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多尔衮本纪 >

第21部分

穿越之多尔衮本纪-第21部分

小说: 穿越之多尔衮本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笑笑道:“死一个遏必隆足够了。”
  图赖、遏必隆、塔瞻、岳托、索尼,遏必隆死了,岳托早已同床异梦,索尼没有必要做坚定的保皇党,这些皇太极的心腹将领们的“们”字变得不如“历史”那么可靠了。要知道底层士兵是没有预设立场的,他们不会觉得多尔衮做皇帝和豪格做皇帝有什么区别,我很好奇如果黄哥哥现在挂了,还会有几人坚持“父死子继”呢……

  对峙

  林丹汗在继续逃亡的路上遇到了携大军而来的皇太极,受了并不严重的伤,但因为随后严重的并发症离开了人间。所以说,在古代流个血、生个病什么的真是太不安全了。
  林丹汗一死,他的下属就作鸟兽散,八个大小老婆都带着人口、财帛归顺了皇太极,任他安排。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财产是囊囊大福晋献上的传国玉玺,这给了长久以来皇太极抱有的称帝念头以顺天应命的借口。
  于是,皇太忙了起来,忙着给自己评个高级职称——皇帝。我也很忙,忙着在多铎那更换职务。谈恋爱这事,往往性关系有了,就害怕接下来是“没关系”,我想和他在一起,而不是为了一夜情,真要那样的话对象多着呢,何苦去染指自家弟弟。
  下班的路上,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我拦住小多:“我们需要谈谈。”
  多铎很不耐烦的拍开我搭在他肩膀的手,边走边大声道:“不谈。”
  “我也不愿意!”
  还没等我表达清楚我的立场,多铎突然顿住脚步,转身,一只手拧着我衣领,用要吃人的眼神看着我道:“去和皇太极说,或者和济锦说,跟我没关系!”
  哦……是的,刚才我忘了提皇太极在分配林丹汗遗产的时候,进行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把林丹汗的遗孀、女儿、妹妹指给大金的各位勋贵们。
  皇太极自己娶了林丹汗的正妻囊囊大福晋娜木钟和窦土门福晋,济尔哈朗娶苏泰大福晋,阿巴泰娶俄尔哲图福晋,豪格娶苔丝娜伯奇福晋,代善娶林丹汗之妹泰松公主。而我……皇太极打算把林丹汗的女儿嫁给我。
  也不能说皇太极不厚道,这些女人都是带着丰厚的嫁妆来的,多的是宗室贵族抢着要,皇太极这么做基本算是为了褒奖我了。
  “我会去和皇太极说的,但这跟你有关系。”
  “没关系!”
  “有……”我把脸靠的极近,到鼻息相闻的地步,试着用眼神威胁他,让他明白他再“没关系”下去我就要做一些绝不适合被人参观的事情了。(某唐:你的意思是要光天化日之下干嘛?你敢!)
  多铎不反驳了,平静的把我推开,踩着严肃端整的步伐走了。我在原地看着他表面从容、实则僵硬的背影,突然就觉得阳光还是很灿烂的……
  皇太极称帝,定国号“清”,改元“崇德”,仿效明朝设立六部。册封了五位亲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成亲王岳托和我——睿亲王多尔衮。从今以后,所有人都只能称呼我的封号——“墨尔根代青”(汉语意为英明的统帅),否则男的要被罚摘掉他佩戴的刀剑,女人要被罚当众脱掉裙子。
  皇太极还怪有幽默感的……听到这个新规定时,我禁不住在心里臆想了下多铎叫我“多尔衮”,被我私下扒光了衣服的情形……
  除了代善上了年纪赋闲以外,其余四位亲王并上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分领六部事务。济尔哈朗掌吏部,岳托掌兵部,豪格掌户部,多铎掌礼部,阿济格掌工部,我主管刑部。
  从这个安排上能看出两点:一,如今的清政府还真是彻底的“家天下”,主持六部的人全姓爱新觉罗;二,皇太极有危机感了,他把我们三兄弟都丢到了没权没势的部门做摆设,这我倒是能够理解,不管我有没有表现出不臣之心,只要我有实力,就是个巨大的隐患,因为他老了我却很年轻,今天没有篡位的野心绝不代表会永远没有。
  英明的帝王都喜欢为子孙后代未雨绸缪,朱元璋为了他不成器的孙子杀掉了几乎所有战功卓著、不好驾驭的开国大将,独独留下了朱允文会打仗又野心勃勃的叔叔朱棣,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还舍不得杀掉,结果朱棣反了。黄哥哥多半是不想重蹈朱元璋覆辙的,心里大概已经在打着小九九,要替他的儿子尽早除掉我这个危险的十四叔。
  “看到我的贺仪,皇太极的表情很精彩吧!” 多铎对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得意非常。
  昨天,多铎同学把一匹左前腿短了三厘米的残疾马送给黄哥哥作为登基礼物,遭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谴责,要求皇帝惩罚这个轻狂犯上的家伙,虽然多铎为自己辩解说是开个玩笑,但皇帝哪是能轻易拿来玩笑的?不仅被骂了个狗血喷头,还罚了一千两银子。多铎是欠骂,我只是心疼那白花花的银子……
  “……”我纠结无语的继续动作,以前还能理直气壮的教训这厮,现在有点情怯,毕竟吃人的嘴软,我还正吃着呢……
  “啊……干什么?!”不知不觉下手重了一点,本来还沉浸在享乐中的多铎痛叫了声,反应迅速的一口咬上我的肩膀,“我~不~高兴,那谁……都别想高兴。”
  “别想东想西,专心点。”不仅不能抽打这丫的,手下还得温柔抚慰。真是憋屈,自从恋爱后我就憋屈……

