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地仙演义未完 >

第118部分

地仙演义未完-第118部分

小说: 地仙演义未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被镇元子困在地书之中,一身神通施展不得,有如凡鸟。如今甫得自由,哪里还不知机?连忙双翅一展,就向外面逃去。

    镇元子见那孔雀想要逃走,喝道:“往哪里走?”将拂尘拿起。往孔雀拂来

    孔雀见状,重施故技,拿五色光华朝拂尘刷来,却哪里刷得了镇元子的拂尘?只觉得尾羽一空。五色神光,已然被镇元子的拂尘拂去。

    孔雀失了至宝,心中大骇,知道这道人招惹不得,顿时连五色神光也顾不得要了。转身落荒而逃。

    镇元子也不阻挡,只遥遥喝道:“千年之后,再来取五行神光。若还不尊天道。滥杀无辜,不但神光不保,还要小心性命!”

    那孔雀也不知道听没听进耳去,一溜烟远远逃了。他此次暂时失了先天五行神光,反而如同脱离了一幅枷锁,此后很快就化出人形修炼道法神通,却也不知道是祸是福!

    众弟子再定睛一看,只见那被镇元子打落的先天五行神光,化作五根尾羽。落在地上。

    镇元子乃说道:“这先天五行神光。多有神妙,可比先天至宝。为师先按五行,将这五行神光分给你等参悟,百年之后,尔等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之间自行交换,待到千年之后,再物归原主。”说罢,将木行尾羽给了玄松,将水行尾羽给了玄竹,将金行尾羽给了玄玉,将火行尾羽给了玄云。将土行尾羽给了玄昊。

    众弟子自然遵命。口肥…8。酬渔书吧不样的体脸!

第182章 问老君元始讨功德 还因果玉鼎得玄功

    丹教弟子。回了玉虚宫中,示始天尊与其言道!”此次巾刚节。战果不佳,究其原因,乃是为师失察。少了算计,非是尔等之过。料不到他二教一派,堂堂圣人,都是如此奸猾!不过诸位弟子皆平安归来,也是可喜!”

    广成子众仙皆道:“多谢师尊宽宵”。

    元始天尊见燃灯道人脸色灰败,垂头丧气,说道:“燃灯道友,不必如此。你虽失了本命火元,但大道千条,条条通达,总有机缘。我今便赐你一宝,你若能寻得机缘。照样可以成就大道!”

    燃灯道人闻言大喜,问道:“不知是何法宝,如此神妙?”

    元始天尊便拿出一宝,乃是一把尺子,与其说道:“此宝名曰乾坤尺。乃是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天地之间多余的轻清、重浊之气凝结所化,只是还未完全,不足以成就世界。若你日后有缘,遇到此先天二气形成的法宝,将其摄取融合,彻底化开世界,便是大功告成。到时候天上地下,任你遨游,又何愁不能证得大道!”

    燃灯道人听得双眼精光大盛。欢喜难禁。

    他如今已然是大罗金仙的修为,再进一步,便入混元,到时候就连圣人,也不能轻易拿他奈何。

    只是从大罗金仙到混元之境。虽只一步之遥,却有天地之远。只有跨过了这一步,才算站到了洪荒顶尖的阶层,真正有了执子之力。否则。在圣人眼中,终究还是蝼蚁。生死都在掌中。

    但是这区区一步,看似容易,却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步,若无机缘,便有无数元会之功,也未必跨得过去。洪荒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强者止步于此,还未尽功,便遭劫陨落!

    燃灯道人失了本命灵光,也就是失了根基,根基衰弱,气运、福缘便随之涨消。因此燃灯道人最怕的。便是从此苦难重重,劳心劳力,反而堕入劫中,自身难保。

    如今有了这乾坤尺,若是能化开其中的世界,便真正有了安身立命之本。到时若是圣人出手,身后有元始天尊作为倚仗,想必无虞。圣人以下,却是不用畏惧,总能保的自身安危。

    去掉了这重顾虑,日后修道之途,自然通畅不少。至于先天轻清、重浊之气。以洪荒之大,只要用心,总能寻得。

    是故燃灯道人接过元始天尊的乾坤尺,心中忧虑尽去,又恢复了往日逍遥姿态。众仙见了,也不由有些佩服!

    元始天尊又赐了众仙雌雄剑等几样法宝。以为安慰。众仙皆转忧为喜。

    元始天尊又叹道:“西方五佛殒命,我等确实欠了彼等因果”。

    燃灯道人说道:“老师,我已将其法宝、舍利子取回,如何处置。请老师示下!”

    元始天尊说道:“此事你做得甚好。能够物归原主,总是还了部分因果。只是若行此事,总须往西方走一遭,尔等何人愿往?”

