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茵为爱 出书版 >

第3部分

茵为爱 出书版-第3部分

小说: 茵为爱 出书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想,”谢湄递给成茵一包果丹皮,再接再厉开导她,“你还是可以走你之前设想好的路啊!考上最好的学校,然后出国,然后还是能碰上你心仪的对象,只不过男主角换了个人而已嘛。可是如果你现在就这么放弃了,不仅朱老师和你爸爸妈妈会对你失望,你也不可能再实现你从前跟我说过的那些梦想了。总之呢,好好学习,将来总是不吃亏的!”
  谢湄说的话,成茵都仔细听了进去,谢湄就像是她的影子,她的想法也如同来自成茵心底一样,令她深信不疑。在谢湄的百般宽慰下,成茵颓废的心态总算缓和了一些。
  而最主要的,冷静下来的成茵也自知她其实已经没有退路。
  如果她一直默默无闻倒也罢了,偏偏出了两年风头,她已经习惯于接受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不时传递过来的艳羡目光,这无异于把自己架上了火堆当烤鸭,要么成为香飘万里的美味,要么就是被中途撤下来,成为令人唾弃的次品徒惹人嫌,这种半途而废的结果是她无法忍受的。
  高三一整年,虽然失去了努力学习的原动力,成茵到底还是凭着原有的底子和不懈的执着顺利完成了学业,并以全校第三的成绩考入了邻省一所名牌大学。
  而她的好搭档谢湄,却在高考中出现严重偏差,仅仅上了个二流的大专院校。这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
  如果不是后来成茵竭力挽留,她和谢湄的友谊或许就到此为止了。
  谢湄在给她的信中曾经写道,“不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即使原来是很好的朋友,也会因为彼此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而最终分道扬镳。我不想等到有一天你看我的眼神里出现淡漠和鄙夷才慢慢退出你的世界,我情愿把从前的友谊好好封存起来,我们想到彼此时,感受到的全是美好的记忆。”
  读那封信时,成茵一面猛烈摇头,一面还有些感叹谢湄其实比自己更注重浪漫诗意,全然没有意识到谢湄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意思,其实跟她老妈从前常念叨的口诀是如此吻合一致——不管是处对象还是找朋友,都讲个门当户对。
  成茵在大学里谈过两次恋爱,不过都以失败告终。
  也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缘故,她心中那个风度翩翩、儒雅十足的杨帆的形象实在刻得太深,以至于身边这些青涩的男生始终无法覆盖掉她对恋人的期望和想像。
  不管那些曾经的片段是本就如此还是被她在岁月流逝中一遍一遍PS成至善至美的画面,但她真的无法忍受一个在自己面前鲜衣怒马的男生,宿舍里的那床被子却是脏迹斑斑,或是在某个她挺尊敬的老师面前哗众取宠般说些肤浅的俏皮话,以赢得班里一干傻头傻脑同学的鼓掌喝彩。
  好日子总是过得飞快,呼拉一下,成茵就毕业了,又呼拉一下,她工作也快两年了。
  一路行来,成茵发现自己在步履匆忙的青春岁月中不断地抛抛拣拣——她得到了一些东西,同时也丢失了一些东西。曾经信誓旦旦要出国的决心,如今也湮没在了对往事的一声惆怅的嗤笑声中。
  周妈妈眼看女儿虽然上了大学,却没有如期带回合适的婚嫁对象,又是欢喜又是忧,看来女儿在学校读书时挺老实,不过这终身大事早晚还是要解决,成茵自己解决不了,就只能她这个当妈的出马了。
  但成茵对她妈妈的旁敲侧击一律装聋作哑,被烦得急了就冲妈妈几句,每回周老爹都会站出来力挺女儿,“茵茵还小!再说了,缘分这事老天爷都派定好了的,你急有什么用啊!”
  成茵发现老爹的命运推手论十分好用,简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尤物。
  不久,周妈妈经人介绍做起了保险,成天走街串巷,占掉了很多时间。她自我安慰,这年头三十出头未嫁的姑娘身边都有一堆,女儿以24岁的芳龄待字闺中,似乎还不算扎眼,这么一想,也就权且把这档子麻烦撂下,兴兴头头地专注做起事业来。
  自从高二那年心头挨了一刀后,成茵就本能地拒绝再听到有关杨帆的任何消息,有时候不小心刮到一两耳朵,都要郁闷难过很久,好在这门亲戚十分局部,只要不去大舅家,基本就能完美杜绝。
  她果真极少去舅舅家走动了,连过年时喝年酒都尽量避着和舅舅一家坐一块儿。舅舅每次打电话来叫她去,她也总以学业繁忙推脱,搞得亲戚们都以为她在舅舅家受过什么委屈,她大舅那份委屈和纳闷真是无法向外人道也。
  无聊时,成茵也扪心自问,她对异性百般挑剔的毛病是不是杨帆给她造成的负面影响?若果真如此,她岂不惨到家了!这心结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解得开来啊?
  她不像谢湄是情感专家兼理性专家,能把自己的感情分析得头头是道,把生活摆布得有条有理。
  谢湄大专毕业后进了一家酒店做销售代表,成绩斐然。也谈过数个男友,但没一个最终能走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她高考出现严重偏差是有原因的,那会儿她父母正不管不顾地闹离婚,她被判给了父亲,但这些年来父女俩感情始终不和,她一出来做事就自己贷款买了套房子单住了。
  成茵一直疑心谢湄后来在感情生活上的放任自流是深受了其父母离婚的影响,只是这些敏感话题她不敢直接与谢湄聊而已。
  事情往往如此,谈到别人时每个人都是专家,但矛头一转向自己,立刻就蹿进死胡同,她自己又何尝不是。
  成茵每次想到肝肠寸断、脑仁疼痛的时候,就把老爹那套命运推手论拽出来,然后理所当然地心情就调整舒坦了。
  既然一切都是天注定的,那她就悠然过自己的日子,慢慢等着吧。
  十一月末,大舅的宝贝孙子五周岁生日,打算办几桌酒庆祝一下,把几个姐妹全请上了,电话里还格外叮嘱周妈妈务必要带成茵出席。
  周妈妈最近刚做成大嫂一笔生意,这份面子死活要给,所以也由不得成茵有反对意见,一到日子,就敦促全家老少穿戴整齐了准时莅临庆生酒店。

