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377部分

晋霸天下-第377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
    自从石苞仓惶败走武关,关中方向的形势基本上稳定了下来,绝大多数的赵国官员和将领都上表请降,表示要归顺大晋朝廷。



    但仍有少数赵国将士不愿投降,并盘踞在各个山头,与山贼土匪勾结,四处抢劫危害百姓,给关中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同时,也威胁晋军的粮道,沿渭水支流运输的军粮,不时遭到劫掠,虽然被劫掠的粮草仅是晋军军粮的一小部分,但对华安来说,也是不可容忍的。



    为了将关中建设成进攻中原的基地,这些零星分布的土匪,必须全面清除,一个都不能留下,否则,一旦主力人马进入中原,这些零散的散兵游勇将给关中带来无穷的破坏,从而让华安有后顾之忧。



    关中八百里秦川,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各种山头名目繁多,若要逐个清除躲在山中的山贼土匪,是一件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只怕将这些山贼清除干净之后,中原已经是另一番格局了。



    关于如何剿灭关中众多的匪徒,华安觉得自己必须好好的深思熟虑一下,以免有所疏漏。



    “大哥,长安城中已经有米粮出售,我军是否还要继续派粮。”王三走进大帐,正色问道。



    华安站起身来,向前走了几步,轻声道:“长安城中;无;错;小说 m。quledu。com虽有米粮出售,但那些从城外逃往城内的穷苦百姓根本就没有钱财,若是我军不继续派粮。他们岂不要饿死。”



    “大哥,可这样一来,一下子多了几十万张嘴,军粮消耗多了数倍,我军的负担大增,总不是长久之计吧!”王三蹙眉说道。



    华安闻言,举得是这么个理,若是无止境的为长安城的百姓提供米粮,会大大增加后勤的负担,让后备军团的大量人马忙碌在运输的道路上。



    “关中还未完全稳定。在完全稳定下来之前。让后备军团的将士们辛苦一下,继续为穷苦的百姓提供米粮。”华安下令道。



    “大哥,为穷苦百姓提空米粮,倒是没什么说的。但一些富得流油的富人也贪图这点小便宜。居然穿着丝绸前来领取粮食。”王三气愤的说道。



    “哈哈!贪图小便宜才是平民百姓啊!若是百姓们都胸怀大志。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那才可怕啊!好了,我们去派粮的街道看看。”华安说着向外走去。



    很快。华安便抵达了长安最大的街道,并出现在了派粮的地方。



    抬眼望去,只见排队前来领粮的百姓络绎不绝,有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也有身穿丝绸的富人,为了区区一日之餐,如此多的百姓不辞辛苦的前来排队,若是穷的食不果腹也好理解,但那些身穿丝绸的富人,也来受这个罪,就让华安觉得好笑了。



    “大哥,您看,这么多的百姓,有一多半都是买得起粮的,却都来领取免费的米粮。“王三指着众多的百姓,轻声说道。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不要这么小气,和民心所向相比,这点粮草真的不算什么,让这些平民百姓占一点便宜又如何,哈哈!”



    看着这些百姓领取到军粮时的兴奋表情,华安觉得很有意思,在石虎统治时期,赵国的广大区域,百姓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虐待,此时,关中被收复,华安就是要尽可能的优待百姓,以让百姓心里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心甘情愿的服从大晋朝廷的统治。



    华安仔细的看向人群,却见一名身穿麻布短衣的青年,在派粮的位置看了一眼,然后笑着走开了,而并未加入排队的行列。



    “这个青年人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一定是个胸怀大志的人才。”华安看向这名青年,小声说道。



    王三点头道:“是啊!这个青年,身穿麻布短衣,一看就是出身贫寒,却不为一日之米粮动心,果然有几分骨气。”



    华安再仔细一看,这名青年人,眉清目秀,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让人折服的英气,这是一种极度自信的眼神,这足以说明此人有过人之处。



    “走,我们过去看看。”华安说着向这名青年走了过去,王三则紧随其后。



    见华安向自己走去,这名青年毫无战战兢兢的紧张感,而是坦然自若,就犹如平常一般,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百姓们都在排队领粮,为何你要淡然而去,这些米粮全是白送,你就不需要吗?”华安轻声问道。



