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

第195部分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第195部分

小说: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凉粉是用海菜熬制的?”王守拙奇道。
  “是啊,家里这些凉粉都是小婉中午的时候让人送过来的。我听王保说,市场上二文钱一碗,卖的很红火。”王夫人道。
  “嗯,张府这次又发了一笔财,张鸿渐有福气,想不富都不成”王守拙颇多感慨。
  王夫人摇摇头道:“这一次可没发多少财,倒是有不少百姓先蒙其利。”
  “此话怎讲?”王守拙有些不解。
  王夫人解释道:“这一次张府没有亲自出售,而是将凉粉制成后批发给一些贫困的百姓,然后由他们入市场售卖,不少贫困之家都因此蒙利,虽然是微利,也能贴补家用。”
  “噢?呵呵呵……”
  王守拙略一思索,不禁轻笑起来。
  “你笑什么?”王夫人有些不解。
  “张夫人果然好算计。”王守拙道。
  “这是行善事,怎么是算计呢?”王夫人还是不明白。
  “当然是行善事。”
  王守拙解释道:“不过她做得更好一些。你看,将做出来的凉粉批发给那些小商贩,既能迅速出售,还能够节省销售的时间,而在那些商贩销售凉粉的时候,她还可以扩大的凉粉的生产,这是一举数得。”
  “好像……是这么回事。”王夫人想了一下,点点头。
  “呵呵,不能便宜她,夫人,天气不错,你去张府走动一下,再取一些凉粉回来佐酒。”王守拙笑道。
  不过,此时小婉却不在府里,而是去了乡下的种植园。
  ‘咕咕咕……’
  在种植园后面的一座低矮的土山上,圈养着数百只鸡,小婉和紫鹃带着几个下人站在一块岩石上,正看着一些雇来的女人喂鸡。
  “用海菜喂鸡,鸡粪留着滋养田地,鸡蛋可以出售增加收入,对了,还可以煮茶鸡蛋,你们一定没有吃过。”小婉笑道。
  “茶鸡蛋?是用茶叶炒鸡蛋吗?”紫鹃问道。她还真是没有吃过,不过茶叶她是喝过的,感觉上,用茶叶炒鸡蛋似乎不会很好吃。
  “是用茶叶,但不是用炒的,而是用茶叶煮鸡蛋……”小婉将煮茶叶蛋的方法讲了一遍。
  “明天我就试试。”紫鹃说道。
  “呵呵,肯定好吃,记住一定要将鸡蛋壳敲裂,味道才能进去,咱们养的这些鸡都是用特殊饲料喂的,鸡蛋的味道和营养比光吃菜叶和粮食的鸡蛋好。”小婉笑道。
  几个女人吆喝着将一些飞到栅栏上的鸡赶下去,一个人守护一段,分工合作,避免那些鸡跑出去。
  这些喂鸡的都是从周围庄子里雇的主妇,她们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来庄上做工,或者以工钱结算,或者以鸡蛋结算,都很欢喜。现在这些鸡才刚刚下蛋,等过一段时间,沧州城的市场上会出现大批的鸡蛋供应。
  “紫鹃,有没有兴趣留在种植园上?”小婉突然转头问道。
  紫鹃的年龄也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小婉想将她提拔一下,将来出嫁的时候,也多份嫁妆。
  “不,我只跟着夫人,侍候夫人一辈子”
  紫鹃没想到话题会突然转到自己身上,怔了一下,脸上突然出现惶恐的神色,说着就要跪下来。
  “嗐”
  小婉连忙将她拉住:“怎么骨头这么软?说跪就跪。我这不是也为你考虑嘛,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留在我身边好啦,我提高你的月钱,也好多攒些嫁妆。”
  紫鹃破涕为笑:“那夫人就从指缝里多漏出一些,也就够奴婢的嫁妆了。”
  “想得美”小婉无可奈何地瞪了她一眼。
  张陵站在船尾处,看着那艘紧追而来的帆船,微微皱起了眉头。虽然双方距离尚远,但看对方的架势,大有穷追不舍的意思,而且他们的船轻巧,再过一、两个时辰恐怕就要赶上来了,难道对方真的敢在这江面上肆意妄为?
  正思忖间,鲁山来到身后恭敬道:“张大人,你先回舱歇息一下,他们没有两个时辰,绝对追不上来。”
  张陵点点头:“前面快到安宜了吧?”
