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

第262部分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第262部分

小说: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前,新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折腾这些当兵的,当时许多人还满腹怒火,但现在却一点儿火气都没了……欠饷发足了,作战胜利还有赏,最重要的是,他们在百姓面前可以挺直腰板了,这已经是许多年未曾有过的了。
  犒赏结束后,小婉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她是要帮张陵练兵的,所以在将一切都收拾完毕之后,将所有战士集中起来,以最基本的作战单位为准,开始总结在这一次战斗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时命专人将这些问题整理成册,然后集中思路归纳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这等讨论方式让程铁牛感到惊奇,但他也承认,这种方式能够主人畅所欲言,指出了很多实际上存在而作为指挥者很难发现的问题。
  结束之后,小婉和程铁牛乘马回府,程铁牛原本来后第二天就要去军营里住,被小婉和张陵拦住了,知道他不惯和她们住在一个院子里,反正旁边的宅子都买了下来,收拾了一套院子给程铁牛,小婉又找了两个浆洗、缝补的仆役照顾,至于吃饭却是在一起。
  “嫂子,看来剿匪的收获不错啊,再打几次岂不是可以让泾州富起来了?”程铁牛问道。
  “早着呢,还要指望这次的缴获多招收一些兵马呢。”小婉说道。
  泾州兵源不缺,许多人被突厥人和土匪害得家破人亡,只要打出这个旗号,招兵没问题。可以前连饷都发不出,哪里有人会跑来当兵?
  但现在就有所不同了,官兵们已经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泾州的百姓耳目为之一新……当然,目前仅仅体现在安定县城,但这已经是足够了,铜锣山刘氏兄弟是这一带出了名的悍匪,端掉他们人心大快,就凭那些战利品,就可以将官兵恢复编制,而且张陵已经上奏朝廷,要求将欠饷补齐。
  当天晚上,张陵是喝了庆功酒之后才回来的,临睡前说了一件事情给小婉听,在傍晚的时候,一名校尉在巡城的时候发现一顶轿子正鬼鬼祟祟地要出城,便当场拿下,却发现里面的主人正是‘病’了的泾州长史白未明。按理说,张陵并没有下令抓捕他,他就是正大光明的出城,这些兵士也不会拦他,只是这位白长史做贼心虚,说话时漏洞百出,就差在脑门上写着‘我是贼’三个字。
  那名校尉本来就是程府出来的老兵,甚是精明,便用言辞稳住了白未明,暗地里却命一名兵卒去禀报张陵。张陵原本不急于将白未明拿下的,但在接到禀报后,他意识到白未明要跑,便果断地下令将白未明拿下。当他将白未明与刘**子之间的往来书住扔到他面前时,这位白长史顿时腿脚发软,如同一滩烂泥似的,没等怎么审他,便将所有的事情都招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白未明本人被扔进了大牢里,他的家眷也被软禁,等着朝廷进一步的处置。
  “张温还是不行,他可以为将,但不足以领军。”张陵叹了口气。眼前可用的人太少了,虽然张温现在已经明确的跟着他,但这个人却是不堪大用。
  “阿陵,你让铁牛兄弟闲着干啥?”
  小婉微微一笑:“义父让他过来,就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让他磨炼一下,等平了突厥之祸以后,再找找军功可就不易了。”
  “哦,你的意思就让他在这泾州军里补一个位置?”张陵有些犹豫,好歹程铁牛是国公府的小公爷,这么做似乎有些不合适。
  “正因为这个才让他补个缺,反正现在还不到袭爵的时候。就让他组建一支马队,调出官兵中最精锐的兵卒,专门负责侦察。”
  “好主意”张陵连连点头,他也觉得程铁牛很适合做这个。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二十四节 草原之变
  第四百二十四节 草原之变
  李世民让张陵来治理泾州,是对他的一个考验,权力下放得不少,可事情也很多,除了军事方面的事情之外,民事也是很重要的。幸好在练兵方面有程铁牛帮衬,小婉参谋,否则光靠张温是不成的。
  铜锣山刘氏兄弟被剿灭后,泾州境内的土匪一时间似乎老实了许多,张陵趁着这个机会开始从关内其它州县和关中地区购买耕牛、准备农具,并且还成立了一个牛行,专门负责向外出租,这是一个过渡机构,而且颇为有效,从铜锣山匪剿获得的缴获都被换成了农具、粮种,发放农户,而且还按照小婉所提议的,将缴获的绸缎等物进行拍卖,并由官兵护送出境,一时之间倒也吸引了不少的商人。
