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620部分

晋霸天下-第620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上,如今王午麾下的兵马,还远在辽东的南部,距离我丸都城足有近千里的路程,若是我军千里迢迢的前去辽东南部与王午麾下的兵马厮杀,则后勤压力极大,而燕国又不能给予任何补给,如此,我军在后勤方面将处于极大的劣势,而兵力方面也不能占据优势,这样一来,我军岂能取得胜利,所以,无论如何,我高句丽精锐大军,绝对不能劳师远征,前往辽东南部作战,只有当王午军团杀到辽东的北部,距离我高句丽不远,我军出击才有可能获得胜利。”一名将领,大声分析道。



    显然,这名部将分析的非常到位,并从大军的实力和后勤两个方面,分析了高句丽大军,在何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王上,如今王午军团还远在辽东的南部,我军出战无法取得胜利,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能与燕国结盟,待王午军团攻到辽东的北部,对我高句丽的西部边境构成威胁,我们再与燕国结盟也不迟啊!”一名大臣,抱拳说道。



    高钊闻言,蹙眉想了一下,正色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不如就这么办吧!先好吃好喝的稳住慕容德,待辽东的局势发生变化后,再考虑与燕国结盟的事情。”



    “王上圣明。”众臣子抱拳齐声恭维道。



    高钊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与麾下臣子商议如何利用眼下的局势,为高句丽谋取最大的利益。



    一连几日,高句丽王高钊都没有给予慕容德任何的回复,这让慕容德显得非常的焦躁,不过,慕容德仔细一想,这是军国大事,自然是要考虑周全才能下决定的,为此,便留在丸都城,耐心的等待高钊的回复。



    为了让蓟城的慕容俊放心,慕容德每日都会派遣随从返回蓟城,将丸都城的所有情况,毫无保留的告诉慕容俊,以让慕容俊了解丸都城的所有情况。



    ####



    在黄河以南的洛阳城之中,华安与麾下的心腹部将都显得非常的高兴,如今,谢艾军团已经抵达易水南岸,并与燕国主力大军进行激烈的对峙,随时有攻破易水防线的势头,而在辽东方向,王午军团的数万大军,也已经在辽东的南部站稳了脚跟,并与谢艾军团一起,对燕国形成了两面夹击的战略威慑力。



    华安看向麾下部将,正色道:“如今的势头可真是太好了,谢将军与王将军皆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燕国现在已经是毫无反攻之力了,如此持续下去,要不了多久,燕国就要崩溃了啊!哈哈哈!”说完大笑了起来。



    “王上所言极是,如今,我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优势,两路大军同时进攻,已经让燕国不堪重负了,现如今,燕王一定非常的后悔,后悔当初不该那么冲动,派遣三十万主力大军南下,如今,他的三十万大军,至少折损了一半的兵力啊!”诸葛雄高兴的附和道。



    “王上,若是我军再派出一支援兵,前往易水南岸,增援谢艾将军,燕国部署的易水防线将很快就会被击破啊!”王三大声说道。



    华安笑了笑,正色道:“本王手中虽然还有许多兵马,但却不能随意调动,对抗燕国,有谢艾麾下的兵马和王午麾下的兵马,就已经足够了,完全不需要再向河北增兵了。”



    显然,华安还是有些担忧荆州军团,毕竟,桓温在荆州的北部,至少集结了二十万主力大军,而且,在荆州的南部还有十万兵马,若是倾尽全力,荆州军完全可以调动三十万大军,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兵马,华安不得不防备。



    “报,王上,谢将军送来急报。”就在这时,河北方向再次传回了重要的消息。



    华安连忙下来道:“立即呈上来。”



    小校闻令,立即上前几步,将谢艾的信件交到了华安的手中。



    华安不敢耽搁,立即将谢艾的信件打开,并粗略的浏览了一遍,看完之后,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王上,谢将军在信中说了什么,是不是我军已经攻破燕国的易水防线了。”见华安看完信件之后,面露喜色,王三连忙问道。



    华安摇了摇头,正色道:“谢将军汇报说,我军连续组织几次强渡易水的进攻行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了。”



