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仙凡 >

第525部分

道仙凡-第525部分

小说: 道仙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舒翰高昂的声音又低落了下去,眉宇之中透出了深深的忧色。

    “哥舒将军,这前线的事情你自己拿主意便好。咋家却是要回京复命去了,恩公他日你定要来长安一趟,我却还未好生谢过你的救命之恩。”

    高力士突然开口,对着两人辞行道。(未完待续。。)

    ps:  求下支持好么

第八百七十一章 紫微暗淡

    “高将军,我送送你吧。”

    高力士此来本就是只为了传旨,现如今圣旨已然执行完毕,高力士回去复命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哥舒翰也没有在意,随口说道。

    高力士摇了摇头,“这潼关之地乃是此战关键,将军任重道远,不必为了咋家费心了。咋家那些随从已然到了城外等候,我一人也能回到长安去。”

    哥舒翰见他坚持,也不再多劝,点点头道:“大人一路多加小心,到了长安之后还望大人能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

    高力士应声点头,“这是自然,将军放心便是。”

    “我刚好有些事情要出城一趟,不如我送送大人好了。哥舒将军国事为重,还有诸多事情需要将军操心,如此小事交给在下便好。”一旁的随风突然开口说道。

    “也好,今早便听派出去的斥候带回了消息,刚刚因为接收圣旨险些误了正事。那末将便先走一步了。”哥舒翰说着,转身向着军帐所在去了。

    哥舒翰这么一走,便只剩下了随风两人。他们二人一路上谁也没有说话,就这么一直沉默着一直到了城外。

    “将军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眼看着城门已经到了近前,随风忍不住心头的疑惑,开口说道。

    他刚刚并非是突发奇想才送高力士出城的,却是因为看到了他向自己施展的眼色。眼看着到了城门,他却什么都不说。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高力士见随风主动问起,还没说话,先长长叹了口气,酝酿了一番,才开口道:“随风,此处潼关乃是长安的门户,请你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它,决不能让其落入叛军的手中。一旦此地沦陷,长安亦是不保,大唐百余年江山很有可能便因此毁于一旦。天下不知有多少百姓将因此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哥舒翰虽然是员名将。可是,奈何如今朝堂之上小人得志,却也未必挡得住那如潮般汹涌的叛军。我思前想后,能够有可能办成此事的。也唯有你了。”

    高力士言语之中尽是恳切。自从安禄山公然反叛以来。他何曾睡过一次安稳觉?他亲眼见证着当今天下在玄宗皇帝的带领之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前盛世。却又亲眼看着它凋零败落,如今的大唐。就像是即将回落的夕阳,只剩下了最后一抹璀璨的余晖。

    谁也不知这夕阳究竟是最终沉沉落下,还是重新一跃而起,腾入天际正中,恢复当年万般璀璨的闪耀光辉。

    以高力士这般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未来如何走向,这一根线全然系在了这平叛战争之中。而这平叛的关键便是先守住潼关,守住潼关,在他看来却是全然落到了随风的身上。

    这般看来,当今天下何去何从,所有的希望种种竟全然落到了一个少年的肩头。

    随风虽然并不身处庙堂之中,但也只这高力士虽是一介宦官,但却心忧天下,贤良辅政,若不是这官宦身份,定然也是一辅国贤才。当即应道:“将军尽管放心,随风定然全力以赴。不过说到镇守潼关,在下却是有些好奇,不得不问下将军。”

    高力士眉头紧皱,还不等随风说出心中疑惑,便接口道:“你是想问此次圣旨之事吧?”

    随风倒也不吃惊,接着道:“正是,以将军的眼光定然也能看得出来,敌军势力正盛,此刻绝不是出城迎战的最好时机。稍有差池,便是兵败城破的下场。陛下操之过急,却并不是良策,将军乃是陛下的近臣,怎么也没劝说一二?”

    高力士又叹了口气,摇头道:“说起来,我已经好几个月不曾见过陛下了。”

    高力士语气之中充满了深深的无奈,连连摇头不已。

    “什么,好几个月?”随风吃了一惊,“将军身为圣上的近臣,怎么会一连数月都不曾见过陛下呢?”

