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从政 >

第40部分

从政-第40部分

小说: 从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卉笑了笑,说道:“郭干部,你还贪哦。随便几千,你以为我是银行里的?”她拿着郭亮改雕过的面具,皱着眉头道,“开始看它觉得好看,可看见了就觉得不耐看。也许就是因为它太细腻了。失去了本来的原汁原味。没有了那种原有的古朴、沧桑,也没有那种神韵。这个跟城里工艺店里那些竹根雕差不多了。”
    郭亮笑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也是这个看法,开始还兴致勃勃的准备全部改过来,花了一晚上工夫改造了一个。可是越看越觉得我改的不耐看。开始还觉得很不错,但后来就不那么喜欢了。所以这三个才留了下来。否则的话我把它们全给改掉。”
    “幸亏你不是很笨,否则,这么好的东西还真给你糟蹋了。”
    两人正说着,下面老丁喊他们吃饭了。
    吃完饭,朱柏良用摩托车载着吴卉走了。临走的时候,这家伙一点也不客气,她强行将他的四个竹根雕全部拿走。明显地郭亮有点不舍。但没想到正是他的忍痛割爱造就了一桩大的生意出来。
    吴卉的到来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她一走,生活又恢复了原样。
    自从黎可阳被调走,洪杰、张石二人的工作态度大大改变了,每天都是按时甚至提前上班,每次巡山都是按照规定的路线走。而且都是在傍晚才回到警务室交差。他们在这几天里制止了好几起企图砍伐树木的农民,没收了不少工具,处罚了几个偷伐树木的农民。
    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是郭亮还是朱柏良,都会在不久离开梅山镇。郭亮将到镇政府上班。朱柏良将到即将成立的梅山镇派出所上班。等他们一离开,上级也许就会从洪杰、张石二人中选拔一人来当这里的负责人。不管会不会转正,但负责人的薪水肯定会上涨。而且这里养的猪、养的鱼都会比往年分的多。
    或许将来也有和朱柏良一样成为正式民警的可能。希望虽然不大,但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做万分之十万的准备。
    郭亮认真整理在农村采访的资料,开始动笔写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文章。他准备立足于梅山镇的经济情况写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如何提高落后山区的经济。一篇是关于撤乡并镇的益处和不足。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他发现即使是落后山区,经济也有发展起来的可能,至少可以让部分农民富裕。郭亮认为抑制楠竹坳农民致富的瓶颈有二个:第一个是思想上的,很多深山里的农民还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大多数人都是得过且过。人人都想富裕,但不想冒险也不想吃第一个螃蟹,都把目光盯在一些传统农产品的销售上。第二是外界环境上的,表现在交通闭塞,人们有产品也运输不出去。没有销售渠道,山里的农民无能力开拓稳定的销售渠道。也因为闭塞,农民无法得到外界技术的支持,得不到实用的商品信息。
    他知道自己想的未必就是农民不能致富的根本问题,他心里想的对策未必就能使农民发家致富,但这些想法用来写文章却已经足够,有了这些观点,比很多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更言之有物。如果利用最近结识的《农村经济》记者这个优势,文章发表的可能性比较大。
    郭亮自得其乐了好久:“有了文章发表,那自己就大赚了,上级的领导不但知道我郭亮敢舍身救人,还是有思维有想法的好基层干部,值得培养,呵呵。”
    如果说针对农民发家致富的文章是应景之作,是想把它当引起领导重视的敲门砖用的话,那么郭亮准备写的有关撤乡并镇文章就是说的他心里话了。从进梅山镇报到的那一刻起,他就感受到了它的影响。被同事视为洪水猛兽,与党政办主任冲突,无一不是因为这件事。与此同时,柯柳的同学郑峰所在的调研组下来调查,镇里排演让村民说撤乡并镇的好话,这无疑会给调研组一个不实际的情况,让他们失去调查的准确性。
    他决定自己好好分析这里面的得与失,也许能为上级领导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呢。真要被有的领导看中了,那不也是一种机会吗?
    只是真正动笔之后才发现论文不是那么好写的,很多想法无法在笔下顺畅地写出来,写了几百字就发现文字太生硬。他撕下这页稿子重新写了起来。
    一天上午,郭亮正在书写论文的时候,郭亮的母亲和表妹小苑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妈!小苑!你们怎么来了?”郭亮大惊,连忙放下手里的笔站了起来。
    母亲快步走到郭亮跟前,眼睛红红地上下打量着郭亮,不断问道:“你没事吧?身体好了没有?”
    郭亮这才明白母亲她们肯定是看了新闻后得知了自己下水救人的事,笑着道:“早就没事。你们怎么来的?”
