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寡妇难贤 >

第137部分

寡妇难贤-第137部分

小说: 寡妇难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府,温小姐作为卫府的大少奶奶,护不住自己的儿子。卫老夫人的嫡孙!
就算是宝儿的身子骨好了些,也渐渐地能进一些肉食,不过厨房一向不准备宝儿的肉食。只弄些白粥,或是一些素菜。连一点荤腥都见不着。
宝儿已经恢复了食欲,自然就想吃些肉食,温小姐怎能忍受宝儿受这种罪,又不是吃不上肉食。温小姐就领着宝儿,在自己的院子里用餐,也是按着田慧吩咐的,每餐都吃些少量的,看着宝儿满足的表情,母子俩抱着偷偷乐。
饶是这种偷着乐的日子,也不让人过。
温小姐被卫老夫人唤了去,“你那院子里,怎的每日都让人熬药?难不成你还不曾死心!宝儿这是有佛缘,旁人就是求都求不来!”
“老夫人,这药是给自己吃的,我娘弄来的秘方,我娘家嫂子不是连生了两儿,听说吃的就是这方子——”温小姐温顺地道,如今宝儿无恙了,等到痊愈了,再一点点地跟府里透露出“宝儿喜欢吃肉食”。
卫老夫人自然是喜欢多子多福,还有多寿。闻言,老脸都笑出了菊花来。“如此便好,你与大孙儿可要多生几个。你能如此想,我便放心了。懂事的丫头,可不枉我担心了这一阵子——”
“劳烦老夫人担心了,孙媳和宝儿都无事……”温小姐恭顺地道,做回了那个乖顺的孙媳妇。
卫老夫人点点头,“嗯,你一向最是乖巧的,宝儿毕竟是你的亲儿子,往后还能不惦记着你?我就说,这事儿你想得多了,如今跟大孙儿再生一个,也少了个牵绊,宝儿的落处已经寻好了,是京城的大寺庙,等过了年,就送去!
原本,想着你可能看不开,如今,我也放心了——”
温小姐一直捏着拳头,长长的指甲扣进了手掌心,才让她得以冷静下来。
一直憋了两日,到了第三日,因为是温夫人的寿辰,温小姐名正言顺地带着娘家陪嫁的婆子丫鬟,还有自己的嫁妆单子,光明正大地回了娘家。
温老夫人经历了温府由盛转衰,真正地握着温府的实权。关键是,温老夫人对出嫁的温氏女子,都护得紧。这些年,温府,正谋划着东山再起。
几十年来,温府出嫁的姑奶奶,大都已经在各府握有一定的实权,成了老夫人了,感恩着当初温府对自己的维护。自然是力挺温府的大少爷,也是如今的温大人。
温老夫人沉吟了半晌,第二日就让温大人带着温小姐及宝儿,坐船上京城去了。
过了三日,卫府上门来接大少奶奶回去,说是老夫人想念宝儿了,日思夜想。被温府的下人用大棍给打了出去。
后来这事儿闹到了衙门,温府都不向外交人,只说要和离。
卫府怎可忍受得了被算计了,誓不甘休。
宝儿母子在京城的消息传了回来,卫老夫人领着家人,坐船北上,顺带地直接将宝儿送进京城的大寺庙。
还免得一番折腾了。
这事儿还闹到了康元帝的案前。
温大人早就将这事儿求上了康元帝的跟前,就是连赵菜子几个跟着康元帝的近侍的府上,温大人也是每日的常客。
也算是运气不错,温大人得了这几个新晋的将军的眼缘,四皇子那会儿正病了,每日都是恹恹地,宝儿就被宁将军给带到了宫里,宝儿本就讨喜,又比四皇子的年岁小了些,四皇子头一回做了哥哥,恨不得将自己宫里的好东西都让宝儿给带回去。
后来,痊愈了,四皇子时常缠着康元帝让宝儿进宫来。
康元帝也见过好几回宝儿,再三地让人盯着宝儿与四皇子在一起时说的话,做的事儿,确认了这才像是温府的子孙,也算是在暗地里默认了温大人的动作。
温府赚得了先机,等到卫老夫人穿着诰命服,进宫求见了太后,被太后好一顿敲打。
最终得以和离,康元帝还下了旨,大意,你卫府不珍惜孙儿,想把好好的孙儿往寺庙送,那还不如给真心疼爱宝儿的温府吧!若是卫府不改初衷,卫府的孙子辈的又不缺宝儿一人!
后来,卫府揣摩着圣意,仍是将一个庶出的孙子送到了寺庙去。
温大人说起小妹的现状,“说来也是巧了,小妹现在已经跟宁将军定了亲,等腊月里,就要嫁给宁将军了。”
杨立冬这才想起,前些日子,宁将军来信说,自己已经定亲了,未婚妻姓温,其他的只字未提。
宁将军已经三十好几了,可是并不曾娶亲,可如今也只是五品将军。
“如此,就要恭喜温小姐了——”杨立冬总算是客气地道。若不是田慧想知道温小姐的近况,杨立冬也不会问得这般细。
温大人接过阿土的户籍,“这事儿,来之前赵将军也吩咐过下官,只是下官身携要事,才不能在外头跟杨将军接头。”
温大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信笺,这是赵菜子让他带来的。“说来,若是杨将军今日不来寻我,我也定会上门去寻杨将军的。”
杨立冬一边打开信,温大人开口解释道:“康定城还是圣上的封地的时候,这卫府的子孙若是参加了科考,必然都是前三的,有时候就是连案首都是卫府的。
若是没有记错的话,这卫府前前后后,出了好几个‘小三元’。”
“既然如此,那陛下不是给了你一个机会,让你公报私仇了……”杨立冬将信塞到怀里,揶揄道。
温大人自然感受到了杨立冬前后对他语气的不同,也知道是这一封信的缘故。“承杨家军的吉言了——”
相视一笑。
“我家可有三个小子要参考,你可别给我弄砸了!我那里的事儿正忙着呢,可是再也腾不出手来了。”杨立冬已经被折腾了几个来回了,若是再来个重新考,这就可是受罪了。
田慧听说了温小姐的喜事,倒了声,“菩萨保佑——”这些日子,田慧被秦氏和钱氏影响至深,不过也幸亏没说出“阿弥陀佛”,那杨立冬就该惊吓了。
这次随同温大人来的,还有一位御医,可是巧了,杨立冬领着三个小子去温府拜见温老夫人的时候,御医也正巧在。
御医也有心想卖个好,主动给阿土看了腿,还道是养得不错,若是方子再改一改,就能好得快些,也少受些罪。
秦氏喜道:“这也是阿土的福报,这人啊,都是有福报的,因果循环,不是不报!”
这些日子来,因为钱氏得了孙子的缘故,钱氏就要去寺庙里还愿,钱氏去了几回,自然是对这个大师是信服了,秦氏闻言,心里也痒痒的。
跟着钱氏一道儿去了几回,秦氏这心里也愈发相信了。“大师就说了,阿土的这个腿,必然是无事的,有惊无险,果然灵验!
过几日,阿土你跟着我一道儿去寺庙,我也给你还愿去!”
“娘,阿土的腿也才刚刚好,怕是爬不了那么高的山——”田慧含蓄地道。
杨立冬惊奇地冲着田慧眨眨眼。(未完待续)
ps:谢谢ing的粉红票,么么哒、

