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洪荒之太昊登天录 完 >

第63部分

洪荒之太昊登天录 完-第63部分

小说: 洪荒之太昊登天录 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清只会做过一场,掉吾等脸皮,不会阻止佛教出世。”接引对着准提苦笑。

    “那师兄为何不立佛教?”准提还是不明白。

    “三清不分家,佛教与西方教又有何区别?”接引是位非常有耐心的指引者。

    “三清都为圣人,各自立教,为何还不分家?”

    “太昊退位时,就是我等的机会。”

    接引回归后,见到三界已经大变样,看上去虽与原来没什么不同,可实质上太昊已经正式掌管天庭、地府、人间三界,道行也变得深不可测,走在所有圣人前面,三清也牢牢的以正统身份占据东胜神州。

    “师兄,我准备佛道双修,即是恢复道行,也是为再进一步,佛教教主之位,我坐不了了。”准提想着自己在三界诸天的名声,还是决定不做佛教教主了。

    “师弟能醒悟过来,真乃大善。”

    准提也明白了,种种算计都是要有实力支持的,到最后还是要用自身实力打上一场,实力不如人,终究要丢脸皮,任你千般计谋,不敌他人一拳。实力弱时,算计别人付出的代价太大,就像这次大灾难算计太昊,付出后土退出轮回,西方极乐破裂的代价,几人还要损失一分元灵给月桂,就是算计成功了,也只是打杀勾陈,败坏太昊的名誉。而太昊实力强大,又拉拢三清,算计得到的回报就大多了,实质上执掌三界,就算以后昊天做天帝,也是一个圣人之下的傀儡,而且三清也从中获利,即可插手地府之事,也再次巩固人族心中地位。

 第九十四章 浩然之气(求推荐、收藏)

    大禹做大帝千年,八州大王之位已经轮换百次,边远地区的诸侯更是战争不断,占据更大多的土地,抢夺更多的奴隶,贵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平民过着艰辛的日子,奴隶更是比牛马也不如。

    孔宣千年来,见到人族的物质生产力提升,吃穿住行外有了多余的财物,而有权力之人占据多余的财物,没有权力之人在艰辛的劳作,并不断上缴多余的财物,贵族通过权力抢占平民的财产,过着奢华的生活,平民辛辛苦苦劳作,只够刚刚温饱。

    那些被生活所迫的人,还有那些不愿劳作的人,偷盗贵族的财物,不是被贬为奴隶,就是斩首示众,而贵族为了获得更多的财物,就支持各路诸侯攻打别的城市,抢夺财物与奴隶,诸侯主也占据更大的地盘,享受更多的孝敬。

    人族社会在发展,生产力在提升,出现了各个阶层,贵族压迫平民,剥削奴隶,诸侯到处征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平等相处,世人变得功利,都想着成为贵族,又像成为诸侯,统治大片领地,过着不用劳作也有无数财产的生活。

    “当真是窃铢者为盗,窃国者为侯,那窃取天地气运的就是圣人。”

    “文明在变,人心在变,何为善,何为恶,问心问心,到底何为无愧于天地?”

    孔宣离开了人族的城市,走进大自然中,流连与山水之间,看着大自然中的生灵。

    登上一座座山峰,走在一条条或笔直陡峭,或弯曲盘绕的山径上吗,体会到大山的沉重,登上山顶时,胸中豪气冲天,与以往飞在天上看大地的感觉完全不同,真是会当登绝顶,一览众山小,欲与天公比高。

    “那一条条山间小路,是否就如人心,或直或曲,或刚或弯?”

    “如果登山时碰到绝路、难路,无路可走了,或不想走下去了,又该如何,是陷于绝境中,抑或徘徊不前,还是折回去,重新找一条路,人心是否也是要面对种种考验?”

    趟过一条条河流,或浮在水面随波逐流,或沉入水底稳然不动,或双手划动逆流而上,感受着水的力量,时而温和,时而沉静,时而汹涌。

    “水变化无常,人心也无常。”

    无数生灵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无拘无束,鸟儿以天空为家,鱼儿在水中跳跃,野兽在山间奔跑,昆虫在花草间往还。

    猛兽躲在草丛中伏击,等待时机给猎物致命一击;雄鹰在天空盘旋,目光扫视大地,见到猎物就俯冲而下;大鳄在水下潜伏,静待猎物游到嘴边,张开血盆大口咬住猎物。

    这天地间的一切都是种种元气所化,无任是生灵,还是山川河流,都是各种元气经过繁复的演变而成,万事万物都是元气,可所有事物有截然不同,呈现各种形态。

    孔宣又来到陈都,感受人族人文起源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都是修士,而且最低都是至仙,各个种族的都有,他们不问世事,一心参悟阴阳八卦图的原理,或是因为瞻仰人皇伏羲,或是因为提升修为,更多人是想证道太乙,孔宣在此生活数百年,也时常看着圣坛上的阴阳八卦图,还有下面的乾坤鼎。

