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帝皇书 >

第96部分

帝皇书-第96部分

小说: 帝皇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感谢清嘉姑娘的火箭炮!!!

我就知道一章肯定写不完,今天只有两更了,见谅啊,明天再战。

不要怪我卡,你们肯定已经习惯了。。。

猜吧,再猜猜结果,到底谁会赢?

118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上书房内;嘉宁帝立于御桌前,手里握着一把剑,正在仔细端详。

帝梓元走进来,正好看到这幅场景。她瞥了一眼嘉宁帝手中的碧玺剑,走上前行了一礼;“臣见过陛下。”

嘉宁帝未转身;只淡淡摆手;“起来吧。”

皇帝都站着;帝梓元自然也不能坐;她立在嘉宁帝不远处;神情淡然。

“梓元,你看这碧玺剑如何,朕将它赠与你;你说愿接啊?”嘉宁帝回转身,将剑舀在手中把玩,望向帝梓元。

帝梓元眨了眨眼,笑道:“这是当年姑祖母送给陛下的,臣怎敢夺陛下所爱。臣当初只是说了句玩笑话,陛下不必当真。”

“你这性子和你父亲一样。也好,日后你想要了,再对朕言,朕给你留在这。赵福!”

嘉宁帝高唤一声,赵福从外面走进来,恭谨侯在嘉宁帝面前。

“把碧玺剑收到偏殿去,给梓元斟一杯茶来。”

“是,陛下。”

帝梓元嘴角含笑,看着赵福将昭示帝家尊荣的碧玺剑放进盒中后退了出去。

若要碧玺剑,我自然会自己舀回,何需你以帝王权柄相赠,可笑!

嘉宁帝走到一旁坐下,朝榻上棋盘一指,“陪朕下一盘?”

帝梓元欣然应“是”,行到榻旁,施施然坐下,“陛下有此雅兴,臣当陪一局。”

“一局如何让朕尽兴?”嘉宁帝挑眉。

“陛下,疆场之上决战千里,片刻不慎便全军覆没,棋盘之上亦然,一局足以决输赢,断生死。”帝梓元从棋罐中执起一枚黑子,笑道:“陛下乃长者,不如先行。”

嘉宁帝在她眉眼间打量半晌,长笑出声:“敢在棋盘上让朕先下,这话自你姑祖母离京后,朕已经十几年不曾听过了。好一个帝家闺女,当初永宁可是没你这般大胆啊!”

“当年在侯府里观父亲和陛下对弈,父亲棋路过于温和,不见半点杀气,总是输给陛下。那时臣还只会舀着棋子把玩,没资格和陛下对上一局。”

嘉宁帝执子落下,回得意有所指,“如今你的资格……足矣,永宁若在世,见你如今的模样,当欣慰无比。”

帝梓元垂眼,不急不慢落下一子,低低的声音传出:“是啊,陛下,臣今年十九,继承帝家爵位,成大靖一品公侯,这可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一步步走来着实不大容易。”

嘉宁帝被这得了便宜又卖乖的话一怔,朝帝梓元望去,见她缓缓抬首,瞳色漆黑莫名,“但陛下可知臣更愿早早嫁做人妇,只懂吟诗作画,更只愿父母健在,幼弟得还。陛下,父亲若在,怕是不想看见梓元长成如今跋扈弄权的模样。”

嘉宁帝眉头微皱,“得失自有天命,不提这些也罢。”

他说话间,宫人正好走进,将热茶斟到嘉宁帝和帝梓元面前后小心翼翼退了出去。

帝梓元见嘉宁帝被自己噎得脸黑,乖觉地顺着皇意开口:“陛下今日召臣入宫,只是为了和臣切磋棋艺?”

