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良跃农门 >

第66部分

良跃农门-第66部分

小说: 良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海棠姐说的那些什么姨娘的,是沈老爷的兄弟、侄子们的姨娘。沈夫人的公子们跟沈老爷一样,都没纳妾的。”

说着便不由分说地把银子推到李欣怀里,眨眨眼道:“大嫂赶紧收着吧,我都给出来了可不好拿回去。”

李欣哭笑不得,印象中好像自己也这般跟谁说过似的。

阿秀一片心,李欣也只能收下,“那我就当做这是你庆贺你大哥大嫂乔迁之喜了。”

阿秀便笑,又问明日的安排。

李欣道:“预计是办十桌,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的可以去别家借,光用灶间煮食不够,院子边上已经砌上了几方简易灶台。明日你二哥四哥去借东西,我和杏儿姐、银环姐说好了,去置办食材。后天一大早就得起来开始忙活。”

“那正好,我回来也可以搭把手。”阿秀笑道:“对了大嫂,请哪些人 ?'…3uww'”

“该请的都请,好歹也是家里头一件大事儿。”说着叹了口气:“其实最应该先办的是你四哥的婚事儿,还有你的……”

“就别说我了,我不急。”阿秀拦住李欣说:“我现在就等着吃大嫂做的东西呢,可馋死我了。”

李欣无奈地笑笑,正好屋子里有糙的荞麦粉,便去给她做荞麦饼子去。

得知阿秀回来,关文也很高兴,当晚上还喝了点儿小酒。

阿秀问他伤好得如何了,关文道:“很好,一点儿毛病都没有。文大夫的医术可真是好啊!”

阿秀便乐,“文师傅说大哥你身体好,换了别人,恐怕扛不过去。”

见关文挑了挑眉,李欣拍他道:“别乐得找不着北。”然后又沉思了下:“说起来,你这条命也可以说是文大夫捡回来的,那会儿安和堂那掌柜怕我们没钱不肯出人参,还是文大夫出了面他才答应。后来也亏得文大夫照料,阿秀也有了出息……我们现在起了新屋子,是不是也请一下文大夫来热闹热闹比较好?”

关文便看向阿秀:“阿秀,你觉得呢?”

“大嫂说得也有道理。”阿秀搔搔头:“可是我这次回来也是文师傅批了才准的,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空。”

李欣思索了番道:“阿文,不如这样,明儿请悦哥拉了牛车去一趟镇上接姑姑一家来,再去问问看文大夫有没有空,来不来家吃一顿,文大夫要是走得开能来,我们后日一早去接他。”

到底是恩人,阿秀在安和堂还要多靠他照料,这些礼节做到了文大夫也只会高兴的。

关文便点了头同意。

新屋这边气氛浓浓,阿秀阿妹姐妹凑一块儿说话,不时问问李欣什么。老关头坐在专门给他做的一把摇摇椅上乐呵地看着,关文也还在做着木工活——堂屋太空旷,媳妇儿说做一套沙发茶几搁着。虽然他不知道沙发茶几是什么,但见媳妇儿画了出来,也觉得这东西好,寻思了半天便开始着手做起来。

也算是各有所司。

然而关家老屋这边,关明就不顺畅了。

“新屋子起了也就算了,啊,现在还要办十桌酒席?十桌!”关明又在拍桌子:“搬个屋子还花钱去置办酒席,他亲弟弟成了儒生了也不见他说要办酒席!到底哪个重要些啊!”

关全暗地里掏了掏耳朵,还没把小手指从耳朵洞里抽出来,关明又对上他骂道:“不把小六放在眼里也就罢了,阿全,你大哥连你也不放在眼里!眼瞅着你要成亲了,这钱省着给你办婚事儿不就足够了吗?偏偏他起了屋子要办酒席,你倒还,还天天凑上去帮忙。现在人家得意了你没落着好,你高兴了?”

