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还珠之时光回溯全 >

第114部分

还珠之时光回溯全-第114部分

小说: 还珠之时光回溯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太好了!原来我人缘还不错。”兰馨高兴的转了一圈,看的一屋子人开心一笑。

    晴儿笑着道:“紫薇说的不错,有兰馨在的地方,就是笑声不断。”

    “就是、就是,只要这丫头在,哀家就开心极了。”太后也笑着道。

    紫薇又福了□,对太后、那拉皇后道:“老佛爷、皇额娘,紫薇今个有个想头,想出宫溜一溜,不知道可以吗?”

    “出宫?”太后奇怪的反问道:“你又不是爱热闹的人,好好的怎么想出宫了?”那拉皇后也有些奇怪,这个紫薇格格一直挺安分的,怎么今个想了这么一出。

    紫薇笑了下,容色有些落寞的道:“宫外也没什么热闹,太后您是知道的,紫薇那点兴趣都在书本跟针线上,宫里的贡品虽然珍奇,但是民间也有不少稀少之物,所以我想趁这两天宫里还算安宁,去宫外走走,亲自采买些丝线、布料,去书店看看有没有新书,过几天回疆台吉就要到了,到时侯宫里肯定要大宴小宴不断,等送完回疆台吉之事,紫薇也不适合出宫了,所以想趁这两天有时间”说到这紫薇面上适当的带着些羞红之色。

    “哈哈老佛爷,我知道紫薇想做什么啦!”晴儿忽然促狭一笑道:“听说民间女子婚嫁,除了管事采办的大件嫁妆,头面、首饰、衣装、布料等近身嫁妆都要由父母陪着出门亲自选购,咱们宫里虽然有礼部内务府操办一切事物,嫁妆齐全,但是紫薇肯定想着亲自准备些东西,对不对?”

    “我没有。”紫薇面上更红了,凑到晴儿面前,捏了她白嫩的脸颊一把,气道:“你这个促狭鬼,就爱胡说,我真的只是想买些宫里没有的丝线、布料等物”

    晴儿反击道:“哈哈那肯定是想自己亲手做嫁衣了,紫薇的手艺肯定没话说。”

    “才不是,要做也是给你做。”紫薇面上羞红,口气虽然不弱,眼神却带着些羞涩之态。

    太后、那拉皇后看了后,更相信晴儿的话了,加上刚才紫薇说起回疆台吉回去之后,她也不能出宫的话,面容带着羞涩,可不是吗?婚期定在五月,临近大婚的日子,即便是满人家的姑娘,也不能随意走动了,紫薇毕竟来自民间,而舒贵妃出身不错,有些不屑讨好紫薇这种出身的格格,加上同她不熟悉,所以一直笑看着,也不搭话。

    太后想到这慈祥笑道:“听晴儿这么一说,哀家也明白了,也是女儿出嫁,做父母的怎么能不亲手操持?即使皇帝贵为天下至尊,也该尽些为人父亲的责任,自己出门采办嫁妆不像个样子,哀家这把老骨头也不爱活动,你皇额娘的身子不便,紫薇丫头还是等一等,一会你皇阿玛来了,哀家跟他说,让他陪你出宫采买些喜爱之物。”

    “老佛爷!”紫薇娇喊一声,怎么会被晴儿一句话,岔到这里来,不过如果皇阿玛亲自出宫的话,效果肯定更好,这个想法让紫薇又不能拒绝乾隆的陪同,只能以更让人误会的口气说道:“皇阿玛日里万击,怎么能陪紫薇出宫胡闹?”

    “皇上驾到”一声尖利呼喊,宫女们打开帘子,只见乾隆一路龙行虎步走了进来,进屋后给太后行乐意礼笑着道:“皇额娘万安。”

    太后一看到这个令她骄傲又操心的儿子,脸就笑开了,忙摆手道:“又没有外人,皇帝还行这些俗礼做什么?快起来,朝事顺心吗?”

