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霸道庄主 >

第22部分

霸道庄主-第22部分

小说: 霸道庄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得有技术,得让田地获得足够的肥力才能种出好庄稼。



  赵老汉等人的施肥在方正看来是非常的原始和简单的,就是一些草木灰和粪便,肥力不够不说,直接施肥的话还很容易烧死农作物。



  现在赵家庄每户分到的土地按照道理来说,完全足够大家填饱肚皮了,实际上各家各户粮食根本就不够吃,主要就是因为土地肥力太少,得要轮流休耕让田地回复肥力,否则田地就废了。



  现在方正自己也有一百亩的封地了,可不能再这么简单的施肥了,要是那些庄户辛辛苦苦的帮自己种了一年的田,却连肚皮都填不饱,方正就太丢人了。



  方正组织了下语言,开口说道:“赵大爷先别忙,我有些事情想要和你商量下。”



  赵老汉憨笑着说道:“方先生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赵老汉对方正可谓是打心眼里感激和尊敬。



  没想到自己当时一时的善心,竟然换来这么大的回报,一家人可以放开肚皮吃饱饭,再也不用饿肚子不说,手里还得到一笔以前想也不敢想的银钱。



  “什么吩咐不吩咐的,赵大爷,我们是一家人,你这样可就和我见外了。”方正摇摇头,自己和赵老汉说了多少次了,可是一点用也没有,也许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吧,上下尊卑看得极为严重。



  “赵大爷,我看你们这施肥的方法似乎有些不妥,我觉得有必要改变一下。”不再纠结这些,方正直接开口说道。



  “不妥?有啥不妥的?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下来的。”赵老汉愣了愣,不解的反问道,倒不是赵老汉反对方正的意见,只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做法,一下子听到有人说不妥,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经过我的观察,这样直接施肥的话,肥力有些不足,或者说是浪费了,如果再加工一下的话,肥力更足,庄稼长得更好。”



  “你说的是真的!?”方正话音才落,赵老汉就瞪大眼睛迫切的问道,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没有比种好庄稼更加重要的事情了。



  “嗯,我在一本农书上看到的,保证有效。”方正笑呵呵的把这个问题推给了不存在的农书,总不能说我是在现代的时候知道的吧,赵老汉非把他当成神经病不可。



  “是了,方先生是读书人,懂的东西就是比我们多,方先生,要怎么做您就吩咐吧,老汉一定拼命做好!”赵老汉用力拍着胸膛向方正保证着。



  方正顿时大汗,堆肥而已,至于像上战场那样么,连忙笑着说道:“其实很简单的,就是堆肥,把杂草、落叶、秸秆、骨屑、泥土、粪尿等堆积起来,每天浇浇水,淋些尿液。



  等着到腐烂发酵后就行了,这样堆出来的肥,肥力持久,很适合用作底肥。”



  “这么简单?”赵老汉愣住了,这也太简单了吧。



  “对,就这么简单。”方正肯定的点点头,这些虽然看着简单,确实经过劳动人民几千年的不断试验改进才得到的宝贵知识,很多事情往往一点点的改变,却能给整个世界带来极大的变化。



  “行,我这就找大家伙一起去弄那个什么堆……堆肥。”赵老汉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一边说着,一边就准备出门喊那些庄户了。



  “对了,再叫些人挖蚯蚓,要多挖一些,越多越好。”看到赵老汉要出门,方正连忙吩咐道。



  “知道了。”赵老汉头也没回的应了一声,虽然不知道方正要蚯蚓做什么,不过也不是什么事,喊上一些娃子去挖就好了。



  经过这些天的事情,现在赵家庄的人对方正可谓是无条件的信服,就算是方正说某某放的屁事香的,也没准真的有人凑上去闻闻。



  于是当村民们发现赵老汉等人整天收集杂草、落叶、秸秆、骨屑、泥土、粪尿等堆在墙角后,忍不住拉住赵老汉问了问,得知是方正的主意后,整个赵家庄都忙活开了。



  一时之间,整个赵家庄变得干净无比,原本到处乱扔,看都没人看一眼的垃圾、杂物,现在一点都看不到了,早就被人收集起来了。



  原本随处大小便的情况,现在在赵家庄根本看不到了,现在的粪尿可是好东西了,小孩子更是被要求必须到自己堆肥的地方大小便。



  要是现在评比卫生农村的话,赵家庄绝对是整个大华朝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众人的辛苦没有白费,因为使用了堆肥做底肥,第二年赵家庄的粮食比起今年足足增产了两成。边上的村子纷纷前来取经,把堆肥的方法迅速向着周边传播出去。