  1-5

  姚远结婚早,婚后和李卉两人都想多玩几年,没急着要孩子,等想要孩子的时候,孩子偏偏老不来,可把舅舅一家给急坏了,舅妈连捞偏门的民间土方都弄来了好几个,整得姚远生不如死,每天上床都像赴刑场,就这么憋屈得过了两年,那个千呼万唤的孩子才姗姗来迟。
  因为这孩子来之不易,姚、李两家那叫一个万般疼爱,兼之李卉也是独生女,给孩子取名儿时便奉了娘家之命坚持要把自个家的姓氏也嵌入儿子大名当中,为此,姚家开过数轮家庭会议,甚至在办孩子满月酒时,这项议题都没有最终议定,迎宾牌上含含糊糊标注着“姚远、李卉之子”的字样。
  孩子最终取名叫姚李正。
  唐晔一听这名字就给姚远添堵,“你们姚姓这回真成摆炮的了,还不如干脆叫李正得了,平时咱谁会全须全尾地叫人名啊,全得喊小名!那不就真成‘李正’了么?老李家这招可够毒啊!”
  姚远被生娃事件折磨得不轻,原本挺英俊的一张脸如今沧桑了不少,抽着烟跟表弟摇头,“也就我们家老头子在意,我是姓什么都没意见,反正孩子有了,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庆生宴上,成茵随妈妈一起凑在阿姨堆里唠嗑,她大姨绘声绘色讲述着上北京给儿子媳妇带孩子的辛劳。
  二表哥是他们这四个表兄妹里最有出息的一个,读书最用功,高中开始就外出求学,此后再没回来过,在他们兄妹当中,仅仅是个象征荣耀的影子。
  她听得无聊,偶一回眸,见俩哥哥躲在角落里私聊,赶忙瞅空蹩摸了过去。
  其实,自她上了大学以后就不再跟小时候那样喜欢去亲戚家串门了,这几年,不光是大舅家,连两个姨妈要她去短住她都不太肯,人一长大,跟长辈们总是有些隔膜,有时候即使很想跟他们聊天,往往也找不到共同话题。这么些姨舅叔伯堂表兄弟之中,还能继续跟自己保持紧密联络的,也就剩了三哥唐晔一人。
  姚远一见她,张口就教训,“茵茵,年纪不小了哈,找男朋友的事可得抓紧,省得老让小姑操心。”
  成茵一听就明白她妈没少在大舅家白乎自己,脸不红,心不跳,嘴巴朝唐晔一努,“我跟三哥看齐,他什么时候结婚,我什么时候找对象!”
  姚远乜斜唐晔,“你能跟他比吗?他什么人,前途无量的老油子一个,屁股后头还有一帮小妞跟着!你要跟他看齐,小姑会拿把菜刀从长街头追杀你到长街尾!”
  唐晔慵懒一笑,“像我有什么不好的,至少逢年过节家里要我带个女孩子回去是不用发愁的。”
  唐晔比成茵早毕业两年,他和成茵不太一样,打小读书就很用功,上班后却像换了个人,懒散到令人侧目。大概是上学那会儿被家里人管得憋坏了,一获自由整个人全散了架,成天就关心吃喝玩乐的事,事业心基本为零,反正吃穿不愁,如今在一家大企业里混班。
  “你是不用愁啊,你根本嫌太多!哎,我还真想不明白,咱们茵茵这长相吧,一点也不差,性子又爽,她怎么就能在闺中呆得住呢?不会有什么倾向性问题吧?”姚远表情严肃,“哪天得找个心理医生给你辅导辅导!”
  成茵狠狠白他一眼,“你才要看心理医生呢!别好了伤疤忘了疼!”
  正说得热闹,李卉匆忙找过来,蹙眉对姚远道:“亲戚们都来了,你怎么还猫在这角落里,赶紧招呼去呀!”
  话没说完,人又跑了。
  姚远往大厅门口张望一眼,迅速掐灭烟头,一副蛋疼的表情,“看吧,准是李家的亲友团来了,得!你们坐着,我去迎驾!”
  等姚远走了,唐晔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电影票兑换券递给成茵,“记住,有效期就一个月,随便找个什么人,陪你可着劲儿看去吧。”
  他时常有类似的小福利,恩泽总不忘播洒给成茵。
  成茵喜滋滋地接过,跟三哥她连谢谢都不用说,也没问出处,问了唐晔也不会告诉自己,不过肯定没什么风险,他曾经跟成茵开玩笑,“我们那地儿有句谚语,叫‘只许浪费,不许贪污’!”
  “噢,我最近新挖掘了一家健身俱乐部,去了几趟,感觉不错,你有没有兴趣?可以打打羽毛球,游游泳,还能做瑜伽,想去的话我托人给你办张卡。”
  成茵摆手,“去年你给我办的金卡我统共才去了两次,还是别浪费钱了。”
  他们在角落里没逗留多久,就被吆喝着入了席,亲朋好友都来得差不多了。