    “哈哈给皇额娘问安,怎么会是俗礼呢?”乾隆笑了一声,亲自扶太后坐回塌上,和气的道:“有皇额娘为儿子祈福,儿子这阵子一直顺心的很。”

    “万岁爷吉祥”

    “皇阿玛吉祥”

    “皇上吉祥”那拉皇后和晴儿起身,连同舒贵妃、紫薇、兰馨一同给乾隆行礼,宫女嬷嬷们也随后问安。

    乾隆看着一屋子人,一抬手示意大家起身,又亲自过去扶起那拉皇后笑道:“皇后不必多礼,大家都起来吧!晴儿脚伤未好,不必多礼,赶紧入坐吧!皇额娘说了,这俗礼自家人当免则免了,哈哈”

    “皇帝”太后笑着喊了声,示意桂嬷嬷过去扶那拉皇后坐下。

    “谢老佛爷、万岁爷恩典。”那拉皇后这次有孕,也确实感觉身体容易疲倦,酸乏的厉害,不认年纪大了都不成,所以也不推辞,行礼对太后、乾隆谢了句,又坐回塌上。

    晴儿则行礼道:“谢皇上恩典,晴儿的脚伤已经无大碍了,只要不奔跑即可。”

    乾隆摆摆手,示意晴儿不必客气,笑语道:“皇额娘,儿子刚才进门时,怎么听到紫薇丫头说要出宫?”

    “呵呵皇帝你来的也真巧,刚才正说到你呢!”太后笑看了紫薇一眼,紫薇想到刚才的话,面色烧红。

    乾隆奇怪的道:“哦!说到儿子怎么了?”

    “皇帝可知道,民间有一风俗,女儿出嫁,除了管事采办的大件嫁妆,头面首饰等小件贴身的东西都是由父母陪同购买。”太后拉过紫薇,拍了拍她的手,接着道:“要不是晴儿说,哀家还不知道呢!不知道皇帝可愿陪紫薇出宫一行。”

    “老佛爷!”紫薇娇喊一声,忙对乾隆摇头道:“皇阿玛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想出宫采买些丝线、布料等物,跟没关系,都是晴儿这个促狭的拿我取笑。”

    晴儿笑着歪在兰馨身上道:“哈哈紫薇跟什么没关系?怎么不说呢?原来咱们紫薇格格也有不从容的时候,皇上,晴儿也要陪紫薇一同出宫,看看她到底采买什么,拆穿她的谎话。”

    “我也要、我也要。”兰馨娇憨的说道,双眼星星亮的看着乾隆道:“民间女子置办嫁妆,我第一次听说,一定要看看,皇阿玛带我去嘛!”

    “哈哈”乾隆看着三个神态不一的姑娘,心中有种平常人家为人父的自豪感,不由笑了一声道:“这三个丫头,恩!今个也没什么事!大家一起出宫走走也好,皇额娘、皇后要不要一起去?”

    太后忙摇摇头道:“哀家这把老骨头,可不愿意活动,皇后的身子不宜惊动,还是你带这三个丫头去吧!”

    “老佛爷!儿媳可没看出您哪里有老态来,平常那些命妇拜见您之后,都跟儿媳说您保养得宜,看着比那四五十岁的还年轻,您哪里称的上老骨头,说是惫懒还差不多。”那拉皇后本来见太后、乾隆、紫薇祖孙三代,气氛和谐温暖。

    心中又是酸楚,又是难过,又有些嫉妒那个死去的夏雨荷,待听到乾隆竟然邀她一同去之后,心中又涌起一股甜味,皇上这是把自己当成所有孩子的母亲吗?有了乾隆这一句话,尽管不能同去,那拉皇后也觉得满足了,再听到太后的话,忙恭维几句。

    太后呵呵一笑,慈祥的道:“今个三个丫头在这,皇后也变的能言善道,学会讨好哀家了,不过皇后说的也对,哀家已经过了爱热闹的年纪,懒的出宫去,还是等你们回来,把宫外的新鲜事说一说,就行啦!”

