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林家皇后 >

第25部分

红楼之林家皇后-第25部分

小说: 红楼之林家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一二,剩得女儿一人在家孤单。”

贾敏一开始没反应过来,还真往这方面去想了,她从小在京城长大,虽然十几年没回来了,不过够得上林家标准的那一拨也就那些,虽有出有进,不过十几年前的消息也还是能用的。

贾敏想了几家跟林如海说了,谁知林如海听的有点不耐烦,没等贾敏说完,他就道:“这些人家里有儿子么?”

贾敏这才明白他想干什么,“哪能那么早,婉玉还得选秀呢。”

林如海却有点不以为然,想着到时候求个恩典就行了。这大概就是父亲和母亲的区别了。

当爹的想的是找个不如自己的女婿,好好看着他,还能时不时吓吓他,省得自己女儿委屈,当娘的想的都是要找个高门子弟,将来好好生活,搁贾敏这儿,就是女儿什么都好,要是能嫁到皇家去更好。

老爷都是从一品了,身上还有爵位,她就不信了,离女儿出嫁还得十年呢,林如海怎么着也得再往上两层不是?

婉玉现在还不知道她凶残的爹妈已经开始给她物色对象了,不过因为两个人相互试探了两句之后,贾敏发现林如海在这事上没什么上进心,于是这个话题被短暂搁置了。

“我娘家哥哥的儿子还没娶妻,托到我这儿来了。”贾敏想了想,小声道:“我知道老爷不爱管这事,不过咱家里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我想着要是一点经验没有,到咱们女儿身上可就抓瞎了,万一看走眼怎么办?于是我就答应帮他看看。”

贾敏其实也有点怕麻烦,不过问过贾母有什么候选人家没有,贾母的回答是王家的女儿,她二嫂的内侄女,这个就不怎么样了,这是打算横跨两代掌控贾府的节奏啊。

但是贾母这些年已经不出门了,贾琏的娘又死得早,没人给他用心张罗这事,贾母觉得家里有她看着,新媳妇进来也得管教,出不了大事。

贾敏听了这话有点不太想参与进去了,但是带着婉玉出了几次门之后,她带来一个消息,就是这个消息,让贾敏彻彻底底的下定决心一定得帮贾琏找个好媳妇。

婉玉说王家的女儿身边有个叫平儿的贴身丫鬟。

平?分分钟都不能忍啊!

这个理由不能跟林如海说,于是她一是靠到了拿他给自己女儿练手,二来说婉玉见过王家小姐,性子太过嚣张,得理不饶人,虽然也是个好姑娘,不过将来袭爵管家可能有点欠缺。

找了这么多理由,其实说动林如海的就第一条,他想了想贾府的情况,还有据说贾琏于仕途上没什么进益,道:“我给慢慢打听着。”

过了没几日,就到了初一,又是宫里祭祀的日子。这天早上天还没亮,婉玉就坐着马车又去了宫里,算起来这已经是三十天里去的第三次了。这一次,倒让她把宫里的人全部认了一遍。

皇宫祭祀,是宫里皇子公主,大大小小嫔妃和皇子妃们都要参加的,婉玉看着大殿外一片人头,重点还是能站在大殿里的几位。

皇帝活下来的儿子一共八位,最大的是太子,年近四十,最小的是八皇子,跟她一样大,虞妃生的,就是皇帝南巡的时候说了一半的疑似订亲事件。

婉玉应邀坐在莲音大师旁边念经,虽然她是借着观音的名号,不过该作的功课都坐了,祭祀用的咒文也背熟熟的,看起来有模有样。

皇帝虽然知道这事,不过下面的皇子不知道,除了太子晓得这是林大人的女儿,剩下几个人都是一头雾水。

皇宫这个地方,说句不好听的话,不小心打个碗都能上升到吵架争宠的地步,多出一个大活人来,就更引人遐想了。

 第035章

婉玉第三次进宫,一边趁着起身上香烧经书的功夫,一边仔细打量着殿里跪着的几位皇子。

先头跪着的第一位是太子,他也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还是原配皇后生的,这三样加起来,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比其他八个加起来都要重。不过跟那年在江南见过的太子相比,现在的这个太子老的很快。

也是,婉玉记得后世还有人评出过没能登基的十大悲情太子,入选的很多,最后评出来的有十个,还有人统计过顺利登基的太子,似乎不到五个?就光着数量一比,就能知道太子其实是个无比悲催的职业。

后面有追兵,有时候追兵还会结盟,左右没有同伴,前面唯一的参照就是现任皇帝了,但是这参照也分外的不靠谱,学的太像也是被从太子之位拉下马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刨去太子年近四十的岁数,操心、担心和忧心也是他老得快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五十岁就能四世同堂,就能算是高寿的年代,太子其实也没多少年好等了。尤其是他的皇帝爹看着还算健康,他又是他爹的第一个孩子,这简直就是把太子从高富帅的行列里直接拉进了名为苦逼的泥潭。