像是还不顺气似的,又“呸”了口,“显摆个屁!什么玩意儿!”

关武听着不舒服,皱了眉说:“爹,你话怎么说得那么难听?大哥分家出去过当然要起新屋子,起了新屋子请人吃饭本来就是规矩。”

“屁的规矩!长子分出去单过还叫规矩了?个不孝子!”

关止承也在一边忿忿,还扯了李欣,阴阳怪气地说:“大嫂这次可得意了,他弟弟没考试直接被保举成了儒生,还放出话来说考上秀才是十拿九稳的事儿,她能不显摆一下嘛……”

关武不悦道:“这又跟大嫂内弟有啥关系。”

关止承哼了声,“她那是在做给我看呢,嘲笑我来着。”

天知道李欣真的没这个意思。不过在别人眼里,这里边儿意思可就大了去了。

可不管关明和关止承怎么说,人家都分出去单过了,做什么事儿都是人家自己拿主意了。

谁让你们当初同意了分家,想刁难的时候人家也一一化解了呢?

这一件一件的事儿挨过来,也是峰回路转了啊。

☆、第一百零六章 一锅杂烩(上)

第二日一大早就各忙各的,准备这样那样的,新屋这边热闹得很。

关文跟李欣说过,拿猪下水做的东西好吃,猪下水又极其便宜,酒席上总要备几个肉菜才有面子。李欣明白他的意思,专门去找了杀猪的董三公,跟他约定好了去旁人家杀猪后猪下水一并收拢了来卖给她。

董三公是杀猪的一把好手,正巧这日他要走五户人家去杀猪,其中四户是明儿赶集要抬猪去卖的。董三公自然知道猪下水一般极便宜,味大少有人吃,卖猪的出价也低,李欣要买,他自然乐得做个中人赚个差价。

大半多的肉类食材准备好,蔬菜、瓜果、村里边儿也有,倒也不大费劲,剩下的就是糖糕、瓜子huā生之类的东西。

和杏儿银环一起出门置办这些东西倒是节省了李欣很多功夫,价钱也并不高。另外还托了银环收购了百来个鸡蛋。

关武关全那边也把东西借回来了,三口大锅架上了临时灶台。

关武抹了把汗说:“这天儿看着不错,明儿又是一大晴天,不用担心会落雨。”

杏儿抱了小康对李欣:“欣儿妹子,明儿我一早来帮忙。”

“我也来!”银环塞了瓣橘子,嚼嚼两下咽了“我帮你们打下手!洗个菜敲个鸡蛋我总会的!”

杏儿和李欣都笑起来。

银环是村长媳妇儿。家里是有两个丫鬟伺候的,平时做饭也不用她来。她自小家境也好,爹娘疼她也没教她做过饭。再加上她性子有些大大咧咧,甚至是粗心,娘家婆家都不乐意见她在灶间转悠。这回她自己请命,也知道自己是个帮倒忙的,所以才说只洗菜敲鸡蛋。

有人帮忙李欣自然不推,看食材都堆在一起,分门别类的,碗筷什么的也都清洗了在沥干。点点头道:“那就麻烦杏儿姐和银环姐了。”

“不客气不客气!咱三儿谁跟谁啊!”银环乐呵呵地说,听她男人叫她回去,忙跟人打了招呼便走了。

李欣便对关全道:“四弟,东西都准备地差不多了,待会儿你亲自去胡家说一声,请胡老爹和月英明日来吃饭。”

关全顿了顿,皱了皱眉说:“不妥吧……”

“哪有什么不妥的。关老四,你还害羞?”杏儿打趣道:“就快成你媳妇儿了,你也殷勤些,到未来岳丈那儿走动走动。”

李欣也道:“还没听说你有去胡家几次,难得是个机会,也体现你的重视。”

关全这才勉强应了下来。

人都走完了,李欣要去灶间给关文炖汤。见杏儿和关武站一块儿。小康被杏儿抱在怀里,这三人就像一家人似的,心中一动,对关武道:“二弟,杏儿姐还没瞅过新屋子呢,你带她去转转。”