    兰馨是最关心那拉皇后的,看着她神色转变,眼神灵活一转,笑着道:“恩恩!老佛爷,等兰馨回来,一定把最有趣的事情说给您和皇额娘听一听,等哪天不忙了,让皇阿玛专门陪您和皇额娘出宫转转,皇阿玛!好不好?”

    “哈哈!兰馨说的是。”乾隆笑着应承。

    紫薇看大家气氛还算融洽,关心的看着晴儿低声问道:“你的脚出宫可以吗?要不留在宫里修养吧?”

    “没事,没事,有皇上陪着一起出宫,走路会很少的,放心吧!”晴儿那里一点担心都没有,紫薇有些不解,既然便服出宫,肯定要到各个铺子逛逛,怎么会走路很少呢?

    另一边乾隆已经和太后商量好章程,命高无庸去做准备,紫薇对因为她而起的劳师动众有些不安,虽然这样她的计划更顺利一些,但是这样她心中对大家都有些歉疚,也不明白,原本的打算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呢?

    当天上午,高无庸很快准备好了,紫薇、晴儿、兰馨三女换了便装,随着乾隆一起出宫而去,随行的自然少不了诸多便衣侍卫,高无庸也是妙人,很能体会到乾隆的心意,紫薇格格出宫,安排的随行侍卫自然是少不了海兰察。

    紫薇没有预料到海兰察会一起,被他看一眼,心里就慌的蹦蹦跳,脑海里生出无数个念头,上车时动作都慌乱了,看的乾隆、晴儿、兰馨心中暗笑,乾隆赞赏的看了高无庸一眼,而车外受到同僚们打趣的目光,海兰察的耳根也红透了。

    出宫后不久,紫薇就体会到晴儿话中的意思,出宫逛街采买,到了铺子下车,买完就上车,这样的的采买路程自然用不到走路,民间的首饰铺、衣料店虽然不如宫中高贵,华丽,材料皆是其中上品,但是其精致、优雅有时还胜宫中一筹。

    是京城里富贵人家的最爱,看的兰馨、晴儿心中喜爱,唧唧喳喳替紫薇挑选起来,比紫薇这个正主更操心,看的紫薇心中温暖又好笑,乾隆身为一国之君,出手自然大方,名为为紫薇采买,但听着三个丫头热烈的讨论哪样最好。

    看着三女喜爱的样子,往往大手一挥,全部带走,虽然样式各不相同,三女却可一人一份,这是典型的扫货举动,让卖家欢喜,却让紫薇这个有过民间生活,节俭惯了的人觉得有些浪费了,很多东西都是能讲下价来的,但是当着乾隆,紫薇又不好意思讨价还价。

    建园子、宫中采买等,哪样花钱都比今日的花消大,而乾隆却觉得今日花钱花的最开心,又值的,他即使常常微服出宫,也从没有这样的经历,看着三个女儿样的姑娘在那讨论哪个好,哪个看着喜欢,而他大手一挥。

    买下来给三人后,三个丫头高兴、崇拜、欢喜的目光,让乾隆非常自得,只是苦了后面跟随的侍卫,从开始逛铺子,光承载这些东西的车子就从一辆增加到七辆,还不算侍卫们手中拎着的,好在紫薇不像晴儿、兰馨二人,热中于头面首饰,衣装荷包等精美之物,而是细心挑选出宫中没有的丝织等物

    就这样一群人逛的过了午时,才在紫薇的建议下,暂停休整,去酒楼吃完饭再继续,众人也不知道紫薇今日一系列举动的本意是让他们听一场好戏,都很高兴,乾隆是微服惯了的,也知道京城最好的几家酒楼,其中有适合女宾,有不适合的,自是二话不说带着三女去了他最喜爱的一家,干净、饭菜不错,又没有歌女等风月人物的。

