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我的三国有点猛 >

第404部分

我的三国有点猛-第404部分

小说: 我的三国有点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周瑜郑重地应诺道。

    ―――

    大秦开国的诏书及有关科举考试的命令被同时发往各地。天下登时沸沸扬扬。

    总的来说,陈楚辖下的区域内是一片欢腾,寒门学子怀才不遇的俊杰则因为科举考试之事兴奋不已。不过在这一片欢腾的气氛之下。有缕缕暗潮在涌动着,一些人在寻求与被软禁的汉献帝的会面机会。

    在江南、荆州、益州和青州,则是一片愁云惨淡的悲愤气氛。不过这四地的诸候却并没有什么悲愤的感觉,反而非常懊恼,那些要求他们出兵的士族几乎将他们的门槛给踩破了。

    在新野,刘备披麻戴孝对北面叩首,面色悲愤。“陛下,刘备在此立誓。定要北伐中原剿灭反贼!”刘备显得非常激动。

    立在刘备身后的崔琰扑通一下跪下,双手抱拳仰天道:“陛下,微臣等无能致使乱臣贼子篡夺国祚!”涕泪横流。悲怒交加。嗵嗵嗵地叩着头,直到额角崩裂仍然没有停下的意思。

    刘备连忙扶起崔琰,悲声道:“先生要保重身体啊!”

    崔琰朝刘备拜道:“主公,琰请主公发檄各诸候,共剿反贼!”崔琰面色眼眸通红,似乎已经失去了理智!

    刘备愣了一愣。随即承诺道:“先生放心,我定不会坐视陈贼霸占神器!”

    “多谢主公!”崔琰异常感动地抱拳道。

    刘备点了点头。见崔琰精神不佳。于是关切地说道:“先生先到房中去歇息歇息吧!稍晚,我们再议此事!”

    崔琰却摇头道:“主公勿忧!在下无事!”

    刘备见状。只得道:“既如此,咱们便到内厅商议!”崔琰点了点头。

    刘备吩咐亲兵去请王允,片刻之后,王允急匆匆地来到内厅之中。

    “司徒大人,可听说陈楚篡位之事?”刘备问道。

    王允皱眉点了点头,“此事我刚刚已经听说,本打算前来告知刘将军,不想刘将军已然知道了!”

    刘备点了点头。朝王允看来,正气凛然地说道:“我被身为汉臣,怎可坐视?”

    王允却叹了一口气说道:“伪秦如日中天,麾下精锐百万,不久前更连下豫州、淮南、冀州!”摇了摇头,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天下诸侯即便联合起来,只怕也难与之抗衡啊!”

    “王允,你身为朝中司徒,怎说出这样的话来?”崔琰异常愤慨地斥责道。

    王允不以为意,摇头苦笑道:“我有心杀贼,奈何无力回天!或许这真的是天意吧!”

    刘备一面命文丑在新野整军备战,一面赶往荆州。

    然而当刘备来到荆州城外时,却意外地得知刘表已经在日前因为陈楚在洛阳登基为秦帝的事情而病倒了。

    刘备悲伤之余要求进城,然而蔡瑁却紧闭城门态度坚决。刘备无奈,只得离开荆州先回新野。

    刘备回到新野,想到征北军势大,又想到自己力量单薄,不禁感到自己理想实现无望,忧愤之下病倒了。

    刘备这一生病,新野登时乱作了一团,不过好在有崔琰、王允稳住军心,才没有出大乱子。

    ―――

    陈楚登基为秦帝的消息传到江夏,孙坚久久不语。

    “主公,陈楚篡汉,主公正可以此号召天下诸候出兵北伐!”诸葛瑾两眼放光地建议道。

    孙坚摇了摇头,思忖道:“没有那么简单!天下诸侯只剩下这么几家了,而肯与秦军对抗者只怕只有我们和曹;秦军才获大胜,正是气势如虹之时,此时与之做战实是不明之举!”

    “主公,今日如果不出兵,天下必将颤栗于秦,只怕就再也没有机会北伐了!“诸葛瑾急声道。

    孙坚面露犹豫之色,抬起头来对诸葛瑾道:“子瑜所言也未尝没有道理!我要好好想一想!你先下去吧!”

    诸葛瑾本来还想劝说,但见孙坚面露沉思之色,于是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朝孙坚抱拳行了一礼,轻轻地退出了征东将军府。这征东将军府本来是江夏郡守府,不过在孙坚坐镇江夏后便改名为征东将军府了,孙坚长时间呆在江夏,俨然已经将江夏当做发号施令的大本营了。

    诸葛瑾离开征东将军府,突然想起一事,连忙命车夫往城外驶去。

    马车载着诸葛瑾从东门出来,继续向东行了十余里来到一处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所在。诸葛瑾从马车上下来,在仆役的搀扶下走上田垄间的一条小道,顺着小道快步朝不远处的竹林走去,那片竹林遍布在起伏的丘陵之上,远远望去,隐隐可见竹林深处有几座房舍,会有什么人住在那里呢?