  成茵照例和唐晔坐一起,她之所以这么喜欢黏着三哥,也是因为跟他在一起没压力,最轻松,唐晔从来不会八卦兮兮地刺探她的感情生活,更不会提一些诸如尽早解决个人问题之类的无聊话题。
  田坊的李家来了足有三桌人马,声势浩大。开席不久,唐晔忽然碰了碰成茵的胳膊,凑近她耳边低语,“那边有个男孩一直在盯着你看。”
  “嗯?”成茵悚然心惊,顺着唐晔不露声色的指点悄悄望过去,果然兜住了两道直接向她这边射来的灼灼目光。
  那男孩长得黝黑壮实,眉目间依稀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成茵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恍然忆起原来是小时候和她一起上过树的李小伟,想不到这么些年不见,他像吃了发糕粉似的完全膨胀开了,记忆里那个又瘦又小还挺腼腆的男孩不知何时已被岁月悄悄施了魔法。
  成茵正想跟唐晔嘀咕几句,视线随意滑过小伟身边时,她的心脏忽然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连舌头都仿佛僵掉,怎么也开不了口、说不出话。
  为什么她从没听人提过杨帆已经回国了?!
  为什么没人告诉她今天这场宴席杨帆也会来参加?!
  为什么刚才李家军开拔进酒店时,她连眼皮都没多抬一下?!
  酒宴才刚刚开始,成茵就已经失去了胃口。
  更悲催的是,她忽然不知道要怎样表现举止才算合宜。她不时偷偷往杨帆的方向溜一眼,再溜一眼,杨帆哪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让她心跳加剧,失了方寸。
  唐晔见她气色恹恹的,只道她是因为小伟偷瞧自己感到别扭,有点懊悔刚才一时嘴快告诉了她,他相信成茵是不会喜欢那个看上去憨憨愣愣的小子的。
  整个酒宴期间,成茵的心思全都放在了杨帆身上。
  他们已经有九年没见了,可是再见杨帆,成茵依然没有在他身上找到一丝一毫的陌生感,尽管他比九年前更加成熟,面庞上少了些年少时飞扬的气息,而多了几分成熟与世故,可他还是那么令成茵心仪。
  原来这么多年,他在她心上从未曾走远,他只是被她的记忆强行作了封存,某天拆封出来重新审视,昔日那股混合着酸甜疼痛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就如春日的熏风,带着淡淡的花香,扑面袭来。
  成茵深知,引导她的命运之手正在缓缓醒来,她又一次为杨帆沉沦了。

  2-1

  心门一经打开,关于杨帆的各种信息立刻撒了欢地从四面八方涌来,成茵把零散的消息拼拼凑凑,居然整合出一份杨帆的最新履历来:
  他在美国读完硕士学位后即进了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做事,不到两年就跳出来,和几个美国人合开了家小事务所。去年年初,他通过向国内的一家民营咨询公司注资而成为其合伙人,没多久便回国,那家公司原来在邻市,不久前刚挪来本市。
  至于他为何要从大公司跳槽,又为何辞掉了小事务所转而回国,具体原因就没人知道了。
  更让成茵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杨帆和姚远甚至和唐晔都保持着联络,他和唐晔还是球友,每周都会一起去打羽毛球健身。
  “这,我,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成茵瞪着唐晔,连说话都结巴起来。
  唐晔哂笑,“你要知道了干嘛!你跟杨帆又不熟,你也没业务可以介绍给他,你还不喜欢运动!”
  成茵把杨帆的信息整合完毕后,发现至关重要的一条情报缺失——他目前的个人状况。
  她正费尽心机盘算着要怎么从唐晔口中套话时,二姨宛如她肚里的蛔虫一般,凑近儿子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