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沥川往事 >

第43部分

沥川往事-第43部分

小说: 沥川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爸特严,他的学生全怕他,你小心点。”

我第一次忽悠的大人物是我们大学的刘校长。还记得沥川是始作俑者,我为此特地写了一篇十分正式的英文提议。后来学校真的增加了自来水的供水时间,我未深究,也不知道是否与我这提议有关。我第二次的主要忽悠对象是我的硕士导师,老先生喜欢开玩笑,见我就忽悠一下,我上课尽提怪问题忽悠他,有时能把他烦得不行,恨不能拿着黑板刷子敲我。第三次的忽悠对象是萧观,不是什么大人物,也是一个行业颇有成就的年青企业家,面试的时候,我觉得,我有点忽悠他的意味,说一句顶一句,不把村长当干部。只有一个人,我也试图忽悠过他,可惜百战百败,输得一塌糊涂。那个人就是沥川。

我面带微笑,跟着艾松在人群里穿梭,来到他父母面前。

“爸、妈。这位是谢小秋。”

两位老人看上去都过了六十岁。艾松的爸爸比较严峻,艾松妈妈挺和气地说:“你是小秋?萌萌的同事,对吧?”

我吓了一跳,想不到他们居然知道我。

“是啊。萌萌姐就在我隔壁的办公室。”

“萌萌说起过你。说你英文特别棒,是他们公司老总特意挖来的人才。”

“那个……萌萌姐吹嘘了。”

老太太笑眯眯地说:“我们家艾松挺可怜,在国外又留学又博后地折腾了七八年,这才稳定下来。小秋,什么时候有空到我们家来玩?我做好菜给你吃。”

“哎……这个……”我低下头,用手指捅了捅艾松。

艾松说:“不着急。小秋工作忙,经常出差。过一段时间吧。爸妈,我们去和我导师说话了。”

艾松拉着我,穿过密集的人群,溜出大门。

“这么快就走?”我不乐意了,“我还什么都没吃呢!”

“尽想着吃!这有什么好吃的?不如去吃羊肉串。回去再吃吧,你的任务完成了!”艾松牵着我的袖子,加快脚步去办公室,一面走,一面嘀咕:“我最讨厌这种场合!我最不喜欢应酬!今天要不是得跟这群人有个交待,我才不来呢!”

回到他的办公室,穿好大衣,准备走人。见我一脸的遗憾,艾松忽然提议:“楼上有个天文望远镜,你想看看吗?今天清晰度不错,可以看到一些漂亮的星云。”

这个我感兴趣:“能看见月亮吗?环形山什么的。”

“那个啊……我们都看腻了。”

我们一起来到楼顶。艾松调好望远镜,找好位置:“那,这就是月球啦!直径八十公分以上的环形山都可以看见。”

嗯……不是很亮啊,很孤独的环形山,一个接着一个,没有一点点生气。没有白兔,也没有嫦娥。我的脑海中想起了一个个关于月亮的古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杨栁岸晓风残月之类之类,但面对真正的月球……实在找不到感觉!

转头看艾松。他问我:“好看吗?”

“好看,就是没有我想象的鲜艳。我一直以为天空是彩色的。大概是看多了梵高的画吧。——天空原来是黑白的。”

“天空是彩色的。”他说。然后,他去调望远镜。

——“这是半人马座的昂星团,非常明亮,距离我们四百光年,用肉眼都可以看见。”

——“巨蟹座蜂巢星团,主要由红巨星和白矮星构成。”

——“这是武仙座的M13,北半球最明亮的球状星团,距离我们两万五千光年。”

M13是紫色的,看去像一团焰火,真美。

我不由得问道:“这么说,我们现在看见的M13,是两万五千年前的M13?”

“嗯……是这样。”他解释,“七十年代的时候,康乃尔大学用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对着这个M13发出了一份长达三分钟的星际电报。电波所含的能量是全球总发电功率的十倍,在电波的方向上看,其信号比太阳亮一千万倍。”

昏掉了,和科学家在一起就是这样,天天听数字!

“为什么要发电报,发给谁看呢?”

“科学家们想探求外太空生物的反应。这其实是张‘地球名片’。我记得上面有十来句话,最后一句是:我们生活在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上,用三百零五米的射电望远镜向您们致意。”

“天啊,这束电波要走多久才能到达M13呢?”

“两万五千一百年。呵呵,到那时,我们都已经作古了。”

回到家里我给沥川打电话:“哎,沥川,今天我看见球状星团啦!”

“是吗?”他的精神也很好,“一直不知道你也喜欢天文。”

“距离咱们两万五千一百光年呢!那么远!”

“可不是!”

“星星真好看,看见它们,我就知道,人类原来是那么渺小,人生的时光,原来是那么短促!”