    这时外面进来二个人,他们手里提着不少东西,其中一个是郭亮的熟人——朱胖子朱松良,也是朱柏良的弟弟。他说道:“郭主任,她们正好喊了我的摩托车。这些东西搬到楼上去吗?”他提进来的东西里面有吃的、穿的,还有几瓶好酒和好几条好烟。
    郭亮连忙说道:“谢谢你们,我自己搬。”
    朱胖子和另一个摩托车司机马上将把东西往楼上,朱胖子说道:“郭主任,你还跟我客气什么?你是读书人,做不了这种粗活。”
    母亲抓着郭亮看了好久,确认没有什么事之后才坐了下来。在来的路上,看到这里又贫穷又闭塞,她和小苑一样以为郭亮住的地方糟糕透顶。就是到了警务室大门口,看到了高大的门楼和整齐的围墙,她们也不相信,以为只是驴粪蛋子外面光。直到进了警务室,才真正放下心来。
    (上架了,感谢各位的订阅,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第80章 (奇怪的请客)(恳求月票)
    得知郭亮的母亲来了,警务室的人都从其他地方赶了回来。
    朱柏良、洪杰、张石、老丁等人自然对母亲和小苑很热情、很客气,中午的饭桌上一直笑语不断。朱柏良向母亲简要地汇报了郭亮所做的事情,内容当然都是夸赞。只是在说到他在洪水中救人的场景时,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他担心郭亮的母亲听了郭亮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涉水救人的事后产生害怕。
    郭亮母亲看到同事一个个笑容满面,相互之间都谈得来,而且大家都尊重郭亮,她很欣慰,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小苑说道:“哥,看了电视新闻,开始我还以为不是你呢。你怎么那么傻?”
    郭亮笑了笑,没有回答。
    母亲则说道:“我们几个同事准备国庆之后对槐山寺进行初步勘查。如果如果能证实那里真的有李过的墓,明年省文物考古队可能来进行考古挖掘。我这次来是打头阵的,随便来看看你。”
    郭亮道:“你们来这里考古?呵呵,一个死人墓不知道你们怎么这么大的兴趣。”
    母亲说道:“如果墓真的和明末皇家或起义军有关,那可是惊动考古界、历史界的大事。大家的兴趣能不大吗?”
    郭亮对这些不感兴趣,只是顺着母亲的话说了几句。母亲见他兴趣了了,也没有再说,而是跟其他人一起聊一聊这里的生活,周围村民的情况。
    下午郭亮还带着她们在“街上”走了一圈。逛完了街道,朱柏良和朱胖子甚至还用摩托车载她们一起到了煤矿参观了一番。
    这里的煤矿已经死亡,只有矿部大楼还矗立在那里,展示着昔日的辉煌。“双清县楠竹坳煤矿”几个大字变成了“又青目木竹幼某石”。正确猜出这几个汉子还需要一点的语文功底。但是门楼二边的二句口号则依然鲜红显眼:“抓革命”、“促生产”。
    一个穿短裤上身*的老头坐在锈迹斑斑的铁门前面的一张竹椅上,眼睛散漫地看着朱柏良,但目光更多的是落在摩托车上。他没有招呼朱柏良,朱柏良也没有招呼他。
    朱柏良简单地说道:“这就是矿部,坑道入口就在里面。”
    听到朱柏良说话。值班的老头才把目光移到朱柏良和他身后的郭亮身上,有气无力地说道:“还有什么坑道?再不维修,里面的支柱、轨道、电梯都会绣掉,烂掉。昨天晚上。变压器都冒电火花了。”
    朱柏良说道:“那你们向上级报告了没有?别让变压器失火了。”
    “谁是上级?现在没人管了。我跟退休的李矿长说了,怪我姓张的屁事。哎,想当初,这里的日子过得多好啊。卡车一列列地排队等候。”张老头沉浸在昔日的回忆中。
    在矿部大楼东边是一个巨大的露天煤矿,里面依然存放着堆成小山煤炭。煤炭堆顶部已经长出了无数的杂草、杂树。上面还有不少小鸟在嬉戏、觅食。
    看到接近出口附近有最新挖掘的痕迹,母亲问道:“是不是时常有人来这里运煤?”
    朱柏良肯定地说道:“有。都是附近农民。守门的老张他们就是靠这些煤来养命。一元一担,只要你有体力,随你一旦挑多少,反正是一元一担。”
    郭亮心里稍微算了一下,一元一担。来担煤的农民肯定尽可能地多装,至少有一百五十左右。这么算来,一吨煤的价格不到十五元,等于白送。
    “这么大一堆大约多少吨?”母亲望着成堆的煤炭道。
    “大约一万多吨。下面还有,里面灌了水。主要是担心它们自燃。”
    在矿部的旁边有几栋破烂的棚子。除了一条踩出的小路,棚子周围长满了绿苔和杂草,几只鸡在那里捉蚱蜢吃。
    通往矿部的路上不时走过几个人,他们大都是低着头,一副心事沉沉的样子。几个老头老太坐在一栋稍微正规一点的棚子前,小声地谈着什么。
    母亲叹着气道:“他们真可怜啊。还是路不通,如果路通了。这山里的煤不就可以卖钱,他们不就富裕了吗?”