    这名青年一面捉掐虱子,一面淡然回道:“回将军,在下虽然贫寒,但买米的钱还是有的,为何要不劳而获呢?”语气不卑不亢,坦然自若。



    “好,有志气,你叫什么名字。”华安大声问道。



    青年人微微一怔,随即回道:“在下姓王,名猛,字景略,北海人,不知将军是?”说完看向华安。



    “王猛。”华安闻言大惊,这个历史上辅助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的王猛,居然就站在自己的面前,而且,看的出来年纪很轻,比自己还要小几岁。



    见华安愣着不说话,王三介绍道:“年轻人,听好了,这位便是我军主将华将军。”



    “王猛见过华将军。”王猛见眼前之人就是华安,连忙拱手行了一礼。



    “不必客气,快快请起。”华安伸手一扬,示意王猛起身。



    此次,王猛跋涉几百里,从华山前往长安,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前往拜见军营拜见华安,从而见识一下,这个著名的晋军将领,是不是像传言的那么优秀,以确定是否值得跟随。



    毕竟,王猛在深山苦读多年,为了就是有一个展现才华的机会,而只有得遇明主,他的满身才华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初见华安,王猛心里还算满意,至少华安的身形和气质与传言的一致,甚至比传言还要优秀。



    在长安的街道上,能遇到王猛这么优秀的人才,是天意的安排,岂能错过,华安心下起了招募之心。



    “王猛,本将见与你有缘,不如前往本将的大帐,畅谈一番如何?”华安真诚的邀请道。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猛从华山赶往长安,就是为了一睹将军的风采,既然将军有请,猛岂能不遵命,哈哈!”话语间显得极为洒脱。



    见王猛前来长安,是专门为了见自己,华安心下更是大喜,这说明王猛有意投奔,至少已经有了这个心思。



    “哈哈哈!”华安大笑几声,大声道:“王猛,上马,随本将前往大营,见识一下本将亲卫军的风采。”



    “王猛遵命。”王猛跨上战马,随华安向晋军大营方向行去。



    在半路上,华安看向王猛,正色问道:“本将以军粮赠予百姓,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这么做算不算是功德呢?”



    王猛闻言,指着华安,大笑道:“关中民心,尽为将军所得,何须多言,哈哈哈!”



    见王猛一句话说出了自己心里最隐秘的目的,华安心里大为惊叹,这个王猛果然是学富五车,而且性格耿直,说话一点也不拐弯抹角。



    华安赞许的看向王猛,轻声问道:“王猛,如今赵国大乱,以你之见,日后天下格局将会如何演变,我大晋王师是否可以顺利收复中原,何时出兵最为妥当。”



    王猛闻言,笑道:“将军太高抬在下了,天下格局如何演变,在下区区一名书生,岂敢胡言乱语,免得贻笑大方。”



    “诶,你就不要谦虚了,说说无妨,没人会取笑你的。”华安坚持让王猛说出自己的见识。



    见华安执意问计,王猛思虑了片刻,正色道:“当今天下大势,仍以赵国最为强大,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赵国最精锐悍勇的兵马,皆在邺城方向,有如此多的精锐兵马,足以匹敌天下任何兵马,只是石虎暴亡,诸子夺位,在持续的消耗中,赵国的精锐兵马,早晚要消耗待尽,只是目前,仍是赵国最强,而在赵国之外,自然是以大晋朝廷最为强大,其次,便是东北的燕国,燕国虽附属于大晋,但与大晋朝廷并非一心,在赵国日益衰落之际,燕国极有可能与大晋朝廷争夺中原的土地,只是中原归属谁家,在下也无法判断。”



    “你的意思是,赵国衰落之后,燕国将会与大晋争夺中原的土地。”华安轻声说道。



    其实,这都是明知故问,华安对燕国入主中原的这段历史,还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的,而且,从秘密潜入辽东的聪士回报,燕王慕容俊已经集结了二十万精兵,准备进攻中原。



    “没错,当今天下,除了燕国,没有哪一方势力,可以与大晋朝廷匹敌,赵国衰落之后,中原要么归晋,要么归燕,又或许分崩离析,进入群雄争霸的乱世。”王猛正色说道。



    华安笑了笑,夸赞道:“你说的很好,不过,以本将之见,赵国衰落之后,中原将先进入群雄争霸的乱世,而后,才是我大晋与燕国争夺中原。”(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 邓羌
    说着说着,王猛便与华安一同进入晋军大营,见亲卫军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王猛赞不绝口,并表示亲卫军的实力不在邺城精兵之下,是一支足以傲视天下的雄师。