    诸葛瑾走出稻田,顺着一条青石小路走进竹林。片刻功夫后,一座清幽朴素的庄园便呈现在眼前了,庄园不大,只有两栋屋舍,一在正中,一陪衬在侧,一大,一小,周围围着一圈一人多高的篱笆,一条小溪从庄园前蜿蜒而过,小溪之上有一座竹桥,通往院门。

    诸葛瑾来到院门前,迫不及待地敲了两下。片刻之后,一个书僮打扮的少年将门打开。

    “二弟在吗?”诸葛瑾问道。

    书僮行礼道:“先生早就料到您要来,已经在房中等候了!”随即让到一边,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诸葛瑾连忙走进庄园,快步来到主屋檐下,脱下软靴,掀帘入内。一个身着白色儒衫羽扇纶巾的年轻人正跪坐在矮几左侧,面带微笑,气质脱俗如仙。此人便是诸葛谨的二弟诸葛亮。几上温着一壶酒,放着两副饮具,诸葛亮似乎早就料到诸葛瑾会来。

    “兄长,弟料兄长今日必来,特温下美酒在此等候!”诸葛亮指着几上冒着缕缕热气的美酒微笑道。

    诸葛瑾见此情景,不禁感慨道:“二弟,你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诸葛亮淡然一笑,起身请诸葛瑾坐下。

    对饮一杯过后,诸葛亮笑问道:“兄长,可是为大秦立国之事而烦恼?”

    诸葛瑾点头道:“正是!二弟,我觉得此刻正是北进之机,你认为呢?”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而不语。

    诸葛瑾不禁讶异,急声问道:“二弟,你为何不回答为兄?”

    诸葛亮看着诸葛瑾反问道:“兄长认为北进能胜吗?”

    诸葛瑾一愣,皱眉道:“二弟的意思难道是要我们等候时机!可是错过今日,只怕天下民心会渐渐归秦啊!”诸葛瑾流露出浓浓的忧色。

    诸葛亮微微一笑,放下羽扇,一脸郑重地朝诸葛瑾抱拳道:“兄长,您认为皇帝、百姓何者为重?”

    诸葛瑾一愣,不解地问道:“二弟这话是何意?”

    诸葛亮站起来走到窗边,背手到:“上古之时本无君王,君王者实为民心所向者实为众望所归者!今日,连兄长也承认天下民心向秦!我辈又何苦做这等违逆民心之事!”

    诸葛瑾紧皱双眉,面露思忖之色。

    诸葛亮回到几边坐下,端起酒杯轻饮细啄起来。没去打扰沉思的诸葛瑾。(未完待续)
第605章 诸葛亮
    好一会儿过后,诸葛瑾抬起头来,不禁叹了一口气,看着一脸淡然的诸葛亮说道:“或许二弟所言在理!不过为兄深受孙将军知遇大恩,不能不为他鞍前马后出谋划策!”

    诸葛亮放下酒杯,轻叹了一口气,点头道:“我明白!”

    “对了,二弟,你既然陈楚是真命天子,为何不去投奔于他,反而在卧龙岗设下巧局以躲避陈楚手下的探访?”诸葛瑾显得非常疑惑。

    诸葛亮看了一眼诸葛瑾,苦笑道:“我总不能同自家兄长沙场相见吧!”

    诸葛瑾登时恍然,心中不禁有些愧疚。

    诸葛亮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地说道:“说起这事,我倒奇怪陈楚为何派那么多人想要寻访我?”

    诸葛瑾笑道:“二弟如此智谋深远,陈楚当然欲得之而后快咯!”

    诸葛亮笑道:“兄长,我可不像你那么有名啊!就连这江夏的孙坚只怕也不知道我的名号!算了!不说这个事情了!”

    诸葛亮为诸葛瑾斟上一杯酒奉上,关切地说道:“兄长,在孙坚帐下做事可要多保重啊!”

    诸葛瑾笑着点了点头,“二弟尽管放心!”细饮了一口酒。

    诸葛亮一脸郑重地抱拳道:“兄长,请务必不要在孙坚面前引荐我!”

    诸葛瑾一愣,随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点头道:“二弟放心!为兄醒得!”

    随后两兄弟一边闲聊着一边喝着酒。不知不觉半个时辰过去了。

    诸葛瑾看了看天色,齐声道:“二弟,为兄还有俗务在身,不便久留!”

    诸葛亮站起来抱拳道:“兄长。弟送一送你!”

    两人一道走出屋舍,来到院门外。诸葛瑾道:“二弟,就到这里吧!”诸葛亮抱拳道:“兄长好走!”诸葛瑾点了点头,与随从一道往竹林外走去。

    诸葛亮望了一眼诸葛谨的背影,不禁心有感触。

    回到房中。还未落座。另一个书僮模样的少年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诸葛亮笑骂道:“如此惶急,难不成背后有人追债?”

