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价拍卖背后的惊天迷案:掌眼(全本) >

第4部分

天价拍卖背后的惊天迷案:掌眼(全本)-第4部分

小说: 天价拍卖背后的惊天迷案:掌眼(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宋青花(12)
说话反驳他的是头发花白的赵教授,赵教授跟何其庸是至交,多年来一直在研究陶瓷,是国内陶瓷研究的权威人士。赵教授边说,边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又伸出手指触指着青花盘上的几处微显剥釉的瑕疵说:“我想你作为一个收藏者,应该是见惯了明清时期的精美瓷器,这样的青花盘跟明清瓷器比起来,自然显得拙笨了许多,你眼大了,这盘子不入你的眼了。但是你要知道,顶级的明清瓷器那也不过是件艺术品,而这青花盘的身上却承载了填补没有发现完整宋朝青花瓷器空白的重任,它的使命价值远远高出了艺术的价值。”
  大家纷纷点头认同赵教授的话。牛志国却依旧不依不饶,指着青花盘上的鲤鱼说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对这鲤鱼的颜色和画工有看法。”
  赵教授抬头瞪着他说:“你还有什么看法,倒说来听听。”
  牛志国说:“这鲤鱼的胡须和鱼尾就不能伸出盘子外!这不是那个时代的风格,我见过类似的青花盘,可那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物件,还有,这探出盘口边沿的胡须和鱼尾的发色跟盘内的发色有很大的差异……”
  牛志国边说,边伸手拿起了盘子,指着盘外的图案朝大家说道:“盘外的色泽极为翠艳,跟盘内的颜色形同陌路,并且上面的一处釉子无开片,这是什么道理?大家说这是怎么回事,赵老您倒是给解释一下。”
  大家仔细地朝盘外的图案看过去,可他把盘子拿在手中,看也看不清。赵教授凑近了牛志国,手扶着眼镜,俯下身子仔细查看。牛志国就说:“赵老,您自己拿着好好看看吧。”说着,伸手把盘子朝赵教授递了过去。
  赵教授抬手去接,可就在将要接住的一刹那,青花盘从牛志国和赵教授两人中间滑落了下去,啪的一声摔在了地上……
  碎瓷声清脆如磬,余音袅袅。
  屋子里的人全傻了。
  足足有十几分钟,屋子里静悄悄的,屋子里所有的人脑子都天旋地转的。大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两千万的青花盘刚下飞机没多久,便在眼皮子底下摔碎了。
  赵教授嘴唇颤了大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我……我还没接!”
  牛志国愣了愣,呆呆地说:“我递出去了。”
  林浩没听到他两人的喃喃自语,青花盘摔碎的声音在林浩的脑子里游来撞去,徐徐不散。
  直到乌战名送走了屋子里的人,拉着他坐在了饭桌上,林浩满脑子里还是青花盘清脆的碎裂声。
  这古玩行的潜规矩,一个人在交给另一个人一件古玩时,绝对不会手把手地交到对方手中,而是把古玩稳妥地放置好后,松手,做手势请另一人自己去拿起来。为的就是避免二人在交接古玩时不小心把古玩掉在地上摔坏了,是谁的责任都说不清。赵教授和牛志国两人都是行家,争执中竟将这入门就需知晓的规矩给忘了。两人谁也脱不了责任。
  这青花盘得由两人共同来赔偿。
  赔偿是小事,只是这青花盘太珍贵了,眨眼间却变成了一堆碎瓷片,不论是谁,这心里都堵得慌,难受得要死。
  可又能怎样呢?心碎了能挽回,瓷碎了就什么都不是了。
  第二天,林浩还是浑浑噩噩的脑子发昏,坐在屋里发呆,听到屋外有人说话。过了会儿,乌战名进来了,坐在林浩面前说,刚才紫竹轩的老板靳林来了,是赵教授和牛志国托他来说这青花盘的事情。赵教授和牛志国想拿两块瓷片去鉴定一下。

