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护花神医(凯) >

第139部分

护花神医(凯)-第139部分

小说: 护花神医(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代院长即将要说成功的时候,樊阿针的嗡嗡震动声音更大了起来,但仍然是看见其震动。陈文达知道,最关键的一步来临了,老娘体内的元气又在开始作祟了。他立刻加大的元气贯入,心里念叨着,樊阿针,你可要顶住啊!

    约莫着五分钟过后,樊阿针恢复了先前的震动声音,慢慢的,慢慢的,震动声音竟然停止了下来,萦绕在樊阿针上的紫气也慢慢的开始消散。

    陈文达大喜,没想到这樊阿针竟然还有治好后自动收气的功能,连忙问道:“代院长,如何?”

    代院长仔细确认了一下,双手竟然有些颤抖的做出了一个ok的动作,此时他的心里比陈文达还激动,这个世上,竟然真有人把神经给接上了,真是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

    陈文达见此,收回元气,取出樊阿针逐一查看,没有丝毫的损伤,不得不再次感叹了一番,几个亿拿回这个东西,值啊!呃!好像自己一分钱都没花。

    二丰连忙凑了上来,问道:“舅,怎么样?”

    陈文达将樊阿针递给二丰,说:“你自己看。”

    二丰把针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着,说:“可以啊!一点变化都没有!也就是说,姑奶奶好啦?”

    陈文达高兴的点头道:“神经都已经接上了,你说好没好?”

    二丰疑惑的问道:“可是姑奶奶怎么不醒?”

    “大病初愈,哪有那么快苏醒过来的?总要有个缓冲的时间吧!你去搭下脉,看脉象怎么样?”陈文达收起樊阿针,吩咐道。

    “咦!脉象是比以前平稳了许多。”

    陈文达抓起一张纸,在上面嗖嗖的写了一大篇,交给二丰道:“照我这个去抓药,以甘草为引,速速熬来。”

    “好!”想着姑奶奶马上就要醒过来,二丰是劲头十足,干什么都是一溜烟的小跑。

    “文达,你这个是什么针,竟然比金针还厉害?”代院长好奇的问道。

    “这个是……”陈文达自然是不能对代院长说实话,倒不是他不相信代院长,而是樊阿针来的不明不白,还有一个樊家政翘首以盼的以为此针还在罗华手里呢!人家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樊阿后人,虽然不惧他,但这个人意气豪爽,主要是为了照顾他的情绪,人家把你当成朋友,你却骗了人家,多难为情啊!

    “这个就是我特意去香港定制的一套针,我请教了一个冶金方面的教授,他给我了一个合金钢的方案,我照着这个方案打了这套针,呵!没想到,还真的管用。”反正骗人是陈文达的擅长,也不在乎这一次两次的。

    代院长感叹道:“是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啊!这要是放在古代,没有这么高超的冶金技术,也只能望病人兴叹……”

    陈文达心里暗笑,此言差矣!我这针可是老的掉牙的老古董。

    “代院长,你还没吃晚饭吧?”

    “吃什么啊!今天见了如此神奇的一幕,我都高兴的饱了。”代院长爽朗的笑了起来。“文达,我可从来没认真的佩服过一个人,你小子可是第一个,饿了是吧!走,我请你去大餐。”对于陈文达,代院长一直是重点接触,甚至可以说是讨好的对象。在陈文达面前,他没有丝毫的架子,要不是比陈文达长了那么几十岁,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代院长都会毫不犹豫的做出来。

    事实上,陈文达后来确实帮了代院长不少,凭他妙手回春的本领,好几个入住708被宣布无治的国家重要人士,经过陈文达这么一医治,不出几天,就好的妥妥的,偏偏陈文达并不喜功,把所有的功劳一点不剩的全部给了代院长,代院长推都推不掉。一时间,代院长声名远播,要是火星上住的有人,名声都能传到火星上去。

    “大餐肯定要吃,但得是我请吧!这些天我不在西京,麻烦代院长了,请你小搓一顿,聊表心意。”

    “好!谁请都一样。”代院长笑道,这感觉,就像忘年交一般。

    两人走出病房,碰见正回病房的二丰,二丰问道:“舅,你们去哪里?”

    “吃饭啊!”

