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倚天之旅 >

第11部分

倚天之旅-第11部分

小说: 倚天之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请继续。”我微微一笑,道:那朱元璋当年不过是张无忌大侠教中一名教众,后来他坐上龙庭,这功劳可说都是张大侠的。”文允道:“照你这么说来,这天本来应该是姓张的了?”我心想我才不管你是谁呢,答道:“正是!!”那络腮胡子道:“你……你……你……”看着文允的脸色,却“你”不出什么来,文允瞪了他一眼,道:“阳兄弟可否将此中详情告知于我?”
  我向他身后望了一眼,那六人都是满面怒色,我笑道:“贵从人在这里,只怕不太方便,你要真想听,跟我来吧。”文允点了点头,站起身来。那络腮胡子道:“公子不可,此处处处透着古怪,恐防有诈!”我哈哈大笑,大步进入内室,听得身后文允道:“我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此事事关重大,曹勇,你们好好儿地呆在这里。”说罢跟了我进来。
  我关上门,道:“文公子,你不是寻常人家的公子吧?”文允一怔,道:“你怎么知道?”我笑道:“我看你气派不凡,那几位从人都身怀绝艺,只怕寻常人家也养不起。”文允道:“阳兄好眼力,只是我的身份不便透露,还请见谅。”我笑道:“你是寻常百姓也好,皇亲国戚也罢,对我来说都一样,我只看你这人可交朋友,才和你一谈。”文允道:“承阳兄看得起,张无忌之事,还请见告。”
  我点了点头,把张无忌和朱元璋的经历摘要给他说了,只听得他额头见汗,心跳加速,不住问我细节,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语中对张无忌推崇备至,将朱元璋见利忘义贬得一文不值。
  文允待我说完,抓住我的手,道:“你说的都是真的?你……你没骗我吧?”我拂然不悦,道:“我与文公子素不相识,何必骗你?”那文允渐渐镇定,道:“不是我不信你,只是你说的事太过匪夷所思,可是你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
  我笑道:“文公子,你可知这蝴蝶谷是什么地方?”文允摇了摇头,我又道:“当年明教群雄举事,曾在此谷中歃血为盟,这里实是抗元义军的根本之地,我大哥胡梭曾亲眼见到张大侠慷慨豪侠,因此我清楚此事!”
  文允“哦”了一声,道:“怎么我以前从未听人谈起过?”我道:“难道朱元璋会把他的丑事诏告天下吗?疏不知公道自在人心,他也封不了天下人悠悠之口。”文允脸色苍白,喃喃道:“真没想到,真是没想到。”
  我见他神色有异,心想他或许真是什么皇亲国戚,要不怎么会如此反常?过了良久,文允才镇定下来,恢复了常态,道:“阳兄弟,多谢你这番话,使我茅塞顿开。”我道:“文公子不必客气,我一见到你便有一种亲切之感,忍不住要将心里的话对你说。”文允脸现喜色,道:“我也有这种感觉,这样吧!不如我们撮土为香,结为异姓兄弟,如何?”我受宠若惊,道:“真的?我……我可以吗?”
  文允拉着我跪倒,朗声道:“皇天在上,我文允今日与阳阳结为异姓兄弟,从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违此誓,天诛地灭!”我跟着说了一遍,然后拜了八拜。我俩手拉着手站了起来,都是满脸喜色。文允问道:“兄弟你多大了?”我道:“小弟今年刚好十八。”文允道:“我今年满二十岁,以后我们就是兄弟啦!”我也满心欢喜,叫道:“大哥!”文允也叫道:“贤弟!”二人一齐抚掌大笑。
  文允携着我手走出内厅,厅上五人见我们如此亲密,均是不明所以。文允道:“我和阳阳兄弟已结为异姓兄弟,今后你们不得对他无礼,听到没有?”那五人脸现惊异之色,但还是齐声应是。
  文允握住我手,道:“兄弟,今日得遇到了你,真是我的福气,只是做哥哥的身有要事,不得不赶回去了。”我道:“大哥有事先走,反正过几天我也要到应天,到时再和大哥把酒言欢。”文允喜道:“那太好了!”说着从身上取下一块玉佩,递给我道:“到了应天,你持这块玉佩到西街的‘幽竹轩’找我,自会有人带你来见我。”我收下道:“多谢大哥!”文允笑道:“兄弟,今天我真高兴,可惜相聚时短,待你到了应天,咱哥儿俩再醉他个三天三夜。”我“嗯”了一声,道:“大哥,你一路小心。”文允点了点头,道:“兄弟,保重!”说罢出门翻身上马。
  我目送他六人离去,心情激动,拿着那块玉佩,那玉佩触手生温,隐约是一个凤凰的形状,知是珍物,忙贴身收好。
  今天得遇一知已,实是不胜之喜,瞧那文允慷慨豪爽,文雅大度,的是人中龙凤,我能和这样的人结为兄弟,可真不枉此生了。

