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林家皇后 >

第6部分

红楼之林家皇后-第6部分

小说: 红楼之林家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郡、县,这是周朝的爵位,每一级里面还按照王、公、侯、伯、子、男再细分,于是王家的爵位已经是低的不能再低了,而且他还是个前朝的爵位,就算不考虑王朝交替,这爵位能世袭下来,到现在也什么都不剩了。

不过当初定亲的时候贾母可不这么想,那个时候媒人是这么解释的,王家周朝就封爵位了,说明这是个世代传承的大家族,而且当初他们家里还管着海船制造,跟国外通商,什么好东西来了他们都能先过一手。当初是考虑到这一点,贾母才答应了这门亲事。当然做主的主要是国公爷,贾母复议而已。

但是随着王家的另一个女儿嫁进了薛家,贾母的思想就转了个边,王家所谓的“县伯”爵位顿时看不上眼了,这几千年的,谁知道是真是假啊,再说本朝有爵位的人家都那么多,你一个前的不能再前的前朝的爵位,除了说出来好听些,还能有什么用。

总归是不能拿着前朝的尚方宝剑斩本朝的官儿吧。

于是贾母言语里总有点看不上眼的意思,只是后来王夫人儿子女儿都生了,大房按照标准选出来的儿媳妇又给病死了,贾母这才收敛些,至少言语里不挤兑人了。

贾敏又叹了口气,看着一边坐在床上自娱自乐的婉玉,道:“将来也得给你找个干干净净的人家才好。”说完自己也笑了,这都操的什么心啊~

 第010章

三月十五的早上,林如海起个大早去接驾了。

皇帝在江南的日子对于婉玉来说跟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她依旧吃了睡睡了吃,进行着她吃睡长的美好日子。

不过有一点,每天早上贾敏都会吩咐丫鬟嬷嬷给她换上新做的衣服,头也梳的好好的,所以还是有区别的,照这架势下去,皇帝迟早有一天召见她。

皇帝在江南的行程整整一个月,是他历年来南巡中最长的一次,大概皇帝也觉得是最后一次了,不玩到尽兴决不回宫。

不对,不应该用玩,应该用巡视,不巡视到尽兴决不回宫。

皇帝走之前大概想过这一个月该怎么过,不过没跟其他人讲过。皇帝年近半百,按照古代平均不到五十的寿命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人家。老人家有一点跟小孩挺像的,就是喜欢折腾人,皇帝也不例外。可能还参杂了一些激素分泌水平紊乱的问题,皇帝这两年折腾人折腾的厉害。

第一天,江南名义上的最高官总督大人领着江南一干有头有脸的官员们跟着皇帝的御辇,将人送进了甄家又翻新了一遍的院子,然后总督大人说了:“臣率江南各位官员给皇帝请安。”这说的就是大家都准备好了,在外面候着,皇帝您要么见见?

总督这话也没说错,前面几次都是这么办的,总督大人还专门查了地方志,还有皇帝出巡的记录,这第一天都是来接见江南官员的。

不过老皇帝现在处在内心任性的阶段,他很是诚恳的道:“这一路舟车劳顿,朕年事已高,精神倦怠,不如明天可好?”

皇帝这么客气,谁敢说不好。就算皇帝不客气,也没人敢反对不是。于是总督李大人抹抹汗,阵亡了。

李大人阵亡的有点早,不过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江南这个地方,卧虎藏龙,总督必须是个能忍气吞声还能和稀泥的甜软性子,不然他干不来。

江南这地方,除了巡抚、府尹总兵这种标准配置的地方官员,还有一大堆地位超然,隶属于皇帝的私家密探,这些人总督都不敢管。

比方说林如海林大人,林大人的官名叫做扬州巡盐御史,名义上是隶属于江南的官员,但是他是皇帝的人,跟总督大人一样正二品,有密奏之权,当然密奏总督也行,不过总督今年的俸禄和养廉银子什么的都是从林大人手上拿的,也指望着他在年终考评里给自己画个优等呢,于是这个非但管不成,还得供着。

下来还有江宁织造,这个品级倒是没有总督高,但是这地方相当于皇帝的私家成衣店,里面管事的一半是内务府的太监,一半是皇帝的心腹,名为织造,实为密探。而且江南税银的出处,排第一的是盐税,排第二的就是这江宁织造府了,于是这个还是管不成。还有监管着其他事物的,比方说王家,甄家等等,官不大,但是皇帝南巡住他家,这个依旧管不成。

手下有这样一干人,总督大人的日子过的也不是很舒坦,直到这位李大人上任。

这位李大人是个受气包,用这三个字形容一位年纪已经过了四十的半老人家有点过分,不过他手下的师爷也曾愤恨的表示“怒其不争”。他能到江南来任职,算是太子爷的神来之笔。

前面几任江南总督都想干出些成绩来,二来能谋到这个位置所费巨大,上任之后不免有些心急,不过他们都是没什么根基的,比不得江南大户,于是两方拉锯反弹,总是总督吃亏吃的多些,搞得皇帝也很是头疼。