    在中军大帐之内,华安与王猛又先后谈论了当下关中的情形,对于关中的形势,王猛的见解与华安大致相同,都打算先稳定关中,将关中建设成可靠的后方基地,而后,根据中原方向的形势,挥师东进。



    对于关中众多的山贼和土匪,王猛的意见是剿匪并存,先用优厚的条件招抚山贼,并将其编入军队,若这些匪徒不肯归顺,则全力剿灭。



    在华安表示围剿匪徒耗时耗力,短时间内无法奏效之时,王猛则建议,要在关中训练一支新军,并利用这些不合作的匪徒,作为训练新兵实战之用,如此,即训练了新军,又消灭了匪徒。



    华安觉得这个思路很好,便决定在关中招募新军,组建全新的关中军团,这个关中军团,便由王猛负责,考虑到关中民风彪悍,胡人众多,华安打算征兵六万。



    当华安给予王猛官职,让其负责组建六万关中新军的时候,王猛则表示自己一人能力有限,而训练新兵需要众多的人才,于是,建议华安发布求贤令,广招关中的各路人才。



 ; ; :无:错:小说 m。quledu。com 华安也觉得关中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既然有王猛这样的大才,就一定还其他的人才。于是,连忙按照王猛的要求,发布了求贤令。



    不仅是军事方面的人才,其他方面的人才也大量招募,并给予优厚的待遇。



    华安的求贤令下发之后,关中方向,果然有众多的人才前来应募,各种人才将晋军大营的辕门都挤倒了。



    华安看了一眼,足有上万人,其中。以军事人才最多。从这些年轻人的身材,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有武功的人才。



    作为将领,弓马娴熟、武功高强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因此。考验他们的第一个科目便是武功。



    华安从军中挑选了几千名士兵。让这些前来应募的人才。与自己麾下的士兵过招,赢了便是武功高强的人才,可以录用。输了便是武艺不精,让其回去继续练习。



    经过第一轮的筛选,便有大半的人才被挡在了门外,有许多应募的人抱怨难度太高,可华安说了,这些与他们过招的都是军中的普通士兵,连士兵都打不过,怎么可以成为将领,作为将领,必须要有好的武功,如此,才能作为全军的表率,从而增加大军的士气。



    华安看了一下,通过第一轮考核的人才有千人之多,华安可不需要一千员将领,于是,又让两名士兵对阵一名前来应募的人才,能同时打败两名士兵的人才,可以算得上武功比较高了。



    如此,一轮下来,又淘汰了许多,三人攻一,四人攻一,最后,能同时打败五名士兵的人才,还剩下五十多人。



    华安对这些人非常的满意,在战场上,能够以一敌五,这绝对可以为将了,至少可以作为偏裨之将。



    经过一上午的考核,这些前来应募的人才也累了,华安决定让他们暂时休息一下,待下午的时候,从军中挑选武功高强的武将与他们对阵,赢了的直接任命为新军的军主,输的为副军主和营主。



    下午的时候,华安亲自从亲卫军之中挑选武功高强的武将,让他们与前来应募的人才过招。



    五十名武功高强的武将与应募人才的过招是非常精彩的,比赛场上,时不时的传来喝彩之声,就连华安也时不时的大声叫好。



    经过激烈的比赛,在这一轮之中,通过的人才仅剩十名,这十人将直接被任命为新军的军主。



    “大哥,您看,这十人的武功都超过了亲卫军的将领,真是了不起,看来关中果然卧虎藏龙,有不少人才啊!”王三感慨的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这几个人的武功的确不错,不过,看了这么久,我这双手也痒痒了,下一轮,我亲自挑战他们。”



    “大哥,刀剑无眼,万一有个闪失……还是算了吧!”王三不同意华安的举动。



    “诶,身为全军主将,岂能惧怕闪失,就这么定了,拿兵器来。”华安下定了决心。



    很快,华安惯使的偃月刀被部将抬了上来,华安举起手中的偃月刀,轻轻摆弄了几下,看向台上的十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