“嗯,你今天很多感想啊。” 沥川积极地开始引导我,“你应当多看看夜空的星光,这样,你就不会被儿女情长所困扰。”

我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沥川,我会爱你两万五千一百光年!如果你是一道消逝电波,我就是M13!我在那头等着你!”

“……”某人立时无语。

“沥川,你说话呀。”

“你这么白痴没脑子的女人,要我说什么?”

“总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跟你泡上了,耗上了,阴魂不散,死缠到底。就算你病得只剩下了一把头发,你也得跟我在一起!”话一出口,我就觉得,这话怎么这么熟悉啊?好象是……好象是……被韦小宝说过的。

那边,停顿了很久,传来一声叹息:“小秋,早知你这么死心眼; 不如六年前我就死掉算了……”

“王沥川!你敢威胁我!不许你提死字!只要你敢死,我立即去跳楼!看我们谁先死!”

我还在大声嚷嚷,发现电话已经变成了一阵忙音。

某人挂了。

我知道,我又做过头了。

因为从此之后,沥川再也不接我的电话了。连René和霁川都不敢和我多说话。

我真不是一般地彪悍啊。

40

每天夜里,厨房的老式冰箱发出枯燥的嗡嗡声。某个部件破损了,压缩机每隔十分钟启动一次。我向房东报告多次,他拒绝派人修理。原因是,一,启动频繁并不说明冰箱不能工作。恰恰相反,这个冰箱照常致冷。二,修理冰箱的费用太高,不如买个新的,他也不富裕,不准备花这笔钱。

我在嗡嗡声中无法入睡,只好研究天花板上的图案。夜半时分,我频频地去开冰箱找东西。以为肚子填饱了人会困,实际上不是这样。我觉得烧心、胃疼、胸口堵得慌,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亮。

连续两周,我没收到沥川的任何电话。打给他的电话都是护士接的,回答千篇一律:王先生正在治疗,不方便接电话。我给René发短信,René告诉我,沥川的病情不稳定,时好时坏,经常发烧,药物反应也很大,所以总也不能出院。René的一大优点是他很诚实,如果有一件事他认为不应当说,他会隐瞒,但他不会故意骗人。

连续失眠两周,我得了偏头痛。这个毛病以前我通宵写论文或做翻译时也会有,但压力一解,症状就会立即消失。这一次不这样,发作起来半个脑袋都麻木了,跟抽了筋似地。周二下班时,我头痛欲裂,买了一瓶阿斯匹灵,顺路去了小区里的一家盲人按摩店。

按摩先生姓徐,在这一带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七年的历史了。小区里的人,特别是老爷爷老太太们都认得他。徐先生是从湖南的一个小镇来北京打工的,除了双目失明之外,长得人高马大、一表人材。凭着这一手按摩的功夫,在小区里租了间一楼的房子,做起了生意。他干得不温不火,累了就关门几天,出去喝茶休息,没有想把生意做大的野心。所以,钱挣得不是很多。但他手艺高超、服务周到,回头客常来,一天十几个小时,也都安排得满满的。其实小区周围的按摩店不少,大家也不觉得他很特别,因为收费低廉,才有很多人光顾。可是去年小区里却爆出一条关于他的新闻。他娶了一位住在这个小区里的女人当太太。那女人虽然离过婚,但长相不错,年纪比他小,而且是位大学老师。大家都觉得徐先生艳福不浅。

“放松,肩部放松。我先按肩,再按颈,再按头……整个过程你都可以闭眼睛。”徐先生用催眠式的湖南普通话对我说。

“我最近老是失眠、头痛。”

“吃了药吗?”

“安眠药、阿斯匹灵算吗?”

“也行,严重了得看医生。”他说,“你好久没来了,快半年了吧。”原来,他听得出我的声音。

我看见他的双肘上各磨出了一个黑色的,鸡蛋那么大的茧子。这几年他大约按过上万人吧。

他的指根柔软,有时又很坚硬,顺着我的经脉慢慢揉捏。我正打算闭上眼睛,忽然看见他的窗台上放着一个狗屋,里面居然养着一只小狗。吉娃娃。

我对狗不是很感兴趣,不过我知道艾玛喜欢狗,她也养了一条吉娃娃,说是价格不菲,每个月的打理也很贵。她倒不是养不起,但中午吃饭时候也常常抱怨,说这种狗娇贵、难伺候。

我忍不住问他:“啊,你有一只吉娃娃?”

“是啊。”他很得意,“它是不是很可爱?”

“很贵吧!”

“有一点罗,几千块呢。”

天啊,我在心里算,几千块,他要按多少人才挣得回来啊。

“是你太太买的?”

