此时依样葫芦,倒也不差分毫。

只听太皇太后道:“皇上在乾清宫?”

一名太监恭恭敬敬地道:“启禀太皇太后,皇上适才在乾清宫批阅奏折,奴才们出来时,皇上正在更衣,说是要去给太皇太后问安。”

太皇太后点点头,又道:“你们不好生服侍皇上,到这里做什么?”

那太监道:“这是新近分到乾清宫当值的宫女。奴才们正要领她过去服侍皇上。”

太皇太后上下打量崔安几眼道:“好生服侍万岁爷,若出了差错,我先拿你们几个是问!”众人齐声答应,各自起身,随着太皇太后一行人向乾清宫而去。

刚刚走到乾清门,就见康熙已疾步迎来,躬身道:“天已这么晚了,皇祖母又何必亲自来呢?孙儿正要过去给皇祖母请安。”说着请下安去。余下众人亦纷纷给康熙请安。

第30章 画里玉人来

(今晚第二更,明晚9点准时更新后续章节,敬请关注!)

太皇太后道:“皇帝起身罢,听说南苑闹刺客了,可有这回事?”

康熙笑道:“皇祖母听谁说的?不过是两个太监偷了银子打架,被侍卫们拿住了,哪来的什么刺客?”

太皇太后一怔,随即笑道:“这我就放心了,皇帝进了晚膳没有?”

旁边一名太监忙道:“万岁爷进了两碗粳米粥,三个春卷,进得香!”

太皇太后点点头道:“天不早了,皇帝早点歇下吧。明个十五还要早朝呢!”

康熙笑道:“孙儿有几日没见到皇祖母了,何不到屋里坐坐呢?”太皇太后摇摇头,道:“皇帝这些天在南苑行猎,身子疲惫,自然要好生歇着,我这就回去了。”

康熙见一行人逐渐走远,这才对崔安悄悄做了个手势,转身回宫。

天色微明,北京城仍在晨雾中沉睡。

乾清宫内,康熙已经衣履整齐,守在门外的太监见诸事齐备,大声道:“万岁爷起驾了!”

康熙缓步而出,登上了早已备好的御辇,回头朝自己内室对面的昭仁殿望了望,屋内却还没有丝毫动静。

他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一挥手,旁边的太监高声道:“起驾!”

昭仁殿内室中,崔安拥被而坐,耳边听着那一声声“万岁爷起驾了!”的呼喝,只觉得这一切彷佛便是一场梦。

便在此时,忽听窗外有两名宫女在低低说话,其中一个道:“你说昨晚来的那个人像谁?”

另一人道:“我瞧倒像是万岁爷每日都会瞧上半天的那幅画像,只是那画像上的姑娘腰里挂着一把剑,穿的衣服也不一样。”

先一人笑道:“我说你是木头脑袋,你还不服气。没瞧见万岁爷昨晚喜成那个样子?还吩咐图总管派人去查什么事。”

后一人道:“我只是奇怪,既这么着,万岁爷为什么不和她……?”话还未说完,先一人低声笑道:“你这烂了嘴的,这种话也说得出?”吃吃的笑声中,两人似是逐渐走远。

崔安一怔之下,这才明白两人方才的言外之意,一时间不由双颊发烧,一颗心亦是怦怦乱跳。

当下轻轻着好衣衫,将短剑压在枕下,来到康熙的内室之中。乾清宫内值守的太监宫女事先有了康熙的吩咐,一见她进来,都悄无声息地各自退出。

崔安昨晚未在康熙内室多耽,此刻方有机会将室内细细审视,却见墙壁上倒是挂了几轴画卷,可没有一幅画有人物。

她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定是这两个宫女信口胡猜,那日在五台山下不过匆匆一面,他又怎会有我的画像了?

正自想间,忽见御榻一侧靠墙的大景泰蓝花瓶中微微露出一段画轴,上前抽出打开一瞧,只觉得如被雷击一般心下大震,怔在当地作声不得。

这画是正是一幅工笔人物,画上少女美腰悬长剑,衣袂飘飘迎风而立,目流盼巧笑嫣然,活脱脱便是自己的影子!

康熙坐在太和殿的御座上,望着阶下朝拜的群臣,脑中却不时闪过崔安的身影。

他的唇边不经意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五台山一别之后,居然还有机会与崔安相见!他原本以为她早已和那日同行的英俊青年永结鸳盟了,谁料到她竟然……

他忽然明白了父皇为何甘愿舍下皇位出家,但他相信自己的人生与父皇是完全不同的。

康熙唇边的笑意更浓了,他既能剪除鳌拜奸党,重新夺回大清权柄,万里江山尽在手中,天下还有什么不能得到?

他甚至已将崔安的到来看做是自己亲征以来的第二大快事。

他知道对崔安绝不能和宫中的妃嫔一般看待,但这岂非也正是最令他迷恋之处?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崔安的心。

在太和殿早朝之后,他按例还要移驾乾清门听政,这是他自十四岁亲政以来定下的规矩。

今天,他却决定为崔安破一次例。

御辇刚刚抬到乾清门,康熙便吩咐停下。才走出几步,忽听一阵“喀喀喀”的步声自背后传来,紧接着一个女子清清脆脆地道:“万岁爷吉祥!”

康熙一阵惊喜,急忙转过身去,一声“崔安”几乎脱口而出。但就在这一转身之间,却已看清行礼的是惠妃纳拉氏。

惠妃是后宫中最得宠的妃子,她无论是相貌身材乃至嗓音都与崔安有几分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她生性温柔端淑,缺少了崔安的灵秀之气。

惠妃立起身来,笑道:“万岁爷今儿个早朝下得好早。”康熙摆摆手道:“你先回去罢,朕还有事。”说着转身而去。

惠妃望着康熙的背影,怔在当地:难道自己说错了什么惹皇上生气了?可平日在这里迎候时,皇上都是高兴得紧啊?难道皇上新近又宠幸了哪位妃嫔?

一个月后,清晨,乾清宫外。

康熙一早便起驾乾清门听政,崔安独自立在回廊之下,凝视着天际的朝霞,又想起了昨日御前侍卫总管图海呈上的奏报。

拜月教在各地大肆设立分坛招收百姓入教,倘若有人拒绝入教,他们便暗中加害,表明上却假托是“神怪降灾”,四下里百姓见了“神迹”都争先恐后入教。

而拜月教行事隐秘,似乎与吴三桂暗中勾结,目前拜月教势力在北方数省已然大极,倘若意图不轨,当真是不可不防。

崔安叹了口气:虽然康熙已将拜月教当做大事,可用这些清兵士卒,又怎能对付得了这许多拜月教的江湖高手?

第31章 皇后驾到

(今晚第一更,比预计出的稍晚,抱歉,对不起大家。稍后第二更送上!)

便在此时,忽听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一名太监高声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