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地仙演义未完 >

第113部分

地仙演义未完-第113部分

小说: 地仙演义未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74章 佛道因果惊失色 父女重逢慰宽心

    却说阐教众仙刚刚安定下来,燃灯道人突然脸色大变,惊呼一声道:“不好!”

    惧留孙等从未见燃灯道人如此失态,心中震惊,却不知生了何事,连忙向其询问。

    燃灯道人说道:“今日阵前。西方教五位道友丧命,我等却是欠下了他们因果”。剧变生时,他正与玄松道人争胜,后来不敌对方法宝犀利,主动撤退,但心中并不服输,一直有执念萦绕。紧跟着截教诸仙现身,他又上前应酬,忙忙碌碌,因此一直心神不宁,未曾细想。

    直到如今静下心来,徒然想起这层关节,这才脸色大变。

    他此语一出,惧留孙等都是心思通灵之辈,想起此中种种,顿时也变了脸色,皆在心底暗暗思忖小一时默然。

    广成子在后方陪同轩辕氏,却有些不解,问道:“那五个道友乃是丧生于地仙法宝之下,与我玉虚宫却又有何关联?”

    燃灯道人说道:“你有所不知。当时乃是那土灵圣母以法宝偷袭惧留孙,被迦叶佛现。他以身相代,不料对那法宝的威力估计不足。因此丧生。此后 婆尸佛、尸弃佛等四位,亦是因此牵连而死。故此事虽是地仙所为,但我等受其恩惠。岂不是也要还西方教因果?”

    广成子听了也不由失色道:“想那西方五位道友,都是接引圣人的亲传弟子,在西方教中地位尊崇口此番次东来,却为我等而丧生,这个因暴,确实难以完结了”。

    一时间众仙默然,皆暗暗推算,思量对策。

    却不知道玉小虚宫中的元始天尊,查知此事,也正在暗暗气恼。他身为圣人,事后掐指一算,哪里还算不出其中的关节,当然明白此乃接引道人之计。但明明吃亏,却到底是受了恩惠,还不得不承西方教这份恩情,郁闷也只能藏在心中。当真是吃了一个哑巴亏,偏偏作声不得。

    转而又想到通天教主,早不出手晚不出手,偏偏在因果已结、大局已定的时候出手。显威风,占便宜,真是奸猾之极。但元始天尊明明知晓通天教主大占便宜,要阐教也这么做,却是万万不能。他对门下出身极为看重,绝对无法像通天教主一样兼收并纳、有教无类,因此明明知道通天教主用意,眼看截教就耍大肆扩张实力,也只是隔岸观火,无可奈何。

    原想轩辕氏取代神农氏,既顺天应命。又有太清圣人和任人皇伏羲的支持,应当是顺顺利利。众弟子在此战中积累外功,也是轻而易举。因此出手之时,未曾仔细思量。哪里知道一时大意,有失算计,一步失措,步步皆输,居然吃了西方教的大亏,受了截教的排挤。

    但此时大局已定,出手已晚,这些因果,也只有留到以后慢慢再

    。

    元始天尊在玉虚宫中烦恼,一时却不曾想到玉小虚宫此次所吃的亏,还并不止此。

    轩辕氏军中,燃灯道人思忖片刻。便有了计策,问众仙道:“西方教五个道友所遗的舍利子与法宝何在?”他当时正在紫金钵盂之中与玄松道人激斗,并未注意,是以有此一问。

    慈航道人说道:“老师可是想将舍利子和法宝送还西方?”

    燃灯道人说道:“于情于理,都该如此,也是还了部分因果”。他们皆不知道接引道人已经将五佛灵识渡回西方再造法身,否则当不至于如此紧张。

    慈航道人说道:“可是那法宝与舍利子都被地仙收走,并不在我等手中。”

    燃灯道人眉头一皱,旋即展开,说道:“不妨事。先前与土灵圣母交战,我等也曾截获她一件法宝,乃是先天灵宝。神妙非凡,非一般法宝可比。明日我便此宝换取西方教五个道友的法宝和舍利子,想来玄松道人也不会为难

    便向惧留孙要了土灵圣母的戍己元尘幡,等待明日阵前换宝。

    却说炎帝军中,热闹非凡,炎帝与巫族脑,和众位地仙齐聚一堂,商谈战事。    此战虽说是败,但最终妖王俯。妖族士气丧尽,无心再战,称胜也不为过。但若说胜,又有刑天、夸峨战死,相柳生死不知,大巫只剩雨师、风伯两位硕果仅存,巫族以下死伤无数,实在惨烈。有念极此。两位大巫当真是悲喜交加,不可言表。

    又有玄竹道人脱劫归来,向几位同门说了此行遭遇。玄松道人等听她说起那金翅大鹏鸟的神通,都有些诧异,不料妖王之中,有此高手,只怕并不简单。

    他们都没有经明劫大战,没有见识讨井天五行风凰的神沥,是故看原公乃洞大鹏鸟的来历。

    玄竹道人又说了遭遇准提道人后的种种,众仙听说连镇元子都亲自出手,对于准提道人神通,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吃惊之余,都恭喜她能顺利归来。

    玄竹道人感叹一声,朝玄素道人说道:“若不是师姐送我的那只金蝉。此次只怕万万不能顺利脱身。只可惜那金蝉忠心护主,流落西方言下多有唏嘘之意。

    玄素道人安慰她道:“那金蝉流落西方,也是命数,自有他的一番际遇。准提道人也是有道之士,必不会亏待于他。师妹倒是不必忧心!”