  就因为这个堆肥的方法,整个大华朝粮食产量都提高了,为此大华朝皇上特意下旨嘉奖了方正一番。



  不过现在的方正却是没空理会这些了,正呆呆的看着眼前喝的满脸通红的李信,李国公。



  “盖房子?”方正眨巴眨巴眼睛。



  “对,盖房子,你现在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了,虽然只是一个散职,可是再住这样的茅草房已经不符合你的身份了,要是某个和你不对付的官员跑去参你一本,会有麻烦的。”



  李信点点头,会被人找麻烦是一方面,主要是李信感觉方正这人很对自己的脾气,有心提拔他。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李信他们一样,很多人更加重视的是外表,一看方正这懂茅草屋,首先就会轻视方正这人,对方正以后的发展有些不利。
第46章盖新房下
  既然如此,那就盖吧,方正盘算了下自己现在的银两,盖栋房子还是够的,其实就算李信不说,方正也打算过些天重新盖栋房子,茅草屋虽然听着挺有意境的,住起来感觉真心不咋滴,夏天还好,冬天能冻死个人。



  “银钱还够不?不够的话,我这里还有一些。”看到方正一会皱眉,一会眉开眼笑的,李信还以为方正在愁银两的事情,笑呵呵的开口说道。



  “够了够了。”方正连忙点头,既然打算重新盖房子,那么要盖就一步到位,方正立马找来笔和纸,开始设计房子草图。



  方正打算盖一栋三进三出的庄园,最前面是孩子们上学的学堂,中间两边的厢房给庄户和以后的下人居住,客房用来招待留宿的客人,自己和赵老汉一家住在后院。



  “赵大爷,麻烦你帮我找些手艺不错的泥瓦匠,木工来,工钱就50文一天吧,帮工的话,30文一天。”



  赵老汉大吃一惊:“什么?50文一天!这也太多了吧!现在的泥瓦匠工钱一个月也才500文钱。帮工能有个100文钱一个月就不错了。”



  方正摆摆手道:“就照这个工钱招人吧,多找些人,早点盖好房子我们也好早点搬进新家。”



  因为方正给的工钱高,而且伙食待遇也好,一天包三餐,餐餐有肉,附近村子的泥瓦匠挤破头争抢着这份工作。



  最后赵老汉在赵家庄找了三个,别的村子找了五个,都是些知根知底的老实本分人。



  至于帮工赵老汉肯定优先照顾赵家庄的村民,再加上方正庄子上的庄户,半天时间不到,所有的人都已经招齐了。



  方正又搬回赵老汉家暂住,原来的茅草屋推倒重盖,并且把周围一大片土地给个划进去了,面积足有上千平米。



  方正忍不住暗自庆幸,幸好这是在古代,要是放在自己那个时候,别说盖房子了,单单就连这块地皮自己也买不起啊。



  只是到了买材料的时候出了一些问题。



  “什么?!一块青砖竟然要两文钱?!”方正一口水喷得老远,不敢置信的看着赵老汉。



  赵老汉用力点点劝道:“两文钱一块青砖已经很便宜了,方先生要不,咱就不用青砖盖房子了吧,土砖挺好的,也不用去买,自己就能做,只要一些人工钱。”



  “不行,让我想想。”方正摇了摇头,土砖房不管怎么样,毕竟还是比不上砖瓦房的,别的不说,单单抵抗雨水的侵蚀就比不上石砖盖的房子。



  可是用青砖盖房子的话,整栋房子盖下来,需要的青砖数量可不在少数啊,自己现在的银钱根本就不够。



  正当方正苦恼不已的时候,忽然眼睛一亮,忍不住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自己在这个地方住久了,竟然差点忘记了在现代还有红砖这个好东西。



  方正小的时候,村子里有个红砖厂,那时方正没少去红砖厂玩耍,对于制作红砖的流程早就熟悉得很了。



  其实说起来,红砖的制作很是简单,找到一个有红泥或是黄泥的地方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唯一麻烦的是烧制时的温度不好控制,容易出现废品,不过只要多烧几次,掌握了经验后就能好很多了。



  方正立刻让人去找哪里有红泥或是黄泥,没想到竟然就在村子边上就有,整座山都是适合烧制红砖的红泥。



  经过一群人一个多月的努力,当然,方正只是负责出嘴和指导,别人动手干活,砖窑里终于烧制出了合格的红砖。



  当红砖烧制出来后,所有人看向方正的眼神顿时惊为天人,想不到一些泥巴经过烧制后,竟然真的可以变成盖房子用的红砖了。



  虽然这些红砖质量上比不上青砖,但是烧制方法比青砖简单太多了,而且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成本,这点却是青砖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好事成双,烧制红砖的过程中,方正又在附近发现了石灰石,石灰可是好东西啊,用来粉刷房屋墙壁,防潮可是再好不过了,没说的,一个字,烧!



