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故宫密码:入墓新娘 >

第76部分

故宫密码:入墓新娘-第76部分

小说: 故宫密码:入墓新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怕还没找到沈御医把假太岁藏在什么地方去了。

    这会,估计假太岁已经落在了老脚行一伙人手里,自作孽不可活,他告诉族人,也不必太费心去关注那伙人了,这样下去他们也是活不长的。果然,之后老脚行业疯了,那几个人杀成一团。朱四月听了,仍觉得惋惜,说来他们也是英雄非凡,涉冰爬雪的一路走过来,活下来本来是奇迹,结果死在了贪婪这个魔咒地下。

    朱四月悄悄的告诉刘阳东,他们都死了,一个没剩下。

    刘阳东失落的很,躲在被子里悄悄哭了一整晚。

    没多久又族人又说,发现一些带着枪的金发碧眼的淘金者在附近出现。

    朱四月想应该还是杰克他们,他们当时并没有真离开,只是期待着让中国人走在前面涉险送死,他们跟在后面堵劫,假设中国人带了宝贝出来,他们在半道上截杀,抢走宝贝还避免了风险。朱四月经常往返驻地跟鹿场之间,并不只是为了赚金币,关键是要搞清楚淘金者的作风底细。他早知道,他们是一群很贪婪又狡猾的家伙,这种狡猾跟中国人有时的小聪明不同,那是一种很凶狠得野兽的狡猾。

    他们最喜欢围捕猎物,分赃的时候,也愿意遵守一定的秩序。

    秩序,是他们最可怕的武器。

    朱四月对他们很警觉,从他们做事的风格就知道迟早他们会发现自己的驻地跟部落中的人,并且用先进的武器对付自己这些善良的族人。所以朱四月用大量金币购买了一些猎枪,并且选了比较聪明的学会使用。爱斯基摩人善良,却仍然拥有狩猎民族的本能,很快就把枪玩得熟练了。

    第二步,朱四月决定离开驻地,带领族人找一块环境好一点,可以远离这些淘金者的新环境。

    洋和尚告诉说,可以到北美去。

    朱四月不是很清楚北美在什么地方,洋和尚说,如果朱四月相信他这个老头子,他愿意成为向导。带着所有族人迁徙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他们就是在冰原上生存的生命,冰原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困难。边走边补给,进入有人区域之后,洋和尚还是带他们前往了来时的那个美国淘金者的驻地。

    。。。

 ;。。。 ; ;
第244章 纹身
    洋和尚的分析很明白,首先他们手里也有枪,所以淘金者不会企图随便把有枪的人抓起来做奴隶,成本不允许,风险大的事淘金者不会做。其次,他们这次迁徙除了牲畜跟日用品,并没有携带很明显的财宝。而且到达驻地,朱四月也可以用畜牧养殖的鹿,跟他们交换一些东西,所以在无利可图,甚至有帮助的情况下,淘金者是非常温顺好相处的。

    一切都被洋河说对了,这些淘金者并没有做出什么不友好的举动。

    朱四月用大量牲畜跟他们换了衣服鞋帽。

    他的这些族人是非常听从他的,朱四月要他们换上文明社会的衣服,努力学习他们的语言,学会怎么跟这些人打交道。到达北美之后,在一片荒凉的地方,他们砍树重新搭建房屋,开垦农田,养殖动物。这样,很快过了三年。

    沈儒秋变成了阿黎的小尾巴,他开始出现病发的症状时,阿黎说,她希望他可以再活三年。

    这时沈儒秋七岁,而刘阳东已经脱去孩子气,变成个矫捷的年轻人。

    刘阳东担心的事最终爆发了,这天天气晴朗,他跟几个族人把一群鹿跟小马从两边赶回围栏,结束之后本来身强力壮的他突然觉得心口疼痛,身上的皮肤也变成了暗青色。刘阳东被族人抬回去见朱四月,朱四月立刻知道,这小孩身体的毒素还是爆发了。曾经说过,当年救沈儒秋是最后一次,所以朱四月觉得纠结。经过几天的思索,看到这孩子病的越来越严重,朱四月的恻隐之心还是动了。

    跟沈儒秋比起来,他更喜欢这个孩子,因为这孩子简单,忠诚,聪慧却不贪婪。

    如果说哪个可以信赖,朱四月越更愿意相信刘阳东不会背叛他跟阿黎。

    刘阳东复苏之后,已经很清楚,他现在已经跟小公子一样,得到了朱四月的救助。

    朱四月把刘阳东叫来,让他对他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做任何对不起他跟阿黎的事。

    刘阳东说,“我发誓,我不会那么做。”

    朱四月叹口气,找到一些针跟墨迹,他让刘阳东把裤子脱了,他在他的屁股上,刺了些东西。

    刘阳东自己也看不清楚,倒是沈儒秋好奇的说:“东哥!你屁股上是只黑蜘蛛。”