“江南这个地方不好管啊~”在又一位江南总督被手下的几位密探参了之后,皇帝背着手,在御书房里烦恼道。

于是太子爷举荐了李大人,理由有点站不住脚,“李大人性子软和,想必能和江南的诸位官员相处融洽。”

其实这话说的也有道理,皇帝派去江南的都是精英,各个都是好手。换句话说,他们都是能自己做主的人,脾气还都挺大,所以这名义上的顶头上司只要会沟通,受得了气就成。

那就试试?这还是皇帝第一次任命官员没看政绩考评,只参考了性格因素。不过李大人这性子,还真跟江南的一干表面上温文儒雅背地里脾气死倔又不肯低头的地头蛇们相处的挺好。大家都很满意,于是到今年,李大人这总督之位已经做到第四年了。

老皇帝来江南巡查的第一天,就这么睡过去了,谁都没见。

第二天来请示行程的还是李大人,没办法,这活名义上还真得李大人做。

寝室外面,弯腰立着一大堆打扮的衣冠楚楚的官员。李大人看着甄应嘉甄大人,使了个眼色:陛下昨儿没跟你说点什么?

甄大人咳嗽一声,摇头的角度不超过五度:没,陛下昨儿没出来。

两人正一眼一眼又一眼的交换信息,张公公出来了,就是给婉玉送周岁生日礼物的那个,他看了一眼站着的几人,道:“陛下请三位进去。”

门口立的可不止三人,不过张公公口中的三人倒是没怎么犹豫,李大人打头,林如海和甄应嘉两个跟着进去了。

皇帝正吃早饭,太子爷在一边陪着。见到三人进来,太子面露微笑,轻轻点头示意。皇帝道:“你们来了,稍稍等一会,等朕用完膳。”

能跟皇帝一个屋等着他吃饭,这也是恩典。当下几人就半弯着腰低着头,虽然不敢看,不过桌上的动静还是一五一十的听了个清清楚楚。

皇帝胃口还算不错,粳米粥点心小菜吃了不少,后来又在太子的强力推荐下喝了一碗不知道是什么羹,这才十分满意道:“江南饮□□致,朕喜欢的很。”

甄应嘉一脸欣喜跪在了地上,“谢陛下夸奖。”厨子是他家的。

“你办事牢靠,不错。”皇帝夸了甄应嘉一句,然后站起身对李大人道:“安排他们在前厅候着。”

“陛下恩典。”李大人上前一步道:“官员们能得见圣颜,心中激动的很。”

小太监开了门,皇帝第一个走了出去,回头跟林如海道:“你家里闺女两岁了?张忠泉说你闺女养的很好,下午接来让朕也看看。”

几句话将三个人都点到了,皆大欢喜。

听到皇帝要见闺女,林如海立刻安排人回家去接婉玉了。

贾敏收到消息自然也是高兴的,亲自把婉玉上上下下又检查了一遍,还转头问一边的嬷嬷:“天天看她我是看不出来了,你看看婉玉身上可有什么不妥?”

“夫人放心,小姐好着呢。”王嬷嬷笑道:“衣服什么都是新做的,这个颜色也适合小姑娘穿,再说还有老爷跟着,夫人就放心吧。”

贾敏这才放心,派了心腹的嬷嬷和丫鬟跟着婉玉一起去了。

贾敏心刚定,突然又有点焦虑了,虽然婉玉一直都乖乖的,可是万一就这一次犯浑了呢,万一得罪了皇帝……

这可真的是多虑了,婉玉怎么会得罪皇帝呢?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虽然天生对皇帝是一点畏惧也没有,但是对皇权这个东西她可是了解的很。

在皇权面前半点道理不讲,分分钟就能要了命的东西,当然她也没什么要跟皇帝作对或者不讲道理的地方。再说老皇帝也挺好的,婉玉后来见过她周岁时候皇帝送来的贺礼,挺贵重的,虽然这主要是因为她家里那个给皇帝管着盐税的爹。

婉玉到甄家的时候日头才刚刚顶天,皇帝上午的接见大臣的活基本已经告一段落,正吃着午饭。吃完午饭皇帝还得睡一小会,于是婉玉还得等着。

她一个才两岁多的小孩子,自然不会跟那些等着见圣驾的官员一样,在大太阳地下站着,她被迎到了甄家的客房里。

甄家似乎跟贾家差不多,婉玉回忆起红楼里所谓的真假宝玉之说,又看着布置的有点不太合她口味的客房,略头晕。

甄家的客房就像是展览馆一样,几乎把所有能摆的东西全摆出来了,这要是博物馆到关系不大,可这是卧室加客厅的一处小套房啊,摆这么多东西上来,是显示你家里财力雄厚么。

婉玉有自己的三观,又受到林如海的熏陶,觉得还是中庸之道或者财不外漏好一些。想着想着,婉玉有些困了,只是跟着她来的几个嬷嬷丫鬟都做不了主,不敢伺候她睡觉。来的时候说是皇帝宣召,这要是睡着了她们也付不起责任不是。

于是又差人去请林大人,等到他过来的时候,婉玉已经困得睡眼惺忪,打哈欠打的鼻涕眼泪一起流了,我才两岁就不让睡觉简直不能忍。

“让小姐睡一会。”林如海看看屋里的自鸣钟,又掐着指头好好算了一下,“最多睡半个时辰,不能再多了。”

婉玉含着眼泪小小的点了下头,全身放松没忍住一头栽在床里了。

 第011章

小半个时辰睡了个清清爽爽,婉玉斗志昂扬的跳下地来,拉着林如海的手进了皇帝的行宫。

皇帝来战!