    “我糙!舅,不是我说你,你太没人性了,吃饭也不叫我一声,从中午到现在,我就只吃了五个面包,我都快饿趴了……”二丰诉苦道。

    “你叽歪什么啊?一起去吃呗!药抓好了吗?”陈文达问道。

    “那老中医正在抓,我让他抓好后不要动,我待会儿去熬。”

    “那行!咱们就先去吃个饭。”

    三人走进旁边一家看起来比较高档的饭店,陈文达一走进去,站在门口迎宾的小女孩突然尖叫了起来:“陈文达……哇!我看见活的陈文达了,苏子萱的经纪人陈文达啊!”当下也顾不上还在上着班,跑过来就挽着陈文达的胳膊,拿出点菜的备用小本,娇滴滴的说道:“陈文达,你好帅啊!给我签个名呗……”

    陈文达笑着推开小女孩,说:“不好意思,我不是陈文达,不过,你第二句话,我听着舒坦……我给你签个名……”他拿过笔,唰唰在纸上签了“杨二丰”三个字。

    “杨二丰?”小女孩皱起了眉头。

    “嗯!我在这儿。”二丰应道。

    小女孩吊都没吊二丰,看着陈文达问道:“你不是陈文达?”

    “是啊!我已经说过我不是陈文达了。”陈文达认真的说道。

    小女孩将纸扔了出去,气愤道:“你不是陈文达,你给我签什么名啊?浪费表情!”突然想到自己是迎宾的,人家是来吃饭的,就算不是陈文达,也不能这样对待人家,来的都是客,是客就是上帝,要是被主管知道自己在上帝面前发怒,这个月的奖金肯定会没了。

    小女孩连忙捡起那张纸,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笑盈盈的问道:“请问先生几位?是要在大厅吃,还是要个包间?”

    这小妮子,脸上的表情也太丰富了吧!陈文达无奈的摇了摇头,要了一个包间,三人走了进去。
第 215 章  五禽之鹤戏
    三人落座后,喝过一通茶水后,代院长感慨说道:“人道是中医式微,在见识文达的本领后,我可是看见了中医的希望,文达啊!你一定能将中医这个国学发扬光大。”

    “代院长,你可别给我戴高帽子。中医源远流长,我懂的也只是皮毛。”陈文达谦虚的说道。

    代院长笑道:“你小子,有时候觉得你狂妄,有时候又发现你谦虚过了头,你要是只懂些皮毛,我们可就没法活了。文达,你这一身绝妙的医术,师承何处?”对于陈文达的医术,代院长可是佩服有加,他一直对其身后传授他医术的人很好奇,徒弟如此,那师父更是了得,代院长也识得很多中医前辈,说不定还认识。

    记得上次问过一次,陈文达大言不惭的说是自学的,那时候两人还不熟,代院长只道是陈文达不想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两人关系深入,才又硬着头皮问了此问题。

    陈文达笑道:“近在眼前。”

    代院长一愣,看向二丰,不过随即转移了视线,二丰水平也不错,但无论如何,不可能是陈文达的师父,再不明眼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这时菜已经上来,二丰说了一句还要去熬药,拿起筷子就不客气的吃了起来,全然没注意代院长质疑的眼神。

    “我的医术是我老娘传给我的……”这里不是小山村,老娘暴露了也没关系。

    “啊!”代院长吃了一惊,没想到一个女子,竟然有如此神乎其神的医术,真乃巾帼英雄啊!代院长一激动,心里竟然想到了这个有点不靠边的词。

    “中医式微,其实有很多原因的……”看到代院长有些激动。陈文达岔开了话题,这代院长一激动,赞美之词就会像蹦豆子一般出来,他陈文达可承受不起。只得转移代院长的话题。

    “噢!”代院长来了精神:“你说说。”

    “其实那些原因都是显而易见的。我也就是重复啰嗦一下……”陈文达吃了一口菜,说:“所有学中医的。均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当然,《内经》确实博大精深,足以覆盖所有的中医理论。但很可惜,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彻底参透,所以就无法达到一个神乎其技的地步。”

    “这是其一,其二……”陈文达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内经》据传是著于春秋,几千年了,随着气候、空气、遗传等因素。人的体质早就发生了变化,如果依然照着《内经》的理论,你就无法做到药到病除。这一点是我的个人意见。”陈文达读过《内经》,但也只是读读而已。从来没有把它当作理论之源。