    刘阳东也努力的看过,好像的确是只蜘蛛,不过朱四月只是给他纹了,并没告诉他为什么要弄这个图案。沈儒秋问朱四月:“先生,为什么你给东哥纹身不给我纹?”沈儒秋眼睛又大又圆的:“我也想要这个。”朱四月没搭理,只是说:“东哥是大人了,大人才给纹。”

    阿黎听了却知道并不是这样,她清楚,自从公子建立起这个组织之后,所有黑蜘蛛存在都是为了保护她的安全,选择的也是可信任的人,通常当前一代的黑蜘蛛全军覆没之后,第一个选出的一定是组织内的长老,长老就是最值得相信的人。

    公子相信阳东啊,阿黎本以为,第一只黑蜘蛛,会是儒秋。

    看来,公子是不相信小儒秋。

    阿黎揉了揉沈儒秋的毛头,眼神温温的安慰:“其实刺这个,也是很疼的。”

    沈儒秋点点头,歪着脑袋想了会说:“师娘,小秋觉得,先生喜欢东哥多过小秋。”

    阿黎微微笑着说:“师娘喜欢你多一些。”

    。。。

 ;。。。 ; ;
第245章 小秋
    如果按照聪明,沈儒秋才七岁就已经可以断言他是比刘阳东聪明许多,大家在北美居住,平时跟北美的新移民打交道,沈儒秋没用多久已经学会了他们的语言,阳东因为性格腼腆,这方面差了些。有时候有些小事,他也记得调理明细,做事的法子不想个只有七岁的小孩子。阳东相对木讷点,这方面又差了些。但是阳东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一种比较好的决策,也就强过了沈儒秋这孩子的精明。

    精明是件好事,太过精明就不一定是件好事,太过精明就失去了道,朱四月理解为回旋的空间。反而是阳东的性子,看似不紧不慢,判断事情却不大受自己情绪的打扰,反而能够理的更深,处理事情更加老道。朱四月对刘阳东寄予厚望,愿意把自己的所知所闻尽量交给他。

    只是有点可惜,他细心教导阳东的效果,总是缓慢。

    阿黎偏心说,公子你看,本来你是教阳东的,小秋在一边边玩边听往往最后小秋记得比阳东还清楚。小秋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小孩了。朱四月笑了笑,也会为阳东辩解:“人跟人不同,阳东学东西并不是靠着聪慧强记,他是个靠悟性的孩子,等他悟明白了,明白的比别人还要更深更广。”

    朱四月突然说:“聪明的孩子,我还见过一个,总觉得小秋跟他有点相似。”

    阿黎想了想,“你是说你弟弟。”

    嗯,他弟弟,这小秋的感觉跟朱棣小时候,倒是如出一辙。聪明至极,却总是看不透真正心里想什么。往往最后发现他盘算的事情成熟的可怕,也可以说是自叹不如。朱四月有时也想,若是他,许多事情是做不出那么彻底的。这么看着沈儒秋,模糊的记忆就从某个角落中跳出来。心里有一丝伤感,还是很怀念自己那个弟弟。毕竟活着时候,难得朱棣对他这个兄长是有真感情的。

    阿黎随着他想,浅笑了下:“朱四长什么样子我都记不清了,不过后来在那个叫**新觉罗胤禛收藏的画像中看过,画像上的人跟朱四不像,差了许多。”想到这里,就依稀记起那两场大火。真凶险,她差点变成那个两个老四肚子的一颗药丸。皇帝都想长生不老,从朱家的老四到爱新觉罗家的老四都一样。

    沈儒秋不知道从哪玩回来,就腻歪在阿黎身边,阿黎握住小秋的手,说:“小秋,你要是永远不长大就好了。”沈儒秋眨眼睛:“为什么小秋不长大就好了。”

    阿黎捏他鼻子:“当小孩多好,长大有什么好。”

    沈儒秋摇头:“当小孩子,腿不如别人长,跑的不如别人快,连提意见都不被人重视,小秋不喜欢当小孩,当个小孩没力量,当个大人将来还能保护师娘。”

    朱四月默默看着,小秋碰到朱四月的眼神就有些怯场,不好意思说:“当然,师娘有先生保护,不过小秋还是可以帮先生保护师娘的。”朱四月招手让他过来,手摸着他的脑袋,看着他鬼机灵的模样,突然问:“小秋,你不想你爹?”