不过雄心壮志很快就消磨干净了。

“这就是你女儿了?”皇帝一脸惊喜说了第一句话,“看着挺精神。”

“给陛下请安。”林如海一拉婉玉的小手,低着头道。

婉玉动作略慢,一半是因为年纪确实太小,另一半是装的。不过没等她有什么动作出来,皇帝便道:“这么小的孩子,磕什么头。”还有半句是对张忠泉说的:“抱过来我看看。”

婉玉装作有点害羞的样子,小声说了一句:“张公公好。”

这孩子倒挺有礼貌,皇帝的欣慰还没散去,立刻又起了疑心,“你见过他?”还是林如海说过什么?

婉玉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皇帝跟前,两手扭着衣服下摆,“我周岁生日的时候见过,说是送贺礼的。”原本想着能拉拉近乎,谁想皇帝疑心病居然这么重,父亲大人真心不容易。

皇帝听了这话大笑了两声,“朕的记性还没你好,差点都给忘了。太子也来看看,朕记得你两岁的时候比她似乎还要矮一些。”

太子有点害羞的笑了笑,“父皇。”

循着声音看去,太子的年纪跟林如海差不多,高高瘦瘦,肤色白皙,就是头发看着有点黄,也许是有点贫血?不过太子长得好气质也好,总之一看就是太子。婉玉又扒拉了记忆里在林如海案上看到的太子写的旨意,似乎太子叫瑞永来着。

这一打岔,不仅是婉玉,连林如海也松了口气,女儿记忆力太好了也发愁。

“怎么不说话了?”皇帝跟太子就太子小时候的身高体重问题探讨片刻后,注意力又转回到了婉玉身上。

怎么说?皇帝跟太子聊的正欢,我又不是真孩子,哪敢这个时候插嘴,更何况第一句话就说错了。“太太说了,大人说话小孩不能插嘴。”

皇帝又笑了起来,对林如海道:“朕记得你娶的是荣国公的女儿,家教很好啊。”

“谢陛下夸奖。”林如海谢恩道。

“你父亲可有教你读书认字?”皇帝笑眯眯的问道。

这个熟,古往今来贯通中西,长辈见了晚辈年纪轻的问学习,年纪大的问对象,百试不爽。自打皇帝来了江南,母上大人每天早上都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之后,婉玉就把她名义上会的东西全部又复习了一遍,就等着考试了,皇帝终于问了,于是婉玉从容不迫道:“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已经学完了,现在正背增广贤文。”

“哦?”皇帝诧异了一下,“你的进度到快,既如此,朕考你个千字文如何。”

对面皇帝的考察,可不能想跟自己爹一样翻白眼了,婉玉清了清嗓子,一句句往下背书了。千字文顾名思义就是一千个字,背起来倒不是很长。婉玉早就滚瓜烂熟,在皇帝面前一边背着还能一边走走神,话说幸亏皇帝没考她增广贤文,那个一时半会背不完。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千字文背完了。婉玉吐字清晰,声音也好听,皇帝听得很是舒心,一边点头一边道:“你这闺女不错,难为她年纪轻轻的,见着朕也不慌张,书背的也好……”话明显说了一半,皇帝略皱了皱眉头,声音轻轻的,“得赏点什么才好。”

婉玉规规矩矩的又谢了次恩,心想这赏赐来的倒容易,不过背了篇千字文而已,说到底还是因为有了对好爹妈的关系。

“把朕的玉如意拿来。”皇帝吩咐张忠泉,之后又问了婉玉的名字,语气里有点感慨,跟林如海道:“孩子看着也健康,圆乎乎的,小脸也红彤彤的,朕看着也放心。”

林如海半红着眼眶谢了皇帝。

说实话,婉玉生下来都两年多了,林如海从来都是一副荣辱不惊的淡然模样,这还是第一次见她爹情绪这么激动,于是也有可能实在皇帝面前故意的?想明白了这一点,婉玉心理负担稍减,伸手接过张公公递来的玉如意,郑重其事的行礼道:“谢陛下的赏赐。”

两岁的小孩子板着脸,又装作大人样子行礼,总体来说是喜感占了大半,皇帝脸上又是一个笑容,“你这孩子长得剔透,将来谁能娶了你的闺女也是有福气的,不如和朕做个亲家。朕有个跟你闺女一般大的……”

皇帝的话被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