    “王上,既然我军几次进攻都未能攻破易水防线,您为何还这么高兴?”王三疑惑的问道。



    华安笑了笑,正色道:“易水防线,燕国经营多时,易守难攻,而且,我军一路反击,到达易水南岸之时,兵锋已经钝化,无法攻破易水防线,已经在本王的预料之中,所以,本王不会觉得意外,而谢将军所提出的对付燕国的策略,与本王心中所想是不谋而合啊!”(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
    华安所说的对付燕国的策略,自然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军事对峙,逐步消耗燕国的国力,从而让燕国渐渐变得弱小,而燕国一旦变得弱小,便再也难以对中原构成威胁了。



    王三和诸葛雄对视了一眼,连忙询问对付燕国的策略。



    华安也不隐瞒,一五一十的将谢艾与自己的对策,告诉了二人,二人闻言,皆认为是个不错的办法,虽然这样也会消耗自己的实力,但燕国的国力较弱,难以经得起持续的消耗,而华安控制的区域已经很大,足以维持几十万大军,在前线的持续消耗,所以,只要持续的对峙下去,最终燕国一定会彻底的失败。



    “王上既然决定要采取长期对峙,以损耗燕国国力的对策,那么,除了谢将军麾下的兵马要采取对峙的策略之外,辽东的王将军所部兵马,是不是也应该采取守势。”诸葛雄轻声说道。



    华安点头道:“那是自然,王午将军在辽东的兵马不足十万,若是全面占领整个辽东,势必会兵力分散,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北部的高句丽等小国,如此,极有可能遭到失败,而若是仅仅占领辽东南部的一隅之地,并时不时的派出部分兵马,对辽东的敌军进行骚扰,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王上所言极是,如此/无/错/小说 m。quled。com,我军一定稳操胜券。”王三高兴的说道。



    随后,华安正式派遣心腹,向辽东方向传令,让王午军团固守辽东的南部一带,以牵制燕国的兵马,让燕国同时面临两个方向的军事压力。



    当然。王午一直都是驻守辽东南部,丝毫没有向辽东北部腹地发起进攻的意图,所以,与华安所要要求的战略,是不谋而合的。



    在接到华安的旨意之后,王午更加坚持自己的策略。固守和经营南关城一带,并严密监视辽东方向的一举一动。



    在丸都城之中,慕容德显得焦躁了起来,他在驿馆之中已经等待了很多天了,而高钊仍旧没有给予任何的答复,这让他感到非常的奇怪,毕竟,就算是军国大事,也用不着商议这么久的。这里面似乎很有问题。



    为了督促高钊回复,慕容德再次要求求见高钊,不过,高钊以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为由,拒绝面见慕容德,并表示待身体好些之后,再亲自召见慕容德。并给予慕容德满意的答复。



    但高钊的身体何时会好起来,慕容德却是完全不清楚。照这样一直等下去,还指不定要等多久呢?此时,慕容德已经预感到,高钊这是要故意逃避,不想与燕国结盟。



    慕容德显得非常的焦躁,并前去拜见姚襄。想让姚襄与他一同想办法,但姚襄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说服高钊与燕国结盟,并表示,他刚刚投靠高句丽。高钊对他并不是十分的信任,所以,完全无法帮助慕容德。



    此时,慕容德非常无奈,只得将高钊故意拖延的意图,向蓟城的慕容俊汇报,以让慕容俊了解丸都城的局势,并作出进一步的指示。



    高钊身体突然不适,自然是故意伪装的,他要通过这种方式,拖延与燕国结盟的事情,以让高句丽的主力大军,不必前往辽东的南部作战,从而保住高句丽所拥有的数万精锐兵马。



    当然,高钊还可以直接拒绝与燕国结盟,但这样做有些太伤感情了,毕竟,燕国目前的实力,还是远在高句丽之上的,若是过分的得罪燕国,高句丽以后或许会有很大的麻烦,而且,王午军团的野心究竟有多大,他也不能完全确定,万一王午军团真的杀向高句丽的边境,他还是要考虑与燕国共同应对威胁的。



    慕容德的汇报,很快就送到了蓟城的王宫之中,并交到了燕王慕容俊的手中。



    得知高句丽王高钊,以身体不适这么儿戏的理由,在与燕国结盟的问题上故意拖延,慕容俊显得非常的生气,并愤怒的将信件扔在了大殿的地面之上。



    见慕容俊心情不好,大殿之上的众臣子,皆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这个高钊,真是太可恶了,当初本王一时心软,没有完全灭掉高句丽,如今,这个高钊不知感恩,居然以儿戏的态度敷衍本王,太可恨了。”慕容俊大声骂道。