  鲁山答道:“是的,傍晚就会靠岸。”
  “哼”
  张陵冷哼一声:“光天华日之下,我到要看看这些家伙想做什么”
  他极目向远处看去,前面靠近岸边的地方已经隐约可见城墙的轮廓,两岸林木掩映间的房舍数量和农田数量也大增,不像先前那般零落,岸边也有一些小孩子戏水,扑腾的水花四溅。
  “大人,不去用餐吗?”海猫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遛达过来了。
  “好啊,海兄请。”张陵欣然答应。
  二人结伴去舱厅吃饭,坐好后,没等张松去拿饭,船上的人已经争着侍候他们,海猫子当然是叨了张陵的光。
  一边吃,一边闲聊,几句话后,海猫子又谈起了当年出海的事情,张陵也正好想知道这方面的事情,乐得多长见闻。
  傍晚时分,客船缓缓泊在安宜码头,不出鲁山所料,那些追兵也终于赶上,一俟靠岸,登时就有一些身着劲装的大汉簇拥着几名官吏向张陵所在的这艘船奔来,他们顺着船板上船,一名大汉喝道:“林天南,快出来,你躲不了的”
  舱厅里的张陵和海猫子相顾愕然,原本他们都以为是找海猫子的,但现在看来却是找那一家三口的。看海猫子如释重负的样子,张陵却紧张起来,他连忙向外走去,正看到林天南夫妻带着儿子从舱房仓皇奔到通道上。
  “林兄,且不要出去,一切由我来应付”张陵连忙喝住他们。
  林天南夫妻愕然回头,林天南皱眉道:“这是林某自己的事情,不敢麻烦先生。”
  张陵来到他们身旁,探手怜爱地拍拍小洛儿的脸蛋,淡然道:“林兄,四海之骨皆兄弟,在下只问你一问话,你可有理亏之处?”
  “没有。”林天南斩钉截铁地说道。
  “那就好,这件事情交给我了。”张陵说道。
  林天南摇头叹道:“先生千万不可卷入此事中,或许先生身份特殊,但这些人身后的势力太过庞大,缠上后除非死掉,否则休想有安乐的日子过。”
  “不要再说了。”
  张陵拍拍林天南的肩头:“林兄,即使你无所畏惧,你的妻子和洛儿怎么办?难道你不为他们着想?”
  “这个……”林天南顿时迟疑起来。
  张陵淡然自若道:“林兄和嫂夫人请放心,不管他们是什么人,在下都可以解决,待我将他们收拾之后,回来再和林兄和嫂夫人商量下一步该怎么走吧。”
  林天南夫妇不能置信地瞪着他,张陵捏捏小洛儿红馥馥的脸蛋,跨过舱门来到甲板上,只见鲁山正带着船上的伙计正和一批人对峙。
  “咦?”
  看清与鲁山等人对峙的那一方,张陵不由得一愣,怎么会有官府中人参与。
  “鲁管事,三江船行难道要对抗朝廷吗?”当中的那名官员厉声问道。
  “不敢,杨判官,三江船行是规规矩矩做水上生意的,你大张旗鼓的追到这里,又是为了什么?难道是我三江船行做了什么违法的事情?”鲁山不卑不亢地反问道。
  “哼”
  那个杨判官冷哼一声:“三江船行是不是违法,一会儿便知,现在立即将林天南一家三**出来,他们犯了重罪,如果你敢包庇,三江船行免不了同谋之罪‘
  “你……”
  鲁山怒极,却不敢妄动,他可以不怕,但不能不为三江船行着想,而且民不与官斗,一时之间,他竟想不到有什么办法解决眼下的问题。
  张陵大步走过去:“鲁管事,怎么回事?”
  那名杨判官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生出警戒的神色,待看清张陵的面目后,又显得有些疑惑。
  鲁山见到张陵过来,松了一口气,连忙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追捕逃犯?”
  张陵看了那名判官一眼:“此事全由我揽到身上,鲁管事就不要惹事上身了,其他人也退开。”
  鲁山心中感激,毕竟对方有官吏出手,他不能不为三江船行考虑。
  那名杨判官越看张陵越觉得眼熟,见他走上前,有些不确定地扬声问道:“前面可是张陵大人?”
  张陵一愣:“你认识我?”
  杨判官脸色顿时一变,他连忙上前几步,躬身拱手道:“下官扬州判官杨广廷参见大人。”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二十节二入沧州
  第三百二十节二入沧州
  “杨大人,你可是来追捕逃犯的?”张陵含笑问道。
  “这个……”
  杨广廷迟疑起来,对付那些平民、商人,他这一套官服就足够了,可对于官府中人,这套官服就不太信服了,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张陵的身份——那是钦差,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张陵要管,他是丝毫推脱不得。
  张陵却似没有看到他为难的神上,继续问道:“不知道杨大人追捕的是什么逃犯?可有文书?”
