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唐梦缱绻 >

第47部分

唐梦缱绻-第47部分

小说: 唐梦缱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我便找到了王靖宸。不过,我并不是来请辞,而是告诉他一下,在不影响药店经营的基础上,我打算创一家自己的买卖。没想到王靖宸不但不反对,还全力的支持我。

“你竟然不反对?”我惊讶得看着一脸淡然的王靖宸。

王靖宸只是笑了笑,“早就看出来安小姐非池中之物,我这小小的义仁堂又岂能留得住你。尽管去做吧,如果需要我帮忙,只管提出来,我一定会尽力。”

虽然他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可是我却看出了他眼中闪闪的精光。

如今义仁堂已小有名声,驻堂的医生也比最初多了不少,再加上方逸潇的坐镇,可以说,义仁堂已经在江宁站稳脚跟,接下来只要用心经营,义仁堂便可以为王靖宸带来不少的利润。

至于我,医药的利润总是有限的,将我留在义仁堂,带来的利润再多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如果将我放开,我便有成功的机会。

如果成功了,我定然不会忘记他这个最初支持我的人。他想与我合作,我一定不会拒绝。

届时,他所得的利益可能会更多。

如今,在他已经肯定了我能力的前提下,虽然是步险棋,却也值得他走下去。

我再次感叹,王靖宸果然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事实上,王靖宸也确实对我的这个店非常的感兴趣,所以,人力物力,只要我需要的,他都尽可能的满足。

而且,王靖宸在秦淮河边的一处街角购置了一座二层小楼,当作礼物送给了我。

我忽然感觉王靖宸是一只狡猾的狐狸,非常善于放长线钓大鱼。我想,总有一天,我的这家店会归他所有。

因为我现在很需要王靖宸的力量,所以,虽然有些不情愿,我很还是很自觉的将股份的一半给了王靖宸。不想,王靖宸得知后,硬是将股份退到了三成,名曰作为帮忙找到姐姐的回报。我也没有再和他争辩,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我靠着五百两银子和一座店面,开始起家。

首先要准备的,是店面的装修。

一楼,被装修成了一个典型的评书的大厅,一个不大的舞台,周围呈扇面状的观众席。就在这小小的舞台上,可以听到这个时代没有评书,品世,讽世,策世。

二楼,则被间隔成了一个大讲室和几个小的包间,剩下的地方,则间隔了两个办公间。大讲室的设计是平易近人的坐席式,一个主席,以及五十个散席。那些小包间也是这种坐席式,只是较大讲室更为随便些,没有主次之分,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讨论。屋内还有小桌,可以点一些美酒佳肴,把酒论世,不亦乐处。

对于二楼的每个屋子,我在的隔音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既即使屋里的声音再大,外面也不会听清里面在说什么,这就防止了在讨论的时候,会影响到其他房间的人,也可以防止有人偷听。在这里,可评古论今,当然,是在讲评人的引导下有序的进行的。

门面的装修,也下了很大的功夫。由于处在街角,我将店门设置在了客流量大的那一面。我将店门设计成了一个翻开的书的模样。门上的牌匾上,只有一个大大的“评”字。这样一来,一眼就可以看明白,牌匾与门相应,形成了“评书”两个字。在门的右侧,则挂了一个小牌子,上书“评书楼”三个字。

我想,将店名用这样的一个小牌子挂在门的一侧的,在这个时代,可是仅此一家了。

客流量少的那一面,我则在二楼的窗子间隔处置上了三个大字“品文堂”,并且将二楼窗外的这面墙装修得华贵且有品味,让人一看,便知这是贵族活动的场所。

其次要准备的,是人才。

人才,千金难求,所以对于人才的招聘,我格外下功夫。

招贤纳士。所谓重金之下,有店员,有监工,也有贤士。

店员做一些力工以及服务生的活计,监工是中层的管理人员,贤士,则是评书的编纂人。

店员和监工到是好招,只要将钱给足,招聘广告打好,便会有不少人来应征。

最难招的贤士。所谓贤士,也就是那些读书人。所以对于那些不好招的书生,我用了单独的招聘广告。委婉的话语,将这些书生高高捧起,再说出我们招聘的目的上升到“书,为天下而评”的高度,来应征的人竟是不少。

