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夜天的乐章 >

第237部分

夜天的乐章-第237部分

小说: 夜天的乐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像是那些史诗传说中的英雄一样英勇地对抗恶魔并且取得胜利吗,又或者是像更多的悲剧故事之中最终死于无人之境呢?没人知道。



  只是源自于人类这一作为千年前大战之中的绝对主力军种族那深深埋在根骨之中的骄傲——源于奥托洛这个以双龙之魂以黑暗之中的咆哮闻名于整片大陆的国家那国民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提醒着。



  驱动着每一名士兵、佣兵、甚至是听闻消息之后志愿加入的平民,精神抖擞地以惊人的效率进行着战备的工作。



  或许那疯狂的诅咒存在,但源自于那些人类豪杰的豪迈之情,也同样流淌在这些人的血液之中从未被遗忘吧——萨妮娅停下了仰望,面前的大地发出些微的震动,她把目光投向了前方。



  打着领主旗帜的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直直向她迈进,而在那最前方,穿着一袭绿色带兜帽的轻质皮甲,兜帽两侧隐隐有金色发丝晃动的数十名少女,令她的嘴角情不自禁地微微挂起了一些弧度。…………R:作者我最近宫本武藏看多了然后好想跑到山里头去练剑(划掉)总之就是各种忙然后存稿一直是1,所以周更大概真的就是每周一更了XD(光速逃跑(顺带新的简介各位还满意吗,感觉终于写出了我自己的感受耶(再次掉头逃跑
啰嗦点东西,看不看随意
  嗯……写这本书过来到现在,以发布第一章的时间来算的话,也有11个月了。这期间烦心事也有蛮多……好几次都负能量满满,间接导致我建的书友群最后也退了。虽然部分是别人的锅,但说到底原因还是我喜欢争辩的个性吧……看到错误就想要纠正,接着就无可避免地演变成了吵架,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搞得心情变一团糟。这是我变得越来越懒得动笔的原因之一。取证东西,钻研素材,想要写出能够考据的,认真负责的内容。但是,这并不是大部分读者喜欢看的。相反,认真研究的架构,成为了一些人的喷点。虽然自认我并没有到处宣扬和炫耀去引战,但世界很大,总有人会因为在你看来莫名其妙的原因就看你不爽。辛苦写出来的东西没人喜欢,并且还有一些恼人的家伙总是纠缠不休,这是我变得越来越懒得动笔的原因之二。



  暂时而言是不会全力以赴去完成这个故事了。



  主要原因是想玩(拿)一(到)玩(大)游(和)戏。



  我的性格大概还是不适合与人交流的,因为一旦涉及我兴趣内的话题,就下意识地会开始‘纠正’对方的言论。



  而这往往就是吵架的开端,因为很少有人能够成熟地接受别人的批评。



  我也是其中之一。



  以后不混群,不混圈,等到游戏玩够了,重新回归到最初的自我满足式的写作之中。



  假若你喜欢我笔下的世界,那请继续陪伴我,安静地走下去。假若你不喜欢,那也请你安静地离开,我并没有强迫你来看下去。



  在虚拟世界之中变得过分偏激,只能成为彻头彻尾的人生失败者。
'附篇'夜天的来由
  节选自《奥里加尔之风》①第四章:信仰与文化的共通之处。



  作者:奥托洛帝国历史学家-R·R·弗雷哥。



  ——正如前文所述,即便地域上或许隔着辽阔的土壤,但智慧物种之间的共通性,却不可思议地往往能够跨越这段以肉身难以跨越的距离。



  就好像之前的章节用来描述的那些奥里加尔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和发明家那句话——天才的想法总是相似的——一样。换算到文化上面来,道理也是相通的。



  横跨天际,从奥托洛的繁荣的西海岸一直到帕洛西亚荒芜的绝死海崖。在这辽阔的土地上拥有国度存在的地方,被多数人曾以书信、语言、甚至绘画与歌舞的方式表现过,留下来过,却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的东西,若是粗略统计的话,恐怕有高达百万之数。



  但这次我们就暂且只提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富有神秘色彩一件。



  那就是夜天这个词汇的由来。



  若按照文献记载来看的话,这个单词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眼中,是加尔历41年的某个夏天。



  斯齐亚王国的一位寂寂无名的诗人凭借创造出这个独特的词汇来形容长夜蔓延于天边一望无际的宏伟和深不可测而一举成名,直至今天,在相当多种类的语言当中,这个词汇依然保留着它刚刚被创造出来时的那种韵味。



