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飘渺进化 >

第157部分

飘渺进化-第157部分

小说: 飘渺进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 

老僧彻真点头笑道:“那就叨扰了。”

成功了?竟然成功了!这么容易,使我有种不真实的感觉,笑道:“有什么叨扰不叨扰的!你们去,就是我们的荣幸,太好了!欢迎你们到我们那里光临指导,普能,你就在这里好好和四位高僧聊天吧!你们好久没见了,肯定有许多话说,不过你要多注意四位前辈的身体,年纪都大了,要多休息,我就不打扰了,咱们明天就开拔回家,现在我要准备一下去了,你们继续聊,明日清晨我来给诸位叫早,咱们明天见。”说着站起来寒暄一阵,急忙拉着唐庆三兄弟走了。

不能不拉走唐庆呵,万一被他们知道我们在少林的事迹,闹将起来我可不是对手,有这么多活地图,我单独跑掉也没用,湖山就会被连锅端了!普能不清楚我们在少林的具体做法,应该没问题,唐庆的那两个兄弟肯定知道,那就一起躲着点,双方彼此不照面是最好的。

一定要知道那个催眠的在顾忌什么,兴许真的不愿意让其他老僧知道?不,看刚才的情形,另外那三个显然知道他的本领,兴许只是尴尬吧,总有些忐忑,不过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他们是和尚,总应有一些什么讲究吧?所有的事情是我干的,与手下无关。想找我的麻烦?我跑路就是了!可惜了湖山根据地啊,还有那么多科技呢!不过那又怎么了?最多是科技外流而已,那些东西完全没有威胁到根据地的水平嘛,这四个老和尚怎么那么容易就被说动跟着我呢?奇怪,很象探子,一定要问清楚!不过,有这么大岁数的探子吗?

打着照顾老人的名义,我请四个老僧在大棚车上乘坐,幔布放下避免尘土,还叫大家尽量别去打扰。唐庆三兄弟知道厉害,心领神会地在外围侦察前进。

不知内情的普能明显放松了,时常和车上的四个高僧说话,不时策马到后面和小刀他们也说两句,很是兴奋的样子。他的任务就是照顾好四个老僧,闲暇的时候看看小刀他们。

通过普能的接触,我终于知道这四个老和尚为什么那么轻易随我们走了:少林改律为禅,他们在少林不舒服。

这个时代的少林寺是律宗,以戒律为根本,以修行自己的心性为目的。可是最近十几年来,禅宗的势力逐渐在少林发展,而禅宗是以参禅为主,讲究探究佛学,对修心不重视,认为参悟佛心比修炼自己的心好多了,许多少林弟子被说动,相继改变门风,不修行自身了,戒律也看轻了,张嘴就是佛经上的话,闭嘴就是佛心。这四个老和尚看不惯这些,认为自己还没修炼好,好高务远谈什么佛心!可没人听他们的,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他们是腐朽顽固的,是不开窍的,是没有体会佛心的,于是他们四个逐渐被隔离,日子越来越烦闷,早就想走了。

原来如此!我的心里顿时轻松。

报仇了,回家了,少林武功也有着落了,还拐带了四个超级和尚,我们畅快地行进在回家的路上。

一队少林武僧骑马持械追来,大约五十人,为首的和尚有些面熟,好象见过。我立即躲入小刀他们的大棚车,叫正在前面充当先锋的唐庆三兄弟回来支应。

唐庆头上的猪皮味道已经没了,不仅洗了很多次,身上还擦了许多香粉。这个时代的香粉香料有很多种,很便宜。这些香料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也用。不仅熏衣服,也擦抹身上。放在洗澡水里,放在屋里,放在衣服里,几乎随处都放。越是大城市,香气就越重,有意中人的都挂着香囊,没意中人的都怀揣着香囊,湖山众人以前没这个习惯,现在也有了,腰带上挂着好几个,还有买了香粉就撒在衣服上的,惟恐落伍的样子。我不习惯。不过相比城里的某些人,我们这些人还是好的,那些人甚至在头上抹香油!呃!

唐庆报告:这些人为首是少林僧将,其他人是少林所属清凉寺的,问是否看见天上有一个外罩僧衣却没有前襟的年轻僧人飞过。

他们还以为我是僧人?也对,自己的头发一直很短。飞人的事情由得唐庆,爱怎么说怎么说。为了防备露馅,我叫他去问问那四个老僧,就说少林来人了,如果老和尚们有什么话,就去跟少林来人说,叫四个老僧前面挡箭。

唐庆去了没多久就回来了:那四个老和尚不愿意见到这些人,连出来看看是谁的兴趣都没有,甚至叫唐庆不要说出行踪。

估计无法全歼,我叫唐庆自由发挥,把这些人糊弄走就是,不要横生枝节。

没想到那四个老和尚也属于偷跑的!

这可能就是那个催眠僧的顾忌吧,我的心里安稳许多,连见面都不见,可见双方的关系确实很僵,如果以后知道了少林发生的事,应该不会在乎那些秘籍吧?应该不会翻脸吧?