第二十章 邂逅名儒(上)
更新时间2009…10…10 11:11:59  字数:2977

 蝴蝶谷有不少医学书籍,我闲来无事便随便翻看,虽然都是繁体字,但细细看来,还是能基本看懂。《医经》中某些字句和书中所写一加印证,果然大有道理,心想中医博大精深,虽不如西医的快速见效,却是治标治本,更加懂得了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如此在蝴蝶谷中呆了半月有余,屈指算来,已是十一月二十五了,我心想我对应天不熟,得早些时间去摸清状况,以免“强龙不压地头蛇”。
  我收拾了一下行装,在胡梭房间里找到了一包散碎银子,再把胡梭的衣服取过一套穿上,虽有点不伦不类,但也只好将就了。
  一路上快马加鞭,那文允说快则三天可到,我想像我这样赶路,只怕三日就能到应天。开头两天一路无事,进入江苏境内,到得第三天上,我在官道上纵马急驰,不由得口干舌燥,正巧路边有一小店,竹杆上挂着一个大大的“茶”字,我不由大喜,勒马停步。
  那小二倒是热情,走过来牵马作揖,道:“客官,您请坐,请问要吃点啥?”我道:“先上一壶凉茶,有包子没有?来几个。”那小二道:“有,有,这就给您老上。”说罢大声叫道:“凉茶一壶,包子一笼咧!”这时虽已近寒冬腊月,但在这江南之地倒也不觉寒冷,比之昆仑山更有天壤之别。
  正吃之间,忽听得道上马蹄声响,转头一看,路上尘土大起,驰来两骑马,马上乘客都是精壮大汉,瞧身形都是练家子模样。那两人驰到小店旁边,“忽拉”一下勒住马,随即翻身下马,嚷道:“小二,切两斤熟牛肉,上一坛好酒。”小二答应着张落。
  那两人一坐下,其中一个额头有一道刀疤,只听他道:“关大哥,你说咱们这次上应天府,能不能见到那‘天赐公主’?”另一人面目黝黑,想必就是那“关大哥”了,他道:“这个可就说不准了,听说这‘天赐公主’倾国倾城,这次皇上选附马,那是想万里挑一,寻个乘龙快媚。”那“刀疤脸”道:“皇上这次公开招附马,听说只要三十以下,没有娶妻的都可参加,那……咱哥儿俩也去试试?”那“关大哥”笑道:“就凭咱们这点三脚猫的功夫,上台去还不给人三拳两腿打下台来,没的闹个灰头土脸,我们这次去呀,只是想见识见识‘天赐公主’的美貌,旁人把她夸得天仙一般,不亲眼见得,总是难信。”
  我听了个大概,应该是皇帝的什么“天赐公主”招驸马,我对这些事也不太在意。只听那“关大哥”又道:“皇上这次选驸马,到的人可真不少,三山五岳的年轻才俊差不多都到齐了,就是老一辈的人物,也到了不少,这应天府可就热闹了。”那“刀疤脸”道:“这下可有得瞧了,但不知谁能力压群雄,抱得美人归?”“关大哥”道:“这次选驸马的日期定在腊月初八‘腊八节’,还有十天,咱们先到城里,找以前几个哥儿好好喝他妈一次。”
  这两人粗野豪放,典型的江湖豪客,他二人吃饱喝足,又踏尘而去,之后又有几批豪客在这小店歇脚吃酒,讲的却都是“天赐公主”选驸马之事,看来这次盛会确实吸引了不少人,应天府龙蛇混杂,我倒可见机行事。
  我歇得也够了,又纵马而行,第二天便到了应天城外,但见往来人众络绎不绝。进入城中,更是热闹非凡,好一座大城,到处店铺林立,瓷器店,布店,米店,当铺,酒楼一间挨着一间,各处小摊小贩,商品琳琅满目,贩夫走卒吆喝叫卖之声不绝,赌坊里赌徒喝五幺六之声不断,真是一片繁荣景象,不愧为明朝国都,比之皖中萧条气象实有天壤之别,不由得便我想到了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同为华夏大地,差距却如此之大。
  我一日未曾进食,这时早已饥肠辘辘,辗转几条街,但见一家名为“太白酒楼”的店门口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于是踏入“太白酒楼”。
  那酒楼果然生意极好,却是有条不紊,我一走进,便有一个小二模样的人走上前来,先唱了个喏,道:“请问客官几位?小的好给您老安排。”笑道:“就我一个。”那小二道:“客官这边请。”引我到一靠窗的座头坐下,那小二又道:“客官要吃点什么?”我问道:“你们这儿可有特色菜?”小二道:“那可就多了,出名点的有太白鲤鱼,水煮白鲢,莲花童子鸡,还有二十年的太白佳酿,贵客想尝尝什么?”我一呆,还真不知吃什么,便道:“那就每一样给我上一道吧。”那小二吆喝着:“好咧,客官请稍侯。”我点了点头。
  那座位甚好,窗外便是滚滚长江,极目远眺,寒江上帆影点点,勾画出一副极美的图画。我忍不住轻轻吟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忽听得身后人有道:“好!”我愕然回头,只见隔壁座上一位中年文士,相貌清癯,虽是寒冬,却手拿一把摺扇,轻轻挥动,扇上一朵梅花特别显眼。