    广成子等众仙纷纷请命,元始天尊说道:“尔等本已因果料缠,还是暂时脱身事外为好。”遂命座下弟子玉鼎真人,前往西方,送还法宝

    临行之时,元始天尊嘱咐道:“此去乃是还他因果。切记去回。休要误事”。玉鼎真人一一应下。

    此时文殊广法天尊问道:“师尊,不知那飞熊如何处置?”

    元始天尊说道:“那飞熊助兴轩辕。总算有些功德,能够进我止 门。也是有缘。不过他到底出身异类。先天受限,难闻大道。便先助其转世,获取人身,累积功德。若是日后有缘,总能再投我阐教门下!”

    飞天神君命运,遂就此定下。    元始天尊遣散了众弟子,暗道:“此战阐截二教,皆助轩辕氏,却让截教投机钻营,独得大功。如此一来。置我阐教于何地?大师兄掌人教,不能不闻不问。我须先去大赤天兜率宫,向他请教一番。不论如何,也须分得我阐教部分功德。才合道理于是离了玉虚宫。往大赤天而去。

    却说玉鼎真人来到西方灵山,觐见了西方教主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说明来意,便把银瓶、经卷、金轮、禅杖、念珠并五颗舍利子,送还给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命座下童子接过。与玉鼎真人说道:“此次轩辕伐神农。乃是天命。教中弟子为大义殒身。也是死得其所。贫道不为之悲,反为之喜!西方教与阐教,如同红花白藕,本为一家。道友不远万里。前来赐还遗物,足见其中高义。还望你我二教,日后多多往来才好。”

    准提道人也微微笑道:

    品所言极是!两教**。各有所下弟午多多往来卜水口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日后行走洪荒,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此等好言好语,玉鼎真人自然不好反驳,只好说道:“二位教主所言极是!”

    准提道人问道:“道友以前可曾来我西方极乐世界否?”

    玉鼎真人言道:“尚是次!”

    准提道人说道:“既是次,不如贫道带你四处游玩一番,须知我西方极乐世界,虽不如东土灵秀,但一家一教,多年经营,也有许多东土没有的奇景!”

    玉鼎真人牢记元始天尊之言,回道:“教主美意,贫道心领。然师尊有命,让贫道归去,贫道不敢耽搁!”

    接引道人言道:“既是如此,道友远来是客,又是为我西方教之事而来,总是不可空手而归,让人说我西方教失礼。好在这极乐世界。还有颇多特有之物,为东土所无。道友便带几样回去吧。”

    说罢便吩咐童子:“毒取金、银、琉璃、水晶、醉碟、珊瑚、琥珀七宝来!”

    玉鼎真人连忙阻止道:“贫道只为送还法宝,并无功劳,万万不敢受此大礼。如今旧物归还,再无别事,贫道就此告辞!”

    说罢施礼转身,就待离去。

    准提道人微微一笑,上前道:“贫道与令师,虽然都是紫霄宫中之客,但一直少有机会论道谈玄。道友为其弟子,想必得其真传,眼界定然高明。贫道自悟了一门功法,名曰**玄功,便请道友一观,不足之处,还请多加指点!”

    说罢,也不待玉鼎真人回答。便在他面前现了金身法相,果然神奇。只见一尊金网,高数十丈,有二十四。作出喜、怒、哀、乐、贪、怨、痴、嗔等种种表情。各不相同,微妙之极,看完一遍,仿佛经历了一世轮回,自有领悟于心;又有十八只手,执定了缨猪、伞盖、花贯、鱼肠、金弓、银戟、神杵、宝铿、金瓶等物,一起挥动,各有章法。仿佛已经包含天地之间所有动静、变化之机的精要。

    玉鼎真人本待离去,但见了准提道人金身法相,不觉被其吸引。脚下无论如何也迈不开步子,渐渐沉迷其中。不过片衷,准提道人已将这门道法,从头到尾演练了一遍。

    玉鼎真人这才如梦初醒,暗道:“惭愧!”急急告辞而去。这下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都不阻拦。只在后面微笑。

    却说洪荒之上,轩辕氏继承炎帝治世之功,成为人族共主。他因为生于有熊,有土德之瑞,土色为黄,故称黄帝。

    黄帝治世之初,养**民,不好战伐。又数次向炎帝请教五谷、医药之术。人族经历了伏羲、神农两代,食有谷、居有巢、寒有衣,生活

    乐。

    然彼时混荒百族并存,族群之间。不免相互摩擦,更有盗贼在其中兴风作浪,祸害人族,残杀良民。黄帝防不胜防,顾此失彼,乃叹道:“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消湄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于是决定以战去战,消除隐患。乃制乾坤弓、震天箭,以威天下。又从西昆仑玄女,学习兵法精要。

    从此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于是人族大兴。空前统一,疆域之大,独霸洪荒。百族莫敢侵犯。

    黄帝在位之时,制定历法、术数,制作舟车、冠冕。黄帝以下。贤才汇聚,各得其用,各展其能。其中大挠作甲子,隶作数,风后作阵。伶伦作乐,媒祖制衣,歧伯作药,仓领作字,文明之盛,亘古未有。

    黄帝平定天下,巡视疆域。见人民安居。四方祥瑞,欣喜不已。及至于东海,有神兽白泽至,与黄帝言天地鬼神之事,达于万物之情。并献神鬼图鉴。黄帝乃知天地之大,万类之盛,造化之奇,感叹不已,示之天下。    回都之后,因感人生之有限。天的之无尽,大道之无穷,乃思慕仙道之术。

    或有告之曰:“阐教仙师广成子在崆峒石室之中,陛下何不前往求之!”