    高力士背负起了双手,脸上一下暗淡了许多,“具体的缘由我也是不知,只是从数月之前开始,陛下便一直开始称病,再不见外人。便是我也是不行,如今能够见到陛下的,除了贵妃娘娘之外,便只剩下了国相杨国忠一人。极有可能陛下是真的生了重病,所以才会听任那杨国忠胡乱作为,我有心查明真相,但奈何实力有限。杨国忠在陛下所在华清宫附近部下重兵,一般人根本无法进入其中。所以在这边逼退了叛军之后,我希望你能来长安一趟,我虽然不知陛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但若是长此以往,定非国家之福。”

    随风乍然听闻此事,心中也震惊不已,“竟有如此事情,难怪见将军面怀忧色,却没想到是当今陛下出了岔子。”

    高力士道:“你记下此事便好,如此消息在皇宫之中被整个封锁,除了宫中其他所有人都不知道半点消息。我乃是一介宦官,手中权势有限,眼下也只能仰仗你了。”

    随风捏了捏眉头,他原以为叛军有着慕容世家撑腰没有那么容易对付便也罢了。却没料到,前方战事未定,后方竟又出了如此之大的事情。就连他想起来也全然没有一个头绪,更不要说是这高力士了。

    只好宽慰了两句,道:“将军放心,随风定然竭尽全力,处理完这潼关之处的战事立时边去长安找你。高将军回去之后也不要生事,就和寻常一样便好,免得引火烧身反倒不妙。”

    “这个你放心,咋家却还是知道这些道理的。好了,城门已经到了,你也不必送了,我一个人去便是。”

    不知不觉,两人这么几句话的功夫,已然穿过了城墙,到了城外了。远远地已经能够看到好些人手排在了官道一旁,正是之前高力士的车架。

    “那好,将军多多保重。”说罢,随风停下了脚步,转身又朝着城内走了过去。

    “那玄宗皇帝可能真的是病入膏肓了。”随风刚走,蓝光的声音便冒了出来。

    随风一怔,问道:“你却是从何处知道的?”

    蓝光淡笑一声,道:“这却是简单,我对星象却是有些研究。前几日夜观星象。眼见东天之上紫微帝星黯淡,摇摇欲坠,显然乃是人间君王病入膏肓即将陨落的征兆。对于外来国事虽不敢妄言,但可以很明确地说,如今的大唐龙气尽数系在了那紫微帝星之上,若是玄宗皇帝陨落,这大唐江山立时便会易主。所以此刻整个的关键已然不在这潼关之地,而是在那都城长安之中。”

    随风眉头跳了跳,道:“可是此地至关重要,却也不能放弃。一旦潼关落入了敌手,那长安没了防卫,几乎便成了叛军口边之肉,事情却是有些难办了。”

    “那紫微帝星虽然黯淡,但却有一神秘星辰拱卫其旁,想来是那皇帝身侧又来了什么强援,暂且稳住了长安之中的局势。想来他身为人间帝王,不世明君,却还没有这般容易陨落才是。你倒也不必担心,可以先在此多呆些时日,若是有机会将叛军击退,其他事情担心太多却也无用。”

    “神秘星辰?难道也是星辰下界?却不知是何人。经你这么一说,我倒有些好奇如今长安之中的局势了。”随风听玄宗皇帝一时半会并无生命危险,这才稍稍安心了下来。

    “这个我也是不知,我只能勉强看出一个大概来,具体未来会如何发展却也无能为力。”蓝光解释道。(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二章 哥舒毒计

    “一切事情还是等我先将潼关之地的形势稳定下来再说,那长安城之中却还有不少高人,你能看出这些,想必别人应该也可以,圣上应该不会有事。”随风突然便想到了那玄都道观之中的那方先子,一身术法神通神鬼莫测,便是现在回想起来都依旧觉得莫测高深,很有可能早就踏入了离尘境之中。

    甚至很有可能蓝光所说的那个拱卫帝星的神秘星辰就是他也说不定,想到了这些,随风也暂且放下了心来,若是前线战局未稳,后方又出什么岔子,除非他身怀分身之术,否则也毫无办法。

    “我总觉得这安定的时日怕是不会太久,便是这哥舒翰抗旨不尊拖延时间,叛军的头领未必便会这般安心地等待。”蓝光慢悠悠地接着说道。

    时间便这样一日一日地过去,随风到了潼关的十五天后,正月初一。

    天宝十五年的新年第一天,整个潼关城中依旧气氛凛冽,因为前线战火未定,却是并无多少节日的气氛。

    就在前几日,中原盟主年轻的风无一统领武林之中各路勤王兵马起兵山东,连拔头筹直向西而来。叛军此刻大半兵马都在河南河北一带,却是后防空虚薄弱,被其连连击破,直逼南阳。

    如此捷报传来,潼关城内所有人都长舒口气。连日来的紧张气氛也因此缓解了许多,也许是腹背受敌之故,叛军对于潼关的攻击之势减轻了不少。整个潼关内外军民一心。固若金汤一般。

    这一日,一直寒风冷冽的潼关,竟然飘飘洒洒地下起了鹅毛大雪来。

    随风走在城中,看着满目城池一点一点被白雪所覆盖,成了晶莹洁白的一片,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如此寒冬,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却不知又要被冻死多少。

    “大人,哥舒将军派我请大人过去,说是有要事相商。”

    随风正在城中的街道上走着。突然从一旁窜出了一个身穿甲胄的兵士。径直拦在了自己面前。

    “哦?有要事相商?那你带路便是。”随风答道,也不多说,跟在了这兵士的身后向着军帐之中而去。

    刚刚进入大营,便听一旁法场之中传来一阵“啪啪啪”的拍击声响。随风一下便听了出来。这是木杖和肉身相撞击的声响。不禁一愣。问道:“这却是怎么回事?”