    “你为何在此潜修,在追求什么?”孔宣见到修士就问。

    “我欲证道太乙,超脱生死,不受轮回的束缚。”这是追求更高境界的人。

    “我要花开十二品,超脱凡俗,要与众不同。”这是不甘平凡的人

    “有仇人追杀,我是到此避祸。”这是想保住性命的人。

    “大罗的奥义是什么?我想从大贤者处得到答案。”这是不甘被命运束缚的人。

    “我想再次悟得更多的法术神通。”这是一心变强的人。

    …………………………

    修士的道路是什么,追求更高的境界,是为了获得更强大的实力,还是想更清楚的感受天地的运转,体会天地间的种种规则,可是证道大罗又有什么用?

    孔宣看着这群清心寡欲的修士,他的道路与这些人不同,他不想再追寻那飘渺的梦境,他想追求的是凡人也能明白的道理,凡人也可凭此永远在天地间留下痕迹,不单单是百年生命一晃而过,犹如灰尘一样消失在天地间。

    没有生命的山石都能一直屹立在天地间,为何生灵一定要有强大的修为才能长久的活着,为何只有圣人才能永存于天地间,那没有修为的普通生灵只能被历史掩盖吗?

    孔宣离开陈都,在这里不能让他脱变,他再次进入人族城市,一个个城市游历,他看到刚正不阿的大德之士,面对种种威胁利诱也不改变本心,也见到了鱼肉百姓的恶霸,把自身的乐趣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看到了面对死亡不屈服的战俘,虽身陷囚牢,但无所畏惧,也看到了在权贵面前低头哈腰的奴才,为了点点财物逼着自己违背良心,他看到太多的性情,不复洪荒时期的淳朴。

    “天地间有气长存,寄寓于天地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上则为日月星辰,下则为山川河流,此气充满于天地之间,不畏惧威严,不欺压懦弱,面对强者刚正不阿,面对弱者祥和仁义,此气名曰浩然。”

    随着话语响起,孔宣胸中五色神光快速转化为一种浩大无边,宁死不屈的气,此气上可通九霄,下可入幽冥,心有多大,气就有多强,就是面对圣人也不会屈服。

    “浩然之道,孔宣果然是硬到骨子里的人。”太昊看着站在人群中的孔宣,身上的浩然之气直冲天地。

    “太昊怎么会如此幸运,先有一个勾陈,现在又出现一个孔宣。”准提闭关被打断,看着立于天地间的孔宣,又是一个心境直接超脱的大罗后期,又是一个不畏惧圣人的大罗金仙。

    “好一个孔宣,好一个浩然之道,吾就不明白师弟那种人也能教出如此弟子,后悔当初在紫霄宫时,没有把那两个蛋拿走,不然截教就有两位大罗金仙。”通天好不容易对弟子讲次道,听到孔宣的声音,忍不住大声抱怨起来。

    众截教弟子沉沉的低下头,羞愧呀,想想截教多少弟子,再想想太昊有几位弟子,三位弟子全是大罗金仙,截教却只有数十位太乙金仙,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太昊不给弟子讲道,就随便弟子自己领悟,悟到什么就是什么,三位弟子领悟的道也截然不同,这些弟子都在想靠自身领悟是不是更容易证道,可又想到那些没机缘拜入圣人门下的修士,一个个还在为寿命挣扎,在为如何感悟天地运转烦恼,连证道太乙都千难万难。

    “你们要好好悟道,再也不可到处惹是生非,堂堂截教万仙来朝,却没有一个大罗金仙。”通天见到弟子羞愧的模样,就趁机敲打弟子,浑然忘了刚才说“拿蛋”的事。

    “浩然之道,好个刚直不屈的道。”原始皱眉,他的道讲究刚柔并济,御驾一切,而浩然之道讲究不成功便成仁。

    “太昊那样霸道之人,怎么会有如此刚正的弟子?”女娲不解。

    “浩然之气,天地之正气。”老子说完就闭上眼。

    “吾养浩然之气,以道义为根本,以道德和正义为养分,日积月累,心融于天地,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则浩然之气充斥于天地间,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合一。”

    浩荡的声音在三界响起,一条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贯通三界天地,无数元气向着浩然之气汇聚,众生都感受到孔宣那无愧于天地的心境,心中生出向往之意,一些阴暗的情绪也在浩然之气下消散。

    孔宣开创一条不同的修炼之路,不论高低贵贱,不分资质平庸优异,凡心中有道义者,皆可用道德和正义日积月累形成浩然之气,可凝聚道德和正义从自身中产生出浩然之气,心融于天地,借天地正气为己用,可破诸般邪恶,可斩世间妖魔,养浩然之气可修身养性,调养身心,做到无愧与天地。