    显然,对于高句丽王高钊的敷衍态度,慕容俊已经有些忍无可忍了,并大有想要一举发兵攻打高句丽的趋势,当然,此时燕国的兵马都被谢艾军团牵制了,根本无力向高句丽方向用兵,否则,以慕容俊的性格,早就派遣一支精锐兵马,杀向丸都城了。



    “王上息怒,高钊不过一蛮夷小辈,王上完全没有必要与这种小人一般见识。”一名臣子连忙劝道。



    “是啊!王上,高钊只不过是一个不识抬举的蛮夷小辈,就算没有高句丽的兵马,我大燕国也一定可以顶住敌军的进攻。”又一名臣子大声说道。



    显然,几名臣子都在极力的劝说慕容俊,害怕慕容俊因为一时之怒,做出与高句丽敌对的事情来,毕竟,此时燕国的局势已经非常的危急,若是在这个时候有高句丽闹矛盾,无异于自掘坟墓,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慕容俊自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刚才愤怒的大骂高句丽王高钊,只不过是为了发泄而已,其实,他此刻非常希望与高句丽结盟,为此,才会如此的焦急。



    “王上,以微臣之见,高钊也并不想与我大燕国交恶,否则,他早就直接拒绝与我大燕国结盟,并驱逐我国使者了,而高句丽拖延的原因,自然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毕竟,一旦高句丽与我大燕国结盟,就必须派遣大军前来与我军一同作战,这样一来,一定会损失很多兵马,高钊害怕损失麾下的兵马,自然就不会与我大燕国结盟了。”一名臣子,抱拳说道。



    慕容俊闻言,连忙问道:“若是如此,我大燕想要借助高句丽兵马的企图,是完全没有办法实现了啊!仅凭辽东的兵马,只怕难以守住辽东啊!”



    显然,慕容俊对辽东的局势还是非常担忧的,并觉得若不借助高句丽的兵马,仅凭辽东方向的兵马,很难挡住王午军团的进攻,而且,用于警戒高句丽和扶余的玄菟郡和乐浪郡的兵马也不能轻易的调动,这样一来,王午军团在辽东就可以横行无忌了,这是慕容俊非常担忧的情况。



    “王上不必过于担忧,如今高钊之所以不愿与我大燕国结盟,实在是因为,王午军团还远在辽东的南部,距离高句丽的边境,还有几百里的路程,高句丽感受不到王午军团的威胁,自然就不愿意轻易出兵了,况且,高句丽国力较弱,劳师远征,也未必能够取胜,在这种情况下,高钊选择拖延与我大燕国结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日后,若是王午军团攻入辽东的北部,并逼近高句丽的边境,微臣相信,高句丽一定会选择与我大燕国结盟,从而共同对付王午军团的。”一名大臣正色说道。



    显然,这名大臣是站在高句丽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的,为此,自然会得出比较靠谱的推论。



    慕容俊闻言,觉得很有道理,并非常认可的点了点头,正色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只好静观其变了,立即传达命令,让玄菟、带方、乐浪三郡的兵马,做好战备,随时准备增援辽东方向。”



    “是,王上。”一名臣子抱拳应道,并立即前去传令。



    很快,又一名小校奔入大殿,并带来了辽东守将的告急信件,慕容俊见辽东守将送来告急信件,连忙让小校直接汇报。



    小校闻令,立即打开信件看了一眼,并抱拳道:“王上,辽东守将以敌军兵马众多,而我军兵马甚少为由,请求王上增兵辽东,否则,他将无法守住辽东的众多城池,请王上另选贤能之将。”说完将告急信件双手托起。



    慕容俊闻言,大为不满,辽东守将明知大燕国已经无兵可调,却在这个时候要求援兵,显然是故意为难慕容俊,而且,若是慕容俊不答应向辽东方向调兵,他就明确表示辽东无法守住,并要求卸任,如此态度,自然让慕容俊非常的不满。



    当然,这名辽东守将,也有自己的难处,毕竟,他麾下的兵马仅有不足两万,在接收了姚襄留下的两万新兵之后,也不足四万兵马,如此兵力,与王午军团相比,整整相差了一倍,而且,战力也不如王午军团,在这种完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他自然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并深深的感到无法打败王午军团,为此,才不顾一切的要求援兵。



    “如此无能之将,要他何用,立即传本王旨意,将辽东守将罢免。”慕容俊大声下令道。



    “王上,军中不可一日无将,若是罢免辽东守将,将以何人代之呢?”一名大臣连忙问道。(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