应该不会发生皇太孙继位,然后他的皇帝之位是被追封的这种事情吧……近来这个念头在太子的脑海里时有浮现。

当然不,因为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他几个狼子野心的兄弟以清君侧的名义叛乱,把他的儿子也从皇位上拉下来,之后他连被追封的机会都没有了。

太子在祭祀的时候又走神了,觉得背后跪着的那些弟弟简直就是一个个催命鬼。

看完了太子,婉玉又偷偷瞄了瞄二皇子。

二皇子孔武有力,身材壮硕,据说他生母上不得台面,生他的时候就死了,他在太后宫里一直养到上学,也就是六岁。

太后是个挺有心机的老太太,看二皇子就能看出来,二皇子习武,脑子里似乎也是肌肉。虽然看人有点桀骜不驯,就是那种想揍他的感觉,不过考虑到他爹是皇帝,他算是除了皇帝和太子之外最大的一个,因此也没人跟他横着来。

甚至太子也不太找他麻烦,太子和二皇子的关系,可以用一句俗语概括:秀才遇上兵,很不幸,太子这次就是那个秀才。

二皇子再过去一位,就是三皇子,三皇子跟四皇子年纪相近,兴趣相投,每天同进同出,可以算的上是一对好兄弟,也是太子目前最大的威胁。

至于五皇子,是某二代的标准性格,惹是生非胡搅蛮缠说的就是他了。

六皇子体虚,一年生好几回病,婉玉觉得他跪在地上的身影分外的单薄,似乎还有点用力过猛后微微颤抖的样子,总之一看就心生怜悯了。

七皇子今年十六,刚刚出师,现在在吏部当差,办事儿慢吞吞的,是那种拿不定主意的犹豫。

至于八皇子,还是个孩子,跪在地上点不老实,婉玉就亲眼看他抬了三回头。

好吧,她在打量别人的时候也被别人打量了。

以上消息不少来自于朝中的从一品大员,内阁协办学士林如海。自从知道他家大女儿在宫里见了熟人,还要被当成吉祥物一样去参加祭祀活动,就算再不情愿,林如海也把他知道的,关于宫里的情况跟女儿交了个底,当然仅限于能让孩子知道的,或许略微多说了一点。

不过他家女儿早慧,想来也不差什么。于是林如海又交代一句:“也有可能是假的……但是既然殿下们都这般表现,就这么对付也行。”

这跟没说有什么区别,兴许林如海也觉得自己这样吓女儿有点不太好,又道:“为父跟太子有几分交情,太子礼贤下士,有宅心仁厚,想来也不会让人为难你的。”

这就是更让人害怕的地方了,婉玉觉得如果现在就提醒父亲将来太子可能要糟肯定是要被当做胡言乱语从此禁足,于是她也只能拐弯抹角的提醒一句:“陛下这么看重太子爷?”

林如海笑道:“不错,太子人中龙凤,在学问上也有自己的见解,治国辅政经验老道,陛下对他寄予厚望。”

婉玉不知道该担心还是该放心,兴许不一样了呢?

视线转回大殿,这八位皇子,加上皇帝皇后,是能在殿里祭祀的,剩下的皇女太子妃等等都在殿外,就算婉玉的视力好到5。0以上,她还是看不见殿外。

个子太矮没办法,就算面前的人都是低头跪着,也把她当了个结结实实。

祭祀说白了就是烧纸念经祈福,再磕头了事,等到一切事毕,众人走出大殿。

祭祀这种活动是要烧香烧纸的,甭管古代用的东西多么天然无公害,皇宫的香里面又添加了多么名贵的香料,烧了它的首要产物那就是烟,有了烟就开始呛了啊。

于是大家走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婉玉跟在皇后身后,也是半低着头,虽然她的目的是血雨腥风,不过在形势都还没摸透的情况下,还是要谨慎行事的,不然早早就被炮灰了怎么办。

不过祭祀上出现这么个人是个新鲜事,立刻就有人来搭讪了。

虞妃拉着八皇子第一个过来了,笑颜如花,说的是婉玉,问的却是皇后:“皇后娘娘,这是谁家的孩子,长的粉雕玉砌,似乎跟我们瑞乐一般大的样子?”

这就是俗称的旁敲侧击了,婉玉也学了不少,比如问年纪不能直接上“你多大了”,这是在大堂审案的问法,含蓄点就是说:“我该叫你姐姐还是妹妹啊?”,问名字也不能言简意赅的直接问“你叫啥”,这是得罪人,或者没心机的说法,得问:“我怎么跟我妹妹/弟弟介绍你啊?”