“我买的。她喜欢,我就买了。每天我们一起散步都带着它。这狗太小,上次还差一点弄丢了呢。”

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问:“徐大哥,当初谈恋爱的时候,是你追的你太太,还是你太太追的你?”

“是她追的我,追得紧紧的。”他两嘴一弯,用一种打趣的语气。

“那你,追过她一点点没有?”

“没,压根儿没有。我是外地人,又是个瞎子,靠自己的手艺挣点钱,够生活就满足了。老婆孩子什么的,想都不敢想。”

“这么说,你一直拒绝她?”

“嗯……差不多是这样吧。后来我们就好上了,也就不分谁追谁了。”

“大哥,我也追一人,他死活不答应。”

“那人家也许是不愿意……”

“不是,他有病,不想连累我。”

“那你用力追嘛。”

“我用力了,什么法子都想过了,人家还是不理我。”

徐先生停住手,站到我面前,用茫然的眸子空洞洞地盯着我:“人家不理你,难道你就不会去理他?我觉得,你一定还是没尽力。”

我对沥川,要怎样才算尽力?

出了按摩店,我直奔自己的屋子,从抽屉里翻出一本护照。

几个月前,还是在九通的时候,爱挣外块的唐玉莲帮我办过一本护照。她说,她私下里和几个旅行社有联系,问我业余时间愿不愿做导游,挣外块之余,还可以逛一下新马泰。外块我倒是挣过几次,新马泰却一次也没去过。护照就一直没用上。我打电话给唐玉莲,求她给我办个瑞士的旅游签证。

当天下午,照她的指示,我填了几张表,又买了到苏黎士的来回机票,过了不到一周,签证就批下来了。

“你去瑞士干什么?欧洲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我给你介绍一个旅游团,三万块钱玩七个国家,怎么样?”唐玉莲在电话里劝我。

“去看一位朋友。”

“就住两天一夜?太短了吧?来回机票都去掉七千块呢!”

“工作紧张,不能多呆,回来还有几个翻译要due。”

“行,记得到银行去换点瑞士法朗,不要欧元。有些店子不收欧元的。要我顺便帮你订旅店吗?”

“麻烦你给我几个地址吧,要便宜的,靠近机场。如果我找不到别的住处,就住旅店。”

出国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大事,但出国两天,对我而言不过是去了一趟九寨沟。我简单地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坐上了北京去苏黎士的飞机。周三下午五点半出发,苏黎士时间早上六点十分到。临行前,我给René的MSN发去了一条短信,告诉他我的起飞时间和航班号,如果方便的话,麻烦他到机场接我一下。虽然这段时间霁川和René都在回避我。可是每次我发短信,René都会回复,尽管可能回答得很短。如果René没收到短信,也不要紧,我就把这趟当成是自助旅行。

其实我根本不指望能见到沥川,只想看一眼沥川生活的城市,我就满足了。

黎明时分,飞机越过清晨的薄雾和一道道森林、山丘,准时到达苏黎士机场。我没有大件行李,只有一个随身带着的小号旅行箱。便跟着大队人马坐着快捷电车从第二航站驶到第一航站出关。

机场里没有太多旅客,显得很空旷。方形的坐椅、冰凉的大理石地板、黑色的现代雕塑都给人一种疏离的味道。高高的钢架天顶,充满末来感的灰色主调让人好像走进了太空世界。所幸上下电梯时能看见巨大的红色墙壁、酒吧里点着温暖的澄光,还有几道种着绿藤的玻璃幕墙,让我感觉又回到了东方。

关检非常顺利,出站口里站满了接机的人。不少人高高地举着牌子。

我没有看见René。

在出站口等了三个多小时,仍然没见René影子。我开始责备自己太鲁莽。以为给René发了短信,就一定会收到。René有可能很忙、也有可能忘记打开MSN。何况他还是夜猫子,白天会睡到中午才起来。

中午很快就到了,我饥肠辘辘,跑到不远处的一个小吧买了一个三明治。不敢在小吧里吃,怕René来接我找不到人,仍旧等在出站口。

我一直等到下午一点,终于,坐不住了。跑到电话亭给沥川打电话。

电话响了两声就接通了。

“古藤塔克。”优美低沉的男声。

有点不寻常哦,不是护士,居然是沥川直接接电话。

“沥川!”

“小秋?”尾音高高上扬,很吃惊的语气。

“嗯,是我。我有点事想找René,你有他的手机号吗?”

“有,”他说,“René和霁川在意大利,你找他有急事?”

我傻掉了:“René……在意大利?我……没什么急事,……是翻译上的事儿。”

“他昨天刚走,”他顿了顿,说,“如果是翻译上的事,你找我也一样。”

“跟你没关系,再见,下次聊。”我准备挂掉电话。

“等等!”那边传来一声大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