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从政 >

第132部分

从政-第132部分

小说: 从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定那些领导三个建议都是合理的,如果一人得三个奖励,我们还有屁?”
    “不至于这么过分吧?”
    ……
    下面的议论郭亮自然不知道,就算听到了他也不会放在心上。这些人吃饱了饭没事做,一个个瞎议论。他现在只想将水产局早日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让所有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来一个大的改变。
    让郭亮和其他局领导想不到的是,后来他们从这些建议里面还真的找到了不少真知灼见。韩长江等局领导开始本来抱着看热闹的心理,以为这事最后会不了了之。却没想到这个重赏合理化建议的举动还真的对局里的工作有帮助。
    郭亮暂时只能住在舅舅家里,和外公睡一个房间。本来局领导和王晓东等人劝郭亮暂时住水产局附近的宾馆,没必要天天来回跑,以前新调来的领导都是这么做的。王晓东还暗示说无论住多么高级的宾馆,都有报销的先例。
    郭亮可不想占这个便宜,加上舅舅家很热情,住在那里远比住宾馆惬意得多。而且舅舅家房间多,表妹小苑上大学之后,又空出了一间房间。他甚至想长期住下去,因为他看了局里为他特意腾出来的集替宿舍很不中意:里面没有洗手间没有厨房,走廊里人来人往不说还很不干净,那些未婚小伙姑娘们并不注意卫生。很多人都只负责打扫自己的房间,把房间里的垃圾往走廊里扫,比以前的大学宿舍还糟糕。
    虽然他知道自己住进去之后,那些青年可能会看在他的面子上注意卫生,但他还是下不了住进去的决心。想来想去。他决定自己在外面租一套房子。至于钱的事完全不用考虑,几十万的富翁也许今年就能成为百万富翁,还在乎这点点小钱?
    于是,他让王晓东将房间重新分给了那些单身职工。让郭亮想不到的是他仅仅花了二百元一个月竟然租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而且他一人住一层。这是一栋**修建的两层楼的砖瓦房,周围有院墙围着,院子里不但种了不少果树,而且还种了不少蔬菜。除了幽静外,整个环境比那个集体宿舍不知好了多少。
    房主的儿子媳妇到绍城市做生意,留下他和一个孙子在家里。郭亮住二楼,他和他孙子住一楼。楼上的房间里电视、冰箱、沙发都很齐全,也有洗手间。他只需要买了一些床上用品就能住进去,比在梅山镇分的房子还好。签订租住合同的当天他就住了进去。
    本来在签合同的时候房主答应每天为郭亮打扫一次房间卫生。但郭亮看他年纪比自己的父亲还大,哪里好意思要他打扫卫生?郭亮不但自己打扫自己租住的房间,就是不属于他的走廊和楼梯间也是自己动手。几分钟就可以做为的事完全不在话下。这样一来,房东和房客的关系自己很融洽。他还跟房东的孙子成了好朋友。
    当然,这好朋友是房东的孙子黄小乐自诩的。黄小乐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子,外表看与其他十二岁的小孩没什么两样,但跟他谈话之后就会发现他的脑子有点不正常。听他爷爷私下说黄小乐小时候因为无人照管,顽皮的他爬到一棵李子树上摘李子吃,结果不小心从李子树上摔下来,后脑勺正好碰在一块石头上,导致人有点迟钝或者说痴呆,智力一直维持在七八的样子。
    退休的爷爷就一直照看他,小孩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加上他们后来又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也就干脆将黄小乐甩给了爷爷。繁忙的他们很少回双清县。只是按时给他们寄来一点钱供他们生活。
    实际上老人和孙子并不缺钱:老人自己有不少的退休金,房子周围的蔬菜不但可以保证爷祖俩吃的,还可以卖出一些。勤劳的老人还养了几只鸡,过几天还能吃上几枚鸡蛋。他们祖孙俩日子过得悠然自在。让郭亮住进来并不完全是为了钱。更是想为房子增加一点点人气,平时多一个说话的人而已。
    摸清了水产局的基本情况、安顿好了住的地方,郭亮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这天,郭亮和局领导、人秘股的王晓东、技术推广站的赵云宇正在听取庆阳湖水产发展公司的汇报。经理牛望山指着一张地图慷慨激昂地述说着他们公司的计划:“……,综上所述,我们只需要投资七十五万元修筑这条长堤和水泵站,我们公司的水面养殖面积就能增加三百多亩。有了这三百多亩鱼塘,我们公司的效益就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现在来给各位算一笔简单的账,每亩鱼塘只按增加一千元的收入来计算,我们公司每年就能多创造三十万的经济收入。只要二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能收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蓄洪而言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只需在堤坝上安装一道拦网,或者将现在废弃的网箱利用起来,即使遇到多年不遇的洪水时,也能保证里面的鱼不跑掉。……,