    紫薇早有算计,自是听从乾隆安排,一行人进了酒楼,乾隆的贴身护卫自是随他上楼进了包厢,其余侍卫纷纷在大厅、楼上楼下就坐,海兰察带着四人守在包厢门外,高无庸自进里面内侍,乾隆选的酒楼自是不错的,包厢也极干净,乾隆带头点了几个招牌菜,三女也各自点了些合胃口的。

    晴儿是第一次下馆子,尽管克制心中兴奋,仍忍不住左看右看,兰馨一路回京,除了在驿站休息,也有过打尖的经验,忙给晴儿讲解,紫薇也在一旁搭话,她从济南到京城,又有未来的记忆,所知道的自然比兰馨还要多。

    尤其那段流浪的记忆,有不少惊险之处,假借书中故事,说起黑店的险恶,奸商的贪婪自然头头是道,听的晴儿、兰馨一楞一楞的,乾隆也不由心酸,感叹女儿来京城的一路,若不是神明庇佑,两个弱女子,即使有两个下人,又怎么能够平安到达京城。

    四人闲聊片刻,店小二就开始陆续上菜,每个菜到了包厢门口,都由侍卫接下,又由高无庸送上桌,尽管宫外用饭不那么烦琐,该有的规矩一点都不能少,高无庸自然的用银针测试过后,又把每份菜夹一点放到小碟子里,自己尝试一遍,无恙之后,乾隆才示意大家动筷子。

    皇宫规矩,食不言、寝不语,即使在外面,当吃起饭来,娇憨如兰馨也不在说话,而这样楼下大厅里的声音就半清半楚的传进包厢里,开始乾隆也未留意,待菜全部上完时,大厅里竟然传出兆惠回疆公主圣女私奔等词句,几人不由留神细听,可惜下面一片吵嚷又不能听的十分清楚,乾隆不由皱眉,住了筷子。

    紫薇是心中有数,高无庸自然是察言观色,忙躬身对乾隆道:“主子,可要请说书先生进来说段书解解乏?”

    “恩!吩咐店家弄个屏风挡一挡,在请说书人过来吧!”尽管满人大方,乾隆也不愿自家孩子给艺人瞧了去,又对刚才的内容感兴趣,想了想才说道。

    高无庸自然领命,出去把乾隆的意思跟侍卫们一交代,高级酒楼常接待贵人,这些自然早有准备,只要有银子开路,很快就把屏风搬到门口,包厢里面侍卫们自不许他们进去,四名侍卫都是武艺高强,力气不错的,两个人就把屏风送进去,摆弄好,才让得了赏银的说书人进来,把刚才的段子重新说一便。

    说书人得了重赏,一进包厢内,只见屏风不见人,又闻到包厢内混合饭菜香气而不散的脂粉香味,就知道这里面必有尊贵人家的女眷,忙行礼道:“小老儿给贵人请安了。”

    “老人家不必客气,还请把刚才厅中说的段子给我家主子说一说吧!听着很新鲜,好象未曾听过呢!”高无庸搬了个凳子给说书人客气的道。

    说书人听到主子,知是满人对主家的称呼,更小心了,忙道:“多谢贵人赐坐,小人方才所讲的段子是自去年就在京城流传起来的,故事所说的是当朝当代兆惠大将军征战伊犁之事,虽然有夸张之处,大部分却是真情实故,整个段子大小分二十六段,不知道贵人想听哪段?”

    “当朝当代?真情实故?”乾隆不由皱眉道:“恩!你就把这段子的来由,还有刚才厅中说起的那段回疆公主的段子说一说吧!”

    “是!小老儿遵命。”老头行了一礼,又坐回去,因为面前没有案子,只好拿着镇堂木在手心一拍,用特有的说书声调说道:“这个段子能流传开来,也是奇事一桩,据传为去年五月多时,京城第一说书人成老板,在说书完出茶楼门口时,偶然拣到一本话本而始,里面写的正是兆惠大将军伊犁之战的详情,内中还有不少回疆趣事,成老板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