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寄宿 >

第45部分

寄宿-第45部分

小说: 寄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对于那些搞这项研究的其他研究员,同样不会少属于他们的荣誉,这一点史密斯还是清楚得很。毕竟整个研究计划还要靠他们来掩饰。

第八十三章 暗下商议

和上篇文章不同,这篇直接涉及到了目前多数克隆研究机构正在致力钻研的问题,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葛朗伦特对学术界的事情并不关心,这段时间以来,通过收购一些私人医院,再加以部分投资改建,一个初步的世界销售网络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他的专利申请也已经获得美国专利局的审批通过,可以放心的进行自己下一步计划。

器官培养实验室被建在了他的老家,德州的一个下属实验室经过改建后,又添置了不少仪器设备,便能成功完成这项要求。因为宣布了是史密斯主持的这项研究,所以这个实验室也归他所管,为了岛上基地的秘密安全,又重新培训了一部分实验员,用来完成器官的培养任务。

至于这个实验室的技术保密性,他自然有多年成熟的经验,另外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协议里面,对方肯定也不会让这项技术轻易扩散出去,起码这又给他们外交上增添了不少砝码。

史密斯被派去主持那个实验室的工作以及应对各种询问,岛上基地的安全工作葛朗伦特又派了一个心腹来替代,他的名字叫米斯塔。隆特。

这个人的技术水平明显要比史密斯差得太多,只能算得上一个普通专家而已,薛云楚在和对方交谈后敏锐地发现,对他而言这倒是一个好消息。

米斯塔倒有自知之明,对许多技术问题也没有像前任一样提出疑问,一切放由这位总负责人去做,他觉得只要保证最后的技术成果以及防止知晓内情的人泄密就足够了,也没有那个本事去对整个研究过程提出多少质疑的地方。

这也是葛朗伦特无奈的地方,他再厉害,像史密斯这样的顶级克隆研究专家也找不到几个,能培养成自己得力心腹的更难,有能力的研究员可以雇佣到不少,但能死心塌地,听从自己的命令,就相当少了。

史密斯现在风光无限,薛云楚对此并不在意,他的离去给自己创造了不少机会,这段时间内针对动物的手术实验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数据资料。

然而下一步实验体的克隆体还远未成熟。对于这个问题,薛云楚以加快实验进度的名义命令下属研究员改进生长素,对此米斯塔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他觉得能尽快完成这项危险的实验研究更好,免得被各国的科技间谍发觉,那样的话便可以被投入监狱。

新型的生长素同样需要进行测试,选取了数个样本的克隆体进行实验,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发育过快导致生理状况不平衡,产生畸形,或者是体内器官发育不良,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人体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人为加速需要无数次的反复测试才能尽可能地减少不良状况的产生。毕竟人体和以前他收集的那些文明生物资料有相当大的差异,在类似的科技引用方面还需要许多尝试和修正才能使得符合人类的现状。

实验进程受到阻碍,薛云楚又开始关注起江明宏那边的情况。

“常规的公司扩展倒没有受到多少阻碍,只不过盈利方面不太乐观;这次的事件,我已经去和葛朗伦特交涉过,对方完全拒绝了给予专利生产许可的要求,只是同意可以给我下属的医院或者企业提供较为廉价的服务。”江明宏将那件事的结果说了出来。

“看来他也是想垄断这一技术”薛云楚想了一下,这么平白地便宜他对自己没有太多的好处,虽然自己能有两成的最后收入,但如果这次研究完成后,他便不一定还会遵守,何况这个协议本来就不可能拿到台面上去讲,里面牵涉到一些秘密条款。

“如果你独立招一些研究员,我给你提供关键技术数据资料,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这项技术?”薛云楚说道。

“这样的话,技术数据全面的话,很短的时间便可以做到,不过对方可能已经申请下来了生物技术专利,我们恐怕不能利用同样的技术生产相同的产品。”江明宏想到这层顾虑。

“这项专利顶多在美国和一些国家内起作用,多数国家是不会给予他专利保护的,”薛云楚查过这方面的专利资料,很多国家立法相对滞后,而且出于人道等考虑,是不会对这种医疗技术进行专利保护、禁止他人使用的。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在非洲基地同样进行这项试验,然后提供类似的服务,或者将这项技术出售给其他国家,肯定获利巨大。”江明宏想了想现在的国际局势,多数国家不会甘心自己受制于人,应该会想法设法弄到这项技术。