人招够了,就该筛选了。

首先,我进行的是监工的选拔。

对于监工选择,是我最重视的,所以对于这些人的考察,也是最花心思,最严格的。

在面试那天,我给应聘监工的人每人一份问卷,出了五道前世的面试题,从多方面考察他们的能力。

第一题,为什么下水井是圆的?——细节性。

第二题,农夫养十头牛,只有十九只角,为什么?——全面性。

第三题,假设你站在铜镜前,抬起左手,抬起右手,看看镜中的自己。当你抬起左手时,镜中的自己抬起的似乎是右手。可是当你仰头时,镜中的自己也在仰头,而不是低头。为什么镜中的影像似乎颠倒了左右,却没有颠倒上下?——是否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四题,你是愿意做一个大池塘里的一条小鱼,还是愿意做一个小池塘里的一条大鱼?——自我价值的看待。

第五题,如果此时外面有一辆空着的马车,你你会上去吗?如果它可以去任何一个地方,你会要求它把你带到哪里?——开拓精神。

在考核的过程中,有一些不识字的人。我对这些人表示非常的惋惜,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只能将这些潜在的人才刷到了服店里。如果他们有机会将字识了,我会重新考虑让他们进管理层。

问卷交上来之后,大多都不合我意。虽然如此,我还是一张一张的仔细的看着。

就在我快要厌倦的时候,终于有一张问卷的答案让我眼前一亮。

第一题,唯有是圆井,才可利于在各方位的打水之人。

第二题,其中一牛,可为牛角受伤而落,可为还未长角之牛犊,可为木牛,可为寓牛之人,然其因何其多,只怪学生所识有限,无法尽数列出。

第三题,镜,映景也,与左右无关。

第四题,大鱼小鱼,皆鱼也,学生愿为鱼。

第五题,学生愿去陌生之所,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此处省略若干字,详见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些答案虽然很拽文,却是最合我意的答案。而且字体苍劲,工整,看得让人很是舒服。

看了一眼下面的落款,苏梓柏。

于是,苏梓柏便被湘云叫了进来。

当苏梓柏进来之后,只觉得眼前一亮。竟让我有种感觉,气息如此干净的少年,怎么会应征这充满铜臭的商人。而且,自从从外面进来后,湘云的脸上挂上了可疑的红色。难道有什么情况发生?

于是,一兴起,便想考验考验这个人。

“苏公子,试卷答完了,我们来娱乐一下。下面,你回答我几个问题。”我笑着看向苏梓柏。

“请问。”苏梓柏显然有些紧张。

“什么书中毛病最多?”

“医书”

“为什么好马不吃回头草?”

“马回头不易。”

“张大婶家的二毛总是喜欢把家里的东西整坏,张大婶为什么总是让最讨厌修理的张大伯去修理?”

“张大婶想让张大伯修理二毛。”

“有对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哥哥的屁股有黑痣,而弟弟没有。但即使这对双胞胎穿着相同的服饰,大家仍然可以立刻知道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为什么呢?”

“他们只是一岁的小童。”

我心里有些郁闷,这些题竟然全被他答出来,而且用如此快的速度。

心念迅速的一转,下一题脱口而出,“生米不小心煮成熟饭时该怎么办?”

苏梓柏一红,却很快反应了过来,“吃掉。”

我哈哈大笑,让他脸红,正是我要的效果。

眼角余光瞥向湘云,湘云的脸也红了,但是看向苏梓柏的眼光,却是更加的有深意。难道这丫头真的动春心了?春天,果然是个好季节。

择贤

“好了,娱乐结束,下面切入正题。”我收起嬉笑的面孔,很严肃的看着他,“苏公子,请问,你今天为什么会来这里?”

苏梓柏一愣,随即便反应了过来,“学生来这里,是为了能够寻一份工以糊口。学生家里只有一位母亲,如果学生只是读书,单凭母亲之力,恐怕难以支撑这个家,所以学生便来这里试试。”

我继续盯着他,“看你的样子,是想考个功名吧,但是你可知道,一旦在我这里工作,很有可能会耽误你的学业。”

苏梓柏从容一笑,淡定的说,“这个问题学生曾考虑过,考取功名,无非是为祖上争荣。但如今学生吃不饱穿不暖,如何考取功名,所以,学生想先多赚些银子,再做打算。”

“这么说,你打算赚够银子便走人了?你的这个想法对你来说很明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将你培养成为商界好手,你却在学成之后将我们丢弃,这样,你对得起我们吗?”