    黄帝闻言,乃率数百随从而住。问广成子至道之要,广成子闭目不答。

    黄帝乃悟,回去后,三月自省。不理政事,再去问广成子,广成子道:“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传授黄帝自然经一卷。,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 已 ,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183章问大道黄帝成正果求功德当扈进谗言

    吾黄帝边治理人族。整理治世、兵法心得,边修巫,“多次问道于广成子。又追炎帝往事。也曾到玄德洞向玄松道人求教。到得晚年,有《黄帝阴符经》传世,论述兵法精髓、养生要旨。

    于是阐教广成子的帝师之名。在洪荒传播开来。随着黄帝治世之功德,阐教大道,亦广为人族所知。也为洪荒大道正宗,威望之高,几可与截教分庭抗礼。

    黄帝见自己功德即将圆满,又将人族共主之大位,传与其孙,乃是昌意之子,名为高阳氏颌顾。

    一日,黄帝于荆山铸鼎,鼎既成,有黄龙迎之,黄帝乃骑龙而去。

    至此三皇归位,隐居火云宫清修。进军无上大道。只要人族不灭。三皇功德不泯,便受天道护估,无灾无劫,不沾因果。如此假以时日,自然证得混元。

    三皇之中,又有天、地、人皇之说,乃因伏羲兴于天,称天皇,神农起于地,称地皇,轩辕作于人。称人皇。然三皇之后,有第四皇否?人教圣人无言,洪荒莫知之也!

    时光苕再,岁月如飞。

    却说颌的治世数十草,功业未建。唯恐不能上追三皇,日夜忧虑,愁眉不展。

    其时有一妖仙,名为当扈,昔日曾经追随黄帝,乃与颌殒言道:“西南之地,有一族,名为九黎巫族,不敬天地,不拜神明,不事生产。不从教化。陛下治平天下,无有悖逆,皆从人教。巫族既顽劣不化。何不征之?”

    其时经轩辕治世,历时良久。天下承平,妖巫旧事,渐渐为人所淡忘。

    但当扈提及此事,却不是淡忘旧事,乃是旧怨使然。炎帝时期,当扈跟随黄鸟,与十巫为夺灵山,相互争战,最后引妖巫大战,乃是罪魁祸之一。只是后来黄帝论功定罪。为了顾全妖族脸面,只惩恶黄鸟,不论其余。因此当扈未受波及,后来反而跟随黄帝治天下。立了一些功德。

    但是妖巫旧怨,根深蒂固,当扈又是当事者,岂能淡忘?因此见至机会。便向颌顾进了谗言。

    只是颌顾也非无智之辈,拒绝道:“巫族乃是远古大族,先皇在位之时,削平天下,尚未曾动巫族分毫。如今四海承平。洪荒清净,岂可擅动刀兵?”

    当扈道:“先帝在位时,因有炎帝守护巫族,故未征之。如今时移世易,大不相同,巫族却仍然顽固不化,不顺天时,不尊人教,只拜祖巫,岂可相容?若是西、南之民皆效法其事,陛下治世大业,只怕不仅无功,还有被蚕食之危”。

    颗殒听她先前之言,本还不以为然,待听到最后一句,终于悚然动容。

    他思量片刻,叹道:“你言之有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巫族之事,却是不可不防。”

    乃召群臣苍舒、大临、庭坚、仲容、叔达等议之,说道:“西南巫族,不尊人道,以巫教盅惑生民。我继黄帝大业,治理天下,教化万方。不可置之不理。然承平之日。妄动刀兵不祥,尔等有何主意,尽管说来”。

    苍舒乃是黄帝时老臣,说道:“巫族乃上古之族,实力强大,自有传承。陛下若欲使其改信人教,此实难为之事,窃以为不可取!”

    仲容反驳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我人族已匡平天下,独霸洪荒,正该锐意进取,岂能沾沾自喜。裹足不前。况且卧榻之旁,尚容猛兽酣睡乎?”

    颗殒止其争执,断然道:“若要我视如不见,是枉为人皇也!”众臣乃知其意,因此不再争执。

    叔达言道:“我闻巫族之主。是一女子,名曰九凤,尚未婚配。陛下既有教化巫族之心,何不先纳之为妃。待成其事,再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