    沈儒秋怔一怔,歪着头看了朱四月一会,说:“我爹的样子,记得不大清楚了。”

 ;。。。 ; ;
第246章 变革
    这孩子七岁,这样说可以理解,只不过朱四月因为前车之鉴对于一个七岁孩子的话也会比较留心些。沈儒秋歪着头,一副真的不记得的表情,他在朱棣小时候也见过,那会是皇后问他,四郎,你为什么从来问过你娘的事?朱棣当时就特别自然天真回答马皇后,您就是我娘啊,我天天看您,为什么还要问您的事?当时马皇后开心的不行,把朱棣抱紧又亲又疼的,她是自然想不到,四郎有天当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亲娘在家庙显赫的位置上竖块牌位,诚心供奉。

    所以七岁小孩的心,也是不能小瞧。

    那个时候沈御医掐小秋脖子,要说他忘了,朱四月可不相信,如今倒是他越表现的忘记了,朱四月反而觉得很可疑。有时候问过跟小秋最亲密阳东,小秋到底有没有表现过想爹的事,阳东说从来没有,小秋每天开开心心的,从来没个闲工夫,根本就没功夫想起他爹的事吧。

    不过却听小秋问过阿黎,师娘你好香,你怎么这么香呢?

    在北美的生活,虽然同样寒冷,却比苦寒的冰原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爱斯基摩人大都熟悉了这里,开始在这里平静生活。这天刘阳东送了一批驯鹿出栏,回来时告诉四月,他见到有一艘大船,可比当年他们做的慈禧太后给的船大多了。朱四月骑马带着刘阳东到了出海口看,是一艘巨大的铁船。朱四月不免震惊,这么大的铁船,光是用铁就不知要多少吨,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工匠打造,更不知道工匠是怎么打造出来的。

    后来跟一个船员聊天,船员说这艘船是从英国来的游轮,这次到北美来是要运走女皇购买的黄金。船员说这船在英国有许多条,而且这不算是大个的,最大个头的都是女皇的皇家舰队,比这些游轮能大三四倍。船员告诉朱四月,如今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英国蒸汽革命创造了轮船,还创造了火轮车。船员说,火轮车就是在轨道上跑的,烧煤的车,车一节一节,如同蜈蚣一样长。

    朱四月就请船员到鹿场喝酒,船员顺便也会谈起大清国的事,船员说女皇的政策是希望清国的太后可以答应打开国门给欧洲,让欧洲的人进来办工厂修铁路,让大清国的人也如同非洲人,美国人,印度人一样给先进的英国人跟欧洲贵族做奴工。船员说,这样的话,英国女皇的帽子上就不只印度一颗最亮的宝石了。英国人叹息说,只是清国的皇太后看起来并不想怪怪顺从我们女皇陛下的意愿,这点令人非常遗憾。

    朱四月想想英国,欧洲?朱四月只想到曾几何时,那些英国人的野蛮落后,现在的英国人坐着巨大的铁船,到北美运女皇购买的金条。朱四月感觉世界变化有时始料未及,他虽博知强闻,许久不了解这个世界,却也要变得真的像个野人了。船员走了,朱四月就让刘阳东经常留意这块港口的动静。

    没多久一艘客轮过来,刘阳东说,先生,这船是要去罗斯过送货物的商船。

 ;。。。 ; ;
第247章 故里
    北美住久了,打过交道的开荒人,淘金人越来越多,能学的东西也就更多,朱四月明显感觉到一种落差,似乎不同国家的人开始密集交往起来,就算从大清到达冰原之前,在他印象中整块大陆上除了罗斯国,倭国有点存在感,中国地区放眼四周平静道孤零零一片,近乎无人区域。人们如同住在一个巨大的岛屿上,从不关心岛外生活,实在以为岛外生活根本没有值得关心的地方。

    也就是在这样的错觉之下,错觉可怕的持续了下去,中国大岛屿上的人根本想不到地球终究是圆的,圆形的地球上有众多地方,那些地方的确长期跟中国没有交集,近乎平行线各自成长,结果当中国大岛屿上的人打了个瞌睡,在地球别处的某块地方,一群本来中国大岛屿上的居民根本不放在眼中的人们,用他们特殊的了解世界的方式,突然间养出了个形状奇特的小绿芽,没多久,小绿芽发展成一个吃着煤炭,呼出蒸汽,育出钢铁的庞然大物。大中国岛之外的地区渐渐狂欢这把他们漫长的旧世界崩塌离析,当别人的旧世界碎成灰烬时,大岛屿由于习惯了不在去问那是什么?为什么?也就连新长出来的钢铁怪物都没放在眼里。

    时间久了,那些好奇的人们频繁交往,大岛屿反而变成了别人眼中的荒地无人区。

    朱四月认为,他在北美这块地方的三年时间,始终感到他就是大岛屿上的岛民,对外面太陌生了,一夜之间所有事物都是新的,这种新跟过去几百年里的那种渐进式的新完全不同,毁灭式的重建。

    朱四月开始感到一种兴奋,漫长的人生经验终于没了用武之地,他可以重新真正年轻一回,像个学童一样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了。过去,不过是重复着王朝更替,争权夺利,那些他熟到看都懒得再去看一眼的套路。

    他更是希望,如果旧的一切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