    带路的士兵脸色一暗,眼中闪过几丝惧意,见随风发问不好不答。只好道:“这是那些操练耽搁了时辰的将士们在受刑。”

    “耽搁了时辰便要受杖刑,如此未免太过严厉了些吧?”

    随风撇了撇嘴说道,那兵士听在了耳中,眼里闪过几分很是认同之色,只是奈何他身为最底层的士兵,却是不敢妄言长官是非,只好噤声不语。

    随风也不多说,随着他一路向着大营正中的帅帐而去。他默默观察了一番,所见的军士却都有些面黄肌瘦,眼神涣散,暗暗比对了一番,却是和他刚刚来潼关之地所见大不一样。

    不禁又多问了一句,“这哥舒将军是什么时候来此潼关之地的?”

    “约莫一个月之前。”兵士答道。

    随风心中一凛,又问道:“那之前这潼关之地却是何人在镇守?”

    “是仙芝将军,只是后来仙芝将军率兵出城吃了败仗,却是已经被斩首示众了。”这士兵越说眼神之中越是黯淡,显然对于那高仙芝怀念不已。

    随风听罢这些,心中却是一阵五味陈杂。这哥舒翰他也久仰大名,之前乃是朝廷之上仅次于杨国忠的红人,极得圣眷。之前领兵与吐蕃作战,夺下了吐蕃屠石堡,对于大唐开疆扩土立有大功。也难怪这一次安禄山叛乱,玄宗会将他派来这潼关之地。

    “统兵之法严而不恤,终究不是正道。”蓝光听闻这些也不禁感慨一声。

    随风暗暗点了点头,这么片刻的功夫,已经到了帅帐所在了。

    “随风兄,你终于来了。”坐在正中太师椅上的哥舒翰看到随风,颤颤巍巍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起身相迎。

    随风看了一眼道:“将军腿疾还未康复?”

    哥舒翰看了自己的双腿一眼,摇了摇头道:“老毛病了,之前因此还昏迷过许久。”

    随风点了点头,还是有些奇怪,这哥舒翰突然将自己叫到这里来,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了想,试探着问道:“不知将军此次将我叫来此地究竟为了何事?”

    “你先坐下,我们再谈。”哥舒翰从旁拉过一张凳子让随风坐了下来,这才接着道:“前几日斥候传来密报,慕容世家于江南之地起兵谋反,原来这安禄山竟然只是慕容世家的一个家臣。那慕容玄风亲自领兵到了东都洛阳。有消息传来,从昨夜开始,整个洛阳城中张灯结彩,四处一片喜庆,似乎是那慕容玄风已经登基称帝了。”

    “什么!”随风吃了一惊,他原以为慕容世家会一直隐忍下去,直至最后一刻再一举出现,扭转乾坤,却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浮出了水面,而这慕容玄风更是胆大包天,连洛阳之地都未站稳,便敢登基称帝了。

    哥舒翰长长叹了口气,道:“我初时得知此事之时也很是吃惊,从这慕容世家突然浮出水面,再到那慕容玄风登基称帝,不过短短十几日的时间。任谁听闻都会大吃一惊,此事还不曾公开出去,知晓者不过寥寥数人,怕是当今圣上也被蒙在了鼓中。”

    随风长长吸了口气,平静下了自己的心绪,道:“的确如此,我之前却还和这慕容玄风打过交道,却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胆量,敢行这不臣之事。”

    随风早就知道慕容世家心怀叵测,只是总觉得这哥舒翰叫自己来此没有这么简单,所以并未将自己所知和盘托出,而是随意迎合了几句,观察着他的反应。

    “想不到阁下竟然还识得慕容世家之人,眼下先不管那慕容世家如何。先对付安禄山再说,毕竟他手中捏着十余万大军,眼下却有一个好计策,想问下阁下的意见。”哥舒翰突然话锋一转,直勾勾地盯着随风说道。

    随风心头一肃,知他终于要说出用意了,面上依旧不露声色,道:“哦?却不知将军有什么好计策?”

    哥舒翰抿了抿嘴唇,道:“这安禄山有一族弟名为安思顺,此前由于在安禄山举事之前曾向陛下进言,告发过其兄的谋反图谋,是以不曾被圣上责罚。此刻只需行那借刀杀人之策,派人乔装送信人,信中写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