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大汉封疆 >

第53部分

大汉封疆-第53部分

小说: 大汉封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千年后尚且如此,何况现在的西汉?颜异从专业的角度否定了白鹿皮币,虽然汉武帝最初的意思也没有让白鹿皮币真正流通的意思,不过这已经让颜异与汉武帝离心了,这个后果自然就是颜异被贬,让他回家好好反省。颜异知道自己这辈子仕途是完了,不过他不知道他违背了汉武帝的意思只落了个罢官的下场,可他的否定也等于得罪了张汤,而这却为他引来了杀生之祸!

    当整个长安都在为颜异失去大农令之位可惜时,这位昨日还是九卿之一的重臣只能一个人郁郁寡欢的在院子里喝酒。汉武帝免去了他的职位,不过还保留了爵位给他,这让他的生活还能过的富足。

    与颜家截然不同的是孔仅和桑弘羊还有东郭咸阳三人,此刻这三位商人出身的新贵,正齐聚孔仅府上,不仅他们三人,还有许多长安权贵也来给孔仅道贺,当然这些所谓的权贵也不过是千石左右的官员,比两千石的有那么几个,至于中两千石这样的重臣就一个没有了。

    “阿光,这些日子听说你不在县衙,是不是陛下给你安排了事情?你昨日之举倒是合了陛下的意思,可惜也等于让桑弘羊等人上位了!”霍去病也好几天没见过霍光了,今天难得看到霍光回府,兄弟俩就坐在了一起说起了话。

    “确实是陛下有吩咐,不过事关陛下,还请兄长不要深究,我也没想到桑弘羊他们有如此魄力,不过如果我不那样做的话,恐怕就真的大祸临头了!”霍光也不得不佩服桑弘羊和孔仅的魄力,不过汉武帝交待他的事他不希望霍去病知道,因为这件事是真的可以招来杀身之祸的,这也是霍光为什么说如果不强行推行缗钱令就会大祸临头的原因。

    霍光心里清楚,自己一手操办这个糊弄天下人的天降异象,等于是抓了汉武帝的小辫子,加上《封禅书》也是自己献上去的,这两件事都是功劳,可也是催命符。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汉武帝对自己安心,那么就只有表现出自己的弱点,或者说给自己树立几个强大的敌人,让汉武帝感觉到,霍光只有紧靠自己才能生存,强行推动缗钱令,就是霍光走的第一步,这一步就是让自己和天下富商巨贾为敌。

    而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步,可以说现在的霍光等于就是给自己挖了一个深坑,然后自己乖乖的跳下去,可是他不能不跳啊,如果不跳他的身后就是万丈深渊,跳坑还有得到汉武帝重用,不跳那就大祸临头!

    “嗯,为陛下办事需要万分谨慎,这里虽不是战场,可比真正的战场还危险千万,一个不好就是不仅自己大祸临头,还会牵连族人。最近朝中暗流涌动,看样子随后几个月不会太平了!”霍去病从霍光能调动期门军就知道汉武帝给他的事情绝不简单,至少霍去病在没有汉武帝命令的情况下都无法调动这支军队,他也知道有些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霍光不愿意说,那么自然有道理。

    “怎么?兄长察觉到了什么?”霍光毕竟没有位列朝堂,他接触的范围还很小,所行所为也只能揣摩着汉武帝的意思去做,对朝中局势和一些隐藏的暗流还不清楚。

    “我发现有人在暗查高不识,应该是李蔡的人。不过无缘无故李蔡不可能也不敢这样做,我怀疑是宫里的意思。或许这就是对那件事情的回应和反击吧!”霍去病无奈的说道,他眉头也微微皱着,看得出来这件事绝对不像他说的这么轻松。

    “调查宜冠侯?这等于明摆着是冲着兄长来的,看来陛下真的心生怨恨了,要不要找舅父一起商议一下?”霍光知道任何人要对付高不识或者赵破奴,那就等于是想要断掉霍去病的臂膀。正如霍去病所言,这应该是汉武帝授意李蔡的,因为李蔡虽为丞相,但还没有直接与霍去病抗衡的实力,而汉武帝这么做无疑就是对霍去病逼迫自己封三王就国做的回应和反击!