    在此。我代表庆阳镇水产发展公司全部干部职工敬请局领导批准我们的投资计划。我们公司保证自工程建成之日起,将公司的承包费增加百分之二十。……”
    牛望山说完眼睛热切地看着郭亮,盼望他一锤定音。
    郭亮一时判断不出真假,没有立即回应牛望山的问题,而是对其他领导说道:“各位有什么意见?大家都说说。”因为有紫微星大酒店的那一幕,郭亮对牛望山的印象非常不好。虽然牛望山说得天花乱坠,但郭亮并不认同。
    郭亮的话问完。过了好一会副局长韩长江才开口说道:“听了牛经理的汇报,看了庆阳湖水产发展公司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我认为该公司准备是充分的,论证是严密的,方案基本上是可行的。所以,我赞成实施这个项目。在这里。我另外说一句,我认为只要能增加经济效益,所有项目都值得我们一试。三百多亩的水面养殖面积对我们来讲,绝对是一个福音,肯定能够为我们局增加不少的收入。”
    在韩长江说话的时候。副局长李滨眼里有一丝冷笑,但冷笑一闪而过。当韩长江说完后,他点上一支烟大口地吸着,让烟雾把自己隐藏起来。
    郭亮看着韩长江嗯了一声,又问道:“其他领导的意见呢?”
    副局长刘建宏县咳嗽了一下,然后不咸不淡地说道:“我不知道这个项目将来是不是能取得效益,但我怀疑我们这个穷单位能筹资到七十五万。”说着,他看着郭亮笑道,“七十五万,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点点吓坏了我们郭局长,呵呵。”
    坐在他旁边的技术股股长宋浩,也跟着笑了一下,但看郭亮目光扫过来然后收住笑,把头低下。郭亮没有理刘建宏的话,而是看着宋浩问道:“宋股长,你有什么意见?你是技术方面的权威,先发表一点你的看法。”
    本不想发言的宋浩抬起头,避开郭亮和韩长江、牛望山等人的目光,看着对面的墙壁说道:“如果只说增加三百多亩水面养殖面积,当然可以赚到刚才牛经理所说的钱,甚至还远远不止。如果市场销售好,鱼不生病,赚的钱就会更多,六十万元的收益都有可能。问题刚才刘局长也说了,我不知道的是局领导能不能筹资到这么大一笔钱,也不知道领导是不是有这个魄力。”说着,他挑衅似地看了郭亮一眼,又瞥了暗暗得意的牛望山一眼,“魄力比钱更重要。”
    郭亮听了他这种激将法的话依然波澜不惊,目光从宋浩的身上移到旁边王晓东的脸上。
    王晓东犹豫了一下,不急不缓地说道:“这个项目好不好我不敢干定论。但我认为这个项目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大家所说的资金问题,大家都知道凭我们局里的情况很难筹集到这么大一笔钱。第二是可行性问题,围湖造塘的事我认为不是这么简单。需要更权威的专家论证,也需要更翔实的资料。不能仅凭一句话说可以就可以。”
    主持会议的郭亮还没有说话,牛望山瞪着大眼睛怒道:“姓王的,你怎么这么说?什么叫一句话说可以就可以。你刚才没听见我汇报了这么多理由?这个报告是我们公司聘请了我省几位知名专家,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非常科学,也很实际。我告诉你,你不要以为受新领导信任就刁难别人,就以为自己可以爬上去。你问你,你出的那些狗屁通知,几个人说你们好的?……”
    郭亮听出牛望山这是指桑骂槐借题发挥,心里不由怒气勃发。自从到了水产局,自己没有一个亲信。很多事情都只能似是而非地理解、模糊不清地看待、犹犹豫豫地处理。几个副局长都是抱着旁观的态度注视自己,只想看到自己出洋相。
    现在局里唯一能帮上忙的人就只有王晓东。只有他能给自己提供一些真实的情况,由他给自己这个新来的出一些主意。不管这些主意是对是错,也不管主意是精明还是愚蠢,至少让自己慢慢地融入了这个集体。让局里的人不觉得自己啥也不懂。
    如果今天王晓东被牛望山打压下去,那自己这方损失惨重,那些观望的人都会退缩,将来更会一抹黑。想到这里,郭亮看着牛望山,硬着头皮说道:“牛经理,你的项目难道这么经不起推敲?王股长只是按我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你凭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我问你,你是会议主持人还是我是会议主持人?现在我们是在讨论你们公司的项目,不是让你来发泄你的不满。你对组织上的政策不满,你当时就应该向组织汇报,不容许你这么无理取闹。你必须就今天的事写出检讨等待组织的处分!”