于是虞妃的问题就是问她的家世来历和年纪了,不过这问题是冲着皇后去的,她只要在一边装害羞就可以啦。她又不是见不得人,宫里也不是没来过像她这样的,无非就是这两年少了些。

不过就这样,一样有人来打岔,或许是帮忙……也许是添乱。

太子过来了,他先跟皇后和虞妃示意,然后弯下腰道:“常听你父亲说你记性很好,我是谁你可还记得。”

肿么可能不记得,就算不记得也认得你这身太子皮,不过吐槽归吐槽,婉玉先是很有规矩的行了礼,表面上是装作思考了片刻的样子,道:“好像前些年在江南见过,你是南巡过来的那个……那个太子殿下?”

“哈哈。”太子殿下乐了,“不错,不错。”

这边的动静已经吸引了皇帝的注意力,他撇开三四两位皇子,过来道:“今日怎么这般高兴?有什么趣事儿说来让父皇也乐乐。”

太子笑道:“林大人家的女儿果真如同林大人所说,很是聪慧。”

皇帝来了大家都得行礼,除了皇后跟太子。

等到婉玉站起身来,太子问她:“那这位……你还记得吗?”

婉玉觉得她无非就是帮太子给皇帝逗个乐而已,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很是坦然道:“您是皇帝陛下,上回还赏了我一枚玉如意呢。”语气里有点骄傲,完了又转成遗憾,“可惜被父亲收起来了。”之后又有一点点小期待,“要么我再背一回千字文?”

皇帝也乐了,道:“林如海的女儿啊……这次就不能背这么容易的了,朕的东西可没这么容易得。”说着皇帝带头,一行人往皇后殿里走去。

这祭祀的场所本就在坤宁宫里,再往后就是皇后的住所了。不过剩下的一群人自主性就没这么强了,皇帝哪儿都能去,她们没人请就去不了,至于皇子,本朝的男女大防虽不至于碰个手就得去死的地步,但是已经成年的皇子在宫里也尽量别瞎溜达才是。

于是这一行人特指皇帝一家三口,外带婉玉一个。

看着以皇帝打头的一群背影,三皇子的母妃刘妃和四皇子的母妃李贵妃对视一眼。

林如海林大人?

刚升了协办大学士的那个?

跟太子走的比较近。

“现在学到哪儿了?”进了皇后殿里,喝上一口香茶,皇帝放松下来,问道。

“女四书。”婉玉答道,这玩意儿她还是下了功夫去学了的,当然是打着找漏洞啊,从敌人内部瓦解敌人的心理去学的。“我给您背个女则?”

于是皇帝在半推半就半强迫半心甘情愿的复杂心情下听完了他这辈子都不会去学的东西,因为不太懂,所以在婉玉背完之后,用亮晶晶的期待眼神看着他时,皇帝道:“不错,赏!”

这次没赏玉如意了,这玩意虽然寓意好,赏给谁都行,但是换个角度想,也是没新意的代名词,于是皇帝看看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婉玉,赏了她一套头饰,之后皇帝又说:“林如海这会应该还在,让他出宫前来接你一块回家。”

婉玉情真意切并且欢欣雀跃的接受了。

 第036章

一月之内婉玉进宫三次,还得了皇帝的赏赐,就算贾敏装的再淡定,心里也是乐开花了,于是在贾母以赏花的名义请她去荣府的时候,她一点没犹豫,带着三个孩子都去了。

林平虽然已经跟着老师开始学习各种科举必备书籍了,不过林如海也知道这玩意考的是累积,一时半会也得不了大进展,于是也同意给林平每旬放一天假,换换脑子。

这会已经是重阳节了,赏的是菊花,吃的是螃蟹,荣府的院子里摆了不少盆栽的各式菊花,倒也挺好看。不过贾敏看出来贾母找她有事,因此赏玩片刻,她就道:“这里风大,几个孩子还小,不如我们去屋里坐坐。”

贾敏原先做姑娘的时候,贾母跟人商量事情就不怎么避着她,因此现在她也将婉玉带在身边,不过黛玉和林平,一个因为年纪确实有点小,另一个是男孩子,贾敏怕把他的想法教差了,因此有些事还是避着他说的。

这么一来,黛玉和林平就跟着宝玉还有迎春两个去玩了。

元春年纪跟她们相差太多,而且又要准备着明年的选秀,因此也不太出来了。至于探春,现在年纪太小,出来只有被人玩的命,于是也是由嬷嬷带着,在屋里睡觉呢。

贾母问了几句京城的生活舒不舒心啦,新置办的庄子进展如何啦,就过度到了她来找贾敏的主要原因。

元春的选秀,这也是婉玉能留在这里听着的原因之一,她都进了三次宫了,还将宫里的几大巨头看了个遍,贾母也想听她说说,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感觉。

“元春明年就要选秀了。”贾母叹了口气,开始了今天的主要议题。“有点悬……”

稍稍想一想就知道贾母是什么意思了,这元春又究竟悬在哪里。

首先她是个不上不下的身份,虽然是国公府嫡出的小姐,但是她爹的官职比较低,在大腕云集的京城真心不够看,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局面:跟国公府相配的人家看不上她,跟她身份相配的人国公府看不上。

元春的亲爹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