  仅仅轻声一念,幽静而又漫长的夜晚的景色,便跃然于眼前。



  ——但正如许多实际上你无法找到确凿证据的描述一般,这个说法,并不是被所有人所信服。②



  夜天之名的真正历史,或许要远远早于斯齐亚诗人的宣称。



  早在人类尚处于诸王国纷争,杂乱不已连统一的迹象都没有出现的时候。远在北方的某一支精灵分系,便已经开始崇拜‘存在于黑暗之中的可敬之物’了。



  ——这使用通用语写出来或许有些长,但在精灵语之中,它仅仅是两个音节。



  Ea’te



  我们暂且不去计较那位诗人是否仅仅是翻译了一个精灵语词汇便据为己有,这一章之中我们所要探讨的仅仅是这个词汇所代表的意味。



  而它叙述起来其实也并不困难,只需简简单单一句话便可以概括。



  夜天这个词汇所代表的——是智慧生命,对于未知的敬畏。



  在加尔元年的初期,人类并没有现如今这么辽阔的版图和雄壮的实力。甚至就连文化,也是贫瘠得令人感慨。



  身处狭小的疆土,面对广大的未知,那时候的人类,是好奇与恐惧并存着的。



  而探讨至其深处,最令人类感觉茫然又恐怖的,恐怕便是世间万物的交替。



  白天之后,是夜晚。生之后,是死。



  无法明白这一切是为何会发生的人类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纠结,最终只能归于某种强大的不可名状的力量身上——正如其他我们之前叙述过的民族文化之中的信仰一般。



  在其他情况下,这种信仰也便只就在本地生根发芽了。即便在万里之外也碰巧有类似的信仰诞生,但也会因地制宜而产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差异——无论如何不可能像这个词汇一样在世界各地都代表着同样的意思。



  只是碰巧这一次赶上了斯齐亚那些喜欢游历大陆,但却没有多少诗歌可以唱的游吟诗人。



  就像我们知道的,精灵语一向以发音美妙而出名。因此当这个极有可能源自精灵语的词汇被安插进一支游吟诗人的歌诗歌之中并且被反复提及的时候,听过这首歌的人就难免对它究竟意味着什么,产生了兴趣。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地,逐渐地。



  整片大陆,都留下了这个发音短促的词汇的足迹。



  ——但假如仅仅如此,夜天这个略显新鲜词汇或许也顶多撑上个几十年,便会被更多的后来者所挤兑掉吧。



  如果说让这个词汇被推广开来的缘由是它那美妙的发音的话,那么让它经历千年时光一直长存至今的,则是它所蕴含的意味。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文明与文明之间即便间隔着辽阔的土地,很多时候所诞生的事物,也都是拥有惊人的相似性的。



  在古早的年代里头,不论是在哪一块大陆上。黑夜通常都代表着死亡与未知,代表着世间一切的可怖而又神秘的,常人无法理解,亦不可言状之物——甚至直到现如今,在恐怖故事之中,怪物们依旧是从深不见底的黑暗之中一跃而出的。



  追根溯底这或许和人类尚未建立起国家而是以村落聚居的年代里头,那些趁夜行动择人而噬的魔兽与野兽有些关系——但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当这个词汇出现的时候。



  当它借由那些游吟诗人手中的斯齐亚手拨琴和朗朗上口的歌词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时候。



  不同肤色;不同发色;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许多人,都感觉到,自己似乎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称呼。



  夜天这个词汇,成为了一直以来都被人类所恐惧的,终结的代名词。



  光的终结,生命的终结,世间万物的终结。



  由恐惧之中诞生的是敬畏的情感,一部分人由此开始以这个词汇作为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它出现在人们互相的诅咒之中,当一个人十分仇恨另一个人的时候他不再是拿起斧子将对方砍死而是祈祷着不尽的黑暗将对方带走——



  一种奇特的,不同于以往的信仰出现在了萌芽时期的人类社会之中。



  人们第一次信奉除了食物,爱情和权力以外的某物——



  死亡。



  归根结底或许依旧是欲望在作祟,不想死去,想要他人死去,种种情感在这一个上口率极高的词汇上面被宣泄出来——而或许正如他们所信仰的一样,它拥有无尽的魔力。在那首现如今已经只剩下只言片语的诗歌被传唱到世界各地的短短一年之后,更多的与它相关的事物被创造了出来——



  而就如同我们所讲的一样,每一样事物都脱离不了它所处的大时代背景。碰巧正是夜天这个词汇与它代表的死亡信仰被广泛传播开来的数年以后,人类结束了纷乱不已的内战,进入了我们现在所知的‘加尔’这个名号所代表的‘蓬勃的生命’的伟**。