  “大哥,嫂子,兵卒的战斗力提高了,可数量还远远不够,如果真的有事,他们连城都守不住啊。”程铁牛忧心忡忡地对张陵和小婉说道。
  “那就招兵嘛。”
  小婉笑道。
  “可现在正是农忙的时节,哪有余丁?”张陵这段时间忙的全是农事,脑子一时转不过来。
  “但也有许多人没有回去种田嘛。”
  小婉提醒道。
  张陵过来之后,解决的还只是安定县城周边的问题上,但逗留的灾民还是很多——虽然安定城的周边相对安全,可其它地方照样有土匪,而且突厥人也是一个大隐患,许多灾民宁可继续颠沛流离,也不愿意再回乡种地,那不过是给突厥人准备秋季打草谷的物资罢了。
  “是啊,大哥,现在军饷的问题不用愁了,我们竖旗招兵肯定没问题。”程铁牛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
  自从官兵在铜锣山大胜之后,拉练的更勤快了,除了各项体能训练之外,每日在城外进行队列和刺杀训练。经过一番厮杀后的队伍,在训练之际也能够透露出一股血气,尤其是这些士兵现在吃得饱,而且有余饷养家,没有后顾之忧,在训练时一个个气势十足,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看,所以招兵的大旗就竖在经常练兵的地方,旗下摆着几个箱子,里面放着明晃晃的银子和铜线。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冷清,貌似官兵拖欠军饷的事情已经名声在外了,但有不少人在官兵们出营的时候偷偷拉着打听,毕竟现在的官兵看着精气神都不一样,不像那种经常拖欠兵饷的样子,最有意思的是,打听的人当中,有不少就是原来的兵,他们在军中都有熟为,打听起来自然要容易许多。
  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就陆陆续续的有人前来报名,报名的时候是先领一笔安家费用的,当兵打仗不就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吃饱嘛?白花花的银子黄澄澄的钱,洒出去之后立竿见影,而且这些当兵的人也都是憋着一口气,他们当中有不少家人都被突厥人和土匪祸害,也是想报仇。
  按照张陵刚开始的想法,对于那些之前脱离军籍的人不追究已经不错了,却是不想再行收录,但小婉还是说服了他。
  这些人有一定的当兵经验,弃之可惜,而且也不能将责任全部加在他们身上,毕竟是朝廷克扣兵饷在先,人家也是为了活路才跑人的,这种事情在军队当中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但特事特办,可以对其进行一番警诫,以示薄惩,然后再行收录——这就是面子活,既维护了朝廷的体面,同时对他们也造不成什么伤害。
  在采纳了小婉的建议之后,泾州又开始热闹起来,当地的农户当然要照顾自己的田地,但那些一时回不去的灾民当中,可有不少青壮,当兵可以赚钱养家,这比单纯的等待赈济,吃得半饥不饱强多了,他们踊跃报名,泾州兵的编制迅速恢复了编制,而在训练这些士兵的同时,张温根据程铁牛手下那些斥候的情报,开始对安定周围的土匪山寨进行定点拔除,在逐一清除匪患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物资,在泾州上演了一场古版的《剿匪记》。
  贞观三年初,草原上的春天似乎来得比其它地方都要早一些,暴风雨似乎也来得更早、更猛烈一些。
  一直以来,大草原上的势力和中原的势力都有一个相当奇妙的默契,当中原混乱的时候,就是大草原势力最强盛的时候,而在中原一统的时候,就是大草原势力衰败的时候。因此,每当双方之中出现豪杰之士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地让对方处于内乱之中。
  不幸的是,在这一点上,似乎汉人比草原人做得更好一些——这并不是谁的智慧更强的问题,草原人以放牧为主,逐水草而生活,草场愈是肥美,部落生存壮大的机会就大,所以相互之间的矛盾也就愈深,在没有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很容易暴发。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草原上的主要势力可分为四部分,一是粟末靺鞨族,二是回纥,然后便是分别颉利和突利为首的突厥。其中最强的自然是以颉利为首的突厥部落,而最弱的倒是屡屡有立国之心的粟末靺鞨族。
  突利的父亲是始毕可汗,就在他准备出兵攻打中原的时候,突然被生病死亡,当时突利年龄还小,没有也被生病或意外身亡已经是运气,他的另外一个亲叔叔坐上了大汗之位,就是处罗可汗,后来处罗可汗还迎娶了隋朝的义成公主为妻。
  无独有偶,处罗可汗也是‘病死’,颉利就是这个时候趁乱坐上大汗的位子,夺去了本该由突利继承的汗位,不过此时突利也是羽翼渐成,有始毕可汗留下的势力支持保护,而颉利也不敢做得太过火,叔侄俩维持了一个很奇妙的相安局面。