☆、228 知云拦路

阿土爹的新院子也早就修缮好了,不过他一直没有回镇上去。
他知道慧娘在这儿,杨立冬他们父子几人肯定还会再来村子里的,阿土爹就一直等着,这院子也不过是空置了十来年,也只是屋顶漏了,院子里凹凸不平,篱笆没了……
不过,这些都是小活儿。
抽着空儿,阿土爹还去了山里几趟,春笋啥的,都给弄了不少回来。
啥也不说,都往田慧家的院子送去,还是洗得干干净净的。
这可是让阿水奶奶没少在村子里叫骂,看不下去的村人就会对着呛声几句。后来,阿土爹还是如此我行我素,对着阿水奶,竟然也能很坦然地叫了一声,“婶子——”
后来,阿水奶就绝了心了,不再村子里喊着骂着,只关起门来过日子,听说,正在给阿水寻觅亲事。
阿土爹自是也听说了马车进了村子,这想着,这么晚了,多半是杨立冬几人回来了,将未吃完的粥碗,往灶台上一放,就往田慧家的院子这儿跑。
离得也不算远,果然,没跑几步就看见了屋子外头的大树上还系着缰绳。
阿土爹有些紧张地整了整自己的衣衫,懊恼地皱着眉头,有些后悔出来得着急了,就是连件干净的衣裳都不曾换。心里正犹豫地是否应该回去换了件干净的衣裳再来……
“这么晚了,应该是你爹了,阿土,你爹也不容易……”秦氏去将灶房生了火,院子的大门也不曾关上。正巧好似看到了阿土爹的身影。
阿土点点头,“我都知道——”
“去吧,跟你爹好好说说,你爹喜欢听你说事儿,有事儿咱明天再说,也不急着这一会儿……”田慧赞许地点点头,让阿土赶紧跟着他爹回去。
阿土慢慢地走到院门口。清晰地听到院子外已经有些急躁地来回的脚步声。深呼了口气,才张嘴唤了一声,“爹——”
阿土爹顿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咧开嘴,狠狠地点了点头,“嗳——你回来了?”
瞬间红了眼眶。
阿土装作低头。哑着声儿道:“爹,你怎不进来?来了好一会儿了?”
抬腿迈出了门槛。父子俩面对面地站着。
“阿土,你的腿好了?没事儿了?好了?真好了……”阿土爹后知后觉地回想着阿土的身旁并无旁人,阿土只是动作稍稍慢了些,但是确实是他自己迈出了门槛!
“爹。咱回家吧——”阿土打断了阿土爹难以抑制地激动。
回家——
“好,好,咱回家。回家——爹已经将咱家都已经整好了,爹知道你一直羡慕着圆子他们家圆子里种满了韭菜。萝卜的,爹也开了一小片菜地,保管你能吃到新鲜的菜!
还有房门我也都换过了,土墙我也请人重新砌了一圈……”
这一路,阿土爹都在喋喋不休地说着他们家,阿土从来不知道,他爹居然能一气儿地说出这么多话来。
“爹,娘回来过吗?”阿土不知为何,问了出声。
阿土爹搓着手,落寞地摇摇头。“你娘这是怨上我了,不肯回来见我了,自打你走了,就没有回来过——”阿土姐姐,阿木倒是不放心,来过几回。
看着他爹也只是埋头干活,也并无不妥,留下点儿猪肉啥的,也就离开了。毕竟嫁了人了,也不好整日地待在娘家。
“爹,等干娘他们回镇上的时候,你也回去吧,咱铺子帮着做活啥的,也挺好的。”阿土提议道。
阿土爹走得很慢,生怕阿土跟不上。
沉默不语。
“我也要去镇上念书的,难不成你都不回去了,就一个人住在村子里?跟着他们一起?”阿土也知道他爹的性子倔,若是不将话给说狠了,他爹这是打算不开口了。
“没有,没有!他们这样对你,还要赶我们一家子,他们现在就是我叔和婶,咱自家过自家的日子。我都知道的——只是你娘那儿,恐怕,被我伤着了。”阿土爹急忙解释,好不容易儿子不埋怨自己了,可不能让人误会了。