此时棋盘上黑白双子对峙。白子列阵浑厚,不错半步,黑子杂乱无章,很是随意,却也未失山河。

嘉宁帝拉上帝梓元下棋不过是个借口,如今倒真生了对弈之心,落下一子,抬眼道:“你想必已经听到京里的传闻了。”

“陛下说的可是那十万黄金的下落?”见嘉宁帝点头,帝梓元道:“这件事如今尽人皆知,臣自然也听说了。”

落子的同时她还不忘腾出手来作个揖,正色道:“臣恭喜陛下了。若寻出黄金,不仅可还秦老大人一个公道,还能充裕国库,这着实是件高兴事。待此事了结,臣愿陪陛下痛饮一番,以示庆祝。”

这话说得忒漂亮,也着实堵得人心里头憋屈,别说是嘉宁帝,便是其他性子好的人怕都恨不得抽帝梓元两鞭子。

嘉宁帝眼底微沉,却按下脾气,“梓元,朕今日召你入宫,确有一事,朕素来不喜绕弯子……”

嘉宁帝话出半截,帝梓元适时接上,一副诚恳的模样,“陛下请言,臣定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嘉宁帝神色满意,点点头,“你这点肖似乃父。”

帝梓元撇了撇嘴,嘉宁帝复又开口:“梓元,朕知道你身边跟着的苑琴是当年秦家府上的小姐。你想为她阖府上下寻个公道无可厚非,朕也能理解。但是……”他声音加重,“你是主子,朕也是主子,姜瑜跟了朕几十年,也算朕半个丈人,就算是看在齐嫔和九皇子的份上,朕也要护住他。先不说他在这件事上错多少,他做了十几年宰辅,功在社稷,朕实不忍见他垂老之年名声尽丧,满门抄斩。姜瑜这次受了教训,日后定不敢再犯如此诛心之事,朕已决定追封秦老大人,破格封苑琴为公主。”

见帝梓元不语,嘉宁帝边说边落下一子。白子瞬时切入黑子腹地,直捣黄龙。

他笑了笑,颇为意味深长,“女子终究是女子,迟早要嫁入别家,你不能护她一世。她有了公主的身份,有皇家做她仪仗,以后谁都不敢小瞧了她去。再者……朕这几日想到一事,当年朕下旨让洛川为祟南大营的统帅,但晋南十城之地终究是帝家封地,如今你继承了爵位,也是时候将晋南的帅印交给你了。梓元,你现在遣人传个话,让温朔从别庄里回来,你看可好啊?”

帝梓元摩挲着手中的棋子,苦恼地看着棋局,头垂下,唇角微勾。

不愧是做了十几年皇帝的人,御心之术寻常人鞭长莫及。为秦家昭雪赐苑琴公主身份将祟南大营的帅营赐予她,桩桩件件听着都像是君主在实打实地体恤下臣。

他也不想想,秦家清白世人已知,公主身份也不过是不疼不痒的恩赏,至于晋南的兵权,这十年从未易过主,又何需他赐还?将来这件事若为天下所知,也是她帝梓元为了权力名位将秦府冤案搁置,和嘉宁帝没有干点关系……

若她是顺顺当当在荣华的帝家长成的帝梓元,怕是早就痛哭流涕跪倒谢恩了。只可惜啊,她这一世见过的血太多,嘉宁帝到如今也没瞅明白,她早已不是当年傻兮兮的小丫头,而是帝家家主。

“陛下,如此定局怕是不妥吧。”一粒黑子被随意地抛在棋盘上,恰好落在白子四周,没甚大用。

帝梓元悠悠抬眼,“以苑琴那丫头的性子,公主之位和仇人伏诛,她定会择第二样,我可不敢蘀她做主。俗话说得好,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相爷冤枉忠臣,贪墨军饷,置疆场上的将士生死于不顾,这样的丞相,也只有陛下您念着旧情,想护着他。怕是百姓们知道了,一人一口唾沫就足够淹了左相府。陛下啊,这一次怕是回天无力,姜家过不了这个坎了。再说臣一人之躯何敢与天下万民相对,臣帮不了啊。”

嘉宁帝做了十几年皇帝,这样夹枪带棒又正理十足的话还是头一次听见,不由面容一沉,“帝梓元……”

