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地仙演义未完 >

第145部分

地仙演义未完-第145部分

小说: 地仙演义未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公豹听了,大是不服,嚷道:“元始圣人,你厚此薄彼,心怀二论,何其偏心也!姜子牙可是道德之士?可是根性深厚之徒?你既

    元始天尊听了,哪愿跟申公豹解释其中因果,正要一指将其弹出昆仑山。免得在耳边聒噪。不料姜子牙是个厚道人。在旁边听了申公豹之语,心中惭愧,乃壮着胆子对元始天尊说道:“师尊既然已收弟子。何不再格外开恩?”

    元始天尊微微闭目,又复张开。开阖之间,神光如电,扫过姜子牙与申公豹身上,突然转颜说道:“你既为其求情,我便再多收一位弟子,也无不可!”

    申公豹大喜过望。连连叩拜谢恩!

    于是姜子牙与申公豹同入阐教,拜在元始天尊座下学道。姜子牙因为比申公豹早拜片刻,故为师兄。申公豹能够入门,本赖姜子牙之助。但他入闸教之前。修行已久。道行不知比姜子牙高了多少,又见姜子牙学道如滚芥投针,资质平平,心中更加瞧不起姜子牙,早将当初推荐之德,抛掷脑后。

    姜子牙学道难成,元始天尊便令他先做些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扇活、炼丹之类的杂事,借以磨练心性。姜子牙也无怨无尤,每日里辛勤劳作。不曾有片刻懈怠。然而看在申公豹眼中,却更是觉得姜子牙无用。

    但申公豹性情偏执消狂,出身兽类,亦不为昆仑山众仙所喜,虽然修炼勤奋用功。但也并未真正学得多少大道至理。他与阐教众仙互不待见,倒在截教之中交游广阔、左右逢源。元始天尊知道了,也不多去管他。

    正是:

    圣人一念动天心,

    大劫刚小临数已分。

    问道频向昆仑拜,

    怎知一命赴封神。

    闲话少叙,距离大赤天议封神之会,又过三月,众仙乃齐聚清微天玉清境中,只有玉帝与王母缺席。

    众仙知道根源,也不奇怪,只顾观看清微天胜景。

    只见清微天中央。一座高山,灵元所结,生八株七宝之树,一株弥覆一天,八树则弥覆八方,果然是天上地下未有之仙家妙地,正是道祖讲道所遗之玉京山。

    玉京山上,建有七宝之城,城中有七宝之宫,宫中有七宝玄台,众仙乃与玄台之上就座,珍稀果馔、仙酿,摆满一桌,旁有燃灯道人、广成子随侍。

    准提说道:“不想清微天中,有此胜境!贫道见七宝之树、七宝之宫,真疑此身非是客,已到西方七宝林!”

    众仙听了,哈哈大笑!

    元始天尊含笑解释道:“此山乃是昔日老师讲道之时,化开混沌,灵元凝结而成。其上七宝之树,亦是混沌之种,受了老师教化之功,长成如此,乃为接天之树,亦为聚宝之树。便是后天凡木,在旁生长,受其灵气,也成灵根,各得神妙。因此此树“七宝”之名,便是说其能聚集诸宝,化生灵根,却与道友西方“七宝”不同!”

    接引道人说道:“根源虽异。同归“七宝”也是有缘!”

    准提道人也抚掌称是,元始天尊含笑应和!

    大赤天兜率宫议事之时,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也在座上,静如止水,未发一言。如今来到元始天尊所在的清微天七宝宫,二仙一改前状,倒颇有宾至如归之感,与元始天尊谈笑甚欢。

    这时镇元子也说道:“道友家生宝树,当真有福!”

    元始天尊说道:“此山本为我三清共居。昔时贫道成圣,开辟清微天,师兄高风亮节,不收此山,故置其于清微天中。但这八株七宝之树,到底是三清共有,不久便要分别移植大赤天和禹余天矣!”

    众仙皆赞道:“老师一道传三友,如今又添宝树渊源,同气连技,正是羡煞旁人!”

    眼看众仙气氛融洽,太上老君也露出笑容,便趁机切入正题。说道:“前次众位道友在兜率割日聚,共议封神之事,定下了一劫因缘。但对上榜大罗金仙之数,多有争论,最后商得六个之数。贫道已将此论,告知天帝,天帝亦未曾明确反对!”

    元始天尊与通天道人听了,都是面露喜色,说道:“大师兄真是劳苦功高!”

    太上老君寿眉一展,说道:“只望二位贤弟勿再给我出难题,便是万幸,岂敢称功?”二圣连称:“不敢!”

    太上老君乃说道:“老师虽命我三教封神,然应变之机,当令出一门。否则行事之时,多有不便。今日众位道友齐聚,我等三清便该议定由哪一教执掌封神!”

第226章 七宝宫二议封神榜 阐教主功归富贵人

    小浩天尊与通天道人闻言。…改欢容,神色肃然,百相甘甲眼,却都默不出言!

