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超级黄金左手 罗晓 >

第3部分

超级黄金左手 罗晓-第3部分

小说: 超级黄金左手 罗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三眼的店不在冲口最繁华的地段,算是地处二类街市口,租价比一类地段便宜三分之二,但占地却只有更宽的。

    陈三眼的“静石斋”当街一面只有六十来平方的面积,但店铺里面延伸进去却是几近三百平方。

    静石斋一共有五个人,经理叫方志成,是陈三眼的妻弟,小舅子,三十三岁,二号人物是五十多岁的刘叔,刘叔看起来是个不起眼的老头儿,但早年在扬州古玩界可是大名鼎鼎,刘叔的父亲在解放前也是干古玩的顶尖好手,家境颇丰,但在解放后挨了批,当了牛鬼蛇神,戴了高帽,家里的古玩珍藏也被抄了个干净,自此家道中落,但刘叔却是自幼便跟父亲学了一身玩古的眼力和技术。

    陈三眼还是三顾茅芦才把刘叔请出来,后来要到南方开拓,陈三眼不得不把刘叔迁过来镇店,所以冲口以及深圳的另一间店,基本上有重大的项目都是刘叔来抓主的。

    当然刘叔干的是技术活,管人管钱的那归方志成了,店里也就泾渭分明,方志成管着财政和人事大权,古玩玉石的进出就由刘叔全权负责,方志成就是想负这个责他也没那个能耐。

    店里还有一个平时坐店的,叫李俊,二十六七的年轻人,也是扬州人,知根知底嘛放心些,再有两个学徒工阿昌和阿广就是在冲口现招的了,只白日里来上工,晚上回自家。

    南方人好茶,甚至连早点都叫成喝早茶,家家户户都不离一副茶具。

    刘叔也是好这一口,平时里除了鉴定买卖的货物外,就离不开他那一杆大烟杆和茶具了。

    陈三眼带着周宣回到静石斋,方志成和李俊都到外面潇洒了,店里就只剩刘叔一个人,正喝着茶抽着大烟杆。

    平时方志成很是不喜刘叔抽这旱烟,那味道着实整人,但店里也离不得他,所以只有忍了。

    刘叔是不抽香烟的,他只抽那种乡下土种的旱烟,味浓劲大,周宣一进静石斋的里间便闻到浓烈的旱烟味。

    陈三眼招呼着周宣坐下,然后向刘叔笑道:“刘叔,今儿个我在步行街见到个好东西,你瞧瞧!”

    陈三眼笑呵呵的从周宣手中拿过手稿递给刘叔。

    刘叔把烟杆放在一边,然后再把手稿平放到一张红木桌上,又拿来一根尺许的直木条和一支软绒笔刷,轻轻将手稿抚平了一下才从最后面翻开。

    周宣这才见到真正的专业人士的手法,刘叔看到手稿又脏又烂就不禁皱了一下眉头,周宣这时倒是感觉得到刘叔不是嫌手稿脏和烂,而是心痛!

    把厅里的大灯打开,立时将厅里映得亮堂堂的。

    翻开第一页后,刘叔拿了直木条用力将手稿卷屈的角压直,接着再用绒笔刷把尘灰轻轻扫下,然后才看了看手稿上的字。

    只看了一眼,刘叔手就颤了一下,赶紧从桌子上把花镜盒子打开,取了眼镜架在鼻梁上。

    周宣一开始以为刘叔是要拿放大镜,却没想到是取了老花镜。

第五章 静石斋鉴宝(二)

    刘叔在鉴赏袁枚手稿的时候,跟陈三眼却又有些不一样,伸出食指仿着手稿上的字迹一笔一画的勾勒。

    周宣见刘叔沉浸在书法纵横中,有些沉不住气的问道:“刘叔,你看这手稿是真还是假?”

    刘叔眉头一皱,瞄了一眼周宣,眼神里多了些不屑和轻视。

    陈三眼笑笑说:“小罗,不用急,刘叔这是在鉴定手稿的真伪。”

    周宣奇道:“描一描毛笔字儿就能鉴定真伪?”

    陈三眼顿时汗颜,难道他真的看走眼了?周宣连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明白,他又怎么会认出袁枚手稿的?

    想了想,陈三眼还是解释了下:“对于手稿的鉴定一般来说,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方示就是从‘笔法’入手,笔法泛指书画作品中点、线运行的形态、方法。中国的书法是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笔法是书画中最重要的灵魂和核心,笔法的优劣是衡量书画艺术水平高下的最重要的准绳,因此,书画的真伪必然首先反映在笔法上。”