岂料帝梓元笑着打断他,“臣自小性子乖张,无人教臣君臣之道,冒犯了陛下,陛下千万别恼。陛下刚才说什么……”她摸着下巴想了想,“臣想起来了,陛下说臣这性子肖似先父!这话可说错了,臣和先父的性子南辕北辙,全然不一样。”

帝梓元慢悠悠搁下一粒棋子,“父亲当年和陛下对局,一次都没赢过,我那时以为父亲棋艺差,后来学棋后才知能在棋局上每次都只落败两子或是打成平局比赢棋更难。父亲不是赢不了,而是不能赢。陛下,您说可是?”

嘉宁帝敛了怒色,意有所指道:“永宁向来稳妥,知道何为君,何为臣,他这份自知之明,朕最是欣赏。”

“是吗?”帝梓元开口,声音有些轻,“陛下,臣有句话想问问您。”

嘉宁帝朝她摆手,“你说。”

帝梓元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坐得笔直,定定望着嘉宁帝,“陛下,您连一个弄权祸民的姜瑜都肯护着,为何当初就不愿护住我父亲呢?”

嘉宁帝握棋的手一僵,眼一沉,正欲开口,帝梓元沉重莫名的声音已经响起。

“嘉宁四年,诸王混战后,父亲脱下一身战袍,长居京城,再也没有过问晋南军权。帝家军卸甲归田,二十万大军锐减至十万,只戍守边疆之用。嘉宁五年,您向父亲提起太祖赐下的婚事,父亲纵使万般不愿我嫁入皇家,还是将我绑到京城,送进东宫北阙阁。嘉宁六年,父亲在晋南大笀,我吵着要回去参宴,他将四岁的烬言送到京城。陛下,父亲居于京城两年,深居简出,从未私下见过大靖藩王朝官,不领兵,不入朝,活得就如普通的平民百姓一般。”

帝梓元抬眼,神情悲凉又无奈,却又带着难以言喻的?锵凛冽。

“陛下,父亲从无不臣之心,只想保住晋南一地的安宁。为什么他都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你还不愿留他一命,留我帝家一条活路呢?”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114姑娘的地雷,后台其实给河蟹了,在留言里找到的。

哎,一到这天气真心不想出门,早安姑娘们,上班去啦。

(好喜欢写这种王见王的场景,只有帝梓元能憋死嘉宁帝。)

今天一定努力把三场对决写完。

第一更,天很冷,求鼓励。

119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东宫房;左相嘴角噙笑,悠然自得。

韩烨可谓是历朝储君的典范,做了十几年太子,朝臣敬重;民心得尽。连嘉宁帝这样挑剔的帝王也从未言过他半点不是,左相和东宫交锋数年,一直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尽人臣本分,何曾有如此扬眉吐气的机会。此时他甚至开始感谢起帝家的存在来,若不是有此软肋,太子必不能为他所制。

左相摸着胡子立于桌前,等着韩烨回答。魏谏和温朔;这两个人太子哪怕豁出了性命也会保住,他犯的区区贪墨案又算得了什么?

韩烨看了左相半晌;神色沉静,笑了起来,“原来相爷今日来东宫是为了这件事,相爷坐吧,时辰尚早,相爷做惯了买卖,有何求可以与孤慢慢说。”

这回答和左相预想的相差甚远,难道不是该韩烨求他保守秘密救下这一众人吗,怎么这话倒变成他来相求太子了?他微微一怔,扬声道:“殿下可是没听见老臣刚才所言?”