“美国政府似乎将要发出声明”江明宏将自己得到的秘密消息说了出来,“他们的态度是,为了防止这项生物技术被某些国家或个人用来克隆人的研究,将不扩散这项技术,而且美国国家器官定向培养实验室也在不久前成立,准备用于向世界范围内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提供服务。”

薛云楚身在孤岛,受到电子干扰的缘故,很多实时信息都需要江明宏通过脑波通讯来转达,听到这个消息,他皱了下眉头,看来这个老头的势力有些超出自己的想象,能和美国政府达成一致协议,不但获取了专利保护,还得到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支持。可想而知,这个实验室背后是由这个老头来控制的。

“这个不用管他,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买家肯定少不了,这个市场可是广阔的很,可以尽可能的提价。”薛云楚觉得这和核武器的技术有些类似,扩散肯定是无法阻止的,美国政府肯定会出于某些需要出让这项技术,与其如此,不如自己先将它卖掉。

两人这次通讯过去一月,江明宏购置了实验研究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当然这一切全在薛云楚地秘密指导之下。

就在这一月内,美国国家器官定向培养实验室已经开始正常运作,首先向纽约数家大医院的三十名病人提供了急需移植的相应器官,手术后的生理反应出奇地好,临床测试得到了完美通过。在这种宣传下,本来就不太反对克隆治疗的民间欢呼一片,当届政府的支持率达到了一个史前高度。令这些得到及时移植治疗的病人高兴的不只是身体康复,移植器官的价格只有以往的一半,而且没有令人痛苦的排斥反应以及相应的药物克制治疗,身体的恢复状况也快了很多。

美国官方也正式发出了声明,证实了由美国一家私人医疗研究机构开发的治疗性克隆研究已经得到了完善的成果,取得了临床测试的通过。而且美国方面已经对这项拥有广阔市场前途的生物技术颁发了专利,并获得了对方的专利生产许可,成立了国家治疗性克隆器官定向培养实验室,以便用于向世界范围内的患者提供专项的器官克隆服务。

国际社会一片大哗,原本还对美国科学家对这项技术的声明抱持一种怀疑态度,认为技术肯定还不完善,达不到临床应用的程度,没想到短短几个月之内便通过了临床测试,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江明宏将这些国家的反应一一报告给老板。

“美国对这一技术的态度,目前各国反应不一,但呼声最高的就是这一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应该拥有专利保护,以使更多的人拥有便宜的器官移植医疗服务。”江明宏总结了这一个多月以来的各国声明说道。

明明是我主持下的实验人员独立研究出来的,怎么成了全人类的?这些人的思维逻辑还真是古怪,薛云楚想不明白这些人类基于什么根据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过即便他们摆出各种道德理论,想来美国政府也会以种种借口也加以拒绝。

“另外,与此同时的是,许多国家在与美国的各种外交争端方面已经有了松动的迹象,包括贸易、能源以及政治改革等方面。看来是要做出一些努力来换取这项技术了。”江明宏综合了所有的资料最后得出这个结论。

“这样也好,不过你的研究进行得如何,最好能在美国松口之前搞出来,相比美国一向苛刻的外交交换政策,想必有不少国家争破头吧。”薛云楚回忆了一下这个国家的作风。

“这倒是,不过如此一来,我们很有可能面临扩散生物技术的风险,直接面对美国政府的压力,我们应该转移一下视线。”江明宏针对这段时间美国官方态度的变化,觉得贸然出售技术并不是个好主意,最好是提供一些关键的技术资料,让那些想要得国家自己独立去搞,这样自己就没多少风险了,已经购置的仪器设备也能转手卖出高价。

第八十四章 谈判风波(上)

“这倒是个问题,”薛云楚在仔细听了江明宏的建议后,联想到美国一贯的表现,出售完整的技术的确冒的风险太大,反而不如以泄漏实验数据的方式来扩散。不过仔细算了一下,觉得这样并没有多少收益,同样要冒上一样的风险,贩卖技术情报才能得几个钱,不见得有史密斯赠送的多,不如将这项技术重新研究出来,作为一项筹码以便将来和那些国家政府做一些秘密交换,也便自己下一步计划地展开。

薛云楚将自己的想法一说,江明宏很快明白,相比于庞大的市场,这些微小的利益根本无足轻重,这项技术当作筹码的意义更大,很有可能自己还能翻过身来。他瞬间想到另外一个问题,那些人一直对自己紧盯不放,若不是自己已经换了国籍,恐怕早有麻烦上身了。