    “这件事不能再扩大了,如果万不得已也只有委屈高不识了,只要保住他的性命,将来我们就能让他东山再起!”霍去病轻轻的叹了口气,这还是霍光第一次见到霍去病妥协,在面对汉武帝的时候,强如霍去病这样的人物也不得不退让,甚至他已经生出了只要保住高不识性命的打算。

    “糟糕……如果高不识这个臂膀被断,那对兄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就算对整个卫霍外戚也是损失,关键是兄长的身体……”霍光最近实在太忙了,忙到对霍去病的关心都顾不上,如果高不识真被汉武帝找借口收拾了,那么就是卫霍外戚衰败的开始,因为在这以前卫霍外戚只有封赏从无贬谪。而更严重的是,霍去病的余生应该不多了,当霍去病撒手人寰时,才是卫霍外戚真正的危机!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天子拜月
    “这些事都是从巩固刘据太子之位开始,看来这个皇位之争真是碰不得啊,甚至连任何和皇位有牵连的地方都碰不得!”霍光发现卫霍外戚的衰败就是从霍去病上书封三王就国开始,看来再强大的势力一旦牵扯到了皇位,就变得摇摇欲坠了!

    “既然做出了选择,这些事情就不得不面对。强如当年的吴楚,大有席卷天下之势,最终卷入这种争夺,还不是落得身死除国!”霍去病释然的一笑,似乎在他决定替刘据出头巩固地位时起,已经做好了面对今日之事的准备。当年七国之乱的吴国和楚国确实有席卷天下之势,不过一旦跳进这皇位争夺那压根就没有什么多余选择,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成功要么死!

    霍去病不是诸侯王,也不是宗室,他没法直接参与皇权争夺,不过刘据是他表弟,就让他不得不也深陷其中。而且到了霍去病这种层次,也只有这些值得一争了,哪怕就是以后霍光自己也是如此,因为你不争这些那么在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好争的?

    霍光现在的地位还太低,许多事情也都无能为力,在侯府住了一晚上后,霍光便又返回了三爵观军营,他估计这那些晾晒的纸张应该差不多也干了,而现在距离中秋也只有五天时间了。

    纸张做成之后就是开始糊制孔明灯,不过这个过程竟然比编织孔明灯骨架花的时间还长,原本想来简单的事情,却因为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还没有接触过纸张,更从来没有用纸张糊制过东西,所以一开始错了很多错,有些士兵甚至因为掌握不好力道直接将纸张都给弄破了。

    好在人数上占了优势,用了两天时间霍光终于得到了一千七百盏勉强能用的孔明灯,而这个时候距离中秋正好还有两天时间。这个时候未央宫中已经开始布置汉武帝祭月的事宜,西汉时期中秋虽然还没形成节日,不过也渐渐出现了一些传统,比如皇帝祭月就是其中之一。

    中秋天子拜月,始于何时的已经无从考证,不过西汉是肯定有的,因为《礼记》中就记载了天子拜月的传统。而在古代祭拜天地四时日月,这也是每个帝王必须做的一些事情,算得上是皇帝的工作。

    未央宫中是如何安排的霍光不清楚,不过他现在却是有许多事情需要安排,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将制好的孔明灯运送到先前选好的放飞场地,因为要放飞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一千,所以大部分期门军士兵每一个都需要放飞两盏孔明灯,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安排。

    当霍光将这一切事情都办妥以后,时间正好来到了中秋的下午。这一天三爵观不远处的一个山上,霍光与一千期门军都在静静的等待着夜幕的降临,不过到目前为止霍光都没有告诉这些士兵做这些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同时霍光还反复叮嘱,告诉这些士兵此事做过之后就永不谈及,最好当完全没有发生过。

    至于这些士兵会不会把霍光的话放在心上他不怎么操心,因为霍光估计此事一了,汉武帝就会安排这些期门军的去向,总之肯定不会让他们乱说话的。

    等待的时间往往都很漫长,从下午开始霍光等人就隐藏在山上,没人交谈连声音都很少发出,加上上林苑很难有人来,他们的行踪到是很隐秘的。

    未央宫中今夜比平时要热闹不少,因为天子拜月朝堂重臣都是要一同出席的,而拜月之后皇帝又会设宴款待众臣,所以比起平时要热闹不少,而这种宴会还不仅是皇帝一人出席,皇后和太子也会出现,一般情况下皇室重要成员都会到场,与后世的中秋团圆的意思到差不多。

    “东方朔,太常寺将祭月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汉武帝还没有出现在祭月的地方,此刻他正在几个宫女的服侍下更换冕服,祭月是非常正式的重大场合,对汉武帝的着装也有严格要求。而太常寺就是负责掌管宗庙礼仪祭祀的机构,其主官太常也是九卿之一。

    “回陛下,刚才太常寺有人来禀告,一切已经准备妥当,只等陛下皇后和太子就可以开始了。”东方朔站在远处答道,不知道为什么东方朔也有中错觉,那就是汉武帝对今年这个祭月似乎特别重视。

    东方朔跟随汉武帝多年,对他一些习惯很了解,加上其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容易就察觉到汉武帝与往年祭月时的不同。以前汉武帝对这种祭祀都是例行公事,根本不会上心,只不过是出于礼制走走过场罢了,而今年似乎汉武帝特别期待祭月。