过了登封,就是开封。

应该没追兵了,队伍里有老人有孩子,颠簸劳顿,不如到御河坐船回去,原先的计划也是如此。我们雇了五十条船,浩浩荡荡向永济渠进发。

船很大,比以后公园里的游船大多了,一条船能轻松乘载十匹马,或者六七匹马外加一辆大车。可相比这个时代的专业货船,我们的船就太小了。

河面上有许多货船,都是十几艘一队的。我们船队的规模最大,有五十条船,可船型很小。人家的都是大船,甚至还有两三层的楼船,我们显得很是寒酸可怜。

每次过船的时候,要仰头才能看到船上的人,而那些高船上的人都在笑看着下面,根本不拿我们船队当回事,还经常摆姿势要撞我们!

虽然虎痕和古聪还小,什么也不懂,整天在船上玩,那四个老僧也不说什么,好象还很正常似的,可湖山侍卫们有些受不下去了,纷纷向唐庆和普能抱怨,其实他们二人更是如此,都在不停地向我央求,要求上岸骑马走,太丢人了!

我也发觉了这种尴尬的局面。

人家是运盐运米运货的专业运输船,自己只是临时拼凑雇佣的民船,自然不可相提并论。不过这件事情确实需要解决一下,否则唐庆那两个兄弟、普能的那四个老僧,甚至小刀他们,都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虽然到达湖山之后会对自己充满崇敬,但目前所发生的这些肯定会在他们的心里产生阴影,起码认为我们不是每样都是最好。

事已至此,再上岸也来不及了,已经产生阴影了,要想真正挽回,就只有自己做更大的船,大军舰。可随行众人不仅没有工具,也缺乏人手,要是在湖山做的话,又有什么用呀!

只好认了,阴影越小越好,以后再慢慢弥补吧,见唐庆和普能又来请愿,我止住他们:“好了,别说了,上岸!”

第三卷。 金国 第五十七章。 渡过黄河
(更新时间:2006…11…8 9:22:00  本章字数:4078)

众人纷纷大叫船家靠岸。
下船的时候,各小船统一在河边卸载,马匹众多,人员强悍,装备耀眼,引起众多旁观者侧目,路过的大船上也没人嘲笑了,簇拥着在船边观看。

大家得到充分的满足,侍卫们的自豪笑容全写在脸上。

这次出来,我增长了很多见识,尤其是地理方面。这里属于金国的汴京路,开封是金国的南京,继续向北,是河东南路,这个河东南路不是河南,而是以后的河北南部地区。继续向东,就是山东西路。

山东西路的省会是东平府,驻扎有天平军,是北宋时期的东平郡,也就是宋江的郓州,梁山就在附近的须城,下辖九个州,直辖六县十九镇。许多地名我听说过,因此执意由山东西路北上,先渡一渡这个时代的黄河,然后去游览水泊梁山故址。

属于山东西路而且我曾听说过的地名有:徐州(抗日战争的会战,以后属河南省)、下邳(三国游戏)、泗水(也是三国游戏)、德州(扒鸡)、聊城(名字有趣,聊天的城)、兖州(水浒)、曲阜(孔子老家)、泰山(名胜)。其他没有印象的地名太多,比听说过的多很多。

在我的印象里,黄河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天险呢,在这个时代应该也必然属于天险,谁知到了黄河岸边一看,好家伙,千帆竞渡的样子!

黄河与运河不同,那种曾挤兑过我们的装货大船在这里显得小了,这里也有两层或三层的楼船,但高度明显比那些装货大船高,还有四层的,竟然高达二十多米,差不多八层楼那么高,近百米长。

太出意外了!我傻傻地看着,奇怪以后那个时代为什么没听说这个时代的船居然有这么大!既然这个时代就有这么大的船,那为什么还会被西洋人欺负呢!哦,我恍然自己忘记郑和下西洋了,明朝初期的船能下太平洋,这个时代有这么大的船应该属于很正常,自己少见多怪了。

渡口是个大码头,远远就能看见聚集着很多大船,陆地上堆积着大量货物,说是要装船去宋国的平江府。什么时候我也去一趟宋朝,看看那里是不是象传说中的高度富贵,高度文明。

黄河宽广,对岸只是一条隐约的黑线,河水浑浊,呈现深黄颜色,没有异味,码头上充满了桐油和木头的味道。

我们找了四艘最好也最大的船,一大三小。大的是十三车四牙船,也就是拥有十三个大车轮的四层楼船。三艘小的是十二车四牙船,两侧共有十二个大车轮的四层楼船。

四个船长一起来迎接,我把四个老僧及小刀他们安排在一艘船上,由普能负责;所有的马匹用两艘船,马车货物及人员上最大的一艘船。

其实两艘就足够,可唐庆三兄弟认为唯有这样才显气派,再说价钱也不贵,来回一趟总共才一百枚铜钱,想到上次在运河里的经历给了大家很大的刺激,就由得他们了。

船长很客气,允许客人们随便走动,楼船客舱里备了茶饭。我不忙吃饭,也不渴,上了船就前后上下仔细看了看。

自船面起楼,每层高五米左右,据说是为了不阻碍兵器的操作,同时也为了运货的方面,所有楼船的楼层高度几乎都是两丈左右。下到船底的舱口不在船面,在楼里,前后四个大型的货物楼梯,还有两个客用楼梯。