    牛望山眼睛瞪得大大的,正要发飙。韩长江不满地哼了一声,他才住嘴。韩长江见牛望山不再说话,就对郭亮道:“郭局长,牛经理也是心里急,他对这个项目思考了很久。被人家这么一说就恼火。正如你所说,我们今天主要是讨论这个项目,决定是不是投资。刚才大家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能不能筹集到七十五万资金,不知郭局长是怎么想法。”
    郭亮见牛望山的气焰被压了下去,就把话题转回来,说道:“对于庆阳镇水产发展公司的这个项目,我认为牛经理的可行性报告并不是所宣称的那么严谨。报告里面至少有很多问题没有说清楚。不要以为里面有几个专家签名,这份报告就是科学的。这个报告从头到尾里面只说了堤坝修成之后,凭扩大的水面养殖面积就能增加养鱼的产量。这个结论完全不需要那些专家来论证,普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专家应该论证这几项内容:一旦堤坝建成,这一带的野生鱼类生长会受什么影响?会给我们全县的渔业野生资源造成多少的破坏?堤坝的选址是否正确、如何选址才是最经济的?
    此外,在这份报告里我们只看到了优点、益处,没有看到一点缺点和害处,既然好处这么多,那我问你为什么直到今天才提出这个方案来?这么一本万利的项目我想早应该启动了吧?
    还有,堤坝土方的提取你们就没有注意。笼统地说东边一点五公里之外有一座土山可以挖掘,可以解决用土问题。请问这座土山的泥土够吗?人家会让你挖掘吗?青苗和附着物赔偿如何确定?”
    郭亮最后说道:“拿出一份这样漏洞百出的报告,我不说有人有骗取项目资金的嫌疑,但我认为牛望山同志是不称职的。”
    牛望山脸红耳赤,大声说道:“我哪里不称职了?我看你才是一手遮天呢!我和局里是签订了承包合同的,你无权对我做出这个评价。还有,这个项目……,一个项目总需要时间考虑吧,所有事情都是慢慢来的。你问我为什么以前怎么不启动这个项目,是因为以前的条件不成熟。我也可以反问你,为什么以前不修绍城市到省城的高速公路?明知道高速公路修好了对全省的经济发展有好处,难道省里市里的干部都如你所说的不称职?难度他们不适合坐他们的位置?真是岂有此理!”
    (感谢各位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184章 (钱真的好赚)
    牛望山最怕的就是让他挪位,一听郭亮说他不称职,这家伙就急了。郭亮提出的那些疑点他不去反驳,而只是脸红耳赤地争论自己是称职的。
    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让好几个人都笑了,韩长江气得瞪了他好几眼。
    郭亮讥讽地说道:“你倒是敢往自己脸上贴金啊,把你牛望山的工作能力和省市领导的工作能力强行扯在一起。为什么以前不修高速公路现在修高速公路,这还用得着我说吗?以前修高速公路没条件,修了也没有几辆车在高速公路跑。现在不修就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牛望山硬着头皮说道:“那我也可以套用你的话,以前修这条堤坝没经济条件,现在不修会使我们公司的收入减少。”
    郭亮诘问道:“不见得吧?据我所知你们公司之前搞的那个黄鳝网箱养殖就花了不少钱,如果加上罚款的话就接近了堤坝的建设资金。从你刚才的报告里,我听出你现在这个项目远远好于那个黄鳝网箱养殖项目,当时为什么不选择这个项目?……,我今天不是批评那个黄鳝网箱养殖不对,只是我们局里有的人被人家利用。我希望不再发生这种教训深刻的事情。
    即使你们真的想修堤坝,你们水产发展公司也应该就堤坝的修建多提几个方案出来。我们就这些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再从中选优。这次我们所收集的合理化建议中,里面就有职工提出了你们建造堤坝的危害,说如果采取这些方式将极大地破坏了我县野生渔业资源,大坝建成之后有可能使某些珍贵的野生鱼绝种。我们水产局带头破坏国家政策。
    表面看我们只是拦截了三百多亩水面面积,实际上将刀鲚的洄游栖息地给破坏了,今后我们想吃刀鲚只能到外省去买,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害处。当然这个害处是不是真的存在,还需要专家论证。另外,有人就如何利用那块水面。已经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我觉得这些建议有可取之处,至少不需要投资七十五万元的巨款。”
    直到现在,郭亮才真正知道自己当初搞重赏合理化建议的英明。很多职工看在巨额奖金的份上。看在为自己局里的前途上,处心积虑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建议,精心书写了一份份详细的提案。有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