    此等大事,关系一教兴衰,利害非常,却是不可不慎!

    太上老君见状,当先言道:“贫道兜率宫中,只有两位弟子,人丁稀少,难当大任。

    这执掌封神之事,便由二位贤弟商议便了!”却是风轻云淡,心如止水,当先退出争夺。

    元始天尊与通天道人说道:“大师兄高义!”

    太上老君说道:“二位贤弟有何想法,尽管说来参详!”

    通天道人便不客气,说道:“如今三教之中,截教最盛,弟子遍布遍天下。大道通传九州。因此这执掌封神之事,截教自然当仁不让,不知二位师兄以为如何?”

    镇元子在旁听了,暗暗皱眉。通天道人要执掌封神,也就罢了。但自夸截教之盛,实在欠妥,不仅冒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听了,也必然不喜。

    果然,元始天尊听他自夸,不由冷笑道:“截教弟子虽众,多是左道,不耸道德,不磨心性,专于杀伐,屡见争持。怎成得正果?一时之盛。只怕是镜花水月,到底成空”。

    通天道人听得心头火起,说道:“分明是你见我截教独兴,势压你阑教一头,便心怀猜忌,多有疑虑。岂不知老师分宝之时,便曾赐我诛仙四剑与阵图,令我执掌杀伐。截教门下奉行此道,却哪须你来议论?况我等同为盘古正宗,传老师玄门大道。你却拿“左道”之名。谤我门下,岂不知诽谤于我。便是诽谤盘古、诽谤老师乎?。

    元始天尊说道:”你拿老师压我,便见虚心!老师一道虽传三友,但修行领悟,都靠自身。你曲解老师真义,滥传弟子,败坏老师清誉,岂不知罪耶?”

    这两位圣人,都是尖牙利口。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太上老君在旁听得寿眉大皱,见通天道人又要争执,连忙打断道:“二位贤弟,今日之会,乃是谈论封神之公事,诸个道友都在旁见证。你二人为私情自生争执。兄弟阅墙。岂不有些失幸田”

    元始与通天二圣听罢,虽然息了争执,但目光之中,犹有余怒!

    元始天尊说道:“我等虽同属三清,长幼有序。执掌封神之事,既然师兄相让,阐教当承其责,又哪里轮到截教执掌!”

    阐截二教,果然是兄弟参商。难为同道!

    通天道人闻言又怒:“道无先后,达者为师。你不过比我早出世片刻,便自恃几长,屡屡拿名分压我。若不是理亏词穷,不至于此!”

    太上老君又连忙调停,说道:“二位贤弟,勿要生无名之火,起无谓之争!不论哪一教要执掌封神,都要有道理服众,我才首肯”。

    元始天尊早有定计,不慌不忙说道:“前次大赤天商议,我等定下了借人间杀劫、行使封神之论,镇元道友又提议大神通者不可轻易出手。可有其事乎?。

    众仙皆道:,“此乃公论,并无异议!”

    元始天尊说道:“既然如此小不论哪教执掌,必取一富贵之人,在人间出将入相。代理封神,众位以为然否?。

    众仙细细思量片刻,果然是这个道理。于是都领首认可。

    通天道人已经听出端倪,问道:“听你言中之意,莫非已有人选?”

    元始天尊微笑道:“正是。贫道不久之前,收得一徒,姓姜名尚,赐道号飞熊。他虽然命薄,难成仙道,但曾由镇元圣人亲口许下人间富贵,有将相之命,乃是代理封神之不二人选!”

    镇元子听了,已知元始天尊所指,连忙撇清关系,说道:“凡人命数如何。皆由天定,不在贫道许与不许。贫道纵有其言,乃传天命而已。道友切勿将贫道卷进去了”。

    通天道人听了,先掐指默算片刻,知道元始天尊所言乃是实情,却不服输。辩道:“封神之劫。乃是神仙杀劫。我得诛仙四剑与阵图,执掌杀伐,名正言顺,该为此劫之主!”

    元始天尊说道:“师弟,你此言谬矣!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不论何劫,都要杀伐生灵,才能了结,否则不成一劫。若依师弟之言,难道说每一劫,都要截教执掌,才能名正言顺乎?”

    通天道人闻言一滞,一时倒不知该如何反驳。

    元始天尊乘机说道:“你教中若还有比姜尚更合适人选,这执掌封神之责。便由你截教担待,为兄自无怨言”通天道人果然被元始天尊问住,一时无言以对。

    太上老君见状,便开口说道:”眺心”北,封神!责,便由阐教执掌,不要再生争玩臂,讣将封神榜与打神鞭二宝,交给了元始天尊。

    这二宝在阐截二教眼中,乃是至宝,关系一教兴衰,但在太上老君眼中,实为烫手山芋,责任重大,能够早早脱手,竟不肯多留一日。

    元始天尊得了封神法器。自信满满,朝通天道人说道:。师弟。封神榜上,有三百六十五尊神位,至少需六位大罗金仙上榜。三教之中,你截教弟子独多,恐怕榜上之神,多数都要从你截教而出”。

    通天道人争夺封神执掌之权失败,心情正自郁闷,又听了元始天尊此言,再也忍耐不住,冷笑道:“封神不让我教执掌。却要我教弟子杀身上榜,舍仙道而成神道,真将我截教当成板上鱼肉,任尔宰割乎?”