第一章 宋青花(13)
林浩冷冷问道:“做什么?”
  乌战名答道:“靳林也不好意思明说。我听他话里的意思,赵老和牛志国想拿着这瓷片去做鉴定。”
  “鉴定?鉴定什么?”
  “可能是想鉴定这青花盘是不是宋朝的。”
  “……让他们鉴定去,要几片就给几片。”林浩有点儿恼火了。
  乌战名倒了杯茶递给了林浩说:“我是这样寻思的,这青花盘上打着火漆,是你刚从伦敦拍来的,票据都有,上面写着价格。最起码这两千万他俩是赔定了。牛志国倒好说,这些年不光是收藏,他也来回倒腾古玩,钱也赚了不少,摊在他头上的一千万应该有能力偿还,再说没有现金他还可以变卖家里的藏品。可这赵老就不同了,穷文人,他就是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出来,也顶多一二百万,他去哪儿弄这一千万去。可他们还要拿着瓷片去鉴定,是怕你让他们赔更多的钱,这可是国宝级别的物件,撒手价让给博物馆也能拿几亿元。若不是这盘底有火漆,他俩说不准还得去坐牢呢。他们仍然抱着一丝希望去鉴定,就是想鉴定出个伪品的结果来,如果是伪品,那就只赔两千万,如果是真的,那他们不但罪过大了,还要倾家荡产地来赎罪。所以我觉着这是牛志国的主意,赵老横竖是个赔不起,可牛志国就不同了……”
  “青花盘都碎了,他还有脸讨价还价,丫的不是个东西,让他去鉴定,鉴定完了再算账。”林浩说。
  乌战名迟疑了一下,又说:“赵老和你师傅的交情可不一般呀,你说这事儿弄的。”
  “……赵老还是让师傅拿主意吧。”
  “可是……你别忘了这盘子可不是你的,是你替别人托身买下来的,万一赵老赔不起,那这笔账谁来还?难道你要替他还这笔债不成?”
  林浩摆了摆手说:“可赵老他能还得起吗,更何况现在还不知道托我的那人要我怎么赔呢。不管怎么说,那人的青花盘是坏在了我的手上,到时候再说吧。”
  林浩不再说话,喝了口茶进去里屋躺下了。
  乌战名摇摇头,叹了口气出了屋子。
  几天后,鉴定结果出来了,这青花盘确确实实是宋朝时期的青花,当之无愧的国宝。
  赵教授和牛志国请了好多位瓷器鉴定师,什么办法都用了,碳14测定,热释光检定,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各项鉴定结果均为真品。
  赵教授和牛志国没话说了。
  众人却更加的惋惜。
  又过了几天,何其庸回来了,林浩问师傅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何其庸听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后,也是愁眉不展,显然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棘手的事情。
  最终,何其庸叹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等那人来跟你讨要这青花盘时在看看有无回旋余地。”
  也只能这样了。
  林浩没有跟牛志国和赵教授要钱,只说是过段时间后再说。但林浩的心里却忐忑不安,不论是谁身上背着几千万的债务,心里都会不安的。
  每当林浩看到那柄大蛟戈时,吃饭时听到筷子撞击在瓷碗瓷盘发出的声响时,心头就立刻堵得慌。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半年了,那个神秘人始终没有露面,没有来向林浩要回属于他的东西。这让林浩心里更加的不安。林浩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就像个通缉犯,虽然不至于东躲西藏,但这心里一直被一块大石头压得透不过气来。通缉犯承受不住了还能去公安局自首,可林浩呢,去哪里找这个神秘的人呢?
  

第二章 琉璃厂(1)
月光历经沧桑,依然皎洁。再亮的灯火,也掩盖不了窗外的月光。
  屋子里灯火辉煌,所有的灯具全都亮着。屋顶的吊灯,墙壁上的壁灯,茶几旁的落地灯,桌子上的台灯,全被打开了。
  屋子里的人却全都望着窗外,望着窗外柔和的月光。
  他们在等人。
  他们等的那个人每次出现在他们面前时,都披着一身月光。那个人的眼睛如同圆月般清澈洁亮,那人的笑容如同月光般柔和。
  若是在三年前,他们等的人就是位老者,一位身材清瘦,温文儒雅的老者。那老者叫何其庸。那老者是大货郎。
  现在他们等的却是位年轻人。年轻人虽然年轻,但他的眼睛跟老者一样明亮,笑容跟老者一样和煦。这年轻人叫林浩。大家私下都叫他林二郎。大家的意思不仅是说林浩眉宇之间有一双二郎神一样的法眼,大家还想说,林浩就是大货郎的接班人。
  屋子里的人静静坐在窗前,谁都不说话,默默地望着窗外。
  这屋子里有三个人。桌子上有四双筷子,四个酒盅,几大碗家常炖菜和一瓶老酒。三个人一大清早就去了菜市场里买了最新鲜的蔬菜,最柔嫩的牛肉和活蹦乱跳的土鸡,牛肉从上午炖到了下午,土鸡留到晚上时才现杀现炖,现在还冒着热气。桌子上的酒是九块钱一瓶的高粱白,虽然便宜,劲却够大。这三个人知道,林浩喜欢家常菜,喜欢辣嗓子眼儿的烈酒。不过,林浩只吃一碗菜,只喝一杯酒。林浩很忙。对这三人来说,能陪林浩喝一杯酒,就很满足了。
  这三个人一个叫白大彪,一个叫宋海军,一个叫裴龙。这三个人都是踩货郎。
  踩货人是行话,意思就是专门走街串户收古董的人。一年前,白大彪在郊外农村的一户人家看到了一个青花瓷碗,碗身遍布缠枝莲,碗足内有嘉靖年款,翻来覆去看不出什么毛病,不像是现代仿制的赝品。白大彪便跟那户人家说,这碗是民国时期仿制的,看在仿制得还算有神有韵的面子上,这碗也就值个三千元出头。那户人家自然不信,夺回瓷碗将白大彪逐出了门外。白大彪不恼不怒,笑呵呵地离去后,给两个要好的同行打了个电话,约他们喝酒小叙。这两个同行便是宋海军和裴龙。见面之后,白大彪跟二人说看中了一个雍正青花碗,那户人家明明是外行,却死咬着不松口,瞧那架势像是要计划卖几百上千万似的。这话一出口,宋海军和裴龙便拍着胸脯把这事儿给揽了下来。
  三百六十行,各有各的规矩。这踩货人也不例外,白大彪开口跟宋海军、裴龙二人说起了此事,那就是要二人帮忙设局,把那雍正青花碗买到手中。按着行规,事成之后,五五分账,白大彪一人得一半,宋海军和裴龙二人得一半。三人在饭桌上计划一番后,过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宋海军才去了那户人家,接过了那户人家递过来的那雍正青花碗,拿在手里掂了掂,又把碗递了回去,嘴里跟那户人说,民国袁世凯那会儿的东西,这东西太多了,没人要,我买了就砸自己手上了,您自己留着盛饭吧,说完拂袖离去。又过了一个月,裴龙出现在了那户人家,捧着那青花瓷碗愁眉苦脸地说,最多给您出到一千八百块,再多一块我就得赔钱。又过了几个月,宋海军给他叔叔买了件毛料子夹克,一双皮鞋,和一副金丝边眼镜。又领着他叔叔去了理发馆,把原本已经染黑了的头发脱了两遍色后,又染成了白发。在办假证的小贩手里办了个博物馆的工作证塞在了他叔叔兜里,然后又嘱咐了他叔叔几遍。他叔叔按着他的吩咐,扮成了一个在博物馆工作的老学究去了那户人家。他叔叔跟那户人家说,这碗是民国时期的,虽然比较常见,可博物馆里正好缺这样的一只碗,不如做个好市民把碗价让给博物馆好了,那户人家问多少钱,他叔叔伸出两根手指比画了一下说,二百块。