  “这个……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杨广廷低声说道。
  张陵微微一笑,也压低了声音道:“杨大人,事无不可对人言,如果真是怕人之语,那你就不要说,也不要做,我也权当是没看见,不管这件事的后台是什么人,咱们两安,我不为难你”
  杨广廷只能苦笑,张陵这也算是给他保留了颜面,今儿个有这位爷在此,抓捕林天南的事情就不必考虑了,他向张陵拱手行了一礼,回头便吩咐走人。
  “杨大人,这件事情小的如何向主人交待?”一名大汉急忙来到杨广廷身前,言语间颇有质问之意。
  “你想怎么交待就怎么交待。”
  杨广廷沉着脸,一挥袍子,迳自向船下走去。
  那名大汉愤然看了一眼杨广廷的背影,又横目向张陵扫了一眼,‘腾’地一跺脚,喝道:“走”带着那些便装大汉气冲冲地跟在杨广廷后面离开。
  “多谢张大人出手相助”
  一俟杨广廷等人离开,鲁山连忙上前致谢,杨广廷刚才执礼甚恭,比见了上官还要尊敬,鲁山也是个老走江湖的,如何不知道张陵的身份非同一般,而同船的另外一些人也是大为吃惊,虽然觉得这个年轻书生看上去和煦温文,却被想到会有如此威风,将一府判官也哧得惶惶而退,几个精明的商人已经第一时间跑上来寒喧,试图拉近关系。
  张陵好不容易打发走那些突然热情起来的商人,和海猫子返回舱内,去寻找林天南一家人。
  “房门虚掩,难道是还没有回来?”
  二人站在舱前,发现舱门半掩,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丝毫动静,二人心中一惊,相互看了一眼,连忙推门进去,只见船舱里收拾的干净利落,什么东西也没有,显然已经是人去房空。
  “这林天南,搞什么乌龙”海猫子摇头道。
  张陵笑了笑:“那个林天南倒是好心,大概是不想连累我们才这么一走了之吧。”
  “这不是糊涂吗?有你照顾他们一家,有什么麻烦能够找上来?真是糊涂”海猫子不以为然道。
  跟在后面进来的鲁山说道:“刚才有人见到他们从船头偷偷下船,沿江而逃,那段路很不好走,不过那些追他们的人正往回走,倒是没有发现他们。”
  张陵也是有些无奈,他本来想来个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法,现在看来是没办法了,想到洛儿那天真可爱的笑容,他现在只能助他们全家吉人天相了。
  沧州。鹿鸣春分店。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五代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名英姿飒爽的青年书生朗声诵读镌刻在一块石碑上的文章,转头向同伴道:“长孙,你觉得这文章如何?”
  “好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他的同伴也是书生打扮,看着文章,一脸的激赏,欣赏着眼前的荷花池:“好文章,好池,好楼,若有好酒,当浮一大白”
  这两个人却正是李道玄和长孙珏。
  河北经济缓慢复苏,地区也日益稳定,现在各府县的匪患已经基本灭绝,李道玄的压力也大为减轻。在民政方面,有长孙珏协助监察地方,他便得已全力整顿军备。这一次来沧州,却是为了沧州要兴建码头的事情。
  由于各种原因,朝廷上下都在竭力缩减大兴土木的工程,李世民更是以身作则,连宫殿都不修缮,就是为了保持充盈国库,而沧州要在这个时候大兴土木,而且还言之凿凿,他有些不解,也有些好奇,所以便带着长孙珏二入沧州……说白了就是实地考察,看看沧州官府是否有劳民伤财之举。
  入城之后,在二人眼中的沧州又自不同,又听待巷传说城中新开的鹿鸣春如何如何,二人大为好奇,时值晌午,李道玄和长孙珏索性前来鹿鸣春,准备用过了午膳再去找王守拙。
  来到这里,二人看到满池荷花,掩映着中间的楼阁,已是大为惊叹,又看到池畔这篇《爱莲说》,二人都深喜这篇文章。
  长孙珏想要找人问询,一转头,却看到池畔垂柳下,一名中年书生正自带着一名小僮垂钓,便走过来含笑问道:“兄台,在下有事相询,不知可否赐教?”
  中年书生闻言,转头看了他一眼,却笑道:“赐教不敢,且到那边说话,免得惊扰了鱼。”说着,他又低声吩咐了那僮子几句,起身和长孙珏来到那篇碑文旁。
  长孙珏简单地介绍道:“这位是李兄,在下姓常,请教兄台如何称呼?”
  中年书生微一拱手:“原来是李兄和常兄,在下姓梅,不知二位欲询何事?”
  “梅兄可知道这篇《爱莲说》出自何人手笔?”李道玄问道。
  梅姓书生看了他一眼,微笑道:“李兄英气逼人,如去从军,必为大将,做一书生却是可惜了。”
  微微一顿,才继续道:“这篇文章乃是出自本州张别驾夫人之手,这鹿鸣春开业之际,便着人做碑刻于荷花池畔。”
  “原来如此。”二人微微点头,却也为这中年人的眼力所惊,李道玄长年军伍,身上自然带着杀伐之气,只是这两年整治地方,尊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