  原本只用来诅咒他人的这个词汇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内变成了拥有更大包容性的单词,它不再只是像当初被创造出来那般代表着恐怖的未知与结束——人们在一个更加和平和繁荣的年代里头赋予了它更柔和的意味,这也是保存至今的,夜天这个词所蕴含的意思。



  “无论黑暗多么漫长,光明也终究有一天会来临”



  自那天起,人类社会拥有了葬礼这种风俗,死亡不再是令人厌恶的想要尽可能远离的,人们学会了隆重地送别自己的亲人,期盼他们去到一个更好地方——我们并不知道这和夜天这个词汇有什么关系,或许它仅仅是代表了一个时代人们心理状况的改变,又或许,它真的拥有那神秘莫测的,强大的魔力。



  我们知道的仅仅是夜天这个单词从那时起变得正如同现如今我们所知道的一样,被视为逝去之人归于安眠的地方。



  它的神秘感依旧没有改变,但从单纯的令人感到恐惧的完结,变成了一个可以持续下去的,永恒的循环——是的,那无尽天际下的夜色依旧代表着未知,代表着黑暗。



  然而黑暗却并不仅仅代表着死亡,它或许也可以是新生;未知也不仅仅恐怖,它或许也可以是机遇。



  蓬勃生命伟**的人们赋予了这个词汇更加令人感觉舒适柔和的意味,并且乘着那个年代繁荣的生机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直直保留至今。



  夜天这个词汇在现如今依旧作为委婉而有礼地告知某人或者某物逝去的用词之一。而那首闻名大陆的安魂曲《夜天女神》,也正如它所讴歌的一般,期待着逝去之物,在遥远的未来能够与我们重见。



  或许世界真的如同这个经历过千百年锤炼而变得如此经典的词汇所叙述的那般吧。



  我们一直都在经历不尽的循环,而这个词汇伴随着一次次的改变,大约在我们消亡之后也会一直保留下去。



  因为从加尔纪元直到现在,不论人民,国度发生了多少的改变。



  唯独死亡本身。



  是从未改变的。



  注释:①:奥里加尔,奥托洛俚语式用语,奥可对应现实中英文的all,即‘所有’,亦可对应现实中日语的o,即‘大’。(用不装逼的方式来说,这本书中书的就是《大里加尔之风》或者《泛里加尔之风》之类的,讲诉整个里加尔世界的一些风土人情啦)



  ②:设定里头书的作者是R·R·弗雷哥(也就是第一卷卷介绍那里写的那个奥托洛历史学家),然后奥托洛人嘛,对帕洛西亚人都没有太大的好感,对于帕洛西亚前身的斯齐亚自然也是能黑则黑。(所以如果用点心看可以看到这位历史学家的语气都有点带刺的)



  后记:作者最近一直忙着肝大和没有写正文(别打我),然后今天想起某只说附篇好久没更新了要不更新个吧,所以想着虽然大概可能我想应该是没有人看的,但是我还是写一个附篇好了。(反正也需要除除草了



  这个附篇大概程度上可以帮助理解本书的书名,当然也可能只是让你更加的不明觉厉——这点我已经放弃了,我做自己最大的努力讲清楚一个故事,但人和人的理解能力不同,有的人他就是看不懂我也没办法,只要别乱喷就行了——



  然后顺带补完了一点书里世界观的历史背景,从中可以看到一些些以前旧时代的发展,这也是我觉得附篇的最大作用了。



  所以你们这些不看附篇然后跑来跟我吵吵说哪里你看不懂的。



  都给我去面壁思过啊混蛋。



  PS的PS:因为是附篇所以是一次成型,没有正文那么精雕细琢有问题也是难免的,挑刺党滚粗。



  好了我肝大和去了XD
第一百三十五节:各人的思绪
  众所周知,一个典型的军事防御体系通常由包括有「警戒」「警告」「破坏」三个部分的一系列相互呼应又系统化,所有单位各司其职又浑如一体的人员安排和战术部署构成。



  如何合理地在紧迫的时间之中部署好手头的兵力一直都是对每一位指挥官的一大考验,毕竟在真实的战争之中,同时拥有充足的时间和充足的兵力的情况少之又少。



  因此依照一个成熟的、经典的战例模范,只修改少数细节来部署军队的行为相比起在紧迫的时间之中思考劳什子创新战术而言,显然要可靠稳妥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