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官场之风流人生 >

第146部分

官场之风流人生-第146部分

小说: 官场之风流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文慧就利落的帮沈淮收拾起东西,边收拾东西边问沈淮:“书房里那几幅字是你写的?”

    “嗯,”沈淮点点头,说道,“之前在农场还是小姑父教我写过大字,只是当时没有认真学;后来一个人生活得太久,无聊时就练练大字,”看到小姑帮他把竹笛放回包里,又说道,“也学过一段时间笛子,就是吹不好……”

    沈淮的满口“胡言”,宋文慧却没有半点怀疑。就算在别人的眼里,沈淮是那么的不学无术、无法拯救,宋文慧却一心认为自己的亲侄子本性并不恶。

    我的qt房间开通了!更俗官方qt房间号'9167'

    点击进入
第一卷 第二百零五章 家宴
    门铃响了两声,沈淮就看见小姑父唐建民系着围裙、满手面的跑过来打开门,唤道:“小姑父……”

    “是沈淮啊,你快进来,你小姑说你最喜欢吃面疙瘩,就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我,”唐建民嗓门很大,把沾了面的手举起来扬了扬,笑道,“你如今是沈书记了,不怪我腾出不手来跟你握手吧?”

    沈淮知道他这个“小姑父”对他的到来,应该是既不欢迎,但拧不过他小姑的性子、故而也不会反对的态度,他进门换了拖鞋,从背包里拿出两罐茶叶,说道:“这次回来也偷懒没有准备什么东西,刚才在路上才买了这两罐茶叶,很没有诚意,小姑父你不要嫌弃……”

    在路上才买两罐茶叶当礼物,当然不能算有诚意,唐建民却意外的看了妻子一眼,怀疑这是妻子故意让沈淮买的,心想不过沈淮能听妻子的意见,说明他这几年在外面戾气性子也给磨去不少。

    跟宋家其他人不同,唐建民在宋家也只是不那么受重视的女婿。

    老爷子当年受冲击,宋文慧随老四宋炳生一起给下放到潜江农场接受改造,唐建民当时是农场的医生,沈桂秀还要稍后一些时间到农场。四个人才从此相互认识,结成两对恋人,又同时在农场那么恶劣的条件结婚生下子女。

    后来老爷子得到平反,恢复职务,宋家子女都得以归京。不过,当时沈桂秀及其父母依旧受海外关系牵累,没有得到平反,宋炳生为了个人前途,放弃跟沈桂秀的婚姻回京,唐建民跟宋文慧也不能说什么,他们当时也迫切的想离开农场,只能留年幼的沈淮跟他母亲沈桂秀一起留在农场继续艰苦的生活。

    等到沈桂秀病逝接沈淮进京,已经是六年时间过去了。

    因为知道整件事的前因后果,也清楚沈淮心里对宋家的怨恨源于哪里,唐建民故而也能比别人对沈淮之后做出的那些事情多些同情,但也没有到妻子一味宽容的地步。

    唐建民对沈淮既有同情,但也怕他的性子难改,做出什么难以收拾的事情来,故而对他也是能不见则不见的态度。

    唐建民也知道妻子打小看着沈淮长大,对他有感情,又怀有欠亏之心,总是说要是他们当初不那么急着回京,事情也许不会变得那么不可转寰。即使宋炳生都放弃这个儿子后,他妻子也认为沈淮变成这样子,他们也有一定的责任。

    沈淮这段时间在东华做了不少事情,他妻子总在他耳边说叨,他不相信一个人在这么短的时间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不过他总是拧不过他妻子的性子。

    宋文慧进屋来换拖鞋,跟丈夫唐建民说道:“沈淮还记得你教他练大字的事情,沈淮现在写字可漂亮了,不见得比你差多少……”

    “是吗?”唐建民当然不相信,只是附和的问了一声,让沈淮随意坐,他回厨房继续忙乎。

    “要不要我帮忙?”宋文慧看着额头挂汗的丈夫,问道。

    “你还不如我。”唐建民可不敢让妻子进厨房添乱。

    宋文慧从电力部调到东南电力建设集团担任副总,工作地点在江东省会江宁市;唐建民在仕途上没有什么作为,也就妇唱夫随,调到江东省卫生厅工作。他们俩是偶尔才回一趟燕京,燕京这边的宅子里也不可能专门有保姆帮着做饭。

    这两天他们在燕京,也是走各家,没有机会在家里弄饭吃。今天也是为了沈淮,不想让他感到太生疏,上午才买了菜回来,唐建民忙乎了小半天,也没有整好一样菜。

    “要不,我来吧?”沈淮看着唐建民揉的面团跟稀泥似的,旁边切了一半的土豆丁跟狗啃出来似的,知道小姑跟小姑父都不善庖厨,洗过手就直接拿起切菜板上的土豆切起来,“我这几年一个人过,厨艺还算练得不错……”