阿土敲了敲自己的腿,“我这腿没事儿了,娘这气也消了大半儿了,你回去哄哄不就成了。你没见着,干爹就时常哄着干娘,你看,干爹这一家子就半点儿事儿都不曾有……”
父子俩就互相探讨起该如何将阿土娘给哄得“回心转意”。
阿土也对他爹说了这些日子的事儿,还说了康定城,说自己见到了御医,说了自己参加了府试……
阿土爹兴奋地一晚上没睡着,看着睡在自己身旁的阿土,阿土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而自己为阿土做过的事儿,真少。
想到的时候,更少——
只一天地功夫,杨家村就传遍了,阿土的腿已经没事了,不少人看着阿土自己走回去的,虽是走得慢,但是确实是自己走回去的!
阿水爷爷自然也听说了,黑着一张脸用完了粥,就自己扛着锄头下地去了。
很是反常。
若是平常,他一定会招呼上儿子,将活儿都给分配好。
而今日,却是一言不发。
等人都走了,阿水娘小声地道:“娘,这阿土的腿难不成真好了?你说,他们一家子是不是故意来坑我们的?”
阿水奶如今也算是知道了,这个儿媳妇好吃懒做,惯会说长道短的。以前有大儿媳妇在的时候,反正活儿有人做,她也就没啥在意。
可是现在不同了,就指着这么个儿媳妇,凡事都得她在后头指着点着,若是她不跟着,阿水娘一准给落下了,宁愿去外头去多说几句话。
阿土奶如今也是认清了,大儿子一家是自己给半赶着出去的,啥都没有给。连之前分的两三亩地的地契,都被阿土娘给送了回来。那座院子,也是村子里给的,他们真的已经是隔房了。
杨家村里,热热闹闹的。
秦氏家的院子里,迎来送往。
“石头宴”也让村子里的送柴火,至于哪户人家,这些是由杨里正和几个族老说了算,据说挑得是两户男子多,家里贫困的。这一点儿,杨立冬很放心,杨里正办事,也还算是公正。
还有,山上的野物,菇子,“石头宴”都收,这可是给杨家村的村民贴了不少的收入。
圆子哥俩,正盘算着去山上去逛逛。
“圆子,团子,你们这是做啥去呢?”杨知云挎着一只竹篮子,见着这哥俩,热情地招呼着。
团子戒备地望着杨知云,“哥哥,咱绕着她走,这人脑子不大好——”
暗道晦气。
杨知云好不容易碰上了这哥俩,哪会轻易被这几句话给打了回去。“团子,你怎么能这样子说呢。就算是你们现在跟着你娘去了别人家,但是你们忘记了吗?你爹,以前,有了银子都给你们买吃的,那会儿,就是我都羡慕你们时常能吃上糖葫芦——”
圆子看了眼团子,也不说话了。
他能说,自己从来不曾有糖葫芦吗,自己吃的,都是团子偷偷省下来,到了夜里,偷偷地往自己的嘴里塞。自小,他就知道,他爹待他,与团子是不一样的。
杨知云满意地看着这呆愣不动地哥俩,“其实,你们现在有出息了,你爹在地下应该也很满足了。你们也别怪我娘,若是有办法,谁都不会不想要自己的子孙。
如今,你爹名下,就那么一个丫头,这若是断了后了,你爹可是连香火都没了……”
圆子不知道这杨知云这回动的是啥心思,冷冷地开口道:“不知道你,杨知云,有没有定了亲了?难不成是想让我们哥俩,给你这个曾经的小姑姑,给你说亲?”
团子倔強地抿着嘴,不知道想着什么。有些不甘示弱地盯着杨知云。
杨知云不知为何,圆子会知道她还没定亲的事儿,“圆子,你怎么说这些?我的亲事,是我娘做的主儿……”
倒也不是圆子刻意去打听了,只是因为杨知云对他们哥俩一直不怀好意,旁人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