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地仙演义未完 >

第130部分

地仙演义未完-第130部分

小说: 地仙演义未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次紧要关头,玉帝连这最后的手段都动用了,在场众仙,也不由得为之动容。玉帝一面运转昊天镜,抵制血海,一面奋神威。与王母共斗冥河老祖,口中喝道:“众位道友,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众仙见玉帝和王母暂时挡住了冥河老祖和血海老祖,不敢怠慢,纷纷全力出手,朝幽冥教徒杀去。

    其中玄敖道人一马当先,手中破灭枪无坚不摧,无物不破,人当杀人,宝挡破宝,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勇不可挡。战得数合,已分别将琴餐、祷机、穷奇刺死,被玄云道人取了尸身。

    四大凶兽一死,幽冥教聚集的无穷戾气,顿时消散大半。计都、罗瞩、月悸失了凶兽辅助,战力大降,本命凶星射下的星力,又被玄云道人的吸星斗收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顿时现了道行原形。护住左边,失了右边,又哪里挡得住众仙围攻?

    乱战之中。玄昊道人又将幽冥塔祭起,把计都砸倒在地。罗瞩方一愣神,不防九凤龙渊剑杀来小不及闪避。身两断。月烽奋力苦战。被玄女觑咋。破绽,以天一金印击杀。

    三将既死,真灵都不投幽冥世界,皆如紫杰一般,归了本命凶星之上。其所持法宝。冥狱镰刀为玄昊道人所得。幽冥旗为九凤所得,灭天镜为玄女所得。

    计都、罗瞩、月悻、紫杰与四大凶兽,尽皆殒命,幽冥教群龙失,凶威大降,又被玄昊道人将十八层幽冥宝塔祭起,功力全开,不知吸纳了多少幽魂野鬼,磨灭了多少厉魄凶灵,都化为幽冥玄气,存在宝塔之中。天庭将士见了,趁机猛攻对手。大占上风,眼见胜利在望。

    众仙杀了幽冥四将。却一刻也不敢停歇,连忙前来援助玉帝与王母。玉帝见众仙建功。剪除了冥河老祖羽翼。这才松了口气,即刻停了祈星之术,慢慢与冥河老祖周旋。

    冥河老祖虽然功高,但是双拳难敌四手,英招、计蒙、雨师、风伯也还罢了,玄云、玄昊、玄教、玄女、九凤众仙与玉帝和王母一样,都有防身至宝,血神子不能建功,与他对战,毫无顾忌,尽展神通。特别是玄教道人,一条破灭枪。在乱战之中,不知杀灭了多少血神子,连冥河老祖的阿鼻、元屠二剑。也不敢轻易与其争锋。

    冥河老祖越是战到后来,越是吃亏,见不是路数,也不勉强 便觑个破绽,与血海老祖一起逃入幽冥去了。

    幽冥教徒见冥河老祖逃遁。也都往幽冥世界退去。玉帝喝道:“除恶务尽。众卿追击,不得留情!”

    英招、计蒙、雨师、风伯领命,率领天庭将士,一起杀入幽冥。玄云道人等众仙深恐他们有失,也随之往幽冥杀去。

    幽冥世界,无垠广是  此时冥河老祖与血海老祖。已逃得无影无踪。众仙与天庭将士无奈,只得寻了幽冥教主力,将其杀散便罢。    王母被冥河老祖所伤,恨恨不已,还要寻他报一剑之仇。玉帝叹息一声,说道:“罢了!冥河老祖功力已入混元,即使寻着,也不能拿他奈何。除非圣人亲自出手。此次一战。幸赖众位道友相助,天庭将士勇猛,这才一举剪灭了幽冥教主力,令其数千年也难恢复元气。此乃不世之功,足慰天地众生矣。”

    众仙皆以为然,于是玉帝与王母回师天庭,论功行赏。

    地仙与九凤,都是圣人门下。门中师长有言在先,都不受天庭封赏。因此玉帝无奈,不能勉强,只得封了玄女一位,是为九天玄女娘娘。

    计蒙、英招、雨师、风伯,统领天庭兵力,实职升无可升,玉帝便只给他们四位加了一些虚衔。

    此次天庭与幽冥教大战,幽冥教固然被杀得烟消云散,天庭兵力,亦损失不十成之中,损了五成。况且连九天之上都遭遇了战伐,一片混乱,不知何时才能恢复。

    玉帝在心痛之余,又想起此次大胜因果。乃是妖巫二族众仙相助之故。他身为天帝,不由心中戒惧,暗道:“妖巫二族虽然势衰,仁二二着实不小一。经啸聚,便成大势,却是不可不防。一。入庭兵力,被妖巫二族领统领,各自称雄,尾大不掉,实非长久之计!”

