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飞燕惊龙 >

第11部分

飞燕惊龙-第11部分

小说: 飞燕惊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真子神凝双目,伏身向下细看,无奈深涧洞中黑暗异常,慧真子虽有精湛的内功,超人的目力,也不过只能到看十丈左右,无法窥得洞中景物。

猛然,那沉沉黑暗中有点白影闪动,急如电光石火刹那间:已到洞口,白羽如雪,双翅生风,又是那只奇大白鹤,白鹤刚刚飞出洞外,沈霞琳已拍手叫道:“啦,原来大白鹤在这深洞里。”

她一口叫,杨梦寰心里一动,仓促间,无暇思索,奋身一跃而起,左掌护面。右手施出天罡掌中绝招赤子搏龙,急如离弦弩箭,猛向那白鹤扑去。

巨鹤本正昂首急上,见有人扑击,猛地一转鹤身,左翅闪电下击,劲风奇猛,力道逼人,杨梦寰掌势未到,鹤翅扇出劲风已自罩下,梦寰只觉全身吃那劲风打中,心神一震,劲力顿失,人从一丈多的高空中摔下,那巨大白鹤在打落梦寰之后,却抬头直上而去。

慧真子道袍一拂,人便急抢过过去,人便急抢过去,正好接着杨梦寰下落身子,霞琳直急得两眼流泪,望着寰哥哥说不出来。

慧真子左手在梦寰人中穴上微微一,杨梦寰缓过一口气,睁开眼挺身而起,看霞琳呆呆地望着他,泪水如断线珍珠,摇摇头笑道:“你哭什么?我又没有受伤。”

霞琳抬起右袖,抹去脸上泪痕,道“那大自鹤坏死了,我不再想它了。”

沈姑娘话刚落口,松影中传出来一声沉喝道:“琳儿吗?你怎么会跑到括苍山来了了。”

这声音是她十余年听惯的熟悉声音,不用回头看来人是谁。立时大声喊道:“师父,师父。”

原来是一阳子和澄因大师。

慧真子十几年未见大师兄了,见面之后,心里甚是高兴,几个人坐在月光下面,他把一路见闻警兆,很详尽他说给一阳子听。

各派高手闻风集湘北争夺藏真图,原在一阳子意料之中,不过他倒没想到会这样快,而且听慧真子所述经过,华山派八臂神翁、点苍双雁都已赶来括苍山了。天龙帮帮主李沧澜一代怪人,他恐怕更有严密的布暑。但最使一阳子感到惊异的,还是慧真了述说幽谷中听到的玉萧和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青衣怪人。玉萧仙子隐现江湖,神出鬼没,直如飘忽魔影。青衣怪人来路不明,更使人难测高深,而且这两人出现都在这条幽谷中,距此不过百里,看来这场惨烈争斗,就要在括苍山中展开了。

一阳子心里虽是忧虑重重,但外形仍很镇静,望着慧真子笑道:“我和澄因大师依图索骥,在括苍山中苦寻了六七天,才寻到这条幽谷,你们一进山就摸到这里,而且还比我们先到一步。”

慧真子道:“这只能算是赶巧,被我瞎走乱撞碰对了。”

一阳子知此刻光阴宝贵,也不再多说,月光下扑开藏真图,看白绢外面一层所绘山势,三座高峰品形排列,中间一峰。南端一道瀑布,正和这幽谷背景相同。再看里面一层所绘景物,亦和幽谷处完全一样,《归元秘笼》就在附近,已是无可置疑只是图上并未明示藏处,这还得费一番思解。

几个人研论一阵,一时间倒难悟解,一阳子抬头看天,见月光透松而下,风摇松影,满地银星闪动,低吟图上谒语下两句:

苍松筛明月,石上流清泉。

猛地,他一跃而起,绕着巨松下面大石细心查看,潺潺清流,环绕大石半周,流入百丈外一座深涧。一阳于察看那大石天然生成,四周并没有丝毫痕迹可疑。脑际中闪电般掠过一个观念,暗想:这条山溪不知流了数百千年,这个大洞般的深涧,不管有多深,只要没有出水的地方也该流满了,看来这涧底必然另有出水道,通往别儿,心念一动,不觉走近涧边,伸手一摸,光滑溜手,仔细一看,这十丈长短,三丈宽窄的深涧,四周都是夭然生成的石壁,宛如一块完整石山,经人工开凿而成,想起藏真图上那句石上流清泉的含意,心中一高兴,失志叫道“不错,这深涧底中,必另有一番夭地!”

