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

第210部分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第210部分

小说: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夫人果然是明察秋毫”
  高士廉先是给小婉带上了一顶高帽子,反正这东西廉价得很,“老夫此行,正是皇上吩咐的。”
  新书介绍
  《异能农家女》(书号:2096546 a司芳) 脑电波可以随意控制植物的生长?哇哇,这个异能好给力 重生为十六岁的古代童养媳,异能种田,不亦说乎 虽说婆婆很刻薄,分了家,带着老公与小姑,生活也滋润。 小小老公十一岁,早熟又精明,说什么夫为妇衣,要护我不受欺凌 控制藤蔓直接捆起,以示警告:小子,好好念书,再逃学,一棍打死 种田嘛,我带着小姑去就成了。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四十一节 合约
  第三百四十一节 合约
  “切我又不是审案,用什么‘明察秋毫’来形容?”
  小婉很是鄙夷了这老头一番,不过她可不敢将这话说出口,那可是堂堂的工部尚书,而且还是根正苗红的皇亲国戚。
  “张夫人,我这次过来就为两件事。”
  高士廉笑呵呵地道:“太子殿下将你送到长安的望远镜和船只图纸给皇上看了,皇上让老夫过来落实两件事情,第一,那望远镜的产量如何?第二就是那种加了轮子的船只,是否可行?速度如何?”
  小婉心中顿时一喜,她将东西送到东宫,自然是为太子张目,而关键的就是要打动那位大唐的至尊,有些生意,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的,与其后来被人捅上去,还不如一开始就直达天听。
  “高大人,目前望远镜的产量已经达到每个月一百付,只要技术熟练度提高,产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至于那轮船……可惜您来晚了几天,样船已经出海,不过试航时的数据都记录下来了。”
  小婉将新船试航的时候,所记录的一些速度、消耗之类的数据都拿出来,一一解答高士廉的疑问。在听到已经有样船改装出来的同时,高士廉既高兴又遗憾……高兴的是这些纸上的东西都可以变成现实;遗憾的是,来得不凑巧,改装船已经出海,一时间看不到。
  “因为这种改装船外面的水轮,所以称其为‘轮船’,高大人,我的意见是在沧州建一座船厂,先以改装为主,新造为辅,这样可以节约成本。”
  这种轮船的主要技术难点就是蒸汽锅和水轮,尤其是前者,涉及到安全问题,好在也不需要像现代锅炉那么苛刻,只要保证一定的压力就可以,叶轮则完全是个技术活,相关的技术难题已经基本解决,而且小婉这里也训练了一批技术工人,完全可以满足兴建船厂的要求。
  原本,小婉在将图纸献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存了这种心思,她希望在沧州能够建立一个建造新型轮船的船厂,她相信李世民在这一点上是可以通融的。
  高士廉想了一下,点点头道:“张夫人只要找一个场地,先将船厂建起来,工部和河北道的相关官员都会全力配合你行事。皇上让老夫告诉夫人,这船厂尽管放心建,有什么困难尽管提。”
  小婉摇摇头:“高大人,您恐怕理解错了。”
  “错了?”高士廉十分的惊讶。
  “这个船厂我是希望建在沧州,但以张家的能力建不了。”
  小婉一一说道:“首先是资金,其次是工匠,最后是原料……”
  说起来,原料不算什么,资金可以分批投入,但工匠确实是个大问题,但这些都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这种船厂,李世民恐怕不会安心交给张府来办,就像那火药一样,可以给钱、给地、给物,但生产上要收归国有。
  高士廉端起茶碗轻轻地喝了一口,然后抬头看了小婉一眼:“如果是朝廷建这个船厂,你可愿意将那些资料完整地交给朝廷?”
  小婉微微一笑:“我既然将图纸呈交给朝廷,自是愿意全力配合。不过,妾身也有几个条件,还望大人赂皇上转禀。”
  “张夫人请说,只要是合理的提议,我相信皇上是不会拒绝的。”高士廉将茶碗放下,看着小婉微笑说道。
  在他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李世民就交代过他,考虑到小婉已经献给朝廷不少东西,再白拿有些不太合适,如果她有什么条件,只要不是很离谱,就只管应他,让她尽快地将这船厂开办起来。
  “首先,妾身以技术入股,要这个船厂的二成股份;其次,我要四艘改装船,作为一次性的补偿。”小婉说道。
  高士廉想了一下,点点头:“你这两个条件老夫认为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这最后还是要上禀皇上。”
  小婉点点头,觉得高士廉说的很合理,但她也提出了最后的要求:“还有最后一个要求,我要跟皇上签一个书面上的合约,将朝廷与张家的对这船场的权利和义务都写在上面,而且双方还要签字画押。”
  “什么?”