    “哦。”周宣没想到书画中还有这些讲究,自己跟他们这些专业的一比那就显露原形了。

    陈三眼又道:“刘叔这是从笔法的点,线形态中来分辨袁枚的笔法,书法是与一个人的性情和环境习习相关的,有讲究,‘笔端钢杵,要力透纸背’,指的便是笔法中笔端的力量,这种力量要内敛,不能显露在外边,显露在外边叫青筋暴露。书画的快慢是次要的,主要的是用笔的轻重、疾徐、转折、顿挫,是否合乎笔法。有人以颓笔渴墨故作飞白取势以迷惑阅者,用评画的术语来说,这叫做‘剑拔弩张’,其实笔里并没东西。鉴定大画,如高山大树以及长线条的衣纹等,更应注意笔法。画大画必须放笔,即‘请君放笔为直干’,然而放笔不是任意胡抹,不要被故作姿态的‘狂华’、‘客慧’所迷惑,即‘始知其放本细微,不比狂华生客慧’。鉴别细短线的工笔画,也必须看是否笔笔有力,笔笔到家。前人常以如‘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春云行空’、‘流水行地’、‘寓刚健于婀娜之中,写遒劲于婉媚之内’、‘剑绣土花,中藏坚质,鼎仓翠绿,外耀锋芒’等来比喻笔法。”

    一席话下来,周宣却是听得一知半解,似明似不明的。

    陈三眼说到对古玩字画的研究心得上,一时兴起,更是滔滔不绝的讲起来。

    “在书法方面,自魏晋时代,人们将书法仅仅作为一种表现笔墨技巧的艺术形式,其崇尚玄学,醉心清淡,此时的书法风格神韵潇洒,散漫轻盈。”

    “至唐代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心思上,文人学士精神豪迈,书法风格奔放,又规整严谨。”

    “到宋代城市经济发达,市民文化勃兴,社会文风特盛,书法风格平稳清丽,华美多姿、新颖精妙。继而元代蒙古统治严酷,文人学士精神压抑,此时书风循规蹈矩,只能‘出入羲献,牢笼古今’。明、清科举日渐成为文人士子们的唯一入仕途径,而科场试卷,官方文书朝庭要求严格,加上不断的**的迫害,因此,文人士大夫思想保守,此期书法风格以台阁体、馆阁体为盛,行款整齐,字体匀称,雍容,笔划平直光圆,结体呆滞拘谨,风格端庄秀整,稳健刚劲。”

    周宣听得瞠目结舌,没想到一个简单的问题倒惹出这么多的条条道道来,又是笔法又是年代又是朝代的,难怪他练不好字,不过对陈三眼的渊博知识还是真的佩服。

    不过周宣更关心的则是自己这册手稿的真伪,这可关系到十七万五的巨款啊,悄悄的低声又问陈三眼:“陈老板,你对字画的研究都这么高深了,难不成刘叔比你还厉害?”

    他这个话问得私心很重,如果陈三眼说刘叔比他厉害的话,那手稿还得刘叔说了算,也不知道会是真还是假,如果刘叔没有陈三眼厉害,那就放心多了,至少陈三眼已经说过是真的了,不过他这话的真正意思陈三眼倒是没想到这上面。

    陈三眼笑笑道:“刘叔拿手主专的是古玩器件,字画其次。”

    这话的意思周宣还是明白,拿手的是古玩嘛,字画其次,那是字画要弱一些,陈三眼没明说刘叔字画上面比他弱,但表达的意思却是。

    周宣心里淡定了一些,瞄了瞄刘叔,那老头已经合上了手稿,闭着眼念念有辞的,模样神似电视里那些老地主。

    半晌,刘叔睁开眼抬起脸来,点点头道:“是随园主人的手稿!”

    周宣心里一块石头才当的一下落地,暗道是就是,还什么随园主人的掉书包!

    刘叔指着手稿又道:“随园主人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有‘南袁北纪’之称。崇尚‘灵性说’,是以所创作品皆以‘真,新,活’为准,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有些诗趋向艳俗,晚年尤其如此,简斋补遗手稿里记载的多是鬼怪故事,但又不与前作‘子不语’雷同,后面还补了些对人生的看法的补遗,其手稿的价值……可以说,确实珍贵,花了多少钱买回来的?”

    “一块钱!”周宣伸了一根指头,袁枚的名头他确实不晓得,但听到刘叔说他跟纪晓岚齐名倒是心喜了一下,纪晓岚还是知道的,现在的电视剧拍得多了,就差没拍纪晓岚换内裤逛窑子了。

    刘叔讶然道:“一块钱?”随即叹道,“那可真是捡漏了,不过来南方这么久,我也逛了不少地摊玩店,但都是水货假货琳琅满目,有价值的东西几无可见,你能找到这册手稿,的确是运气,按现在的评估随园主人其他手稿作品的价值来看,这册补遗手稿值二十五到三十万之间。”

    听到老头这么说,周宣彻底放心了,他倒不贪手稿能多卖几万元,见好就收是最好,再说这也是一笔凭空落下来的意外之财,能换成现金才重要,再说如果你都赚了那别人买去干嘛?

