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318部分

晋霸天下-第318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军大帐之中,华安将朝廷任命自己都督益州诸军事,和常璩为新任益州刺史的详细消息,再一次告诉了众人,并说出口了自己下一步的打算。



    在华安的计划中,除了军事方面,其它的民生等方面都划拨给常璩了,毕竟,常璩才是朝廷新任的益州刺史,而且是单车刺史,专门负责益州的吏治、民生等诸多事物,除了军事之外,其它的事物都归他管。



    而华安在益州的职位是都督益州诸军事,也就是除了军事方面的事情,其它的都不用管,也不该管。



    眼下华安所部大军在益州的兵力高大两万多,但是分散控制益州西北部的数郡后,兵力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对于逃往益州东南部的叛军主力人马,华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益州的西北部分才是益州的核心,若是将主力人马派往东南部剿杀叛军,则成都方向的兵力必然不足,如此一来,一旦遭到西北方向吐谷浑的进攻,后果不堪设想。



    要知道,叛军一部人马已经逃往吐谷浑方向,能否说服吐谷浑出兵益州,真的很难判断,但作为三军统帅,华安不能有侥幸的心里,不管吐谷浑会不会进攻益州,华安都必须按照他会进攻来准备,以免真的遇到吐谷浑大军时,手忙脚乱。



    为了应对吐谷浑可能的进攻,华安接下来的首要任务是保住益州西北部的膏腴之地,并略微向南扩展,以展示自己都督益州诸军事的决心。



    按照目前华安实际控制的区域,其面积仅仅是益州面积的三分之一,益州八郡之中的四个郡都还没有控制,这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为了体现自己都督益州军事的政绩,华安决定在益州境内紧急扩军,将主要几支人马的力量全部扩充一倍,并相应的调整各将领的都督区域。



    按照华安的计划,将提拔蜀中旧将李亮的职位,并让其将麾下的五千人马扩充为一万人马,大军扩充完毕后,李亮将要向南控制南方的越隽郡,并最终都督越隽郡和汉嘉郡的军事,保障益州南部的稳定。



    原蜀中大将李奕的职位同样要给予提拔,并让其将麾下现有的五千人马扩充为一万人马,并随后向南进发,连续控制江阳郡和朱提郡,并负责镇守江阳、朱提、键为三郡,保障益州东南部分的安全。



    如此一来,益州就剩下东南方向最大的牂牁郡还在叛军的手中了,牂牁郡的土地面积占了蜀中的至少四成,人口却极少,在崇山峻岭之中围剿叛军并非易事,因此,暂时只能搁置,待日后有机会再收复不迟。



    在益州最核心的蜀郡,铁牛麾下的北伐军也将扩编为两万人马,并负责控制蜀军、汶山郡,以及梁州的新都郡和广汉郡,全力守卫这块最核心的区域。



    按照华安的部署,铁牛的主力人瞒要负责防备西北方向的吐谷浑,李奕麾下的一万人马,主要的防备对象是牂牁郡的叛军,而李亮麾下的一万大军则可以作为后援,随时支援任意一个方向,从而使蜀中稳如泰山。



    听了华安的计划,张育和谢思明都比较认可,各军将领也没有什么异议,只是一下子扩充两万兵力,各种军事物资的供应,可能会跟不上,尤其是铠甲类的防具,制造起来颇为麻烦,两万套铠甲,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制作完成的。



    为此,华安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只得让新招的士兵布衣入伍,用最简单的武器进行训练,待各种装备制作完成后,再发放给他们。



    商议完扩军备战的各种事宜,华安连忙以官文的形势,通知远在汉嘉城和武阳城的李亮和李奕,让他们二人立即按照指示,扩充军力,并准备好向西南部的三郡扩展控制。



    铁牛就留在成都,自然立刻就接到了命令,并立即开始着手招兵事宜,由于北伐军的名号使用已久,且对赵国大军有震慑的作用,因此,虽然新招收的士兵都是益州百姓,但铁牛麾下的这支人马,仍旧叫北伐军,以保持这支有着优秀传统军队的番号。



    益州方向的扩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华安一面等待着朝廷使者的到来,一面开始考虑梁州方向的扩军,只是益州一下子扩军太多,若是梁州方向再大规模的扩军,蜀中的财政只怕有些承受不了。