  高士廉差点儿跞起来,手一抖,茶水泼出了大半,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张夫人,你这是在说笑吧?如果老夫没有理解错,你是说……让皇上给你签字画押?这条不行,绝对不行。”
  他的口气很坚决,就差直接讯斥小婉狂妄了——自古以来,雷霆雨露皆是皇恩,哪有跟皇上讨价还价的?幸好今天是自己在这儿,换了别人还不治她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呵呵,”
  小婉笑了,她示意紫鹃将桌上的茶水擦干净,重新斟满:“高大人过虑了,这其实就跟皇上下达的旨意没什么。各部的官员都是经常轮换的,但皇权是不变的,以皇上签署的文件最具权威,如果船厂能够成功的建立,以后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模式吸纳民间的资金或者技术,官民合作办厂,而皇上的签字保证了其合作的合法性。况且皇上乃是千古明君,就算不愿意签约,也不会怪罪。”
  “这个……”
  高士廉沉吟起来,对于李世民,他自然比别人清楚,正如小婉所说,纵然李世民不愿意,也不会降罪,倒是那些言官听到了,恐怕会磨叽一番。但是,小婉其中的一句话却打动了高士廉——吸纳民间的资金或者技术。
  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如果一个君王大肆掠夺臣民的私有财产的话,那离灭亡之日也就不远了。反之,充分利用民间的财富,如同小婉这样,为朝廷和投资者共同创造财富,双方都有赢利,那岂不是两全齐美?
  看到高士廉沉吟,小婉知道他也动心了,便扭头向一旁的紫鹃吩咐道:“紫鹃,去准备些笔、墨、纸、砚来,我要亲自写上两份合约,劳高大人给带回长安城。”
  “是,夫人。”紫鹃点头应了一声,便转身出了客厅。
  三、四个呼吸的工夫,她便取来了文房四宝,将纸张平摊于小婉面前的桌案上。
  小婉站起身,蹙眉思索了片刻,提起笔,蘸上墨汁,刷刷刷地书写起来……她仿照的就是现代的合同方式,只不过又稍微精简了一些,而是将她刚才所提出的条款详详细细地书写了出来,然后又在合约的落款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一式两份,一挥而就。
  写完之后,她又检查了一番,满意地点点头,将两份合约拿起,轻吹了一下,待墨迹全部干涸之后,递给高士廉道:“请高大人检查一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劳烦大人转呈皇上,做与不做,都由皇上决定,雷霆雨露皆是皇恩,小婉不敢强求”
  都跟皇上签约了还不算强求?
  高士廉看了小婉一眼,很是无奈地接过合约看了一遍,然后点点头:“张夫人放心,这两份合约老夫一定会亲自呈给皇上。”说罢,他收起了合约。
  “如此多谢老大人了。”
  小婉谢了一声,然后又和高士廉说起一些望远镜、轮船的具体应用,一番畅谈,天色已经不早。
  “高大人,天色不早,今天就留在寒舍用餐吧?”小婉笑道。
  “呵呵,那倒是不用了,老夫就下榻在鹿鸣春,就不麻烦张夫人了。”
  高士廉婉拒,他是轻装简从来到沧州的,不想惊动太多,从小婉这里得到的信息已经足够,他准备第二天就返回长安。
  “高大人准备什么时候回去呢?”
  小婉问道。
  “如果没有其它事情,老夫明天就起程返回长安。”高士廉答道。
  “有劳大人往返,妾身实感不安。”
  小婉客气一番之后,便和高士廉一同返回沧州城,在城门处各自分开,但在分手之后,她唤过张有,命其往鹿鸣春走一趟,给高士廉一行准备一桌海鲜筵席,既是接风,也是送行。
  回到家中,紫鹃侍候小婉梳洗之时,有些不解地问道:“夫人,你真的要与皇上签那个什么合约?”
  “那是自然。”
  小婉一边梳理着头发,一边说道:“这不是渺视皇权,而是尊重皇权。只有彼此尊重,做生意才会公平,而且也有了保证,否则每天都担心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做起事情束手束脚的,没什么意思。”
  轮船厂,就跟皇家玻璃专卖店一样,是朝廷创办的,而一旦赢利,肯定会有无数的眼睛和手伸向这里……皇上和朝廷的那一份额没有人敢做手脚,可张家这一块就不好说了,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提前就使出手段来预防,李世民别的不好说,其胸襟和气魄在历代帝王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可是……”
  紫鹃犹豫道:“万一皇上怪罪下来怎么办?”