    “好,起驾拜月坛。”汉武帝衣袖一甩,仿佛是要去完成一件丰功伟业一般。

    随后东方朔和一侍从就簇拥着汉武帝浩浩荡荡的向祭月的地方走去,而就在前往拜月坛的半路上,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也加入了汉武帝的队伍,同样皇后和太子今天也都是盛装出席。

    “拜见陛下,皇后,太子!”当汉武帝一行人来到拜月坛的时候,出席这次活动的朝臣也都早早的等在了此地,而无一例外的都是衣着盛装。众臣对着皇帝皇后和太子三人躬身一拜,就让出一条通道,而通道尽头就是汉武帝率众臣祭月的拜月坛。

    西汉时期虽然不像后世那样修建有什么天坛地坛的建筑,不过一些常用的祭坛还是有的,只不过算不上特别宏伟,像拜月坛这样的祭坛,就只是用规整的石块堆砌出的一个露天祭台,而祭台的放向就是向着东方,因为月亮也是从东方升起的。

    霍光身形挺立的站立着,目光看着长安城方向。霍光选的这个位置相当不错,正好能看到整个长安城。不过这个时期没有路灯什么的,所以谈不上什么夜景,只有未央宫中一些宫灯散发出微弱的光亮,让人在夜幕中勉强能看到长安城的轮廓。

    一开始霍光心中也很忐忑,因为再完美的计划都可能出现意外,霍光最担心的就是万一今夜天气不好,月亮不出来或者下起雨什么的就麻烦了,如果下雨那放孔明灯也就泡汤了。不过现在看来无论是汉武帝还是霍光的运气都还不错,今夜的天气异常的好。

    当一轮皎洁的圆月出现在东方天际的时候,柔和的月光让长安城也披上了一层柔柔的光幕。对于祭月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所以霍光也不知道汉武帝会从什么时候开始祭月,这也就让他有些拿捏不好燃放孔明灯的时间。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开始还让汉武帝捏了一把汗。

    当太常卿宣布祭月开始的时候,汉武帝就带领着群臣,按照既定的礼仪开始了祭拜,不过汉武帝一直将心思放在月亮以外的地方,他多么期待这时候无数的火光漂浮映照长安,不过很可惜霍光根本不知道汉武帝已经开始了。

    其实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霍光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过这个时候他不可能找汉武帝商量了,至少长安城门他都进不到。

    “糟糕……不知道祭祀什么时候开始,如果祭祀还没开始我就放出孔明灯,只怕效果就不理想了,看来只有多等一下,哪怕祭祀已经完了,只要朝臣还没散去时机就不算晚!”霍光心中思量了片刻,他觉得燃放的时间宜晚不宜早,因为太早的话,那就说不清是祥瑞还是凶兆了,只要拜月一完成,异象出现很自然的就会想到是拜月的结果,无论是谁都会认为这就是月神给大汉的指示。

    所以当汉武帝完成一系列的拜月礼仪后,迟迟没有看到天空出现异象,这让汉武帝都有些忐忑不已了。他不是不相信霍光,而是汉武帝对今夜之事实在抱有太大的期望,一刻不出现他心里就不踏实。

    当按照程序已经开始赐宴百官的时候,汉武帝还心不在焉的跪座着,一直斜着头望着天空。

    “陛下在看什么?臣妾觉得今晚的月亮似乎比往年都特别明亮,想来这也是我大汉清明无浊的写照!”皇后卫子夫是距离汉武帝最近的人,她早就察觉到了汉武帝的异常,于是开口说道。卫子夫已经做了十多年的皇后,身上早就没有了昔日公主府婢女的影子,有的只是雍容华贵母仪天下的仪容。

    “嗯,朕也觉得今夜月色明亮圆满,这是个好兆头!”汉武帝有些敷衍的说道,现在他哪有心思闲扯啊,全部精神都用在了观察夜空上。

    不过所谓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尤其是皇帝的话更是容易让人去揣摩,汉武帝话音才落,那些眼尖耳顺的朝臣就听到了汉武帝的话,一个个也都连忙抬头看着月亮,口中也是各类赞美之词,无外乎就是赞美月色,赞美大汉。

    也不知道是汉武帝真的运气好,还是霍光时机拿捏的准。就在众臣抬头之时,霍光也转过身去说道:“传令下去,点火放灯!”

    霍光一声令下,顷刻之间密密麻麻的孔明灯从三爵观旁缓缓升起。一千七百盏孔明灯在一分钟左右全部升上了夜空,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光污染的问题,所以一千七百盏孔明灯出现在夜空,其壮观程度也大大超乎了霍光的想象,虽然没有身处未央宫,不过霍光已经能够想象当满朝文武见到这漫天火光会是何等惊讶的表情。
正文 第七十九章 猗兰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