    如今,蜀中的经济刚刚开始发展,若是因为急促扩军,造成经济发展的破坏,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但数年之后,中原便会大乱,此时不及早扩军,便不能有足够的时间,将新兵训练成傲视天下的劲旅,为此,华安头痛不已。



    在中军大帐中,华安将心中的忧虑告诉了张育和谢思明,二人听了之后,极力的为华安出谋划策,并想出了好多种应对的办法。



    其中,最让华安满意的一种办法,是临时训练农闲的百姓,让这些百姓在自己的家门口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从而将其培养成具备很高军事素质的兵民,一旦需要的时候,便可以立即征召入伍,只需进行简单的训练,便可形成战斗力,从而省去了许多新兵训练的时间。



    对于此项建议,华安是极为满意,并决定立即派遣陈霆麾下的三千人马返回梁州,并分散于梓潼、巴西、巴东、巴郡、涪陵、汉中等地,以乡村为单位,对农闲的百姓进行军事训练,以培养蜀中百姓的军事素质,而且规定,凡是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男子必须接受训练,为了减少百姓们可能产生的抵触情绪,华安对参与军事训练的百姓,给予一定的免税优惠,以增加百姓参与军事训练的积极性。



    在继续等待了大半个月后,新任的益州刺史常璩和十几名官员,以及朝廷的使者,终于抵达了成都。



    华安接受朝廷的任命,正式获得了都督益州诸军事的权利,朝廷的任命书上写的很清楚,任命华安为使持节,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领梁州刺史。



    常璩抵达成都之后,受到了成都官员的热情欢迎,毕竟,常璩本就是蜀中旧臣,和成都的现有官员都是老熟人了,而且,由于其性格温和,善于交际,深得蜀中官员之心,而且,大晋朝廷任命蜀中旧臣为益州刺史,显示了对蜀中旧臣的宽容和重用,不禁让蜀中官员心头暖洋洋的。



    在常璩抵达成都的第二日,华安便将蜀中除了军事之外的所有事物都移交给了常璩,并表示会全力支持常璩行使单车刺史的权利。(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 聪士的训练
    在成都方向,华安将所有的情况都安排妥当后,便率领亲兵营和一千无当飞军离开成都,返回南郑。



    十余天后,华安一行两千人抡于抵达南郑城,此时,已经是两个月之后了,南郑城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然,主要是北门方向发生了变化。



    那里正在新建的文学馆和医学馆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动工了,两馆之间巨大的皇甫谧雕像已经完全雕刻完毕。



    华安进入南郑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北门附近视察文学馆和医学馆的建设,老远的便看到了高大耸立的皇甫谧站立雕像。



    这个巨大的雕像就像是一面旗帜,显示了梁州文学和医学事业的发展,成了南郑城典型的标志性建筑。



    华安策马向雕像处行进,并很快抵达了雕像的附近,看着和图纸一模一样的皇甫谧雕像,华安不得不暗叹工匠师傅的伟大,居然能这么快的将如此巨大的雕像制作完成,而且,皇甫谧的神态和身材与图纸毫无出入,堪称经典上乘之作。



    此时的雕像周围,围拢了数百人,都在虔诚的凝视着雕像,让华安微微有些诧异。



    “这么多人,围拢在这里,在干什么?”华安好奇的说道。



    “大哥,前面领头的二人,好像是=无=错=小说=m。=quledu=皇甫聪和皇甫明啊!”王三看向前方,轻声回道。



    华安凝目仔细一看,虽然看到的只是背部。但从身形判断,确实是皇甫聪和皇甫明两兄弟。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这两兄弟在搞什么鬼,走,过去看看。”说完策马行了过去。



    走近了一些之后,华安突然发现,围拢在雕像周围的百余人,应该都是聋哑人,因为,华安曾多次前往聋哑馆视察过。对这些特殊的人群记忆很深。因此,一眼就认出了他们。



    华安知道,皇甫兄弟将这些聋哑人带到雕像的附近,虔诚的凝视雕像。绝不仅仅是为了歌颂他祖先的荣耀。更重要的目的。恐怕是为了教育这些聋哑人,让他们学习自己祖先皇甫谧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毕竟。皇甫谧的许多著名作品,就是在他几乎耳聋的时候写成的,这些往事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华安一行人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对于围拢在雕像周围的聋哑人来说,自然是听不见的,但处在队伍前方的皇甫明却是个正常人,他很清晰的听到了身后的马蹄声,而且,判断出了是一支几十人的队伍。