  解决了材料问题,所有人都忙得热火朝天,就连小孩子都不停帮忙的送送水,搬搬石砖什么的,似乎就只有方正一个人成了闲人了。



  不是方正不想帮忙,只要方正一上前,立马就被人拦住不让帮忙,在大家的心里,方先生可是一个精贵人,怎么能做这种苦力活呢,万一把方先生累坏了,以后自己的孩子上哪里学习去。



  方正只能变着花样的做菜,煎炒煮炸,把自己知道的厨艺全部传授给了赵大娘,于是每天吃饭时间顿时成了大家最期待的时候,每次吃饭都恨不得把自己舌头都给吞下去。



  导致的后果就是李信等人几乎天天踩着饭点赶到方正,并且蹭饭的人数一天比一天多,好在每次来,李信等人都会拉来一马车的食材,否则真能把方正给吃穷了。



  “好吃!我从来就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第一次被李信等人带到方正家人几乎都是一个模样,一个个拿着筷子疯狂的扫荡饭菜。



  几个妇女上菜的速度竟然赶不上这些人吃饭的速度,看得方正一阵冷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人刚刚从牢狱里给放出来。



  这段时间,方正倒是认识了不少的官员,不过大多数都是军方的,因为李信的缘故,再加上方正为人也挺合这些人的胃口,这些人对方正确实是真心相交,当然,方正家的美味也占了不小的功劳。



  工钱高待遇好,餐餐有肉,所有人都不好意思偷懒,一个个拼了命了做事,再加上赵家庄的村民免费前来帮忙,一栋三进三出,占地面积上千平米的庄园,半个来月就落成了。



  看着眼前盖好的新房子,方正满意极了,对于流水般哗啦啦的花出去的银两也不觉得肉疼了。



  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房梁,屋檐,窗台等地方,木工们还精心的雕刻了精美的图案。房子虽然说不上什么美轮美奂,甚至连县城里那些富户的园子都比不上,但是在整个赵家庄一带村子来说,绝对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房子盖好后李信等人纷纷送来贺礼,附带的,带着一大群人前来大吃大喝。
第47章功劳被抢
  一大早,司农卿正卿潘正就带领着一群人等候在村子门口,不时的伸长脖子心急的看向村子路口方向。



  两个多月了,足足两个多月了,身为堂堂一个司农卿正卿,却窝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不敢离开半步,要说不憋屈那是骗人的,可是皇上的命令却又不能不服从。



  一开始的时候,潘正不说对方正恨之入骨也差不多了,虽然一年两熟的稻米对整个大华朝来说,那是比天还大的事情,可是这关自己什么事情?



  离开京城这么久了,等自己回去后,说不定自己的权利早就被手下的少卿给架空了,更何况,一年两熟的稻米能不能成功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潘正的心里无比的怨念。



  不过慢慢的,潘正心里不再怨恨了,相反的,潘正却是越来越兴奋了,身为司农卿正卿,对农事还是了解的,看着水稻长得越来越茁壮,潘正心里越来越有信心了。



  于是潘正开始整个身心都扑在水稻身上,细心照料这些水稻,其细心的程度,简直比照顾自己最小的孙子还要来得上心。



  一年两熟的水稻啊,只要成功了,绝对是一件可以记入史册流芳万世的泼天大功,一想到这件功劳就要落到自己头上,潘正就感觉浑身火热,虽然还得分润一大部分功劳给上面,但也足够自己积攒一笔足够的政绩了。



  辛苦了足足两个月,今天终于看到成果了,接到潘正的报道,皇上赵弘无比的兴奋,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特意派出了户部尚书廖坚秉前来主持收割工作。



  潘正等人现在就是在等待着迎接户部尚书廖坚秉的到来。



  太阳慢慢的爬上头顶,廖坚秉的队伍却是还没有出现,虽然已经是深秋了,可是今天太阳依旧热得要命,潘正等人一个个热得满头大汗,却没人敢,也不愿意吭上一声。



  今天可是收获劳动成果,分配功劳的时候,要是因为自己出现什么差错正好被户部尚书看到,自己这么多天的辛苦可就白费了,起码自己的功劳就得大打折扣了。



  看着潘正等人满头大汗的样子,方正无语的摇摇头,形式主义害死人啊,京城离这里可不近,快马也得半天的时间,户部尚书出门,前呼后拥绝对少不了,能在天黑前赶到这里,也算户部尚书非常的尽职了。



  其实这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