    小苑则说道:“矿部的那些房子如果建在县城就好了。这么多大房子,该卖多少钱啊。”
    郭亮说道:“最根本的原因不是道路不通,而是煤炭的价格太低了。如果卖煤炭有利润可图,修几十公里的路还不是小菜一碟?”
    母亲和小苑都不知道现在的煤炭价格,更不知道煤炭的采掘成本。听了郭亮的话。母亲好奇地问道:“不会越卖越亏本吧?”
    郭亮说道:“差不多。现在外面的煤炭价格只有七十几元一吨。我们这里采掘出来的成本就接近六十元,加上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的费用,每卖一吨都要亏几元。而且这个煤矿如果要投产,先要投资上百万来进行设备检修、安全坚持、添置设备才行,加上道路建设。投资的钱就更多了。不说梅山镇没有这个能力,估计就是我们双清县也没这么多钱投入。”
    小苑又奇怪又佩服地问道:“郭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好像你是这里的地方干部一样。”
    郭亮说道:“我把附近的农户、企业都仔仔细细地调查了一遍。一般的地方干部还不一定有我熟悉情况呢。”
    小苑笑道:“那如果让你当地方干部,你能不能让这里富裕起来?”
    郭亮摇头道:“不可能。我又不是神仙,人家当地干部也不是没有想办法,可是条件不行,心里的想法最多也没有用。如果我心血来潮乱搞一通,也许损失的大大超过得来的。这叫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的环境不解决,局部问题难以解决。”
    母亲异样地看着郭亮,眼里全是自豪,她自豪的是儿子的那份自信和从容。
    ……
    在回警务室的路上,郭亮他们遇到了林大嫂。听说她们是郭亮的母亲、表妹,林大嫂异常热情地邀请她们到她的餐馆里做客。凭着多年做生意培养成的说话能力,林大嫂成功地将母亲和小苑“劫持”进了她的餐馆,林梅也热情地出来为她们泡茶、送菜瓜、西瓜和瓜子。
    在林大嫂的竭力迎合下。母亲和小苑跟林大嫂母女成了无话不说的熟人。反倒是郭亮成了局外人,母亲还帮忙林大嫂劝郭亮多为林梅操点心,如果这次林梅考上,一定要帮助她留在好一点的学校。这么文弱的女孩如果陷在这里穷山沟里,那一辈子就完了。
    她好像已经相信林大嫂所说的:郭亮在镇里有门路,不但认识镇里的领导,还认识县里的领导。
    小苑则和林梅在一旁说着小话,她们还慢慢地找到了共同认识的同学,然后谈的话更多了。
    无聊的郭亮干脆把母亲和小苑留在那里,自己一个人回到了警务室。通知老丁晚上不要准备母亲和小苑的晚饭。
    老丁等人都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笑了,笑着说林大嫂的手段高明:女婿虽然还没抓到手,至少亲家已经找到了。
    在林大嫂餐馆里吃完丰盛的晚饭,几个人说了一会话后。母亲和小苑回到警务室住在以前黎可阳住的那间房子里。这里一切齐全,只需要铺上母亲自己带来的席子就行。
    第二天母亲和小苑坐着朱胖子等人的摩托车就走了。母亲已经约好县宗教民族局的领导在槐山寺会面,小苑则直接回县城。与她们一起去的还有林梅,她是到梅山镇的亲戚家去,在那里找老师复习功课应付马上就要进行的考试。
    朱胖子等人的摩托车也是昨天他们回去的时候约好的。今天一大早就过来了。朱胖子拍着胸口保证,一定陪好郭亮母亲去槐山寺,保证她们的安全并让她们玩好。
    一天上午郭亮和朱柏良一起去巡视山林。本来郭亮想朱柏良留在家里休息,因为昨天晚上他们几个人接到线报后前往一个小山村里抓赌,忙乎差不多一个整晚,到黎明的时候才回来。
    可朱柏良还是坚持要去,他说道:“我没事。不就耽误一个晚上吗?想我在部队的时候。为了抓偷越边境的贩毒犯,潜伏在山上常常是没日没夜的。有一次和战友们在原始森林里守了三天三夜,那才受罪呢。不能动又不能睡,就凭身上带的一点压缩饼干和一壶水苦熬。这才一个晚上,而且刚才也睡了二个小时,算不了什么。”
    他一边走一边诉说着部队艰苦、火热的军营生活。回忆着与战友交往的趣事,但绝口不谈他是怎么被部队提前退回家乡的。郭亮静静地听着,时而问一二句,当然问的话也只是普通的问题,没有触及他的伤疤。
    快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