    皇甫明连忙转身向后看去,却恰好看到了正在缓缓策马行来的华安等人,心头不禁一惊,连忙向众人打了个手势。



    “末将皇甫明拜见将军。”皇甫明连忙向华安行礼,同时皇甫聪和众多的聋哑人也全部弯腰向华安行礼。



    看着这些聋哑人整齐划一的标准行礼,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这足以说明皇甫明等人训练的好,居然将这些身体略有残疾之人,训练的这么优秀。



    “皇甫明,你们这么多人,聚集在雕像这里,在干什么呢?”华安有些明知故问。



    皇甫明连忙抱拳道:“回禀将军,末将正在训练聪士。”



    “正在训练聪士,这些就是你挑选出来的聪士。”华安看着眼前的一百余人,惊讶的问道。



    由于前往益州平叛走的匆忙,华安还未正式视察过聪士营,不过,这一百人看上去体格各异,有身材魁梧的汉子,也有瘦弱的孩童,甚至还有女人和女孩,看上去完全没有斥候军队的样子,倒像是一群老百姓,这大大颠覆了华安对聪士营的印象,不过这样倒是更容易刺探情报,而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是的,将军,这一百余人便是末将精心挑选出来的聪士,末将正在训练他们的意志,让他们相信自己作为聋哑人,也可以作出一番丰功伟绩。”皇甫明抱拳说道。



    华安微微点了点头,轻声道:“辛苦了,这些聪士都学习了哪些技能,何时可以执行任务。”说完看向皇甫明。



    皇甫明立即回道:“禀将军,这批聪士刺杀、侦查、手语等技能都学了,只是根据每个聪士情况的不同,采取了不同侧重的训练,体格强壮且灵活的,主要训练他们格斗和刺杀的本领,体格比较瘦弱,没有力气的聪士,主要教授他们侦查的本领,手语是沟通的基本,自然是所有聪士都必须学会的本领了,给我半年,最多半年的时间,这些聪士便可以很好的执行任务了。”



    华安拍了拍皇甫明的肩膀,轻声道:“本将不着急,你要好好训练这些聪士,日后这些聪士,对本将有大用。”



    “是,将军,末将一定不辱使命。”皇甫明连忙表态道。



    华安点了点头,正色道:“好了,你们继续训练。”说完策马,带着一众人马继续向前行进。



    对正在建造的文学馆和医学馆进行一番仔细的视察后,华安很是满意,并督促工匠加紧建造,争取在秋收之前将第一期的建筑完工,以不影响秋收。



    随后,华安又视察了兵器馆,此时的兵器馆之中,蒲铁正带领一众工匠打造各种兵器和铠甲,因为,华安在益州方向扩兵两万,对各种兵器和铠甲很是急需,作为兵器馆,蒲铁的任务便是打造足够多的兵器,以供应大军所需。



    这处临时的兵器馆,规模不是很大,里面的各种设施也很陈旧,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打造兵器铠甲的速度和质量。



    为了让兵器馆打造出更多更好的兵器,华安已经下定决心,要重建一处全新的大规模兵器馆,这处兵器馆还要具备研发新型兵器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兵器的试验场。



    如此一来,以南郑城城内的面积,自然是找不出这么大的一块地方了,为此,华安已经决定要在城外,建造全新的大规模兵器馆。



    关于新的兵器馆的选址,华安自然要听从蒲铁的建议,毕竟,蒲铁是打造兵器方面的人才,对于哪个方向有利于建造兵器馆,蒲铁一定会用专业的眼光来审视。



    “将军,您怎么来了。”华安已经进入兵器馆好长时间了,蒲铁才看见,并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



    “蒲将军工作起来可真是认真啊!本将都进来老半天了,你才看见,怎么样,有什么困难没有。”华安看了看兵器馆的周围,正色说道。



    蒲铁也不客气,正色道:“禀告将军,这里太小了,堆方木炭、铁料都需要很多地方,炉膛、打造台、水缸等等都摆在这里,显得太挤了,干起活来,耍不开身子。”



    华安指了指蒲铁,笑着道:“呵呵!嫌地方小了,本将也觉得这地方太小了,准备给你换一个大一点的地方。”说完看向蒲铁。



    “将军当真,在什么地方。”蒲铁连忙问道。



    华安随手一指,轻声道:“在城外,只有城外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你彻底的耍开身子,大干一场。”



    “将军想好具体位置了吗?”蒲铁又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