一阳子伏视深涧,一片漆黑,而且四壁光滑,着足无处,要想深视,必得甘冒奇险,想了一阵,抬头吩咐梦寰道:“你会去采集些老藤来。”说罢,静坐草地,闭目运行内功。

一会功夫,梦寰扛着几大捆老藤回来,一阳子霍然站起,笑道:“这深涧四壁光滑异常,而且不知多深,壁虎功恐怕难游到底,我要惜这老藤之力,一探涧底景物,你们可在上边等我。”说罢,命梦寰把采得老藤一根一根连接起来。

梦寰接好葛藤,接道:“弟子愿代师父入涧……”

一阳子微笑摇头,接道:“涧深难恻,其中难保不无毒物怪兽之类,非你力量所能胜任。”

慧真子接道:“我代师兄一探如何?”

一阳子大笑道:“掌门师弟,正需你多方扶助,岂可代我涉此奇险,我如身有不测,望你能善为照顾梦寰和霞琳两个孩子。并代向掌门师弟为我请罪,我把追魂十二剑私授了门下弟子。”

一阳子手抓葛藤一端,走近涧边,一跃而下,澄因大师缓缓把葛藤拉长,片刻工夫,一阳子消失在涧中沉沉黑暗里。

慧真子等都凝神静望洞底,每人心里都升起一缕感怀,澄因大师手中葛藤十丈、百丈的缓入下去,约到了二百余丈,猛听那沉沉黑暗中传上来一声长啸,接着葛藤一轻,心知一阳子已落到涧底,才松了一口气。

几个人焦急的在深涧崖上等待着,可是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月亮落下去,太阳爬上了山峰,一阳子仍然是没何一点消息。

杨梦寰担心师父安危,再也忍耐不往,躬身对慧真子道:“师叔,弟子想下去看看师父!”

慧真子看他焦急之情,溢于言表,倒不好硬性拦他,点点头道:“你要小心点,如果找不到师父,不要在深涧中多耽误时间。”

第四回真假秘筐

梦寰缓缓而下,一面凝神打量这深涧形态,好似锅底一样,愈深愈形收缩,二百丈后,只不过剩下两丈方圆大小,那流入涧中溪水,打在石壁上,散成千万点黄豆般的水珠儿,四下飞落,片刻间杨梦寰衣履尽湿。

大约在二百五十丈左右,才到涧底,梦寰细看涧底形态,长约一丈,宽约八尺,向西边斜下,入涧溪水都沿斜坡从一条大石缝中排出,靠东面光滑石壁间,有一座高可及人的石门,半开半闭,杨梦寰侧身进门,眼前又是一道曲折的夹道,夹道很窄。仅可容一人通过,而且黑暗如漆。梦寰神凝双目,贴壁而入,走了一阵,夹道逐渐开朗,碧光隐隐。也不像刚入石门那么黑暗。

又走了一段,景物越觉奇丽,两边夹壁,色凝翠玉,晶莹透明,碧光耀目,宛如置身琉璃世界一般。!