对方一直没有和自己正面接触,似乎不太符合他们一贯的行为作风。江明宏在通讯完毕后,暗自思索,如何利用这次契机摆脱掉这些麻烦事情,还要仔细地考虑一番。

但如果自己研究技术,有老板的亲自指导,技术本身研究过程并不用担心,但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睛,想要完全避开还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非洲开办的医院刚刚成立,据索姆的报告便有一些莫名人士光临。就连购置的那些研究设备也有人察看它们的来路,这些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均是自己花了大价钱从一些医疗器械制作商那里定制的,很容易被查到。好在自己当初就留了意,都是委托他人代理的,即便有心人去查也找不到自己。而且这些设备也都是些标准实验室可以见到的,没有太出奇的地方。要想进行研究之用,还需要对它们重新进行一番改进设定。只不过这样一来,会将技术的研发大大拖后,时刻注意避开他人耳目,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这次居然让美国人提前了那么多,真是不可思议。”一家生物研究所里,某个研究员刚收看完美国政府发布的最新声明说道。

“这也不值得奇怪,对方虽然官方一直禁止这项研究,但民间从未停止过这方面的投入,相比于我们每年的预算,不在一个档次上面。”所长也觉得郁闷,被别人抛在后面的感觉可不那么好受,上面又要来人催问了。

果然正如他所料,不久后就来了一个电话。

“每年投入那么多的资金,怎么一点成效也看不到,现在让美国人走在了前面,我们这个研究项目恐怕不久后就要被取消了,再想自主研究就不会有资金支持了。”一个男音传来。

“我们和对方的基础技术储备还有较大的差距,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没办法的。”所长实话实说,也不知道这些话会不会惹对方不快。

“算了,这次通知也不是来追问你们的责任的,现在有一次出国参观学习的机会,是经过了多次外交交涉才换来的,你选派好几个人,一定要把好技术关,找技术过硬的人去,机会只有一次,一定要将技术完全地掌握到手。”这个男音吩咐道。

有这样的好机会,所长也顾不得发牢骚,连连称是。他想了想,便去安排人手。

“妹妹,这次你随队出国谈判,一定要多加小心,但美国人一向喜欢捣鬼,一定不会轻易地转让技术,一定沉住气,不要被对方的无理要求激怒。”叶芳芸对这次将要随队出国学习的妹妹再三叮嘱到,经过一系列交涉,美方有提供这项生物技术的倾向,但为了外交诚意,还要亲自到美国本土谈判。

“我明白的,姐姐。”叶芳倩没有像以往一样说笑,这次的机会也是好不容易挣来的,可以说是一次政治资本的积累,现在她在国家科技研发部里担任一个副主任的职务。相比于同龄人,她的升迁速度自然快得多。

这次技术谈判非同寻常,部长亲自带队,队伍一共有24个学术参观考察名额,除去国家科学院占去8个,其他国有企业下属生物技术研究部门推荐了6个,还有10个分给了国内各所著名大学。当然算上其他的诸如翻译等等就不止这些人了,但显然他们是不可能被允许进入实验室的。

对于这次技术谈判的背景,她了解一些,这样的技术,以我国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水平以及研究投入,还需要至少10年到30年才可能独立研究出来,当然如果全力倾斜投入,可以加快这一过程,但这又岂是容易做到的,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国防大事的前提下,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会变得非常复杂。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她事先特别钻研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越看越觉得复杂无比,牵涉到的知识太多繁杂,根本不是外行可以理解的。看来这次去也只能进行一些协调工作了。

“美国政府居然这么快就要准备和其他国家正式谈判?”薛云楚得到这个消息后有些不敢相信,离上一次密谈才一个月,自己这方因为各种原因还没完成技术的重新实现,对方居然这么快就准备将技术提供给其他国家,有些超出预料,不过数据库里他们这些国家谈判一谈就是几个月,然后就是几年的搁置期和试探期,最后才能签订一份勉强生效的文件,还往往不被遵守。因此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技术会失效。

“根据一些医疗界的人士透露,好像这是因为直接关系到公民的身体健康方面,如果美国过于固执,恐怕会引来更多道义上的指责,国际社会上也不会容许美国长时间单方面控制全人类的健康保险,其他国家在外交上似乎转让了足够大的利益,另外这也和那位葛朗伦特先生有关。”江明宏将秘密渠道得来的消息一一告知。

薛云楚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