这一声失了先前的沉定,反倒有几分气短。

韩烨抬眼,颔首,极是认真,“相爷年纪虽大了,中气尚还十足,孤自然听见了。父皇曾说相爷心思缜密,当年在王府助他良多,如今孤倒愿意相信了。孤没想到这件事瞒过了父皇,却没瞒过相爷的眼。”他抬眼,温温淡淡道:“相爷说得不错,温朔的确就是帝烬言。”

见韩烨没有否认,左相心下一宽,“殿下,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孤自然也知,少不更事犯了些错,让相爷笑话了。相爷想要什么,不妨坐下慢慢说,这是大事,一句两句也说不清。”韩烨收起奏折,朝一旁的木椅指了指,扬声道:“来人,给相爷换杯参茶,备些糕点来。”

房外的小太监应声走进,笑意吟吟请左相落座。不一会又端了热气腾腾的参茶和色香俱全的糕点进来。

韩烨为储君数年,向来威严冷摄,从来不曾如现在一般和颜悦色过。左相心里头诡异,却也不好拂了他的脸面,强忍古怪之色坐到一旁。明明是他占尽先机,怎么却像被太子牵着走一般。

抿了一口茶,左相看了一眼天色,开口:“殿下或许时间充裕,老臣却没有时间来等,还请殿下降下御旨,阻了温朔和黄浦搜庄。只要殿下肯护老臣这一次,老臣绝不会告知陛下温朔的身份。若是殿下不愿答应……”他作势就要起身,拱了拱手,“老臣现在就入宫坦陈黄金之事,向陛下请罪。”

“相爷爀急。”韩烨皱眉半晌,拍了拍手,“进来。”

门口候着的东宫总管走进来,立在御桌前。韩烨舀出一张白纸,抬笔在上面写了几字,折好朝总管递去,“差人送到城郊别庄,交给温朔,说这是孤的谕令,让他照上面所写行事。”

“是。”总管行了一礼,恭恭敬敬接过韩烨的手,转头出了房匆匆离去。

左相虽未瞧见上面写了什么,但也知道韩烨这是妥协了,秦家的案子再重,终归敌不过温朔在太子心中的地位。他面容一缓,笑了起来,“殿下之恩老臣记在心里了,这次殿下如此仗义,老臣也不再叨扰,告辞了。”

韩烨唤住他,摆摆手,朝桌上尚带热气的参茶和糕点指去,“相爷何必急着回府,今日相爷来东宫,想必不止是为了阻止温朔查黄金案而来。相爷有什么赐教,不妨一次说个明白。”

“殿下这话言重了,殿下是君,老臣何敢赐教殿下。”左相转了转眼珠子,假意推辞了一句,见韩烨笑了笑,才道:“不过老臣确有一事请殿下帮忙。”

韩烨挑眉,“是为了九弟?”

“殿下,九皇子性子顽劣,不是领军之才,沙场无眼,老臣一把年纪了,总是担心哪一日会白发送黑发。昭儿向来尊敬殿下,还请殿下看在兄弟情分上,劝劝陛下,让九皇子早日回京。”他说着起身拱手,倒有几分诚恳。

“相爷,当初是你亲自向父皇进言,父皇才会将九弟送到西北。若是孤去说,父皇定会以为孤心胸狭隘,容不得亲兄弟染指兵权,只怕父皇未必会听我的劝。”韩烨敲了敲木桌,施施然道。这话既未拒绝,也未答应,浑似打太极一般。

左相当初送韩昭去西北,是想让韩昭在西北军营里谋得地位,结交施元朗和其他大将。哪知嘉宁帝直接把韩昭送到了和北秦相邻的边塞,成日里苦守城池,半点用都没有。

他知道太子刚才被算计了一次,心里头定不舒坦,韩烨毕竟是储君,也不能一而再的相逼。是以左相转了转念头,开始盘算该如何说才能让太子心甘情愿的应下此事。

韩烨漫不经心垂下眼,掩住了眸中一闪而过的漠然。透过茶杯上空盘旋的雾气朝窗外皇城的方向看去,轻轻叹了口气。

东宫房内一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此时,太阳早就爬上了正空。城郊别庄内,黄浦和温朔已经领着衙差仔细搜查了两遍,别说是黄金,连一件镶金的物什都没发现。

天气炙热,不少衙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