杏儿“唰”地红了脸,关武也是一下子结巴起来“好。好啊……”

李欣憋着笑径自去了灶间。

等关文和悦哥回来,汤也炖好了,姑姑一家都来了,就连赵光明也被悦哥背下了车。在这边吃了一顿,关文才跟李欣说:“去问过文大夫了,他说不麻烦去接,这边他来过,明儿他要也出诊,就在荷huā村这个方向,赶来吃午晌饭也成。”

李欣便应了声,又去给赵家人准备住的地方。

关氏有些强硬地道:“阿文媳妇儿,你不用忙活,晚上我们去老屋那边住就成。”

李欣顿了顿,阿文先开口道:“姑,新屋子起了总要有人气,你们来正好添人气的,再说,爷爷也在这边儿呢。”

关氏身形一顿,被丈夫扯了扯,才松口点了头。

晚上李欣、阿秀、阿妹挤了一间屋子,关文去和老关头挤了挤,赵光明两口子睡了阿妹那件屋,两个表弟便在那间备用的屋子里歇了。

第二日天还黑着李欣就起了,烧水摆桌子,在院子里的灶台那儿烧起了火,涮了锅添水上两层一叠叠高耸起来的笼屉。另一口锅打算炒菜用,灶间的两大口锅拿来炖汤。

她起得最早,阿秀昨儿赶了路有些困倦,倒是多睡了些。关氏却是养成了习惯,听到动静就醒了,收拾好后去灶间便见李欣一个人忙活着。

见到关氏李欣忙给她打水放帕子,搁在一边道:“姑,洗漱吧。”

关氏也没吭声,洗漱了一番后见李欣手脚不停,确实有当得起家的样子,这才问她说:“阿文为啥要分家?”

李欣动作停了下,半晌才道:“是爷爷提出来的。”

关氏怔愣住“爹提出来的?”

“是,爷爷说公爹拖累阿文,所以要阿文分出去。”

关氏犹自不信“那爷爷也说要跟着你们分出来?”

“那倒不是。”李欣实话实说“是公爹说,阿文是长子,分出去了对公爹尽不了孝,便让阿文接爷爷去,算是替公爹对爷爷尽孝。”

“这什么道理!”

关氏声量猛地提高了截“你公爹怎么这么糊涂!”

李欣不语,往灶膛里添着柴火,一边对关氏道:“姑姑坐灶门这边儿来,天气冷着。”

关氏气不过,捉了李欣让她也坐一边儿“到底咋回事儿?你跟我说说清楚。”

按理说关氏这么个嫁出去了的女儿是不该管这些事儿的,不过李欣知道她这是想清楚家里的情况而不是打探算计什么,倒也就坦坦白白地将事情说了清楚。

关氏越听眉头皱得越紧,背也渐渐佝了起来,揉了揉眉心说:“大哥真是……越老越糊涂!”

只怕从没清醒过吧。

李欣暗地里瘪了瘪嘴。又往灶膛加了根粗木头“姑,你坐这儿烤火帮我看着点儿火候啊,我去做早晌饭去,一会儿家里人起了,帮忙的人来了正好热腾腾能吃一顿。”

关氏便点了点头,望着灶膛里边熊熊的火光发呆。

天刚擦亮杏儿和银环就前后脚到了,小康还睡眼迷蒙地挨在杏儿怀里,李欣瞅着小孩子觉得可爱,接过来抱着说:“给他放床上让他再睡会儿。”

杏儿便点点头。李欣抱了小康去自己屋里,见阿妹已经醒了正在穿衣裳,阿秀还在睡,微微打着鼻鼾。见李欣抱了个小娃娃进来,阿妹打了个哈欠叫道:“大嫂……”