    “天地有正气,名浩然,此气长存不灭,不以生灵意志改变,只随道义而行,心有多坚定,浩然之气就有多强。”

    “养浩然之气,唯有真诚真善,伪善者,浩然之气消退,浩然之气直指本心,不因人挂着道德与正义的名义而获取。”

    “心存道义,坚持正义,修养品德,则心包容天地,天地正气随心而动,心不死,正气不灭,道义之心可上达天,下入地,无所畏惧,无所阻挡。”

    孔宣身上那道浩瀚的浩然之气开始撒播与天地间,他已做到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合一的境界,无需传道,就让所有生灵明白如何养浩然之气,任何生灵,无任悟性、资质、灵智,只要有道义之心,皆可养浩然之气,他要当着所有圣人面将浩然之道传授给三界生灵。

    “朕说,浩然之气当行于天地间,此气当永存不灭。”太昊在孔宣撒播浩然之气时,就全力施展大律令术,既要为孔宣的浩然之道保驾护航,更要对抗其他圣人的混元道果。

    “朕的弟子要在三界诸天传播浩然之道,谁能阻挡得了?”太昊的声音在三界诸天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各位书友请不要吝啬手中的票票,砸边猪吧,边猪都接着)

 第九十五章 道果之间的交锋

    “朕号令天地阴阳,掌无上造化,可退阴阳造物之道。”

    娲圣宫内充斥着阴阳造物之道,女娲双目中射出金银之色光芒,小天地内无数普通生灵得阴阳造物之气,形体不断变化,纷纷化为人形,虽不是先天道体,但也可媲美仙体,阴阳造物之道在小天地内流转,可无法冲出混沌,无任怎么冲撞,都被一股无形力量束缚住,这种规则之力至高无上,掌天地间所有造化。

    “天帝,我等圣人有约定,三界只能传播圣人之道,孔宣所悟自身的浩然之道,不当在三界撒播。”女娲手握江山社稷图、红绣球,想了想又收起来,这只是道与道的交锋,要阻挡一位大罗金仙在三界传播道,而且太昊也只是施展道果,并没有动用法力。

    “朕说孔宣能传道,他就能将浩然之道传给生灵,没有人能阻挡,女娲娘娘就待在娲圣宫吧。”

    随着太昊的声音落下,娲圣宫外布满禁制,以造化之道为总纲,乾坤之道渗入阴阳造物之道内,将女娲的混元道果死死的压制住。

    女娲感到造化之力死死的压制住阴阳造物之道,而斗转乾坤之力不断的改换娲圣宫,在娲圣宫内布下层层无形禁制,造化之道又将乾坤阵势融入这方小天地,让娲圣宫脱离她的掌控。

    阴阳结合演化造物之力,生生不息的阴阳之力,创造万物的造化之力,两种力量相互辅助,变化万千,在娲圣宫内与太昊的大律令术交锋,双方就是在比拼道果,不调动法力,不御驾法则,没有破坏之力,只看谁的道能占据上风。

    娲圣宫内的生灵并没有被双方的交锋灭杀,只是不停的在人型与兽型之间转换,他们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身体,但这也是他们的一番机缘。

    女娲想不到太昊的道行有如此高深,太昊不仅仅在于她交锋,还在对抗其余的圣人,但就这样,在主场娲圣宫内,她也被太昊的大律令术限制住,她也不管孔宣传道之事,就借助双方的交锋,查看太昊的大律令术。

    “朕掌控众生因果,聚天地业力,可镇轮回之道。”

    北俱芦洲上,后土头顶一个连通天地的转盘,无数漩涡围绕转盘,形成一方轮回世界,可直接将未证道修士打入轮回,就是证道金仙也抵挡不了那巨大的轮回转盘,可这片轮回的世界中布满红色的因果线条,燃烧着熊熊业火,无数线条将轮回转盘缠绕住,使轮回转盘无法旋转,一朵朵红莲业火落在漩涡上,将漩涡定住。

    “后土娘娘,你的轮回之道得朕十二品红莲相助,你如何能对抗朕?”

    后土的轮回之道如果与其余的圣人交锋,绝对不会陷入如此被动,也是一大利器,轮回之道掌控众生生老病死,就是证道金仙也要被打入轮回中,让金仙永远沦陷在轮回中,不得超生,而圣人的混元道果也会受到轮回的束缚,都要小心被轮回之力消融意念,可她的轮回之道是得自红莲中的因果业力,太昊对轮回之道了于指掌,又真正执掌地府六道轮回,可用因果业力紧紧的束缚住轮回之道。

    西牛贺州上升起三十九道宏愿宝光,宝光划破虚空进入东胜神州内,并没有攻击孔宣的浩然之道,但做着更加无耻之事,准提趁着天地正气汇聚之时,想用宝光深入浩然之气中,他见到太昊同时与两位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