杨梦寰哪见过这等景物,不禁暗里几声叹底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准也想不到数百丈深壑之屯竟会有这样一番天地,如非目睹,纵是听人说起,也难置信。

猛的一声叹息,从夹壁中遥遥传来杨梦寰听出那是师父声音。这一惊非同小可,加快脚步,急奔前进,拐一两个弯,夹壁已尽,景物豁然开朗,一块亩许大小的草地上,种满着各色花树,一阳子盘膝坐在共树中间,仰着脸凝神沉思,梦寰离他就不过丈左右,他却是毫无所觉。

杨梦寰心知有异,一个箭步,跃到花树林边,正想行入,猛的心中一动,停住脚步暗想到:看样子师父似是被困在这一片花树林正中,不能出来。他知师父不但武功精纸而且还精通八卦易理,五行奇门之术,纵让这些花树按着八卦易理排成阵式,也难困住师父。

杨梦寰心觉怀疑,不敢莽撞,细看花树排列形态,散乱无序,却又不像八卦阵式,心中愈发不解,杨梦寰天赋超人,他追随一阳子十二寒暑,不但学会一阳子全身武学,而且也学得了一阳子满腹文才,和八卦易理五行奇门之术。

这时看不出这一汁花树林有何奇特之处,正想举步而入,倏见一阳子挺身而起,一边想着,一边左转右回,梦寰站在林外,看师父按五行奇门步法,左七右八,转来转去,却始终走不出一丈方圆。有时眼看他已快到林边,只要再多走几步就可以出来,但一阳子却突然转身,又往来路走去,心里大急,高声喊道:“师父,再多走两步。”他喊的声音虽大,一阳子却浑然不觉,连头也不转一下。

一阳子走了一阵,又在原地坐下,仰脸又是一声叹息,这叹息声,杨梦寰却听得甚是清楚。

此刻的杨梦寰直急得六神无主,他见一阳子团入林中走不出来,知道自己更是不行。想了一阵,忽被他想出一个笨办法来,查点花树共有九九八十一棵。一阳子受困地方,正在花树林中,如果把一面花树砍去,其阵效用自失,师父不就可脱困了吗?只是这八十一株花树,株株烂漫耀目,砍去倒是有些可惜,不过此刻救人要紧,自难顾及许多,心念既决,拔出长剑,伏身探臂,一剑劈去,一株花树应声而倒。

梦寰心思缜密,砍树时总伏身出剑,花树确倒之后,才试探着脚步前进,觉得无异,再探向第二株砍去,砍断之后,又用长剑挑开树身。

他这笨办法还真行,约有顿饭工夫,被他砍去了二十七株,一阳子正在无法可想,猛觉眼前一亮,见梦寰站在旁边,缓缓起身,道:“这花阵回异一般五行奇术,玄妙难测,亏你想得出这个办法。”

梦寰笑道:“弟子无法可施,只得出此下策,毁去花树。”

一阳子摇着头连说:“厉害,厉害,我一时大意闯了进来几乎误了大事。”

梦寰道:“那就索性把余下花树一齐砍去,免得我们出来再陷阵中。”

一阳子笑道:“这倒不必,花树已被砍倒了二十七株,其阵妙已自破,我们进去看看吧。”

梦寰还是有些不大放心,手提长剑开路,凡是近身花树,就顺手挥剑劈倒,一阳子也不管他。猛的杨梦寰发现草地里有白骨数堆,每堆相距不过数尺远近,有些还骨架完好,或坐或卧,姿势各自不同,不由停住回过头望望师父问道:“这几堆白骨,是人吗?”

一阳子叹口气道:“(归元秘赏)害人不浅,这些人都是为得《归元秘笈》,陷身入花树阵中,不能出去,活活饿毙在这里。”

说罢,又想起刚才自己被困阵中情景,更是感概万千。

两人穿过草地,地势又渐窄狭,夹道尽处,迎面壁间现出两扇石门,一阳子连运气行功,奋起真力一推,石门应手而开。里面是一座三间房子大小的石洞,石洞左右各有一块大青石,形如莲台,上面盘膝坐着一尼一道,洞中奇香散漫,直透肺腑,中间一座青石案台,台上端放着一尺见方,五寸厚薄一个玉盒,台前一座石鼎,鼎中满是白色香灰,奇香就由那白色香灰中散发出来。