    唐建民刚想说不用,但看到细如火柴梗的土豆丝从沈淮刀下又快又齐的切出来,看了妻子一眼,想问这是怎么回事。

    宋文慧得意的摊摊手,为沈淮的事,她跟丈夫闹意见也不是一回两回,虽然最后她都能由着性子来,但也说服不了丈夫改变对沈淮的看法,此时难免有些得意。

    “会不会太细?”沈淮见小姑跟小姑父不吭声,抬头问道。

    “我跟你小姑厨艺鉴赏能力差,不过光看着,就知道这刀工能把人唬住,”唐建民笑道,“我们是知道你在东华当镇党委书记,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哪家酒店的大厨呢……”

    宋文慧给丈夫使了眼色,不让他胡说;沈淮倒不介意,他知道唐建民是大咧咧的人,也不怎么热衷官场,也是有话就说,不会特别敏感的去拿捏分寸。

    厨房够宽阔,沈淮手脚麻利的把土豆丝切好,又往面团里加了两把面粉,让面粉看上去能揉得更劲道些。等了后面,唐建民索性把围裙让给沈淮,他在一旁打下手。

    准备的菜很丰富,沈淮挑了手熟的做了四菜一汤,又下了一盆面疙瘩就到餐厅来摆碗筷,听着小姑在书房里打电话。

    书房没有关严,留有一道缝,听见小姑在里面压着声音说话:“我请你过来吃一顿饭,难道还能有什么阴谋不成?我不管姓谢的那个女人怎么看沈淮,所以沈淮好不好也不用她来评价。关键是你要不要认自己的儿子……你自己的儿子有没有改变,你都不愿意看一眼,又怎么会心里清楚?”

    沈淮见小姑父拿酒杯出来盯着他在看,也只是抱以一笑。

    宋文慧气鼓鼓的放下电话,从书房出来,看沈淮跟丈夫在餐厅里的神情,也知道她刚才的电话叫他们听见了,又怕刺激到沈淮,一时间不知道要怎么说才好。

    沈淮要求不高,甚至能小姑家把这顿饭吃好,这次回京的目的就算是达成了,还能指望更多不成?

    “我都快饿瘪了,下火车还没有吃饭呢,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开饭了?”沈淮手没有停的把碗筷摆好,又跟小姑宋文慧笑道,“我在厨房里忙乎了半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是不好吃,小姑跟你小姑父你们批评时可要留点情面啊……”

    “出去几年,也学得油嘴滑舌了。”宋文慧笑道,把电话的事掩饰过去,也不敢想象沈淮听到她跟他爸通电话,不然又能说什么?

    虽然只是家常菜,沈淮也就几样家常菜拿手,叫宋文慧、唐建民吃得赞不绝口。吃过饭,沈淮麻利的收拾好,唐建民就拿出沈淮买了的茶沏了一壶,坐在后院荫凉的树荫下喝茶聊天。

    不过从小姑及姑父唐建民选择的话题里,沈淮还是能感觉到他们对他还是一种小心翼翼、怕稍不注意会伤害或刺激到他的心态,就算小姑口头上的对他在梅溪镇做的事情赞不绝对,但事实上还是有些不那么确定。

    沈淮认真反思过之前沈淮与宋家关系恶劣的顽结所在,因为上一辈人的恩怨纠葛以及被遗弃,使之前的沈淮形成戾气十足的自毁性格,既而才会有一系列的不学无术跟胡作非为乃至作恶多端。

    无论是宋家还是孙家,都有很多平庸的、不学无术以及整天吃喝玩乐的子弟,不能对家族的整体利益有所促进,甚至还会有所妨碍,但多少会受约束,行事有些分寸,而之前沈淮那种越约束越跟你拧着干的性子,不仅会消磨掉几乎所有人待他的耐心;对宋家、孙家而言,他也是极其危险、不安分的存在。

    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更改,沈淮也没有指望能立即获得整个家族的认可,此行的目的,主要还是跟宋家恢复一定程度上的联系,

    宋文慧陆续不断的有电话打进来,不过没整个下午都没有人登门来拜访,沈淮注意到小姑父过了三四点钟就多次看时间,想想也知道是什么回事。

    宋家是树大根深、枝繁叶茂,第二代子女里,除了二伯、他父亲以及五姑姑在京工作外,小姑等其他人都常年在外地工作。虽说后天才是大寿,但是小姑等人常年在外,难得有机会提前两三天回京,也是难得有机会相聚。

    沈淮能想象宋家大多数人,只要不用到单位或公司的,此时应该大多数都聚在大宅,而且这些人应该都希望他小姑、小姑父赶过去相聚,但也应该有人绝不又不希望看到他出现。

    沈淮不想让小姑、小姑父为难,站起来说道:“淮海省在京要举办一个招商活动,任务分解到市县。我这次回来,我们区也给我分派了任务。虽然就算过去也不会受重视,我总也要到市驻京办那边露个脸……”

