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超级穷人 >

第650部分

超级穷人-第650部分

小说: 超级穷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苤性谀辖笱Ф潦榈挠薪鋈恕U庀⑹锹鞑蛔〉摹W约壕退阍僭趺纯砦扛改福僭趺聪蚋改副Vっ挥斜弦抵ざ诱昭芑畛鋈搜矗昭苄Φ帽萿ā还美,也没有用。父母在这种事上是绝对不会听从自己的。到最后,恐怕历史还将重演一遍。所以要想父母不伤心难过,让那一幕不再出现,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想办法将毕业证拿到手。可是,自己有什么办法呢?

    记忆中前些日子自己可是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辅导员,系办公室都走了无数回了,希望能够再给他一次补考的机会,虽然他们都表示很理解,也很同情他,但是最后都表示制度就是制度,无能为力。虽然他现在重生了,多了二十年的人生经验,在这件事情上恐怕也是无能为力。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小天摇了摇头,耷拉着脑袋慢慢的从看台上走下来。昨天夜里吃了不少,但基本上都吐没了。半夜喝了瓶啤酒,似乎也不抗饿。这会儿,肚子开始造反了。算了,问题一个个解决,先解决掉饥饿的这个简单问题再说。

    刚下看台,白小天就看见一个老者迎面跑来,老人满头白发,个子不高也就一米六左右,瘦的很厉害,颧骨相当突出,白衣、白白鞋,虽然没有道骨仙风,不过看起来还是相当jīng神的。

    “田老好”

    “田老早”

    场上现在晨练的人多了不少,有教职工也有学生,就这一会儿,就有好几个人和老者打招呼。老人也频频点头回礼。

    看到老人,白小天的眼睛一直,脚步也不动了,就站在跑道边。接着目光便开始顺着老者的身形移动。

    这位老者名叫田秉元,是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九零年的南江大学不是重点,在全国大学中是个不起眼的小dd。唯一的亮点也就是这位田秉元田教授了。白小天没有记错的话,90年的南江大学博士导师只有田秉元一位。当然了,这个时代不要说博士,硕士的数量都是相当少,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的。教育还没有改革,大学生的数量都不多,高考对于大多数地方的学生来说那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更不要说博士了。

    田秉元这样一位知名学者会来南江大学除了因为他的籍贯是南江外,据说还因为他和这个时候的省委书记李守昌关系莫逆,李守昌费了相当大的力气才把他请来,就是想借他的名气提升南江大学的名气还有教学质量,同时也吸引其他的知名教授学者前来南江。不过,田秉元力辞了校长的职位,只答应了名誉校长。但是要是田教授说一句话,校长书记基本上是不敢不答应的。F@。

 外卷之重生之侣2

    外卷之重生之侣2

    第二章论文

    而这位田教授除了带博士之外,在南大只开一课,那就是经济通论。如果喜欢本小说,请推荐给您的朋友,记住我们的网址www.jlgcyy.com在经济系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就是这位田教授了。无他,因为田教授不但从来不点名,而且考试都是开卷的。时间还宽松,一个星期。实际上就是一篇命题论文。只要你不太离谱,基本上都能及格。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老师对田教授的教学有意见,可没办法,谁让田教授名气大据说田教授不但是省政fǔ的经济顾问也是国务院的顾问。再有意见也只能在背后叨唠。

    虽然白小天也上过田教授的《经济通论》,但或许是那个时候他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所以倒没有特殊的感觉,不过考试倒是确实很轻松,记得当时那篇论文,白小天就是找了几张报纸和一本杂志,抄抄补补。最终得分是72分。

    而如今白小天有这样的反应只是因为他想起了一件事。他不记得这件事是赵磊还是其他的同学和他说的。据说92级经济系的有个家伙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就有两功课不及格,补考依旧不及格。结果下学期又有一功课补考依旧不及格。当时南江大学出台了新的规定,那就是虽然“毕业清考”依旧存在,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有超过两功课以上补考依旧不及格,那就开除或者劝退。这名学生才大一就有三补考不及格,按照规定自然应该开除或者劝退了。结果这个家伙偏偏被田教授看上了眼。田教授说他是经济方面的奇才,而那三补考不及格的功课中,俩是英语,另外一也和经济不搭边。田教授说英语只是一个语言工具,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这个工具自然不是坏事,但是是否jīng通这个工具却并不会影响这名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研究、理解、分析和判断。最后学校方面只能无可奈何,偃旗息鼓了。而让人大跌眼睛的是据说后来这个幸运的家伙大学毕业后没有报考田教授的研究生,而是出国了,而且去得还是美国。为此田教授很生了阵气。