苏梓柏脸一红,“这个学生也考虑过了,学生自然不能忘记公子的培养之恩。所以,如果学生真的考取了功名,一定会给公子补尝的。界时,凭您索取所需。”

我哈哈大笑,“这样口说无凭,还请苏公子写下保证书。”

苏梓柏一愣,随即便拿提起笔写下了保证书。

这个保证书,竟然如同已经起草并修改过了一般,写得很详细。

这样的人才,如果留不住,可是我的损失。看来我得想办法让他留下,安心来为我卖命才是。

“嗯,这个保证书写得不错。不过,你可曾想过,如果你离开了,给我们造成的损失,可是不能仅仅用财力补尝的。”

苏梓柏一僵,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此时却说不出话来。看着他为难的样子,我不禁有些想笑。

“我到是有两个建议。第一,就是请苏公子在临走之前,培养一个与你相当的接班人,那么,这个保证书自然就不作数了。”我拿过保证书,在上面加了这条。“第二,所谓官商相通,苏公子完全可以既在官,又在商,这样既可以光宗耀祖,又可名利双收,苏公子不妨考虑考虑。”

苏梓柏听到我的话,陷入了深思。

好一会儿之后,苏梓柏才坚定的说,“还请公子待学生同家母商量之后再作定夺。”

“当然可以。不过,在苏公子回去之前,还请苏公子替我选一选剩下的这些人。”我将一叠试卷交给他,并向他交待了所需职位。

苏梓柏淡淡一笑,“这个容易。”

苏梓柏根据评书楼的性质,以极快的速度挑好了下面的侯选人,一个账房,两个大堂经理。四个领班,而且挑选的人都非常令我满意。

这样的人才,我越发不舍得让他走了。必要的时候,为了留住他,我可能会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了。

我瞥了下湘云热度还未消退的脸,或者到时候,我可以利用一下湘云。

也许,不用我利用,他就会自觉留下了呢?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大好。

接下来,便是最让我头痛的贤士的选拔了。对待这些自命清高的书生,稍有一点不留意,便会遭到口诛笔伐,所以我必须谨慎对待。

出的试题,我依然仿效了前世。

题目有两个,《品三国》与《三国演义》。品,顾名思义,可评,可议,根据史实发表自己的想法。演义,则是根据史传,融合了野史、传奇等经过艺术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小说。

以上题目自选,数量自选。可短评,也可通篇评,通篇评我只要开篇。

每个题目限字为三千,限时为一个时辰。如果选了两个题目,则延至两个时辰。

这次的试卷,却让我大感意外,没想到这些书生竟然会写出这样大胆的评论。

对于《品三国》这个题目,大部分人的文章都符合了我的要求。而且论据完整,并不时加上自己的想法,颇有前世里那些讲师的风范。

至于《三国演义》,写的人很少,只有几个人交了试卷。而且大都写得很死板,一点也没有体现出评书的意境。看来要这些书生去写通俗易懂的东西,真是难为他们了。不过,到是有一个人写得比较符合要求,文风轻松,语句诙谐,并有些讽世的意味。我看了一下名字,何青泽。

唯一令我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将两个题目都写了。果然术有专攻,想要找到全面的人才,很难。

对于这些书生,如果让他们在我这评书楼里打工,一来我没有这么多的资金来养这么多人,二来这些人恐怕也不甘心窝在我这小小的评书楼里,所以我并没有直接聘下他们,而是让他们成为评书楼的特约嘉宾,我会并不时的邀请他们来评书楼演讲。

演讲的题材,无非是评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大隋,唯不可评当今之事。这样,既不会耽误他们的学业,又使他们有机会展示才学,最后,还可以赚一点外快。

而且平时的时候,他们可以来品文堂的包间做品文指导,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在讨论的时候可以指引品文的方向。当然这个品文指导是没有福利的,只是在他们来听课的时候免去他们的听课费。

我给了他们三天的考虑时间,三天之后没有过来答复的人,视为主动放弃。而来的人,我就会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

何青泽被我单独的留了下来。

经过观察,我发现这个人讲起话来有声有色,而且叙述的时候喜欢加上一些肢体动作,典型的说书人的架式。这样的人,正是我需要的。

于是,我交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将《三国志》改编成评书。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进一些野史,传闻等内容,如果有需要,可以将历史自行更改。至于这个度,就看他的把握能力了。总而言之,只要内容通俗易懂,剧情足够吸引人就可以了。当然,我只是让他改编了几章,等这些编好之后,还要拿过来进行审查。

最后,是店员的选拔。

店员是最容易选择的。做事有技巧者优先录用。在监工里,被刷下来的不识字的人,也被安排进了这一组。

经过筛选,留下了十几人在店里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以及杂务。

最后要准备的,就是人才的培训。

两天后,苏梓柏找到了我,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答应了我的第一条要求。距离下一次的科考还有近一年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