    筹谋良久,有了主意,乃以前番战损过大、需耍重组诸军为名。将英招、计蒙麾下的妖族,与雨师、风伯麾下的巫族,打散混编,又新招了不少修士,重立四军,还交由四将统帅。

    四将虽然地位未降,但所统帅将士已然大变,多为以妖统巫,或以巫统妖,极少同族之间互相统属的情况。玉帝言之凿凿,大义凛然,其中真意,却是昭然若揭,四将明知其心,也违逆不得。

    英招、计蒙、雨师、风伯入天庭为将,虽是圣人旨意,但也不无私心。只因妖巫二族,远古之时,便是霸主,分掌天地。如今时移世易,重立天庭,到底是天地正统。二族虽然势衰。四仙亦不免有借天庭之名、重振妖巫二族威风的意思,所以才将麾下所部,也大都拉入了天庭之中。

    如今大战网了,二族死伤近半,尸骨未寒,玉帝却已经在防范他们。打压他们的实力。这样一番作为,终令四将心灰意冷。于是英招、计蒙率先请辞,欲改任闲职。玉帝假意抚慰挽留一番,便准其所请。后来分派英招管理平团,派计蒙主掌化龙池,都是闲得不能再闲的闲职。

    再随后,雨师、风伯也请辞小做了自由自在的行云布雨之神。

    呜呼,娃巫二族,至此烟消云散。洪荒之中,虽然妖巫传承未断,却再不以族为名矣!

    正是:    兔死走狗烹,

    鸟尽良弓藏。

    从来帝王术,

    制衡不制强。

    却说九凤得了幽冥旗,回到娼皇宫,告知女妈娘娘。女妈娘娘笑道:“此旗既以幽冥为名,除去冥河之外,多半便与镇元圣人之徒玄昊有缘。便是一时为你所得。你也无福享用!”

    九凤不信,乃将幽冥旗祭起,欲要展示其中神妙。不想那旗网到半空,果然无功,一个筋斗掉落地下。

    九凤甚怪之,拎起幽冥旗,仔细观看。却原来那旗面之上,有了一个米粒大破口,已经泄了元气。

    九凤向女妈娘娘询问究竟,娘娘说道:“此旗虽不能与先天五行旗相比。但也是幽冥世界生出的先天灵宝。等闲兵器,万万不可破之。依当时情形,只怕是地仙玄教手中之枪,才有刺破它的可能。”

    九凤不由有些沮系,问娘娘道:“弟子既得此物,如何处置,还请师尊指示!”

    娘娘道:“你便前去五庄观,将此物送还镇元圣人罢。”

    九凤问道:“师尊刚才说这宝物该为玄昊道友所有,却为何不去与他,反要惊动镇元圣人?弟子愚昧,却是难解,还请师尊明示。”

    娘娘微微一笑,说道:“镇元圣人有大恩于你巫族,你去拜望,酬谢圣人,也是理所应当!再者他高风亮节,既收了你的宝物,必定也不会让你吃亏就是!”

    九凤遵了师命,乃出了奶皇宫,驾云往万寿山而来。

    一路飘飘荡荡,不过片刻。就到了万寿山前。九凤不敢腾云,便降下云脚,秉足而行,以示对圣人恭敬。

    她这厢才到山前,忽见路边有一男子,也不知为了何事,孤身跪在地上,朝万寿山叩不已,额头已破,血流满地。

    那男子见到九凤,连忙喊道:“这位仙姑慢走!”

    九凤拿眼一看,见他是个凡夫俗子,便问道:“你在此作甚?却因何事唤我?”

    那男子说道:小子听说此山有大仙居住,想耍拜师学道,求得长生。但山高路陡小子**凡胎,无力攀登。无奈之下,只能一人在此叩拜,期望感动仙人,赐见一面。如今一番诚心,终得上天怜悯。果然有缘遇上仙姑!”

    九凤皱了皱眉,说道:“此山所居大仙。皆神通广大至不可思议。我虽也有道行,却是高山仰止,万万不能比拟。你一凡夫俗子。若无天大福缘,便是将此山石阶尽数叩平,只怕也难如愿。洪荒之上,修行之士不知千万,皆可学长生之道。我劝你还是另投别处去吧!”

    那男子却异常执拗,说道:“我四处走访高人隐士,便是知道此山之仙。神通最为广大,因此千里迢迢,前来求师。我虽是凡夫俗子。也不想学平庸之道,只想学无上至道。若不能感动仙人,我便叩死在这里,也不作他求!”

第203章 十世才知诚意 一丹便见枯荣

    二几闻言。异他道!“你如此好高鹜远。想要步登兆,六非明智之举!”说罢不再理他,转身欲行。

    那男子急忙喊道:“请仙姑留步!”

    九凤问道:“你既然定要固执己见,便看自己福缘如何,我也不能帮你,还要喊我作甚?”

    那男子说道:“仙姑虽不是此山之仙,但定然与此山大仙相识,否则也不会来此。小子别无他求,只求仙姑在会仙友之时,为小子提上一句,感激不尽!”

    九凤说道:“我是晚辈,又是外人,怎好为尊长门户之事,为你置喙?实无此等道理!”

    那男子伏在地上,朝九凤叩哀求不已!

    九凤见他血流一地,甚是凄惨,只怕再叩下去,真有性命之危,终不由有些心软,叹道:“你我既是在此遇见,总是有缘。我便答应你,去为你说上一句。若是被大仙拒绝,说明你无此福缘,却是再不可强求!”