  但是,雄鹰总是要展翅翱翔的,突利不甘于总是雌伏,而颉利对突利的壮大也是愈来愈提防,和谐的局面在利益冲突加剧的情况下,越来越难以维持了。尤其是在回纥崛起之后,突利与回纥王子普那古来往日益频繁,颉利已经有危机感了。
  落马集。
  三月初,虽然说青草已经抽芽了,可天气还是有些冷,牧民们都早早的牛羊入圈,围坐在火旁喝酒,这个时候,连草原狼都懒得出来,十几个负责守望的卫兵也就偶尔出去应应景,剩下的时间就着烤羊肉喝着大碗酒,好不快活,全然没有注意到黑夜中的幢幢黑影已经将落马集重重包围。
  火把蓦然亮起,在低沉的号角声中,隶属于颉利的八千突厥精骑向被包围在落马集的突利所部发动了突然袭击。这些精锐骑兵在黎明前发动的突然袭击,正是集里那些人睡眠正酣的时刻,兵马所过之处,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刹那间就将突利所部切割得支离破碎。
  有些人还在懵懂之中,不知道是什么人在袭击自己,但也有人伶俐,大喊着‘这是颉利大汗的精兵’,他们仓惶之间做出了最愚蠢的决定,各自拉出马匹拍马逃走,结果却是一头撞进敌方的口袋里,被无数弯刀劈于马上。
  事实上,如果这些人能够拿出一半的警醒,就会发现颉利的这些骑兵也是挺疲惫的,毕竟他们不敢提前靠得太近,而是在长途跋涉之后,歇息片刻便发动了攻击,否则就有可能被激骑发现,导致功败垂成。
  突利的士兵支撑了不到一柱香的工夫……准确地说,是在无组织的情况之下挣扎了一柱香的工夫,便彻底崩溃了。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想逃出这个充满杀戮的地狱,有些人甚至为了争夺逃命的马匹而开始互相推搡,进而相互砍杀,都说是草原汗子注重友情,但这性命毕竟还是比友情重要,整个落马集已经彻底乱了。
  在落马集外的一处高地上,有几个人在那里观战,数十名卫兵环绕在周围,拱卫着他们。
  “将军,这一次您亲率兵马疾行三百里,一举击突利布置在这里的精兵,功劳无所,大汗一定会重赏的”一名亲卫道。
  被拱卫在中间的是一名身材瘦削的突厥将领,在火把光芒的映照下,他的胡子一翘一翘的,脸上却是没有丝毫的喜悦。
  半晌,他才沉声说道:“有什么可赏的?除非是能够一举抓住突利,否则杀来杀去,不都是我们突厥的战士吗?”
  这名突厥将领是颉利的心腹爱将罗摩什,其实他更倾向于采用某种手段诱杀突利,而不是这种部落之间的火拼,但突利已经对颉利有了警觉,轻易不肯去见,而颉利也需要震慑草原,所以就有了这次军事行动。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贞观三年三月初,颉利出兵大举攻掠突利所部,突利于仓促中率部反击,但终因实力的差距而导致失败,草原各部在突厥内乱的时候按兵不动,作壁上观。突利失败后,逃奔大唐,接受了李世民的封赏,而颉利此举看似震慑草原,却使得突厥内部实力大损,一些与颉利不睦的部落更是人人自危。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二十五节 偶遇
  第四百二十五节 偶遇
  贞观三年三月初,大草原上爆发了一场空前的乱战,战斗双方为颉利、突利叔侄。
  月中,突利大败。
  月末,突利降唐,接受李世民敕封。
  不过,以上种种与泾州百姓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正月过后,被囚在牢里的前长史白未明被赐死牢中,没有当众斩首算他运气,家里虽然被抄了,但妻女总算没有像后世的犯罪臣子那些发卖为奴,朝廷还算给他留下了几分体面;二刘被押着丁家集遇到乡亲的坟墓前斩首,临行刑前,刘**子要求见小婉一面。
  “我有话要说,但不想跟那些官员说。”刘**子声音低沉,稍远一些的刘二侧着脑袋不知道他哥要跟那个女人说什么。
  “说吧。”小婉命人端了张椅子坐在那儿,今天天气不错,杀人正合适,至少不用担心阴风阵阵。
  “我不知道老2会那么干,如果是别人,我一定会宰了他,可老2是我兄弟”刘**了低声说道,眼中竟然也有泪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我刘**子决不推诿。如果有来世,我绝对不当土匪”
  “希望如此。”小婉点点头。
  丁家集的屠村事件或许不是他下令做的,但套用现在的话来说,领导责任他是跑不掉的,而且这股土匪在这一带盘踞多年,手上血债累累,随便从寨子里拎出一个都是死有余辜。
  午时三刻。
  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雪亮的刀光在半空中一闪,两颗斗大的人头骨碌碌滚出老远,鲜血从脖腔冲天而起,喷出去老远。
  围观的百姓立即发出一片欢呼声,其中也有不少哭泣的声音,那是丁家集当日在外侥幸逃得一死的村民……虽然仇是报了,可他们的家毁了,亲人也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