    白小天不记得当时是谁说了这个事,只是依稀还记得当时在座的几个人为此还争辩了一通。英语的地位如今被抬得如此高,是对,还是错呢?结论自然是无法给出的,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是这个时候,白小天由这件事情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想要得到毕业证或许钥匙就在这位田教授身上了。如果他发了话,那历史就不会重演了。

    而要说动这位田教授对于别人或许很难,但对于自己这个重生来说却并是那么高不可攀。

    对这样的大学者能打动他的也只能是学术问题了。

    田教授的晨练倒也简单,并没有那么多uā巧,围着大场跑了三圈,然后慢走了一圈,就直接往回走了。白小天全程目睹,并且随后远远跟上,无他,想要知道田教授的家罢了。想要拜见方丈总要知道庙在哪吧。

    此时的南江大学并不大,而家属区就位于学院的南部。路上的行人不多也不少,白小天远远跟着倒也不显眼。到了一栋家属楼的下面。白小天正担心进了单元楼之后不好再跟下去了呢。就看见田教授在楼下打开了302的信箱,取了信上去了。

    这下不用再跟了。看着田教授的背影,白小天忍不住感叹:南江大学有专家楼的,专家楼的条件要好得多,据说都是清一è的复式结构,加起来有两百多平方。而在南江大学,论名望和成就田教授自认第二,绝对是没人敢认第一。但田教授却拒绝了,据说他的理由是现在一起生活的只有他和老伴,加上一个小保姆,两室两厅的房子足够住了,没必要住那么大。这人少地方大,看着心里就不好受。具体原因是什么,白小天不清楚。但是从他的服饰上就可以看出田教授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或许真正做学问的人都是如此吧

    虽然办法已经想到了,但是老实说要动笔写出一份让田教授心动的东西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现在没有互联网,根本就没有多少资料可以参考。而仅凭记忆的话,很多细节就无法完善。再加上,自从离开学校之后,他正儿八经动笔写东西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有了电脑,自己做了老板之后,这样的机会就更少了。说起来,困难还是有一些的。

    一路小跑,回到了寝室,发现六个人都还在呼呼大睡。他轻手轻脚的找出了钢笔,上好墨水,然后找出一打信纸,放进一个小包。又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虽然知道秦小元和牛方都是上午的火车,按道理是应该去送一下的,但是想想还是算了。自己的事情不解决,不但自己,其他人看见自己只怕心里也会多一堵墙。而且无论这件事情最终能不能解决,可以肯定自己的未来要比记忆中轻松很多。所以只要自己惦记着,以后大家见面的机会不会少。说起来,记忆中除了贺世伟的下落不清楚外,同寝室的其他六个人得都不算好。唯一好一点的也就是赵磊了,而他还主要是因为沾了自己的光,其次大概就是唐国梁了。虽然四十岁了依旧是个没有位置的副主任科员,可好歹也是公务员,尽管是环卫局这样没有什么太多油水的单位。而秦小元、牛方、梁bō、三个人都在做着小生意,可如今的小生意不是这么好做的。自己倒是要他们过来帮忙,但是三个人都拒绝了。白小天也明白这么多年没联系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淡了。如果不是实在不下去,他们是不会来的。当然了,比起宋释江来他们都算好的。宋释江的消息白小天是才知道不久的。联系了一下,不过宋释江却还没有回复来还是不来。据说现在在一家酒店做保安。没有办法,在2010年,大学生多如牛大专的文凭不值一提。更何况他们学的是国际贸易,年轻的时候没有出头,过了三十岁自然就更难了。可是当初除了唐国梁,寝室里其他人都进了企业。当然无一例外的全是国企。结果奋斗了几年后人生却要重新开始,此时却发现站在起跑线的时候你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这还算好的。最倒霉的就是企业不死不活多拖了几年的。像宋释江就是所在企业2004年才倒闭。再要找工作,却发现似乎除了坑拐骗以外只能找卖体力活的工作了。