这艘船拥有十三个车轮,每边六个,左右两个车轮之间有轴,轴穿过船舱,将车轮固定在船壁外大约一米左右,有船工在船舱里面踩动轴上的凸起,船工的上身前面有横杆用以支撑平衡身体。通过轴的转动,带动外面车轮打水前进或后退。还有一个车轮在船尾舵的里面,这不就和未来的螺旋桨一样嘛! 

船底据说有许多密封用的隔断,不怕普通的撞击,不怕有窟窿,甚至不怕碰到一般的礁石擦底。底舱的表面铺了一层大石头,还有许多瓮大的石头,压舱用的,我理解。 

船长舱在最高处,去拜访的时候正看见他转舵,用的不是电影里渔船所用的直棍,而是和汽车方向盘一样的轮子!

船很稳,我没有晕船的感觉,手下也没有,都没有。我还没探究完这艘船的细节,起码还没问“挟以船壁的轴用的是什么样的轴承”,船就已经到达了彼岸。

只好集合上岸,点收人员马匹货物,毫无遗漏之后,整队出发。这个时代的船给了我太大的惊异,如果有火炮,绝对比西班牙战舰还牛!那可是好几百年以后西方才有的啊!

走了没两天,就来到曹州的定陶县。

走到接近中午,前面大树下有个小茶棚,里面有张桌子,随便摆着七个长凳,靠近火炉的长凳上坐着个老头,唐庆正陪老板说话。茶棚外的大树下有个小男孩,唐庆的两个弟弟在逗小孩子玩。 

见到我们来了,老板急忙站起跑上前来迎接,身后的唐庆朝我举手点头,示意这里没问题。我微微点头表示明白,叫侍卫们下马休息,顺便解渴、吃饭、问路外加喂马。

“客官们请了!”可能老头不知道谁是头领,朝每个人都躬身作揖,这个时代的礼太多,外围侍卫们也纷纷抱拳:“老丈请了!”附近的侍卫簇拥着我进入茶棚,将老头隔离在外。

唐庆在他身后道:“老丈,我家主人不喜有人打扰,还是咱们爷俩继续说话吧!”

老板也发觉了这个现象,有些尴尬地笑着,继续施了几个礼,被唐庆拉到茶棚外的树下席地而坐,继续聊天去了。

我坐在棚子中间,周围是普能及四个老和尚。茶棚很小,只有十平米左右,几个侍卫坐在茶棚边缘形成护卫圈,几个侍卫在外面挖坑建灶,十几个侍卫在稍远处溜达割草,另有几个侍卫在更远处砍伐树枝劈柴,最远处是巡逻了望的当值哨兵,不用我吩咐安排,这一路上都是这样,大家轮班倒,一切是那样的熟练,防卫措施格外细致,不愧是湖山精选出来的。

我很自豪,不仅对这些侍卫,也对我自己。上次对战土匪的时候,内力充斥到龙枪,百多斤的全金属枪似乎减轻了很大的分量,好象是藤条做的,想硬就硬,想软就软,大枪很有弹性的样子,完全不是往常那样坚硬,抖震拨挡时,枪身按照意图呈波浪形状抖震,完全与普能当初对战刘铁雄的时候一样,这应该就是金生水的一个方面吧?强大的内力可以使金属出现液体特性,现在终于有所体会了,每天都练。

其实更有体会也更自豪的,是超音速境界的掌握,以及龙跷在超音速环境下的运用,只是周围太多闲杂人等,四个老和尚也在,不能演练也不能暴露罢了,只好埋藏在心里,以后没人的时候再说,属于窃喜范畴。

不过我也有烦恼,老僧们总是东问西问,在船上的时候还凑合,现在到了陆地上,也搭着这几天大家熟络一些了,就开始跟我反复研讨佛学,反复探究湖山的底细,普能又不擅长说话,当不了我的挡箭牌,因此只能让他去照顾小刀和虎痕他们,由我亲自陪老僧们闲聊。

上路之后就好了,他们坐马车,我骑马,距离产生美。可一到休息的时候就比较难过了,他们有很深的古河南口音,我听不太明白,他们说的内容我也不十分了解,他们的知识太很丰富,随便说句什么就能让他们引申出许多事情,随便什么景色就能引申出什么道理,诗词也随口就来,典故更象一千零一夜那么多。

虽然我会背些诗词,可忘记是什么人写的,作者又是什么朝代的了,即使偶尔能对应着环境卖弄般说出一两句,还立即被老僧们随后的语言难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