  多尼

  “四哥,请收回成命,臣弟不想娶海真公主。”
  我直截了当的表达了我的要求,但很可惜,皇太极没能领会我讲话的意图,“早前,哲哲就提起过,你可能更中意伯奇福晋,她的确是草原上难得的美人。不过你要明白,海真公主为蒙古皇族直系后裔,让你娶她,没有半分委屈你,倒是委屈了公主位居侧室。”皇太极一直很羡慕林丹汗一系拥有的高贵血统,就像暴发户对罗素家族的光辉历史悠然神往一样。
  “皇后误会了,我不是看不上海真公主,她很好,我是看不上任何女人。在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而且这辈子就这个了……”我试着深呼吸压抑一下过度外露的情绪,“济锦病重,我不能娶回去一位蒙古公主惹她伤心。给人看见,还道是她什么时候咽了气,臣弟什么时候就有位继福晋了。”
  皇太极抬眼认真的扫视过来,似乎在衡量我的话有几分可信。
  “多尔衮你也清楚,这些年你的表现可绝不像是一个情深不渝的丈夫,现在却要为了济锦拒绝一桩能带来无数好处的婚事……”
  我不闪不避的任他打量,这位大清有名的“情圣”大约是全国范围内最有希望理解我“心情”的人之一。不管林丹汗的两位福晋如何出身高贵、资财丰厚,皇太极没有把她们的位分放在海蓝珠之前,五宫主位,哲哲是正宫皇后,第二的就是尚未生养的海蓝珠,皇太极对她的感情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那个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人,我花了最多时间、心血的人,一直就摆在手边,以为永远一伸手就能够到,肯定会相扶相持的过一辈子。而今,我怕他难过,更怕他离开。”就算有一天,他会离开,也绝不会是因为我对不起他,“四哥!您是大清的皇上,拒绝不了责任,做弟弟的仗着您的庇护想拒绝一次,想来是可以的吧?”
  最后,皇太极被我说动,把海真公主改指给了老七阿布泰。就在这之后不久,我的嫡福晋宣告了不治身亡。
  很顺利的送走了济锦,和她分别时的那一幕后来反复在我脑海播放——济锦幸福而放松的微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和多铎才能有那样的日子,甚至不敢肯定能不能有……
  抱着怀里刚出生几天、长的和多铎小时候一模一样的宝宝,我突然想起济锦曾经说来刺激多铎的话——“总有一天我会给多尔衮生个儿子,到时你再看看他是跟谁比较亲,谁才真的不可替代。”
  就是那一刻,我意识到不管我出不出手,多铎都有可能一天比一天远离我。这种担忧还没过去几个月,多铎居然有了儿子,不是跟我生的(某唐:乃觉得有这个可能?),真是天理不容……
  打量够了,结束脑子里的胡思乱想,把多尼抱还给他的奶娘,看向多铎府里的管家:“你们主子去哪了?”
  “爷说要带绝辔去城外遛遛。”
  “给我牵匹马。”
  打马出城,远远的就看见多铎在河边给他的马洗澡,靠近了发现这丫简直不是在给马刷毛,而是在施虐,可怜的绝辔左扭右扭,就差上去蹶他两蹄子了。
  走到河边寻了个地方坐下,“你这又是唱的哪出?有了儿子不该高兴吗?倒使起脾气来。”自从半年前多铎的嫡福晋华珍报告说有了身孕,多铎就一副不乐意的样子,我很困惑,我都没说有什么意见(某唐:你没说有,但你有的……),他有什么可郁闷的?
  “我娶的女人是皇太极安排的,那个女人生了儿子,所以说我的儿子也是皇太极安排的。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已经很腻味了。”越说手上刷的越发使力,绝辔发了疯似的挣扎起来,多铎终于没再继续折磨这匹马,扔了手上的马刷,一屁股坐到我身侧。
  我把肩膀靠过去,调笑道:“再不你给爷生一个?保证和皇太极没有关系。”
  我的话彻底激怒了多铎同学,一阵恍惚,我就被摁到了地上。根据他给我摆的造型,我还以为多铎企图在我身上试验下男人到底有没有生孩子的功能,结果这丫只是为了蹂躏我的脖子。幸运的是,多铎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在我被掐断气前放开了手。
  “为什么就是华珍生了儿子?!我一个月也不碰她两天的!”
  “你真想和我讨论你和别人的房事?!”环着多铎的腰把他紧紧搂进怀里,半晌才道,“别再愤怒了,多铎,你愤怒了这么多年,该消停了。马上,所有事情都会有一个了结的。”
  “给我儿子起个名字吧。”
  “嗯?”
  “你是没指望给爷生个儿子了,但可以给我的儿子起个名,也算是咱俩的孩子……”
  “……叫多尼吧……”