    “你把车开走,有个车方便些……”宋文慧说道。

    “不了,晚上应该会给揪在那边喝酒,”沈淮说道,“地方上喝酒比较凶,开车不方便。”搓了搓手,换了鞋就出去。
第一卷 第二百零六章 卧虎藏龙
    已经快五点钟了,夕阳斜挂在天空,但气温依旧炎热,叫人难以忍受。

    沈淮不想小姑为难,但又不能这时候灰溜溜的赶到市驻京办叫陈兵等人看出端倪来,走到巷子里,一时间也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

    之前的沈淮虽然给接到燕京生活了几年,但也是给丢在寄宿学校里,很少跟宋家人接触,也很少进燕京市里。而过去七八年间,燕京城市建设的力度也很大,面貌改变了很多,沈淮对这一片区域的记忆就更模糊了。

    沈淮站在巷子口,一时间的感觉非常陌生,不清楚到底站在什么地方。

    沈淮知道小姑宋文慧当年回城就分得一间小四合院,应该就是这里。不过九零年之前,不管身份都高,小四合院居住环境普遍都差,所以小姑、小姑父又搬到电力部分配下来的房子里,也就是上午的那套公寓房。

    小姑调到东南电力建设集团任职之后,那套公寓房就空在那里。差不多同时期,燕京市有重点的改造四合院区域,也是部委及军委家属集中居住的区域最先受益。四合院胡同这边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治安条件也绝非普通居民区能比,小姑她们偶尔回燕京,就都会住在这边。

    这边看上去寻常得很,但偶尔路过的轿车,不是奥迪就是凯迪拉克,就知道这边住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非富即贵。也因此,平时在其他地方炫武扬威的奥迪、凯迪拉克等豪车,在这里就特别的守规矩。巷子里虽然没有明显的禁鸣标志,但沈淮在这里站了有三五分钟,经过这边的几辆轿车,都是静悄悄的,那些个司机望过来的眼神也特别的“和善”,毕竟这路边就怕哪个骑自行车或走路提着菜篮子的老头老太,也有可能是惹不起的大老虎。

    巷子两侧都是整饬的四合院,夹着狭窄而平整的柏油路,在夏季的黄昏,置于闹市之中也有一分独特的静谧。

    沈淮走到巷子口,看到外侧就是西单的主街,才在巷子侧墙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一枚写有“西寺东巷”不大起眼的金属标牌,才意识到对面西巷口子上就是老爷子居住的大宅了。

    沈淮怕小姑、小姑父等会儿可能会从这里经过去大宅,看到巷子口有一家书店,就折身走了进去。

    书店门脸很小,但里面的纵深很大,光线有些昏沉,吊扇在头顶呼呼的转着,角落里摆着一张桌子,一个六十来岁的清癯老头坐在那里喝茶,看着像是店主。

    店里没有其他客人,店主也悠然自得,看到沈淮走进来,只是点头而笑,算是招呼。

    这边藏龙卧虎,谁也不知道眼前这老头是不是哪个中央大佬的亲属或者其他什么人,沈淮也不敢怠慢,还以微笑,点点头走到后排的书架那里找书。

    走到后排,沈淮才发现这边出售的书,质量非常高,显然是店主进货之前经过精挑细选,也有很多相当专业的外文经济书籍,叫人怀疑店主的文化水平极高,很可能是退休之后才开的这家书店。

    无论是东华还是省城的书店、图书馆,专业书籍特别是一些外文专著还是太缺乏了。沈淮这次到燕京,本打算到国内最大的西单书城走一趟,找一些有关工业及经济方面的书籍,没有想到这家看上去不起眼的书店里会另有乾坤。

    沈淮是如获至宝,先蜻蜓点水的把挑出一大堆书,然后找了一个角落再精挑细选。西方专著很多都晦涩艰深,想要短时间里理出脉络来极难,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沈淮开始还站在阅读,既而又蹲下来,时间一长就觉得脚麻手软。

    “你坐着慢慢看……”店主递了一把折叠椅过来,和蔼的说道。

    沈淮道了声,接过椅子坐下来。店主不干扰沈淮挑书,悄悄的退回原处,坐在那里一个人悠然自得的喝着茶。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听着店主在外面跟人打招呼:“崔老,刚回来就四处跑着溜达啊?”来人说话的声音不大,沈淮也没有在意听,以为是店主遇到了熟人,他埋头继续挑书。

    直到感觉有个人影停在眼前,沈淮才疑惑的抬起头,赫然看到火车上的那个脾气古怪的老者正盯着他看。

    沈淮没想到他也住这附近,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在车站是辆黑色奥迪将他接走。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