  那人见我看他,笑道:“这位小哥真是雅人,只是独赏风景,未免寂寞,不如过来同饮一杯?”我笑道:“兄台过奖,在下胡乱吟诗,却是唐突胜景了。”说着走了过去。
  那文显得颇为高兴,道:“听小哥口音,不是本地从氏?”我道:“我……我是安徽人氏,有要事特来应天。”那文士“哦”了一声,道:“原来小哥也是来争那驸马之位的?”脸上神色颇为失望。我笑道:“在下在路上曾听闻皇上要为‘天赐公主’选驸马,也不知是否属实?不过在下此来,却不是为了获得美人青睐。”那文士脸现喜色,道:“我原想像小哥这样的人才,不会效那庸俗之流,我果然没有看错。”
  这时小二已上菜过来,我叫他把酒菜都端到这一桌上,看那中年文士面色和蔼,也不像歹人,登临他同桌共饮吧。
  只听他道:“敢问小哥高姓?”我道:“我叫阳阳,初次来应天,兄台应该是本地人吧?”那文士笑道:“是不是本地人,那也难说得紧,我姓方,叫方孝儒,小哥可曾听过?”我摇了摇头,道:“原来方兄还是位名人?想是在下孤陋寡闻,未听人说过。”那方孝儒哈哈大笑,道:“如此最好,我最怕繁文礼俗那一套了,今天认识阳兄弟,真是高兴,来,咱们对饮三杯。”
  我听他说得豪爽,心下也甚是高兴,酒过三巡,我问道:“方兄,小弟在来时途中曾听数批人说起皇上招驸马之事,来到城中,也见到到处都是江湖人物,不知个中详情,方兄可否见告?”方孝儒道:“说起这‘天赐公主’呀,那可是天下无双,容貌暂且不说,皇上简直当她是心肝宝贝儿,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不,要好好儿挑选一个乘龙快媚,让‘天赐公主’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我奇道:“这来的人这么多,兼之龙蛇混杂,好人坏人都有,要是出个什么意外,那不是弄巧反拙吗?方兄,这驸马到底怎么招?”方孝儒道:“具体怎么招,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除了比试武功之外,还要比试文采,应得文武全才,天下无双,那才是最后胜出。”
  我“哦”了一声,道:“看来这应天府如此热闹,都是这驸马的事儿给闹的。”方孝儒道:“可不是吗?好好一座应天府,偏偏来了这许多俗人,我看着就憋气。”我笑道:“方兄也不用着恼了,想来这‘天赐公主’容貌出众,我看来的都是想一睹芳容的居多。”
  方孝儒道:“这‘天赐公主’其实并非皇上亲生。”我奇道:“什么?”方孝儒道:“那是一年多以前,皇上出去狩猎从外边带回来的,这一回来呀,那可不得了,迷倒了众多王孙公子,青年才俊,偏生她一个都看不上眼,皇上才不得不出个‘招驸马’的招。”
  我道:“那这下城里可就热闹了。”方孝儒道:“招驸马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这几天还要陆续来很多人,我看这应天府,那可就乌烟瘴气罗!”我笑道:“方兄不喜热闹,那还不呆在家里清静,跑来这酒楼干嘛?”方孝儒道:“还不是这‘太白鲤鱼’给闹的?我三天不吃这里的‘太白鲤鱼’呀,心里就闷得发慌,只好委屈一个耳朵,照顾一下嘴了,不过今天结识了阳兄弟,可算是不虚此行。”我笑道:“原来方兄也是好食之人呀!”二人相互大笑。

第二十一章 邂逅名儒(下)
更新时间2009…10…10 11:12:26  字数:3051

 这一顿吃得好不痛快,和方孝儒畅谈,我真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此人琴棋书画,天文地理,星相占卜,无不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我只有用现代人的观点穿插一两句,却又恰到好处,当然了,古人对天文地理,哪有现代人的高科技了解得清楚?我的每一句话,无一不是点到了关键,因此引得方孝儒大发概叹,将我引为生平第一知已,我却知道自己肚里那点水,要不是沾了现代人的光,恐怕早已哑口无言,不知所云了。
  我正听得眉飞色舞,如痴如醉之际,一个公差打扮的人走了过来,先对着方孝儒行了一礼,道:“大人……”向我看了一眼,便附在方孝儒耳边说了几句话,方孝儒脸色一变,站了起来,道:“当真?”那差役道:“孟大人如此说,小的不敢欺瞒大人。”方孝儒转过头来,对我道:“阳兄弟,今天得识贤俊,真是三生有幸,只是俗事烦扰,不得不去了。”我笑道:“你我一见如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