  紧张

  袁崇焕辛苦修筑的大凌河城已经被围了大半年,三万人试着突围了四次,仍然没能走掉。城里的探子传来消息,城中守军在两个月前就没粮可吃而吃起了人,先是吃老弱病残,然后是平民百姓,只凭着对援军到来的一线希望苦苦支持着。
  其实,我们在城外过得也并不舒服,男人们离家大半年,都快变成看见个母的就眼冒绿光的狼人。方圆几十里的野草都被战马给啃完了,每日牧马要去很远的地方,我甚至怀疑马儿们补充的能量不够它们来回奔波所消耗的,一匹匹瘦的不成样子了。
  皇太极依然是每隔十天就往城中投射一封劝降信,什么好话都说尽了,威胁利诱的手段都上过,守城的祖大寿同学却把它当作定期供应的厕纸,擦擦屁股扔掉,从无回音。
  我们在互相消磨着耐性,终于,半月前,明朝方面见我们这么久了也没有退兵撤围的征兆,再不出兵支援大凌河城铁定不保的情况下,按捺不住派出了援兵。来的人分两路:一路是袁崇焕派来的宋伟;一路是吴襄,为孙承宗所遣。
  两路人马会合后,宋伟和吴襄又一次发扬了汉人喜欢内讧的优良传统,为了谁节制谁和具体增援方案打了起来。以至于我们在长山坡伏击时,他们还是两只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遭到埋伏,没有统一的号令调度,很快就溃退了。
  相信祖大寿同志接到援军战败的同志至少有十日了,可似乎还是没有开城投降的打算,不得不让人感叹他真是顽强……
  “皇上,退兵吧!士兵和战马都扛不住了!”
  我们的阵营中也有些意志不坚定的,但大多数人还是渴望打败祖大寿的,他在辽东战场的年月很长了,是大清整个一代人梦想干掉的目标之一。
  “我反对!城中守军现如今都快把平民百姓吃光了,接下来吃什么?恐怕就是士兵之间互相厮杀!如果祖大寿不投降,不出半月守城军队必会起内乱,到时我们就能成功拿下大凌河城。”
  “皇上,臣观祖大寿已下决心殉城以守,半月之中明军或还有援军到,而我军疲乏,若再来一路人马,就危险了。”这种情况倒真有可能发生。
  “眼下我们是人困马乏,臣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让兵将轮班回家休整,留一半的人在此,祖大寿就无法突围而出。”保守派哪里都有。
  不出所料,聚众集议是议不出什么名堂的,纷纷扰扰之后,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皇太极,走还是留,还得他一言而决。
  要是寻常状况下的皇太极,我敢肯定他是不会放过打下大凌河城的大好机会的。可最近盛京传来了一条有份量的喜讯——海蓝珠怀孕了,心爱的女人有了孩子,大凌河城外最归心似箭的男人当非皇太极莫属。
  就在黄哥哥下决定的前一刻,主帐外响起一片喧哗声,有人进来通报,原来是祖大寿派人来商谈投降事宜。皇太极喜出望外,赶忙叫进。
  来人献上了祖大寿的一封信和一颗人头,信上说愿意开城投降,条件是皇太极发誓不杀城内的百姓和降兵,为了表示诚意,随信附上了副将何可纲的人头,此人因为不同意投降,被祖大寿下令斩首。
  那一瞬,皇太极的表情都快喜极而泣了,一口答应了祖大寿的要求,约定次日午时举行受降仪式。
  第二天,一切都很顺利的进行,我也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祖大寿同志,他一脸宁定平和,好像所有闹心的事情都尘埃落定了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来是打着主意要降而复叛的。
  在城外走完过场,大家伙进到城中各自负责一部分缴械和安置工作,这三万降兵数量达到了整个大清兵力的三分之一,如今却只能任人鱼肉,不得不让人感叹大明真的是日暮西山。
  祖大寿和皇太极是最闲的人了,一个是最高领导,用不着他做什么,一个是新进降将,没有职务,也就没有活干。两个人凑一起,演起了良将得遇明君的戏码,皇太极赐下御服黑狐帽、貂裘、雕鞍、白马以表示自己对祖大寿同志的重视和喜爱,祖大寿同志应景的摆出为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