“嗯,醒了就起来吧。”李欣小心地把小康放到阿妹起身的位置上,正好是在内侧。倒也不担心他掉下来。给他脱了衣裳盖好被子,见阿秀和小康红扑扑的两张小脸很是可爱,禁不住莞尔一笑。

吃过饭大家便分工合作开始忙活了。天大亮的时候陆陆续续来了人,李欣便请他们在院子里坐,要参观屋子的也尽请参观,十桌酒席堂屋摆了两桌主|席,另外八桌分散在外边。每桌上面都搁了瓜子huā生、糖糕小点心。还有一盘洗干净了的瓜果,倒是很受女人小孩儿的欢迎。

董三公昨儿就把猪下水捎来了,猪心猪肝可以炒杂碎,猪大肠却是要好好收拾收拾的。

临近中午的时候李家也来人了,听到人在外招呼她说当家主母娘家人来了,大家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李欣忙擦了手出去。

她爹娘来了,大哥二弟三弟也来了,大嫂带着两个侄儿自然也在。甚至连怀着孕不宜走动的二弟妹也来了。

江氏早就显怀了,肚子微微凸着,穿得又厚实,被李二郎揽在怀里,见李欣望着她便笑道:“姐姐,我也带着你侄儿侄女的来吃一顿。”

李欣忙上前埋怨道:“你怀着孩子就不要乱跑,以后少不了你吃的。”

江氏笑笑“意义不一样嘛,姐姐不用替我担心,婆母和大嫂都看着我的。”

“就是,瞎操心啥。”刘氏乐呵呵地过来打量了下屋子的外观,点头道:“你大哥二弟说屋子起得大我还不信,这次倒是信了。”

李欣眼有些红。

李家一家人全部都来了,这是在给她挣面子,显示她娘家有人,还爹娘齐全兄弟和睦。她现在和关文分家出来单过,在村里的闲话本来就多,她娘家人是怕她受委屈来给她撑腰来了的。

有人知道李家出了个儒生,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郎,见到仪表堂堂气质不俗的李铭自然就猜到是他,忙让李欣引荐未来的状元公。

李欣谦虚道:“他就是读了几年书,得了先生的抬举,生员的成绩还没放榜呢,大家就不要再夸他了,免得他骄傲自满,以后不知道努力了。”

李铭只在李欣边上腼腆地笑,悄悄握了握李欣的手,冲她笑了笑。

李欣顿时觉得心口一暖,旁的人还在打趣,说小状元公沉稳大气,以后定有大出息啥的,忽然周边声音安静了些。

见到了中午他爹和六弟还不来,关文只能亲自去请人,这会儿正是关文请人回来了。

只是没想到会正巧遇到岳丈家来人。

关文心里铭记着媳妇儿娘家对他活命的恩情,赶紧上前招呼:“岳父岳母,你们来了?”

李厚仲搓了搓手掌,乐呵呵地道:“来了来了,你这屋子不错,不错!”

刘氏却略显得冷淡些,瞥了眼关文身后的关明和关止承,声音不算热情却也不让人觉得多巴结,淡淡地问:“亲家公,身体还行吧?”

关明气不打一处来。

远远地就听见新屋这边热闹,走近了才知道是有人在夸李家三郎。瞥眼看身边小儿子脸色不好,他这心情更加不痛快。

只是在乡亲面前也不好发作,便也只是闲闲地应付了两句,李大郎几个上前来问好他也不多说啥,略点了头就往堂屋去,关止承亦是面沉如水地跟着。

有人小声议论:“这关明咋回事儿?亲家跟他招呼他都不理不睬的。”

“他倒罢了,嗳,你们看到没有,关家那读书郎还没人李家没读书的两个小子有礼,人家都知道跟他爹问好,他倒好,一句声不吭。那好歹是他大嫂爹娘,总该跟他姻伯问个好啊,这般直直地就走了……”

“怕是心里妒忌人家李家呢,同样是儒生,他这考了三回才考上,人家李三郎这头一回去考,还根本就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