    当即又笑嘻嘻的双手捧了手稿递给陈三眼,道:“陈老板,咱们还是协议照旧吧。”

    陈三眼也是爽快的接过,道:“好,小周是个爽快人,我也就不多废话了,刘叔,我跟小周兄弟谈好了,以十八万的价格买下这册手稿,小周又要掏五千出来吃饭,呵呵,刚好我有两个扬州的朋友来南方了,等下一齐聚个会聊聊天,看看他们有些啥子稀奇玩意儿。”

    刘叔一开始对周宣表现出来的无知很是不屑,但见后来他说了真正的价值后,周宣倒是不贪心再涨价,对他的观感倒是稍稍好了点,再加上好像陈三眼对他有些另眼相看,脸色也就缓和了些。

    其实这倒不是说陈三眼对周宣故意压低了价钱,事实上在古玩字画这一行,私底下和公开的交易是两种概念了,公开交易和拍卖是要按章办事,是要向国家纳税的,袁枚这手稿私下交易的话大约也就在十七八万到二十万之间,拿到拍卖场也许会卖到三十万,甚至更高,但拍卖场的提成和税金以及其它开支,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说陈三眼给周宣开的价并不是很低。

    陈三眼又道:“刘叔,店里现金够不?把钱付给小周吧。”

    本来他是想给周宣开张支票的,但一来周宣跟他并不熟,才刚刚认识,怕他担心,二来周宣好像并不了解支票这些,所以干脆给他现金。

    刘叔到里间里打开保险柜取了十八万捧出来放到桌上,又取来一个验钞机,道:“到验钞机上点点,看看真伪和数目够不够。”

    十八叠钞票,一扎一万,银行的封条都在上面。

    周宣还是不好意思验钞数钱,这一阵子看陈三眼的作风和气度也不像是奸诈之人,虽然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话,但从心里感觉还是不像,人家大大方方对你,你又何必做得那么小鸡肚肠?再说这一笔财富确实是想都想不到,捡来的,如果不遇到陈三眼的话,就算他捡到这手稿又有什么用?搞不好几天就给他扔垃圾堆里了,搁他那就是一钱不值。

    “我也就不点不验了,陈老板,你送一个包给我可以不?”周宣笑笑说着,然后又拿起一扎钞票,撕了封条,估摸着从中间分开,拿了看起来稍多的一边放到桌上,又道,“陈老板,这一半作为饭钱。”

    陈三眼笑笑,摆摆手,刘叔又拿来一个黑色的公文包递给周宣。

    摸出手机看了看,差不多十点了,但陈三眼这顿饭还是不好意思不去,再说也算是自己掏的钱呢,吃五千块,倒是要去看看吃什么,也不是痛这个钱,但就是想瞧瞧他们这日子是怎么过的。

    再者陈三眼还说了他那两个朋友有稀奇玩意要看,要是今天之前,周宣对这些也不感兴趣,但忽然从这上面发了一大笔财,又听陈三眼和刘叔说了那么多关于字画的介绍,竟然就陷入了对古玩字画那神秘莫测的诱惑中,虽然自己对这方面是一窍不通,但似乎在这条路上,那光景迷漫处有一个人挥舞着钞票在向他使劲的招手!

    关好静石斋店门,陈三眼拦了辆出租车,上车后,周宣只觉得像在做梦一般,怀中抱着的那黑公文包却又真实的感觉得到,只是脸上心里火热一般的烫,手心里全是汗水!

第六章 道

    陈三眼说了个地名,周宣也没在意,一直沉浸在怀中十几万巨款在身的喜悦中。

    刘叔倒是没能把他那大烟枪带出来,毕竟又长又在的不方便,这时虽然没抽,但周宣依然从他身上闻到一股浓烈的烟味道。

    出租车开了将近一个小时,迷迷糊糊的周宣才注意到:怎么还没到?看了看车窗外,又是一惊!

    原来早出了繁华的市区,这儿公路两边都是山林,间隔好远才有一颗路灯,黑咕咙咚的看不到有一户人家。

    周宣吃了一惊!

    难道是要拉到乡下趁着月黑风高,把他这十多万抢劫了?

    就在周宣疑神疑鬼,胡思乱想的时候,路前边现出了一片灯光,有路牌指引灯,上边写着:“马老二家庄”。

    再开没一分钟就到了,下了车后周宣夹着黑皮包左右张望,这里好宽的建筑,只是所有的建筑并不是钢筋水泥而是用圆木一排一排立起来的,有点像篱笆墙,但这个更高更密些,顶上是石绵瓦盖的。

    周宣就有点奇了,这样垃圾的地方能吃五千块?搞不好就是孙二娘那样的黑店!

    也不像市区的食店,一到就有小妹笑脸相迎,这儿简直就是冷清清的,没一个人出来迎接。

    到了里面,除了一个很大的厅外,还有一边隔成了一间一间的小房间,只是仍然是圆木棒排列成的墙,地下还是贴了地砖,这让人看起来舒服点。

    大厅里倒是有个胖子躺在躺椅里看电视,电视里放的却是咿咿呀呀的粤剧。

    看到陈三眼的时候,那胖子倒是坐躺椅里一骨碌站了起来,笑眯眯的道:“陈老板,你倒是来了!”

    陈三眼道:“有点小事耽搁了点时间,马老板,介绍下,这个是小周,我的小朋友!”

    听到陈三眼介绍着周宣,马老二有点意外,对周宣也多看了几眼,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