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 >

第10部分

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第10部分

小说: 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

    1。一点两面。

    即集中兵力于主要攻击点突击敌人,同时以部分兵力从另一面或多面钳制并协同歼灭敌人,对敌人形成包围,不让敌人跑掉,打成击溃战。在主攻点上要“采取狭窄的战斗正面和纵深的战斗配备”,使主攻点的部队象尖刀和钻头一样,突破敌人的防线并向纵深发展。这是强调要打歼灭战,并将战术具体化。

    2。三三制。

    是指一种疏散形的进攻战术。战斗时每连三排,每排三班,每个步兵班还可以再分为三个战斗小组,每组三、四个战士,在班长的指挥下,以疏散机动、小群的战斗队形进行战斗,以减少伤亡,扩大战果。

    3。四快一慢。

    四快指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后进行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敌人开始溃退后追击时要快。一慢指总攻发动时机要慢。慢的时间要用以侦察地形敌情、布置兵力及火力,政治鼓动工作及休息。

    4。四组一队。

    四组是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一队指突击队。同“三三制”一样,这也是说的进攻时的队形问题,这种分组、分队方法只是讲一个概念的问题,不受四个组的限制,不必拘束于教条,可以灵活运用。

    5。三猛战术。指猛打、猛冲、猛追。

    对于所选定的主攻点上,应将各种机关枪各种炮秘密地尽量接近敌人,适当的配备起来,以便统一向主攻目标射击,并于同时猛然开火。是谓猛打,反对零敲碎打,把火力到处分散使用的。

    在主攻点上,火力猛然开始射击后,我军突出部队应乘此际敌人一时发呆发慌拿不出主意来不及调整时猛烈冲锋,跃然奋进,以刺刀、手榴弹向前冲击,必须建立刺刀血战的威风和随手榴弹的飞出爆炸而猛进的勇气,迅速打垮敌人的战斗意志。是谓猛冲。

    对于已经被我军冲动、开始溃乱的敌人,应实行猛烈追击,要一直压下去,尽量消灭敌人,求取最大战果。是谓猛追。

    6。三种情况下三种不同的攻击法。

    一种是敌人守,一种是敌人要退不退,一种是敌人退。为了有针对Xing地最有效地打击敌人,提出三种相应的攻击战法。

    如果敌人守,就要经过正式的准备,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后再攻击。如果敌人要退不退,我们准备好了再打,敌人会跑掉;不准备就打,又会被碰下来;这时应先将敌人围起来,围而不攻,或围而小攻,用一部分和他们打,抓住他,使他走不脱,然后准备好再大打出手。如果敌人退,就要猛追,这时不要等命令,不准备就是合乎战术,准备了反而不合乎战术,不要怕部队少!也不要怕情况不清楚。抓着打就是。当然,战役指挥员应该组织有计划的追击。

    陶平给这些老兵们上的战术课,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小时的战术讲解,但却在百战余生的老兵油子中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和共鸣。对于这些平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败到不能再败老兵来说,今天,终于知道,仗原来是可以这么去打的。

    于是,那五位原保定军校出身**连长大呼“以前我们输的不冤啊!”,并表示:“今天能有机会听到陶长官的训导,真是不枉此生!今后,一定要好好的跟着陶长官干,否则,天地不容!”。

    要知道,这些“六大战术原则”可都是后世那位“神鬼化身”的军事天才生平最为得意之作。

    以至于后来,在这些已经当上了营长、团长、师长、的老兵油子,每每谈起自已的戎马生崖,总是不忘提起陶平这一小时战术课对自已的影响。

    在得到可以进军的尚方宝剑后,在陶平、张海龙带领着两千多人的队伍向桐县开拔。

    但当他们的队伍行进到桐县南三十里外的一个叫马儿谷的山沟时,意外发生了!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正文 第十三章 屠虎伏魔

    “在我军前方十里,出现了一支的日军车队,总计大小车辆十三辆,估计三十分钟至四十分钟后会与我军相遇。最新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尽在。GGYY”陶平看完了前锋侦察小队传来情报后,思考了一下,做出了一个让他以后扬名天下的决定,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在马儿谷设伏,前锋小队继续侦查敌情。