    那男子见九凤终于应下,心中感激不已,连忙答应了。

    九凤乃上万寿山五庄观,求见镇元子。镇元子闻九凤到来,也亲自出来接是

    九凤上前施以弟子之礼,拜见圣人。镇元子说道:“上次见你之时,还是弱质女流。如今再见,却是有道仙真,果然已脱胎换骨。想 必在女奶娘娘座下学道,收获不小!”

    九凤见镇元子温语问候,慈祥亲近,毫无圣人架子,不由生孺慕之心,答道:“师尊待弟子至厚,弟子感激不尽!”

    镇元子说道:“我亦早知娘娘仁慈公正,心底无私,才将你荐到她门下。我与娘娘,在大事上多有共识。尔等为门下弟子,也要多多走动才是!”

    九凤答道:“此亦弟子所愿尔!”

    镇元子问道:“你今日来此,有何要事,尽管说来!”

    九凤答道:“弟子此来,乃为二事。其一为妖巫大战之中,地仙屡屡相助巫族,救我族于危难之中,实有再造之恩。弟子自身,亦蒙圣人大恩,这才逃脱劫难。此恩此德,至高至厚,不敢言谢。日后巫族上下,愿为地仙门下驱策,绝不迟疑!”

    镇元子说道:“你言重了!护洪荒,存百族,乃是盘古遗志。他在鸿蒙与我相交,待我如兄如父。如今我证得混元,承其遗志,护估百族,正是责无旁贷。何况巫族乃是盘古正宗血脉,又岂能灭绝?地仙所为,乃是份内之事,但求心安,非有他想,尔等不必记挂!”

    九凤听了,便也不再说此事,只说道:“圣人恩泽,感激不尽!”

    镇元子又问道:“方才你说还有一事,不知却是为何?”

    九凤便拿出幽冥旗,说道:“前次天庭与幽冥教大战,弟子也有份参与,混战之中。有幸偶得此旗。但师尊言道:此物弟子无福享用,该是地仙之宝。弟子不敢私藏,因此特来送还!”

    镇元子接过幽冥旗一看。已知端的,说道:“此旗号令幽冥,倒确实与小徒玄昊有缘。”

    九凤说道:“只是此旗已然破损,还请圣人明察!”    镇元子将那破口看看,说道:“无妨!此亦小徒所为,幸而缺损不大,自有修复之方!”又朝九凤说道:“你既送来此宝,我身为长辈,却不能白要。你有何所求,尽管说来!”

    九凤慌忙施礼道:“弟子举族受圣人大恩,区区小事,岂敢求报?”

    镇元子微笑道:“一事归一事。你若无所求,我亦难收此宝!否则,你虽情愿,日后娘娘问起此事,我也无言以对!”

    九凤听了,心念电转,最后只得说道:“圣人既然此说,弟子不敢不遵,便求一事。弟子来时,在山门之外,见一男子伏地叩拜,欲寻仙学道,但因**凡胎,而山极高峻,难以面见仙颜,故求我转告一声。这本是地仙门中之事,弟子不好多口,但见他状况堪怜,反复哀求于我,如今便斗胆为他问上一声,恳求圣人慧眼明察。若是此人无缘,弟子下山之时,自将他驱走。不敢有劳圣人。”

    镇元子闻言,乃运慧眼,神光,往下方一查,便已明白究竟,笑道:“倒也是有缘之人!”因唤入玄松道人,将有人在山下叩头拜师的事与他讲了,吩咐他去处置此事。

    玄松道人领命,乃下山去了。

    原来那个男子,并非无名之士,在洪荒人族之中,大大有名,叫做许由的便是。许由高洁清节,极为贤德,声名广播于洪荒。是时尧帝在位,因为洪荒屡生天灾,便以为自己失德,不能配人主之位,因此贤人,欲禅其位。他听了许由贤德辽名,曾经亲同糊,二让许由以大位,许由皆不受,反洗耳于颖水,以示不听浊世之言。

    许由农耕而食,隐于田园,一次偶识彰祖,得知其已活数百岁,乃有寻仙访道,求得长生之意,遂问于彰祖,看何处居有高仙大圣。哪知彰祖不答,拔腿而走,以数百高龄之身,竟绝尘而去,莫能追之。许由赞叹其体态康健之余,求仙之心更切,对彭祖纠缠不休。彭祖无奈,只得告知他地仙山门所在,于是才有如今许由叩万寿山下之举。

    许由生平之事,玄松道人自然也有所耳闻。

    他心有定计,乃下得山来,与许由说道:“你若真有诚心拜师,贫道便在此立一石碑,吸取你叩所流之血。此后你世世转生,皆要记得前来叩拜,九世之后,待鲜血将碑身全部染红之时,自有高仙前来,收你为徒!若是少了一世不曾前来,都将功亏一篑,拜师之言,到时也休要提起”。

    说罢用手一指,果然在许由口拜之地,立起一座土黄色石碑,下窄上宽,顶部削尖。碑身底部,已经泛红,似为许由鲜血染就。    许由本想此世求得长生,不料玄松道人却将其许到九世之后 不由面露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