    书僮连忙收敛形态抱拳拜道;“先生,我刚刚在城里听到一个有关大秦的消息!”

    诸葛亮饮下一杯酒,随口问道:“何事?”

    “我听说大秦准备在明年开春之时举行科举考试!”

    诸葛亮放下酒杯,面带疑惑地问道:“科举考试?”

    书僮随即将他听到的只言片语说了出来,他自己其实也没搞明白‘科举考试’究竟是什么东东。由于孙坚出于安全的考虑,所以江东诸郡并没有有关科举考试的确切讯息。不过诸葛亮却从书僮语焉不详的只言片语中明白了何为‘科举考试’。

    “这陈楚倒真是不简单啊!”诸葛亮不禁感慨道。诸葛亮一想到天下俊杰济济一堂以笔会友较量才学,就禁不住激动起来。“知道这‘科举考试’都在哪里举行吗?”

    书僮想了想,回答道:“明年开春之时,首先在各郡府举行初试。然后择优入洛阳殿试!”

    诸葛亮很想去试一试,但又怕引起陈楚的注意,不禁左右为难。最后诸葛亮做了一个决定,用假名参试,事后悄然离开。

    一打定主意,诸葛亮便吩咐道:“立刻去给我准备行礼!”

    “先生要去哪?”书僮问道。

    诸葛亮道:“通过水路去淮南!”

    “陈琳,洛阳学子对我们的科举考试有何反应?”陈楚笑问道。此刻陈楚正在临德殿中,下首立着一人。正是陈琳。

    陈琳一脸喜悦地抱拳道:“回禀陛下,洛阳学子对此反应非常强烈!现在茶馆酒肆中学子们热议的话题就是这科举考试之事!”皱了皱眉头,继续道:“不过士族学子却多数反应冷淡!”

    陈楚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毫不在意地笑道:“我在士族的眼中只怕比当年的秦皇还要可恶!不过此事不打紧,士族之中真正有才学的也没有几个!我要的可不是一天到晚只知附庸风雅无病呻吟的白痴!”陈琳连忙道:“主公所言极是!”

    就在这时,姜泰进到殿中,跪禀道:“主,嗯,陛下。黄忠求见!”

    陈楚一愣,笑问道:“他为何要见我?难道是想通了吗?”

    “属下不知!”

    陈楚摸着下巴想起昨天夜里之事。不禁摇头苦笑。昨天夜里,陈楚到皇宫一侧的天牢之中去见黄忠。打算亲自说服黄忠加入麾下,却不料黄忠一见自己竟然大骂自己是雄逆贼等等,丝毫不给陈楚说话的机会,陈楚不禁火冒三丈,先用一顿荤话将黄忠骂得一愣一愣的,随即用前一千年的实例和后一千年的实例一股脑地朝黄忠砸下去,也不管黄忠听得懂听不懂,一直骂了黄忠一刻多钟,陈楚停顿下来,不禁感到口干舌燥,当即不再理会黄忠,转身离开了,留下一脸呆滞模样的黄忠。当陈楚离开天牢时,负责看守天牢的军士都用一种异常敬畏的眼光看着陈楚。

    陈楚的思绪回到现实,对陈琳道:“你下去忙吧!记住,现在工作的重点是确保明年春麦的收成!”“属下明白!属下告退!”陈琳朝陈楚行了一礼,退出了临德殿。

    陈楚起身来到姜泰面前,吩咐道:“把黄忠带到这里来!”

    姜泰应诺一声,退了出去。

    不久之后,身披镣铐的黄忠被数名铁卫押到临德殿中,姜泰等数十名铁卫按刀在侧以备不测。

    陈楚走到黄忠面前,黄忠一脸淡然地看着陈楚。

    陈楚微微一笑,问道:“听说你有话跟我说?”

    黄忠点了点头,面露怅然之色,说道:“我昨夜想了很久,我觉得你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

    听到这话,陈楚不禁一喜,“这么说。你已经打算加入我麾下了?”

    出乎陈楚预料的是,黄忠却摇了摇头。

    陈楚不禁有一种被人耍了的感觉,皱眉道:“那黄老将军今日来见我是何意?”

    黄忠扫视了这临德殿一眼,有些不着边际地说道:“我一路走来,虽然只窥见这洛阳皇宫一角。但已见其辉煌!”

    陈楚殿门边静待下文。

    黄忠站在陈楚身后继续道:“我想知道,大秦皇帝陛下在一统天下之后想要做什么?”

    陈楚登时明白黄忠想要问什么了。转过身来,看了黄忠一眼,哈哈笑道:“黄老将军,你只怕是想问我,在一统天下之后是要学秦始皇还是要学光武帝刘秀!”

    黄忠虎目一亮。没有说话。

    陈楚深深地看了黄忠一眼,对身旁的姜泰道:“去把西方诸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