    三十二分钟后,陶平如愿的等来了那支日军车队——那只神秘的日军车队。

    在陶平的一声令下,二千多支三八式步枪、五十多挺九六式机枪、一百多支南部式冲锋枪、一百多个掷弹筒同时向这十三辆日军军车开火。

    真是应该感谢发明“枪林弹雨”这个词的人,一时间枪声大作,手榴弹的“轰!轰”声响个不停,刚跳下车连往往没来得及还击的日军就被的打得血Rou横飞。

    受到照顾最多的当然是车队中间那三辆尼桑轿车中的日军军官了,至于日军的那四名机枪手也在开火的第一时间被徐秀才点了名。

    二百米距离,正是三八式步枪、九六式机枪、南部式冲锋枪、掷弹筒的最佳射杀范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短的距离,这么多的火力同时集中的向这么一个地方开火,他形成的杀伤力是非常恐怖的,以至于大部份日军,还没来得及跳下车就被送去见了他们的天照大神。

    当挥舞着象牙柄军刀的陶平带领着两千多号人冲了上去的时候,本来二百多人的日军也就剩下不到四十多人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成了毫无悬念,两千多人对四十多人进行的白刃战,结果可想而知。

    陶平在战斗打响前做战动员时的命令得到了充分的执行,那就是——老子不需要日军的俘虏,老子要的是鬼子的尸体!

    以至于张指导员在事后对陶平说:“老陶啊,您现在是领导了,以后说话可要注意分寸啊!我们现在是**的队伍,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啸居山林的绿林好汉了。党的政策是优待俘虏…‥只此一次,以后下不为例噢!”

    听着苦口婆心张指导员,一口一个“老陶”的规劝。陶平心想到:“乖乖,我目好像才二十五岁,就成老陶了,要是到了三十岁还不成陶大爷了。看来,人家还真的把我当土匪了!以后,不能成天跟‘青龙寨’那邦家伙学说‘他妈的了’、‘龟儿子’之类的混帐话了,不过,这个张老大说的也没错,看来以后是得注意点了形象了,总不能太他妈的匪气了。”

    于是,陶平马上虚心表态,以后一定要努力的学习党的政策,改掉身上的不良风气。

    其实对于目前这个战果,张指导员就差没有笑掉下巴了,要知道两百多名的鬼子,二十分钟多一点就魂飞魄散,这是多大的一件战功,而这一切都是自已眼前这个半大的孩子指挥部队打出来的战果。

    这简直叫人有不敢相信,不过事实又摆在这儿,二百多名鬼子兵的尸体摆在那儿呢,叫你不得不信,要不是自己亲自参加这场战斗,估计别人说了自己也不会信。

    不过,眼前还不是给自已这小搭档上政治课的时候,现在得马上清理战场,看样子,这里面应该有大鱼,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鱼!

    在看到张指导员送来的战场清理汇总时陶平简直不敢相信,这次伏击竟成功击毙了南京大屠杀的头号元凶日本陆军中将谷寿夫,这个号称“作战时的掠夺、强盗、强Jian是保持士气的重要手段”原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

    不仅如此,除了谷寿夫以外,被击毙还有其他的日军二百三十一人,这其中还有四个少佐,二十名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员。

    其实,这次谷寿夫是作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教官,带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二十名士官学员和四名少佐来华参观‘武汉攻略战’的。

    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这些成天在课堂上纸上谈兵的士官学员们感觉受一下真实战场的环境与残酷,同时体验一下在未来实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第六师团是谷寿夫的老部队,所以第一站就选择了正在太湖和国民党军做战的第六师团。大概是苍天开眼吧,让这头牲口一出桐县就被陶平给堵上了。

    本来这头大牲口是准备带领一群小牲口去爽一下,过把战场瘾的。可没想到刚到桐县就遇到了陶平和两千多名不知从那儿冒出来的兵,三两下子,就真的彻彻底底的让他们过足了瘾,全他妈的集体送到他们的天照大神那儿去报道了。

    当兴致冲冲的陶平正带人用缴获的日军相机对谷寿夫这头牲口的尸体进行拍照,大摆各种造型的POSSSHOW时,前锋侦察小队又已传来情报:“桐县县城内的日军倾巢出动,正全速向马儿谷方向开来,估计两个小时后,县城内现只有五十多名日军把守。”

    于是,陶平马上召开了一个十分钟的临时作战会议,最终大家一致通过了陶平的作战方案:由张海龙指导员带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连及炮兵连在马儿谷设伏迎敌,并要求对敌攻击时尽量不要暴露炮兵力量;陶平则带领尖刀小队、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连,抬着谷寿夫的尸体抄小路到桐县县城去诈城。

    能不一致通过吗,陶平现在是谁啊?他现在已经是这群老兵心目中的“军神”了,是这支部队的指路明灯。

    原青龙寨众贼自是不用说,自李家老宅一战,陶平将他们从日伪军的枪口下救出,而且还有后为山中整训的“洗脑教育”,陶平就是他妈的“神”了!谁他妈还敢不信神的话呢?