    玄竹道人对她说道:“师姐。我看诸位同门,都想寻一坐骑,独师姐并无此意,不知何故?”

    玄素道人洒然一笑道:“你们有所不知。我葫芦中所养的十二元盅,将臻大成,届时可大可各有神通,皆可为坐骑。飞天遁地,一瞬千里,不过等闲事耳!又何必再在妖族之中寻找?”

    玄竹道人说道:“原来如此”。

    玄素道人转而说道:“不过若有眼缘,抓去看守洞府,也是好的。我那葫芦之中,便禁锢了一条腾蛇,留待回去之后,慢慢调教。”

    她们在这边私语,那边玄穹道人离座而起,与炎帝道:“最后大战将临,事关重大。然为主帅者。一动念间,关乎千万生死,不可不慎。当先摒除杂念,才能扫除尘霾,明见万里。贫道恐陛下不能清心宁神。特来先为陛下解开一个心结!”

    他这一说,众仙都注目于他,等他下文。

    炎帝也诧异道:“不知是何心结?

    玄穹道人说道:“陛下大战数场。死伤无数,莫非忘了此战起因?”

    炎帝回道:“此战一是妖巫恩怨。二是为人主之争。我如何能忘?”    玄穹道人摇头道:“妖巫恩怨。人主之争,贫道只能尽一己之真,如何敢说  “解开”之语?”

    炎帝突然想到了什么,惊道:“开战之初,实为小女身丧之故。道友此言,莫非是有小女消息?”

    为人父者,岂有不爱子女之理?炎帝两位女儿无辜遭劫,心中的悲痛与愤怒,实为最甚。只是事关大局,不得不压抑情绪,做出牺牲。实际上对于女儿,一直有愧于心。如今乍听玄穹道人所言,往这方面一想。却不得不又喜又惊。

    玄穹道人微微笑道:“正是如此!陛下小女女娃,戏水于东海,实为东海龙王教广所害。不过她与贫道有缘,在愚公移山之时,曾求贫道移山之术。贫道当时见她面相晦涩。恐有劫难,欲收她为徒,留在清虚洞修行,遭她拒绝,便赐她一道符篆。危难之时,可保她元神。她溺水之后,元神未散,化为精卫,因心恨东海,成为执念,故日日衔木石以填之。”

    说罢拿出碧玉葫芦,在葫芦上轻拍一掌,喝道:“精卫,还不出来?”

    果然一只大鸟飞出,其状如乌,文白喙而赤足,懵懵懂懂,见众仙环伺,也不害怕,抓起一跟木柱,便要往东海飞去。

    玄穹道人喝道:“咄!还不醒来?”复用手一指,一道清气射入精卫后脑,精卫便化为一咋。女子,正是炎帝之女女娃。

    父女相见,如真如幻,便以炎帝修为,也不由得心旌摇动,双眼泪湿。女娃恢复本性,明白往来种种,再见父亲,更是感慨万千,不由扑到炎帝怀中,泪如雨下。

    待父女情绪平息,玄穹道人对炎帝说道:“女娃并无肉身,其元神一直被贫道以秘法封住,故能以精卫现世。如今既然已经解开封印。便不能久曝于外,否则元神消散,神仙难救。以贫道法力,也只能维持三个时辰,便要将其收回葫芦之中修养。”

    炎帝施礼道:“多谢道友保得小女一命!”又命女娃大礼相谢。

    玄穹道人笑道:“不忙!不忙!贫道还有一不情之请,听完之后,再拜不迟!”

    炎帝说道:“道友只管说来!”

    宴穹道人说道:“令女与贫道有缘,贫道意欲收为弟子,带往王屋山修行,还望陛下肯!”

    炎帝大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玄穹道人笑道:“陛下舍得便好!”又问女娃道:“你如今可愿意否?”

    女娃哪里还不愿意,便当着炎帝与众仙,行了拜师之礼。。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 心。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75章 先将一宝归原主 再约三战定输赢

    穹道人对女娃说道!“你既入我门下,此战!后,瞪世吼法你前往东海,了结因果。尔后再去万寿山,请师尊赐你先天道体。”

    又对炎帝说道:“只是女娃之名,与娼皇宫圣人相冲,有些不妥。精卫勇敢网毅,矢志不渝,我甚喜之。不如日后改名精卫,陛下以为如何?”

    炎帝说道:“道友所言甚是!”