    这辈子,能帮就帮一下吧。白小天叹了口气,在信纸上写了几个字,放在桌面上,无他,也就是祝他们一路顺风。

    白小天走出学五楼,骑着他那辆三十块钱买来的“永久”直奔早市。吃了两碗沌后,就奋力向位于城北的昌云图书馆骑去。

    1990年下半年在白小天记忆中最轰动的事情就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了。以及随后引来的91年年初的海湾战争。白小天没有思考太长时间就决定写一篇名为“新一轮石油危机将引发海湾动的论文。之所以,他有信心,是因为这两年通过朋友的介绍他参加了一个ī募基金,主要就是做的石油期货。老实说他在里面并没有投入多少钱,更多的他是把这个基金当成一个jiā际的平台。可他的钱不是打水漂来的,所以对于石油期货自然还是了解了一番。他原本学的就是国际贸易,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对于期货方面自然也不是一无所知。更何况也并不是需要他亲自去盘。这几年网络发达,好处就是很多知识很容易就能找到。其间他也就重温了一番90年底91年初的海湾战争。

    当初战争打响时,白小天刚进唐河无线电厂,对于这场战争也就是从电视里看个热闹罢了。而二十年过去,许多东西解密,再加上无数人的整理,尽管肯定依旧有不少隐秘的东西,但是对于白小天来说就他所知道的那些,整理一下,写篇能震动田教授的论文不会太难。当然了,人不是电脑,有些东西只是模模糊糊的记得,也可能会有遗忘。此外,白小天也担心有些消息虽然在2010年不是什么秘密,但在1990年的国内一个普通人很可能根本接触不到。毕业证虽然他想得到,但他可不想惹麻烦。毕竟据说田教授还是国务院的经济顾问,所以他想收集一下资料。一是补充细节,二是如果市面上找不上他所知道的消息,那么即便逻辑上不严密,那他也不能写进去。

    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要说找资料,首先想到的只能是图书馆了。所以白小天的目标就是昌云市图书馆,还有省图书馆。尽管他没有办理图书证,但是反正他的目标只是图书馆里的报纸杂志。这种时事的消息也只能从杂志报纸中寻找了。现场查阅有没有图书证倒是没有关系,不带出阅览室的话,有学生证就可以了。还好,白小天的学生证还没有上jiā。

    90年的新闻尺度还很严,而国内报纸和杂志登载国外消息的不多。所以一个上午泡在昌云图书馆的效果不是太好,不过好在下午省城图书馆白小天找到了两本香港的杂志。白小天很怀疑是不是某个读者留在那里的。白小天自然不会管这么,幸运的是在那两本杂志上找到了好几条用得上的消息。这些素材写一篇论文绝对没有问题了。

    之后白小天想了想觉得光是一篇海湾危机的论文未必就一定能见效。咬了咬牙,他决心再写一篇,题目就是《苏联的红旗还能打多久?》因为苏联解体不像海湾危机一样已经近在眼前了。所以所需要的资料反倒不需要这么细。他更多的是从戈尔巴乔夫所推行的苏联改革谈起,这些资料并不难找。再加上点出苏联改革之所以必然失败是因为戈氏妄图用政治改革来带动经济改革,走错了路,失败不可避免。他希望通过政治上的改革或者说让步得到西方的谅解和援助,而事实上西方不可靠。而偏偏内部各加盟共和国又矛盾重重。

    这种大而化之的东西比起第一篇论文来说倒是更好写了。白小天在省图书馆的阅览室里uā了一个多小时基本上就一蹴而就。写完后,他又觉得这篇论文力量还不够重。不是说论据不充分,事实上他觉得这样写已经够分量了。去年国内刚刚经历过的事情定然足够让国内有政治敏感的人能够觉察出苏联的不对劲。经历过文化大**,即便像田秉元这样的经济学者的政治敏感度也绝对不会低,当然了,只是没有人能像他这个重生者这样指出苏联的危机已经到了最危险的阶段。

    而白小天觉得分量不够重,并不是说准备在苏联必倒的问题上加码,而是要再加一个角度。那就是中国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北方的邻居分崩瓦解无所作为吗?在论文中他给出了否定的建议。并且指出苏联的存在与否对于中国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于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以及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关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哪怕是一个衰弱的苏联的存在也能够吸引美国、欧洲绝大多数的敌意。一旦苏联不存在了,那么这些敌意一大半就有可能会转移到中国的身上。即便不会退化到79年以前的那种敌视状态,但是向后退是肯定的,差别只是会退多少步,而就算够保证不退步,中国单方面很可能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代价很可能是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全方位的。因此,白小天提出中国当前应该采取一切手段阻止或者至少延缓苏联的崩溃。

    这些东西其实在网络上许多论坛都能找到,当然了事后诸葛亮还是比较好当的。很多论坛中甚至还提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