    “再者,《内经》错误百出,很容易误导人,它起的作用,也仅仅只是仅供参考。”陈文达突兀的来了一句。

    “什么?流传了几千年的《内经》,会错误百出?”代院长惊讶的一口菜差点吐了出来。

    “我记得《内经》素问中的阴阳应象大论有说:‘天不足西北,姑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内经》认为,右眼视力比左眼视力好的人属于天理难容,左撇子的人属于地理难容,这两类人不符合天地阴阳的大道理。”陈文达笑了起来:“我看右眼视力比左眼视力好的人大有所在,至于左撇子,随处可见,也并不见得他们天地难容。《内经》的某些理论太过于极端,没有前瞻性。”

    代院长点头道:“今日!你一说,还确实如此,我回去得好好翻翻《内经》。”

    “还有,《内经》灵枢卷经脉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意思是胎儿在母体内脉道不痛,血气不行,这很明显就是谬论嘛!几个月的胎儿在母体内就能伸胳膊伸腿,有的还能在里面画画,怀双胞胎的还在里面掐架,倘若脉道不通,血气不行,怎么能做这些动作?”

    代院长一个劲点头:“你说的极是。”

    “还有一篇,说什么治疗癫痫,放血后存于葫芦里面,下次病犯的时候,葫芦里的血自己酒会动,这不扯吗?估计是《西游记》看多了。”

    二丰插话道:“你更扯,那时候还没《西游记》呢!”

    “总之,随着各方面因素的变化,《内经》不能一成不变,如果学究们认为老祖宗的东西就是金玉良言,就是板上钉钉的道理,那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好中医。当然,《内经》博大精深,奉为经典,那是必然的。”陈文达虽然不视《内经》为理论之源,但很多时候,还是会参考上面的一些内容,只要能详细参透领悟《内经》里面的东西,做到辩证出新,那他绝对能成为一代名医。

    “不知文达一般都看些什么医书?”代院长问道。

    “我啊!只要是个医书,就会看上一通,《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千金方》、《伤寒论》、北宋的《洗冤集录》、明代的可就多了,什么《针灸甲乙经》、《四部医典》、《本草经集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等。呃!《本草纲目》是每个学中医都必看的……和《内经》一样,这些古时候的医术或多或少都有些纰漏,融会贯通,互取互补,才能真正为己所用。”

    “惭愧!和你比,我读的医书太少了。”代院长真心说道。

    “你主攻是西医嘛!术业有专攻。”

    “除了你前面说的那些,你觉得中医没落,还有没有别的原因?”代院长继续着刚才的话题。

    “原因多不胜举,我觉得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医入门极难,光是那些成千上万的草药名字和药性,就能浪费你几年光阴,还并不见得能全部熟知。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庸医当道,那些二杆子中医胡乱引用,把人治的乱七八糟,这才使得人们对中医失去了信心。若是良医遍布,你觉得中医会式微吗?”陈文达摸着良心说:“医者父母心,很多庸医也有这种素质,只不过他们的父母,只是他们索钱的工具,所以,医德很重要,知道自己是二杆子,就不要出来卖弄,祸害了中医的名声不说,还祸害了病人的身体,真是无德。”

    “中医标本双治,但见效慢,这个社会,人人都是快节奏,在服用几副中药见不到明显的效果后,便觉得中医无能,急不可耐的投向西医,西医对于病灶分析看得见摸得着,很容易被患者接受,这也算是中医不被人关注的再一个重要原因吧!”

    “听君一席话,如读十年书啊!”代院长感概万千。

    “代院长,你别把我捧得这么高,这些原因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也就是重复了一下。来!来!来!喝一口。”陈文达端起酒杯和代院长碰了一下,咪了一小口。

    代院长喝了一口,道:“以前啊!我有个高血压,不能喝酒……呵呵!自从你教我那个五禽戏的熊戏后,感觉整个人清畅了许多,上次一查血压,竟然降了下来,真是太出乎我意料了。这不,才能和你小喝两口。”代院长像个孩童,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酒,少喝即为养生,暴饮,那就是在透支生命,烟不是好东西,不抽为最好。”陈文达说道。

    二丰抬头想了一会儿,说:“舅,你说的没道理啊!咱们村的韩大爷又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