    此事既已议定,玄松道人等都来恭喜,精卫又依次拜见了师伯、师叔、师姐,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炎帝见此小女不但无恙,还因祸得福,得拜名师,心中也是欢喜无限。转而不由得想起另一女瑶姬,不由微微叹息了一声。

    玄松道人上前说道:“师弟为陛下解开心结,本是好事,奈何不竟全功,还留有些尾作甚!”

    玄穹道人便笑道:“正要见师兄**!”

    玄松道人也不推辞,说道:“取一盆水来!”

    玄玉道人便用净水钵盂,乘了一盆清水。

    只见玄松道人微微闭目做法,用手在水面划了一圈。所画之处,犹如一面镜子,里面也有山有水,有人有兽,都各自显出形来。

    玄松道人对炎帝说道:“陛下请看!”

    炎帝朝镜中看去,只见一个幼童。黄垂磐,正在与人玩耍。眉眼长相,异卓熟悉,却不是瑶姬。还是哪个?

    炎帝惊道:“这莫非就是小女瑶姬?”

    玄松道人答道:“正是!令女已然转世为人,这便是她的再世之身!”

    彼时六道轮回,尚还简略。不能消除前世记忆,斩断前世因果。因此瑶姬虽是再世之身,仍可算是炎帝之女。

    炎帝见爱女在前,一时激动不能自已,捧着净水钵盂,良久不愿放手。

    突然又有一个男童,从远处跑来,状似瑶姬之兄,与其玩乐。炎帝乍一见那个小童面貌,不由惊一大跳,竟然比看到瑶姬还要吃惊,忍不住手一抖,水中波纹泛起,镜中之画便渐瓣扭曲,最终消失不见。

    盖因那童子面相,贵不可言。更胜人间至尊。而其眼中光华湛然,眉宇间紫气萦绕,福泽深厚之极,分明又是有道仙真的转世之身。

    炎帝向玄松道人望去,玄松道人摆手笑道:“陛下休要问我,天机不可泄露!”

    炎帝怔怔半响,似有所悟,转却又叹道:“命数虽贵,未必是福!”这却是他的切身体会,地位越尊贵,责任也越大,越要隐忍牺牲许多。否则,以他的修为,保护二女。总是绰绰有余。    玄松道人说道:“陛下执着了!人有生死,木有枯荣,缘分也有尽时。若都是生生世世,因果纠缠。哪里还有尽头?岂不人人烦恼之极!贫道为陛下施法,是为陛下解开心结,却不是种下心结。陛下日后也是修道之人,切勿堕入了魔障。”他这一肃容说话,其中不无指点之意。

    炎帝被玄松道人点醒,忙施礼道:“受教了!”

    玄松道人说道:“既然如此。想必陛下心结已经解开,却对此战又有何看法?”

    炎帝略一思索道:“若说人主之争,我掌管人族已久,本待传位轩辕氏,固不当以战而定、杀戮生灵。因此是胜是负,并无关碍。”

    玄松道人又问道:“然则妖巫恩怨,又当如何?”

    炎帝叹了一口气,说道:“妖巫之间,虽然恩怨甚深,但历次大战。各有损伤,哪里又有输赢?就如此战。几个大巫固然战损,妖族损伤,也着实不怕只怕妖族实力仍然强盛,若定要挟势来攻,我与巫族却是不能不战。

    是故我率巫族作战,非为争霸。非为恩怨,却为自保而战!”

    玄松道人又问雨师与风伯道:“两位道友以为如何?”

    雨、风伯都道:“诚如陛下所言!”

    玄松道人道:“诸位既然如此做想,贫道就放心了。人族大兴,乃是大势所趋,妖族岂能一枝独秀。称霸洪荒?我料下一战中,便有解决之道。”

    炎帝欣然说道:“若是如此,洪荒却又可清净数千年了。”

    一夜无话,次日辰时,炎帝与轩辕氏在阵前相见,商谈战事。玉虚宫诸仙、碧游宫诸仙和玄松道人等诸位地仙尽皆在场。

    双方寒暄已过,轩辕氏仍对炎帝执臣下之礼,谢罪道:“此战我约束不力。有违百里之约,致增杀戮无数,请陛下降罪!”

    英招小计蒙也在旁边,听了轩辕氏之语,双眉一轩,就待说话,但看了看阐、截二教众仙安之若素,又只好闭口不言。

    心是以往,妖族顾盼自雄,断断不会眼看轩辕氏在炎帝面啸低下,堕了妖族脸面。只是此时已不同往昔。群仙环伺,各教相争,再强自出头。不但得罪炎帝和轩辕氏,且易与各教交恶,非明耸之举。

    炎帝和颜对轩辕氏说道:“此非你一人之过,不必过于负疚。此前你我曾约:三战而定胜负。如今两战已过,彼此各有一胜一败,最终结论,便在第三战。你等有何计较,尽管说来参详。”

    轩辕氏施礼道:“听凭陛下吩咐!”

    炎帝正要说话,燃灯道人抢先一步,上前说道:“且慢!贫道仍有一事,想先与玄松道友打个商量!”

    玄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