    这群原**老兵,几天前还在受日本人的鸟气,要不是陶平带人前去诈营将他们救出,现在肯定还在山南煤矿挖煤呢!从昨天的劫枪-到今天的设伏击毙谷寿夫老鬼,陶平只用了短短两天。着实让这群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败到不能再败的纯爷么出了口恶气。

    而此时桐县县城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松下纯一中队长正带领着日伪军近五百人全速的向马儿沟开拔,在接到谷寿夫车队的求救电报后,他在第一时间行动了起来。

    听着马儿沟方向的那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松下队长的心都有些碎了,要知道日本陆军中将外号“九州虎”的谷寿夫将军正被近千人的不明武装分子围困在自已防区的一个山沟里,生死不明。

    如果谷寿夫将军有个什么好歹,哪怕伤了一根毫毛,自已的下场大概也有切腹自杀这一条道了,根本就不用上军事法庭。

    好在后来,马儿沟方向又不时传来零星的枪声和爆炸声让松下队长忐忑不安的心情有些平复。

    谷寿夫将军应该还没有遇难,马儿沟的战斗还在进行,还没有结束,要知道二百多人的皇军队伍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可观的,还是可以相信的。

    在不断的自慰中,松下队长在经过二个小时三十五分钟的急行军终于到达了马儿谷。

    刚到马儿谷的松下队长马上被自已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满地的尸体,看来,战斗进行的很激烈,而且好像已经结束了,谷寿夫将军车队的十三辆汽车遍布弹痕,简直就被打成了传说中的“筛子”。

    顾不得去管那些地上零星可疑的新土,松下队长带着近五百号人直接冲上那九辆遍布弹痕,如果还能被称为是“汽车”的汽车,所有人的人现在只有一个目的——找将军!

    刚到车前,真是天从人愿,“轰!轰!轰!”的爆炸声就响了起来,十三辆汽车在瞬间全部都飞上了天,松下队长在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他的将军那里报到。

    在一千多支三八式步枪、四十多挺九六式机枪、七十多支南部式冲锋枪、七十多个掷弹筒的协同火力下,这只近五百人的日伪军队伍很快就灰飞烟灭,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枪林弹雨、血Rou横飞”这两个词的真正含义。

    张海龙指导员计算了一下,从战斗开始打响,到战斗结束,只用了短短的十八分钟,十八分钟时间干掉近五里百人,已方仅有四死五伤,也就是说每分钟至少有这三十名敌人被击毙。

    现在的马儿谷到处都是尸骸,想想看,近八百号人被一吨炸药炸的肢离破碎、尸横便野,到处都是半截的尸体,断手、断脚、肠子、脑浆满地都是。

    看着清理战场是时吐的一塌糊涂战士,张海龙指导员想想真是后怕,真是庆幸陶平不是自已的敌人。

    其实,在次伏击战能打的那么干净利落,除了松下救人心切,急功冒进以外。陶平的设伏地点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因为在各国陆军作战战术课中,至今还没有出现过同一地点短时间内两次设伏成功的战例。

    陶平也正是利用了“两个炮弹不会落在同一个坑里”贯Xing思维,将桐县出来的松下部队,全数送进了地狱。

    正所谓:“虚虚实实”,这也再次应证了《孙子兵法》中那句名言:“兵者,诡道也!”

    此外,张海龙政委按陶平交代布下的耗费一吨炸药的雷场,也给松下部队造成极大的伤亡。

    据后来张海龙指导员回忆讲仅第一轮汽车大爆炸中敌人至少就被干掉有二百人。

    在清理完战场后,张海龙指导员带领的部队按原计划向桐县开拔。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正文 第十四章 诈城方队

    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四日上午十一点钟左右,桐县县城南门枪声大作,只见一群衣杉不整的武装人员正追击着三十多人的日军,两方人员相距大约有五、六百米的距离,被追击的日军是人人带伤,而且还抬着一个盖着军用毛毯的伤员,看样子伤的不轻。最新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尽在。GGYY

    猜的不错!这两伙人正是陶平的诈城方队,后面追着放枪的是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连的士兵们,前面跑的是陶平据带领的三十名尖刀队员,而担架上的伤员正是谷寿夫。

    至于为什么要盖军用毛毯,太简单了,中了五、六枪,不找个军用毛毯盖一下,任谁看一眼也知道是死透了。不过,幸好面部完整,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