  “呵呵,”
  小婉笑了起来:“当今皇上不比寻常帝王,肚量和气量不会这般陕小的,否则又怎会容许魏征这等诤臣存在,你就放心好了。”
  ………………新书介绍(求收藏、求推荐)…………………………
  《末世涅凰》作者:曾经的青柳
  生命总会寻找出路……
  在地球的历史上,恐龙的灭绝、封神之战、奥森匹克诸神的陨落……每一段神秘传说的背后,都有一个恐怖的身影——末日
  在风雨飘摇之际,肖雨馨有幸率领她的团队迎来地球生命新一轮的涅槃。(请见页面直通车)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四十二节粥
  第三百四十二节粥
  沧州府城,刺史衙门斜对面。
  这里因为是刺史府,所有在门前有一大片空地,像个小广场似的,古代人比现代人更怕官,平日根本没有什么人地此逗留,而眼下却是炊烟袅袅,人头攒动。
  自从八月初,这里便多了一个粥棚,,里面支起了六口大锅,每天巳初(上午九点)与申初(下午…)施粥。
  要说现在虽然不至于家家小康,但最为贫苦的河北也是连续两年丰收,逃荒的人基本上都没了,各家守各家的田地,生活得踏踏实实。
  但是,就有那黑眼珠子见不得金灿灿的粮食——突厥。突厥人一直在骚扰在唐的边境,今年更是肆无忌惮地出兵,连带周围一些其他少数民族也跟着手脚乱动,其结果就是导致了大量的难民向内地流窜,沧州这边也不例外,短短半个月,就有近万灾民流落到沧州。
  灾民可是一件相当严重的事情,不过,张陵可有这方面的经验,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官府少不了要吃大户,小婉和王夫人便在这刺史门前开粥棚赈灾,多少也是凭着官眷身份,为官府张目的意思。
  其实想想,也实在为这些难民感到悲哀——天窭庄稼欠收的时候生活困难也就罢了,年景好,庄稼丰收了却依然生活窘迫,这又怎么算?
  王夫人和小婉二人,一个是刺史夫人,一个是别驾夫人,她们联络了一帮子女眷,凑份子建了这个粥棚,既帮着解决了难民的,又不至于犯了朝廷的忌讳。
  因为沧州今年又是大丰收,买粮却不见困难,而且小婉本来就准备买一批粮食酿酒,现在也不过是多买上一批而已,所以倒是准备了不少。
  这日,过了巳时,米粮下锅,不一会儿那粥锅便咕嘟咕嘟地响了起来,不一会儿的工夫,粥香四溢,便听得广场上一片吞咽唾沫的声音。
  这片广场还是相当大的,粥棚在中间,领粥的人男左女右,这也是遵从当时的礼教,虽然人已经穷得要饭了,礼不可废,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男女夹杂在一起的话,女人被揩油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在体力了也挤不过男人。
  东边的队伍是王保带着几名下人照看;西边的队伍前是紫鹃领着几名仆女在照看,在广场上还有十几名城管小队的人,也在那里维持秩序,因为粮食充足,所以秩序倒还保持得不错,难民们井井有条地领取粥饭。
  忽然,西边的人群发生一阵骚乱,紫鹃抬头看去,只见一个面容枯黄,衣裳上打了十数个补丁的女孩跟头把式地被人从队伍里推了出来,险些将怀里的粗瓷大碗摔落,女孩眼角通红,泫然欲泣。
  “喂,你们怎么因为她年轻小,就这么欺负她”紫鹃快步走过去,扶起了女孩儿,对队伍中的那几个女人愤然道:“你们是怎么回事?怎么可以因为她年龄小,就欺负她?”
  那几个妇女这几天已经知道紫鹃的身份,见状脸上立即出现惶恐的神色,其中一名妇人脸上露出谄媚的神色,共声答道:“这丫头先前已经来拿过一碗了,这把她还要再拿,被我们抓着了。”
  另外一个妇人立即讨好地补充道:“她已经连续好几天这么做了。”
  紫鹃看了那女孩一眼……女孩已经从地上爬了起来,怀里还紧紧地抱着那只大碗,一只手的手掌和双腿的膝盖都摔破了皮,渗出血来,她的心中便是不喜,皱眉对那些妇人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纵然她有不对的地方,也只是一个孩子,你们可以向维持秩序的人反应,而不应该动手打人,今天这次就算了,以后再出现类似事情,你们也脱不了干系”
  她这话甚为响亮,连东边那拨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王保还让人专门重复了一遍,队伍里的一些磨磨叽叽的声音立即就消失了。
  紫鹃挥手让那几个妇人回到队列之中,回头看着那女孩,觉得这个女孩非常可怜,旁边一个小丫头道:“紫鹃姐姐,那个***好可怜,比宝儿小郎君大不了多少。”
  说话的小丫环十三、四岁年纪,身村略显高挑,脸上还略带几分婴儿肥,十分可爱,身上穿着一套簇新衣裳,与普通人家的丫环打扮又不相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