    又朝太上老君说道:“大师兄身为长者。可有公论?”

    太上老君无奈,只好说道:“贤弟,你截教弟子众多,又良莠不齐,乃是实情。

    你取其中根性浅薄者上榜。成其神道。永镇周天,又有何不可?”

    通天道人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冷笑道:“你也偏袒元始,欺压我教。好!好!好!阐教既然执掌封神,便由阐教自行其事,从此无须再来问我截教”。说罢,怒气冲冲,出了清微天,往东海碧游宫去了。众仙面面相觑,做声不得。太上老君叹息一声,说道:,“既是三教封神。合该三议,方成定论,乃是天数。众位道友,今日之会,不如就此作罢,三月之后,我等在碧游宫相聚,再议封神!”

    于是众仙告辞,纷纷离去。

    镇元子正要出清微天,太上老君呼道:“镇元道友,暂请留步!”

    镇元子问道:“不知太清圣人有何指教?”

    太上老君说道:“指教万万不敢,实有一事相求!”

    镇元子说道:“不知何事,还请说来”。

    太上老君说道:“我三清虽然是一体同人,传承盘古,但性情各有不同。三弟通天,性情刚毅,百折不回,故老师赐他诛仙四剑与阵图,命他执掌杀伐之事。如今三教之中,截教大兴。三教封神,亦唯以截教弟子之数,才能补足三百六十五尊神位。但他方才与二弟一番争执,已经发恼,只怕再听不进我等言语。众圣之中,道友与他相交甚笃,因此贫道想请道友前往东海一行,良言相劝,早定封神之事。”

    元始天尊也说道:,“我知道友修自然、生养小造化之大道,对灵根情有独钟。若是道友成此功德,贫道三清,愿将七宝之村与道友均分之!”

    八株宝树。三清难以均分,因此元始天尊慷他人之慨,愿意让镇元子一份。各分两株,既做了人情。又免得相互争执,倒也是奇思妙想。

    太上老君听了,也点头应允。

    镇元子说道:“封神之劫,既是神仙杀劫,亦是生灵大劫,早早了结,天地方得清净,人间方得安乐。贫道在其中出些绵薄之力,有益众生,又岂为外物?只愿异日我地仙封神。两位道友亦不要再其中作梗才好!”

    元始天尊赞道:,“道友高义,我等不及也!今日之德”必不敢忘!”

    镇元子说道:“如今通天道友正在气头上,此时前往相劝,无异火上浇油。待过得几日,贫道再去,或可成功”。

    太上老君说道:“但凭道友尊意!”

    于是镇元子乃施礼而别,回了万寿山而去!至两月之后,方才优哉游哉,前往东海。

    这一日,东海金鳌母中,通天道人正坐碧游床上,水火童子禀报:”镇元圣人来访!”

    通天道人对镇元子观感一直甚好,礼敬有加,闻言说道:“镇羌道友前来金鳌岛,真是稀客,我当亲自出迎”。乃下碧游床,来到宫门之外,果见得镇元子骑白泽而来。

    通天道人高声说道:“道友大驾光临。真是蓬萃生辉矣!”

    镇元子下了白泽,将其收到地书之中,对通天道人说道:“有劳道友出迎。如何克当?”

    通天道人说道:“自从紫霄宫听道、人参果会增宝以来,道友屡屡助我,乃是我截教福星!若道友不能当,还有谁人能当?”

    镇元子听了,哈哈大笑,说道:“道友言重了!贫道自上金鳌岛,一路行来,见岛上群英答萃,万仙来朝,截教之兴。耳闻不如一见,真是可喜!”

第227章 镇元子东海呈利害 截教主碧游问兴衰

    二三道人亦哈哈大笑道!“若赤浦友惠赠万仙阵图,一除泉之助。截教岂有今日?如今截教虽兴,贫道万万不敢忘本!”说罢,向镇元子深施一礼,以示谢意!

    镇元子连忙止之,说道:“截教大兴。乃是天意,贫道岂敢居功!”

    通天道人乃执镇元子之手,同入碧游宫,双双坐定云床,吩咐水火童子道:“速速叫诸位弟子到宫外等候,听宣而进,拜见镇元圣人!”水火童子乃领命而去。

    镇元子说道:“贫道前来拜望道友,乃是私事,如何能惊动截教诸位高徒?”

    通天道人说道:“道友德高位尊,有大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