一阳子估计这一尼一道,必是传言中的天机真人和三音神尼的法身,立即伏身参拜。杨梦寰见师父跪科教拜,也跟着叩拜下去,暗里抬头偷看莲台上两人法体,合掌盘腠,闭目静人,状似参禅入定一般。心中大惑下解,何以两人归真数百年,法体依然如生,竞是毫无残损,难道这两位前辈奇人,都已炼成了金钢不坏之身,果真如是,何以仍归坐化?他心中疑窦重重,百思不解,但见师父凝重神鱼,哪里还敢追问。

一阳子参拜过遗体法身,缓步移近石案,细看案上玉盒,刻有八个大字:秘笈重宝,珍惜莫损。

数百年来,武林中传言的第一奇宝,一旦呈出眼前,饶是一阳子功力深厚,也不禁全身微颤,说不出心里是惊奇,还是快乐。他慢慢举两手,打开盒盖,里面端放着三本薄薄的册子,最上一本封面上用红朱砂写着:(归元秘这)四个字。

一阳子只觉得一阵心跳.赶忙盖好玉盒,从怀中取出一方黄绢,小心翼翼地包好玉盒,背在身上,又拜了拜莲台上天机真人和三音神尼法身,才和梦寰退出石室,从原径出了石洞,一阳子在洞底仰脸一声长嘘,气发丹田,声如龙吟,由谷底直冲霄叹。

慧真子和澄因大师等人,正自等得心焦,听到谷底啸声,才松了一口气。大约有一刻功夫,杨梦寰首先攀藤登岸。沈霞琳自梦寰入洞之后,就一直瞪着一双大眼睛,向涧底深注。

脸上神色无限忧戚,直侍看到梦寰上来才长长叹了一口气,微微一笑。忧容尽敛。

紧接着一阳子也攀藤上来,慧真子迎着笑问这:“怎么在涧底恁长时间,你背上背的是不是《归元秘笈》?”

一阳子点头笑道:“我被困到谷底花树阵中,几乎不能出来,但总算寻得了《归元秘笈》重宝,不虚这一次千里跋涉。”说罢,无限感概地叹息一声,把入涧被困,杨梦寰巧破花树阵的经过说了一遍。

慧真子转脸望望梦寰,笑道:“他不仅心思机敏,而且悟性超人,庆幸师兄有这样一个好弟子,我们昆仑派后继有人了。”

杨梦寰受师叔一阵嘉许,红着脸讷讷地说不出话,一阳子神凝双目深注梦寰,心里想着一件极大的难题。如今《归元秘笈》已经到手,尔后的问题,是应该找一个清静的地方,研究秘笈中深奥含义。推想这一部武林奇书.必然是字字蕴蓄玄机.决不是一年半载所能领悟.但为秘笈所引起的滔天风波,已然浪涌波翻。如果自己寻地潜修,余波必及爱徒,甚至牵累到整个的昆仑派.这不是个人的仇杀恩怨而是震荡武林的一件大事,不论哪一门派帮会.都将参与这一场惨烈争夺,想着想着.不觉叹了口气.这《归元秘笈》,固然是旷世的奇书异宝.却也是凶杀涡的根源。

慧真子看大师兄得秘笈之后.不但毫无欢愉之情,而且愁颜深锁,似有无限隐忧,未及深思就问“大师兄,既已得到秘笈,应该快乐才对.为什么?”

慧真子话还未完.骤闻得一声寒冷笑传来,声音不大,却听甚是清晰。

一阳子陡地一惊,疾跃而起,双目神光闪动,四顾笑声来处.但心里却在打着边鼓.因为那笑声听来不远,却是看不到人踪何处,就凭自己精湛内功,五丈内能辨落叶.怎的被人欺到附近,竟是不能发觉。

一阳子心里暗嘀咕,慧真子和澄因大师也警觉到冷笑声来得古怪,六只眼睛四外搜寻半天,仍是未发现一点痕迹。

倏然.慧真子一跃而起.星目闪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