第二章 琉璃厂(2)
又过了几个月,白大彪第二次去了那户人家,讨价还价一番后,以三千三百元将青花碗买到手。
  请别说他们黑,这一行就是这样。其实,哪一行又不是这样呢?掌握资源掌握信息的人总是处在优势,宰割着下面的人们。
  有知识的人赚取没有知识的人的钱,有权势的人压榨着没有权势的人,有思想的人愚弄着没主见的人。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现在,他们三人就等着把这碗卖给林浩。
  他们相信林浩,就像相信大货郎一样相信。林浩和大货郎出的价钱都很高,若他俩出到五十万,那别人顶多出三十万。
  林浩和大货郎从来不坑踩货郎,也不坑跑货郎、窜货郎,因为他们都是货郎。林浩和大货郎只是在价钱上加百分之七的抽头,然后就脱手。
  大货郎和林浩就是这些货郎的希望,是货郎的领袖。
  林浩来了,远远地就熄灭了车灯,静悄悄地把车停在了白大彪的院门前。
  白大彪和裴龙、宋海军三人笑着把林浩迎进院子,迎进客厅,迎到桌边的上座。林浩谦谨地推脱,把上座留给了屋子的主人,自己坐在了桌边。
  林浩和大货郎一样彬彬有礼,他把每个货郎都当成自己尊贵的朋友。他和朋友一起喝酒,一起吃肉。
  酒只能喝一杯,因为林浩还要驾车,需要随时保持头脑清新。
  菜却不妨多吃。鲜嫩的炖柴鸡散发出来的香味把一路的奔波劳累驱赶得无影无踪。
  白大彪把青花碗从锦盒里拿出来,捧到了林浩面前。
  林浩看了两眼,嘴里啧啧称道:“不错,开门货,最近这样的青花碗还算抢手,作价八十块,三位大哥意下如何?”
  三人急忙说道:“您说多少就是多少,弟兄们知道您不会亏待我们。”
  林浩伸手提过挂在旁边椅子背上的背包,拉开拉链,从里面拿出一捆一捆的钞票摆放在桌子上。三人忙说:“不急,不急,您先吃饭……”
  林浩往外拿着钞票,嘴里边笑道:“吃饱了。白大哥做饭的手艺可是突飞猛涨,记得我第一次跟着师傅来您家,吃的那炖排骨,呵,焦香焦香的。”
  白大彪乐道:“不瞒您说,那可是我第一次烧菜,没把炖排骨的高压锅给烧化了就算幸运,俺自己都吃不下去,您和大货郎却甩着腮帮全都消灭了,弄得俺还直纳闷,是不是俺天生就是做大厨的料。”
  几人说笑一番后,林浩正色说道:“前些时候裴大哥说起的那帮卖假货的人,我找人盯了他们半个月,又跟他们搭上了线,来这里之前我顺路去了他们那里一趟,只是一帮骗人的小毛贼而已,教训了他们一番,想必他们三五年之内不敢再出来行骗。”
  裴龙接口说道:“果然是一伙贩卖假货的江湖骗子。瞅着他们就不像是货郎,踩货郎都是本地人,哪里像他们那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
  “幸亏裴大哥发现得早,若是迟些日子,怕是免不了要有人上当。”林浩道。
  白大彪面露愤色,又说道:“若他们真是下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